他改变了大明-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用这个御马监掌印,权势实际上是缩水了大半的,现在其实不过是个名副其实的养马的太监。
朱皇帝对未来御马监的定位,其实也只是经营性的国营养马企业。
而刘若愚这个大太监陈矩门下的倒霉鬼,在前不久就走了狗屎运,居然被皇帝特意挑了出来,调进了乾清宫改名刘若愚,之后就毫无意外地一路高升,成为了极为受宠的新贵,这一位居然被调到都知监这个下下等衙门任掌印。
这样的变动,甚至都让一些人开始猜测,刘公公是不是惹恼了皇爷,这位骤起的新贵是不是失宠了。
刘若愚这个人很有趣,他原名刘时敏,出身中级武将家庭,在十几岁做了一场梦后自阉入宫,由于其人家庭条件不错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知识有才华,入宫后就被各个部门争抢,最终被万历朝的大太监陈矩收入门下,一路高升,做到了司礼监奉御的位置上。只不过随着陈矩病逝,陈太监的政敌上位,这位刘公公就开始走霉运,最近才发迹。
这一位在另一时空倒是小有名气,改名刘若愚的他在狱中写出的酌中志,成为了后世研究明代宫廷的重要史料。
朱皇帝用了刘若愚这人,是因为他是个聪明人,为人还算老实本分,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此人骤居高位也没有过于膨胀,没敢在背后搞小动作。此外,这个太监比较热爱学习,很短的时间内,借贷记账法他居然已经是初窥门径,应该具备从零开始把都知监这个重要的衙门运作起来的能力。
“刘若愚,朕调你去都知监,所为何意你知道么?”
“奴婢不知,奴婢只知皇爷吩咐奴婢做什么,奴婢就做什么。”刘若愚当然隐约有点猜测,朱皇帝近来让他系统地学习了阿拉伯数字和小学数学,最近更是传授给他了一种叫借贷记账法的新式记账方法,虽说还只是刚刚入门,但学习进度让皇帝很满意,多次表扬了他。
“都知监原本的职责,便有勘合文书监管账目之责。朕派去你,便是要让都知监恢复监管账目这部分职权。”
刘若愚闻言后,脸上倒是没有露出太多的表情,“奴婢领旨,谢皇爷恩典。”
现在的都知监只是负责给皇帝开路,并干着一些苦累差事,属于毫无油水可言的下下等衙门,这个内廷部门在最初的时候,可是比司礼监权柄大得多,即便之后权柄不断被司礼监侵夺,也有过与御马监分庭抗礼竞争外任镇守太监职位的时候,一直到嘉靖朝镇守太监制度被废除大半,都知监才彻底衰落下来。
大明的内廷这么多的衙门,一开始的排位,其实是内宫监的前身内使监最靠前,司礼监反而排不上号,都知监虽说设立时间比较靠后,但这个衙门是朱八八这个老练的政治家设立的,其设立目的就是为了分权制衡更好地管理内廷,一经设立便拥有了掌宫廷各监文书行移、关知、勘合和监管财务的大权。
之后内宫监、都知监和司礼监便开始了长期的残酷竞争,互相将对方头目杀尽的时候都有,最终掌管内书堂及与皇帝的关系更亲近的司礼监笑到了最后。
而都知监如今下下等衙门地位也明显是司礼监刻意报复的结果。
和那些由于不懂内廷历史以为刘公公是倒霉了的人一样,这位刘太监也是不大清楚都知监原来的风光历史的。
稍微想了想,刘若愚就明白了,皇帝把他拉到这么个位置上,既是宠信,也摆明了是要他去干得罪人的事。刘若愚并不怕得罪人,最近几个月,沈荫和王安在内廷里得罪的人多了去了,现在那些人的下场已经是明摆着的了。他清楚这一位少年天子,性子显然更像他的先祖,得罪内廷其他人是可能会倒霉,不服从这一位,继续搞阳奉阴违的那一套,却是马上会倒霉。
“朕要你把皇宫里的账目管起来,日常记账书些字要用简体,借贷记账之法要推行下去。你们都知监也要有书堂,名字就叫内会计书堂,书堂要教简体字、算学、珠算和借贷记账,不教经义,多招收女秀才当学生,三人中要有两个女秀才。需要的人手,可以去找内书堂和内女书堂要。借贷记账之法推行要时间,朕不急,不懂的可以来问朕。下去后先拟个章程来朕看看。”
朱皇帝是准备在内廷搞个财会学校,很早他就强制内书堂扩大了招生,减少儒学内容,加开了数学内容,内廷这边的学生,基础比外边那些还只是小学层次的义学好一些。
其实宫女那边早有他办好学校,只是学生们目前还在接受小学数学教育。财会工作,当然是女性更合适了。女秀才是宫里的女官候补,也要识字的。
招收女秀才?皇上这是要干嘛?分了司礼监的权,难道还准备把女官抬起来?
刘若愚闻言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些迟疑地说道:“皇爷,招收女秀才,怕是有些不合祖制。”
皇帝闻言立时就拉下了脸,冷声道:“内侍干政就合祖制了么?”他最讨厌的词里,祖制就是其中之一。
刘若愚一听皇帝这话,立刻就吓得跪下使劲磕头。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朕姑且饶过你一回,再有下次,别怪朕不翻脸不认人!下去办事吧。”
刘若愚这才起身,后怕不已地退下了。他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随着都知监即将崛起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内廷,先前那些人才恍然大悟。
同时,内廷的人还惊讶的发现,都知监飞快地办起了一个内会计书堂,居然还准备招收了女学生。
尽管皇帝这事干得有点出格,不过皇帝刚刚血洗了内廷,也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这一次的改革只是初步的计划,等到合格的人才多了,朱皇帝还准备将司礼监的权柄进一步分化,剥离出一部分到内宫监,与宫内的女官部门合并,赋予其人力资源部性质的职能。
他的改革方向很清晰,就是逐步太高已经被宦官彻底压制的宫内女官地位,逐步将内廷的行政、人力资源和财会等工作移交给女官来做。
将来,大部分宫女和太监们的去向都会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庞大国营企业。
第40章 40。公审大会()
朱皇帝这一次掀起了大狱,闹得是满城风雨,文官们都很淡定,科道系统的官员们表面上都在上疏请罪,不过私底下他们大多都在弹冠相庆,吹嘘朱皇帝是圣主明君的都有了,毕竟下狱的又不是他们,对皇庄里那些烂事失察的又不是他们一个,法不责众嘛。
就在文官们以为皇帝算是要消停一阵的时候,朱皇帝马上就干出了件让他们大跌眼镜的事情。
皇帝下诏,让顺天府尹和下辖几个州县的主官入宫面圣。
这帮人一年都难得见到皇帝几回,当然是屁颠屁颠地跑来了。大伙都是熟人,聚在一起之后,互相一看,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都是治下有皇庄的。
“朕召见你等,是要申斥你等失职。朕的皇庄是怎样,这几日科道弹劾的不少了。你等可知罪?”
这帮人刚见完礼,这下又吓得跪下了。
“臣失察,陷君父于不义。臣有罪,臣应万死。”
“不止你等,科道职司风纪督察,谏设议政,对内廷横行不法不闻不问,对君王失德不管不顾。哪一个没有罪!”
底下的几人一边请罪,却是彻底的放心,大家都有罪那就是法不责众了。
“皇庄各案,锦衣卫会将嫌犯移交给你等。朕觉得,可以在各处皇庄设堂公审公判,令庄户知晓朝廷要还他们一个公道。不用忧心生乱,若是需要,朕会调动京营和勇卫营人马协助你等。”
底下一众县令和知州们闻言都是面面相觑,知道眼前这皇帝是个不省心的,却是没想到皇帝就不按套路出牌。
顺天府府尹却是很快反应过来了,马上就站出来拍马屁道:“皇上圣明,皇庄各案苦主众多,州县衙门怕是站不下。公审公判,虽有违定制,不过此时正需要公审公判以正国法,好叫百姓们知晓圣上的良苦用心。”
一片马屁声中,这个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在一众官员离去的时候,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跟了出来。
“皇上口谕:‘各案务必从严从重处置。’”
“臣领旨。”
对于皇帝搞的这么一出,大臣们还能怎么办,那些小喽啰们本来就应该交给各州县去审判。
数日之后,顺天府大兴县一处皇庄。
主持公审公判大会的县官正在好整以暇地坐在主位上,一个嗓门大的衙役,正在用锦衣卫发给的大喇叭大声喊着,一个个念出罪犯姓名、罪名和犯罪事实。
但凡被拉出来当典型的,根本没有冤枉的。这些庄上的庄头恶霸之流,平日蓄养打手恶奴横行乡里,放高利贷,上下勾结肆意加征,强占良家妇女都是寻常事。按照大明律判处,还要从严从重的话,当然是一个都是逃不掉的。
受害多年的苦主们,一一被锦衣卫的人安排着上台控诉罪犯的罪行,随后便有其他知情者跟着爆料,现场的热烈气氛很快被点燃。随着安排在其中的人喊话声讨,苦主越来越多,场面也开始越来越疯狂。
原本还梗着脖子破口大骂,并威胁恐吓着“等x公公放出来,回头要你们好看。”之类话的人犯嚣张的气焰很快被打掉。随着县官斩钉截铁的宣布,判处斩立决之后,那些人已经开始绝望的嚎叫着,有些人的某处甚至湿了一大块。
于大庭广众之下历数种种罪行,让愤怒的百姓将怒火直接针对这些从前的施暴者们。更是让排在后边那些等待审判的人犯们,上台后站都难以站稳,哭天抢地的求饶。
不过到了此时,积压多年的仇恨已经被彻底引燃,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庄头恶霸们的哭喊,并不可能得到任何同情,只会引来更多一浪高过一浪的痛斥。
主持审判的大兴县令此时已经有些麻木,第一次直面百姓们的怒火,他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本来,能一下子还这么多无路伸冤的百姓一个公道,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不过不知为什么他本能的不喜欢这样的场面,甚至感到了彻骨的恐惧。
而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张懋忠,本来是什么大场面都见过了,以为这次审判不会出什么事,此刻在数千人沸腾的怒火和仇恨面前,他只感到有些胆战心惊!
数千百姓的戾气已经非常明显,他们赤红的眼睛圆睁,激动得一起疯狂呼嚎吼叫,如果不是大批京营士兵将他们隔开。只要有人振臂一挥,他们就可以不问任何理由的把被指控者撕成碎片。
张懋忠刚才居然看到了,几十名人犯被一浪高过一浪的怒吼声淹没的时候,其中居然还有一人被活活吓死。
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不由看向了主审的大兴县令,两人视线交汇间,都从对方眼神里看到了发自内心的恐惧。
这时,人群中一个枯瘦的老头看到某个囚犯被吓死,突然就坐在地上,一会嚎啕大哭,一会又大笑不止,状若疯魔地嚎叫着:“死得好,死得好!死得好啊!”
一会后,这个老头突然站了起来,又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跪了下去,开始不停地磕头,一边磕头还泪流满面地大叫着:“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啊!”
没一会,他的额头上就满是泥土和血迹混杂在一起的污秽。
有人带头之后,陆续有人开始向着紫禁城的方向跪倒磕头,很快所有人选择了从众,其中有不少都是情绪激动得不能自已的。
这一次是官差们当众宣布,皇庄免税免租两年之后,人们再一次向紫禁城的方向下跪磕头。
有些人是因为皇帝还了他们一个公道,有些人则是从众随大流,更多的人却是在从众之余,感到了一点点的希望,他们渴望着圣主明君的时候,现在这位少年天子让他们在绝望的生活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对于这一次公审的事情,知情的文官很快就开始感觉到不对,上疏称公审场面有些失控,恐怕生乱,请求不要再搞了。
朱皇帝当然不会同意了,直接告诉文官们:“朕下令这么干的,现在又喊停,朕不要面子的啊?再说了,那些庄户都是朕的赤子。怎么会叛乱?你们再危言耸听,朕就要不客气了。”
文官们还能怎么办,皇帝要搞就搞呗,反正看着也不会生出大乱。
在一片反对和沉默声中,礼部仪制司添注主事刘宗周这么个小官却是上疏表示了对皇帝的支持。
这位洋洋洒洒一大篇雄文,先自我批评了一番,又把朝中大臣都批判了一番,还把皇帝也批判了一番,然后肯定了这一番的公审公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