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扫明 >

第268节

扫明-第268节

小说: 扫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

    待他说完,周围周立勋、许孚远等几名士子纷纷应声大笑,显然对这种说法认同到了极点。

    见到这种情况,陈子龙回想起前不久在山东一带的所见所闻,自是低头沉思,闭口不言。

    侯方域虽然发问,但是内心却带着浓重的贬低色彩,不过是想听听其他人对暴发户一般的王争看法,只有身边各人同样对其怀着嗤之以鼻的态度他才会满足。

    说到底,侯方域心中其实并不在意陈子龙是如何回答,不过是借问陈子龙去问其余士子,自比清高罢了。

    在他眼里,所有的武夫都和阉党有一腿,都是误国的无能之辈,活在世上都是浪费资源,只有他们士子才有真才实学,是强国强天下的仁杰。

    事情还是有些出乎侯方域的预料,当初那偏远之地的小小守备,麾下兵马不过一千,但事到如今,竟然有能力和李自成公然对抗。

    山东军近些年名声鹊起,王争竟然被皇帝封了安东候,就算侯方域刻意避免,也还是总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

    每当这时,侯方域总是冷冷一笑,心道不过是跳梁小丑。

    这些事实并不能影响他心中对武夫的一贯印象,就如同方才宋征舆所说的那样,保不齐王争是从哪捡来的军功,没有阉党,他根本什么都不是。

    还有南京的大学士马世英,同样是阉党,两人说不定暗地有什么交易,反正和阉党沾上丝毫关系的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侯方域冷哼一声,轻声道:

    “真是自作孽。。。。。。”

    正这时,一人忽然笑吟吟问道:

    “辕文,你与子龙都倾心于柳如是,可曾料到今日结局?”

    提到这档子事,宋征舆先是看了一眼陈子龙,胸中升起怒意,但他性格懦弱孤傲,想到抢走柳如是的人是谁,却连发难说上几句的勇气都没有,当下只得一声不吭。

    陈子龙与他不同,尽管对柳如是为何会这样选择十分不解,但时日已久,心中早就释怀。

    在他看来,人生在世,就该放眼于天下,既不能在繁华的江南沉醉太久,也不能对男女之情太过热衷。

    陈子龙放浪的哈哈笑几声,方道:

    “舒章,关于此事在下早就说过,如是能得一如此疼她爱她之人,子龙又有何憾?更何况在下如今已觅良秀,娶妻生子,前程旧事,过往云烟罢了!”

    闻言,最先问话的李雯毫不怀疑是在做作,指陈子龙几下,哈哈笑道:

    “子龙你还是这般脾气,这才是名士气度啊,我李雯此生最佩服的,除了子龙你,再无他人!”

    宋征舆微微皱眉,看陈子龙释怀如此,又和李雯有说有笑,当即升起一丝醋意,心道他二人必是故意为之,好叫我难堪。

    想到这里,宋征舆强自作笑,转移话题道:

    “子龙所言极是,钱老先生乃文风绰约,名冠古今,堪为东林翘楚,征舆又有何妒。”

    “哦——?”

    李雯诧异的笑了笑,朝宋征舆紧盯几眼,见他目光躲闪不敢直视,当下也是一脸微笑,不置可否。

    。。。。。。

    同一时间,南京西南方向四十余里,大胜关喊杀声震天,无数身披红色衣甲的军兵爬上城楼。

    几名山东军兵士登上城楼,一脚将对面的官兵踹倒,手中刀毫不犹豫的狂斩而下。

    “杀!”

    远处,数个方阵亦分亦合,形成一股红色的海洋,泰山压顶一般朝关城压去。

    “轰隆隆。。。”

    不久之后,大胜关并不厚重的城门被兴奋的山东军兵士打开,王争带着一众军将与文吏策马入城。

    明廷的玄鸟旗被数万山东军兵士踩踏着走过,城头早已换成“王”字的蓝底黄龙大旗。

    山东军十五万大军自滁州誓师南下,江浦迎降,水师左统领江大应期抵达,率战船数百占据西江口,封锁沿岸,打造船只将兵士运往对岸。

    紧跟着,山东军兵分两路,董有银克江宁,王争亲率余众攻陷大胜关,会和后又马不停蹄朝南京城进发。

    南京城兵力主要由三人共同掌管,文臣为兵部尚书史可法,镇守太监为刘福,但掌管京营兵马的是新任提督卢久德。

    勋贵方面,按例要设置一名勋臣协防南京,第十一代魏国公徐宏基于崇祯十四年初受命协守南京,加太傅,为众勋之首。

    但凡南京城兵马调动,需得兵部尚书,镇守太监与协守勋臣共同盖印下令,方才有效。

    这天夜里,一名自大胜关方向的骑兵狂奔而来,由于南京外城并没有闭门,所以此骑由外城观音门直入内城,奔向魏国公府。

    这时魏国公徐宏基手持书卷,还在房中静静读书,忽闻急报,立刻亲自出迎将那骑兵接进府内,命下人端上一盏乌镇淡茶。

    这乌镇茶叶冠甲江南,除了大户人家子弟之外,就算一般殷实些的住户都是一试难求,但这骑兵面对如此熏香,依然是满脸惊惧,坐立难安,没有丝毫品尝的心思。

    见得如此,徐宏基心下有些纳闷,不过还是想不到究竟会出什么大事,难道安东候王争被李自成击败了不成。

    “国公,大胜关破了,快下令关闭外城,快下令啊!”

    这骑兵有些语无伦次,听得徐宏基一头雾水,不过他依然能明白事态的严重性,脸上顿时有些沉重,待他屏退了下人,这才一五一十的要求骑兵慢慢讲来。

    原来此人来自西南三十里外大胜关,是城破前夕大胜关守备冒死送出来的。

    就在前不久,一支不知人数的兵马忽然在大胜关外登陆,并且打着从朝廷的旗号,当时守城的百户也没什么怀疑。

    毕竟这里可是南京,又不是北方,前一阵子李自成在对岸想要来这边攻打,但最后就连长江都过不来。

    就连声势如此浩大的顺军都是如此,其他还有什么好怕。

    更何况前不久京营提督卢久德率领两万兵马前往凤阳,据说黄闯子和花马刘都在凤阳。

    一般人对于流贼的理解,就是衣装破烂,人数浩大,想要不知不觉的打到南京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来到城下这支军队衣甲精良,打着朝廷官军的旗号,一眼看过去就不可能是流贼。

    联合种种情况,这百户根本没什么担心的,当时甚至笑问了几句是不是官军打胜了。

    可对方笑里藏刀,忽然发难,趁乱夺了城门。

    大胜关只有两千多的守兵,大多数还是长久未经操训,抵抗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已经破城。

第五百零一章:兵临城下,尤念太平() 
    世间万物皆有生灭,“万岁”从来都不存在,只是个表达尊敬和恭维的称呼而已。

    时间来到崇祯十六年,曾经极度辉煌的大明王朝不免步入前尘,已经是一片的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说到底,就算王争做的再周全,准备再完善,也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其中各地将帅惧死逢迎,还有江南虚伪的鼎盛繁华,自以为天下太平,都脱不开关系。

    十几万大军,其中还有不少前明将帅,但是从徐州誓师开始,一路顺风顺水的打到南京脚下,南京城偶有风闻,但却对山东军西进攻取襄阳一事深信不疑。

    直到前不久大胜关破,一名骑兵亡命奔逃到魏国公徐宏基的府第,南京城内的勋戚和大员们才得到消息。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曾经五征蒙古,七下西洋的辉煌帝国,却如同一个多年沉疴缠身的老人,动作僵硬,反应迟缓。

    华夏大地上从来就不缺少能人,每一次王朝的更迭与纷乱,最终都会由一名文武兼备的帝王来统领结束。

    满清在历史上趁人之人威,夺取了大乱纷争的华夏大地,击溃重病缠身的大明王朝,这并不见得他们有多强。

    历史在多年以前悄然拐弯,小小的登州,走出一个将要决定天下走向的普通人,贫困的山东地区,会诞生一支威名赫赫的强军。

    枯木逢春,老树开花,花草吹又生,这似乎是不能逆转的结局。

    华夏大地每一次的动乱,都是上天赐予的机遇,结合了智慧、勤奋和勇猛的炎黄子孙,会在一次次的灾难中学到更多,变得越来越强。

    崇祯十六年七月十三日,安东候王争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兵临南京城下,摆出十五门神威大将军炮对准城墙和城门,无数的战兵披甲云集,一副大举攻城的架势,惊动天下。

    俗话说破而后立,这浅显易懂的道理,王争显然明白。

    满清在外的进攻,流贼在内的牵制,对于王争来说反而是个绝佳的机会,山东军是怎么走到今天,无非是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向前,不断进步。

    南京守备勋臣魏国公徐宏基算是所有人中反应最快的那个,他听到消息后,宁可信其有,不想信其无,冒着极大的风险擅自调兵,立即封锁了南京外城。

    这一点让王争出乎意料,山东军想要一举拿下南京城的计划就此泡汤,面对坚固如同京师的城墙,似乎只有强攻一条路可走。

    在南京城下,山东军立刻召集了一次军议,除了在前线走不开的以外,有关的军中将帅,还有军议司参谋文吏几乎全员到齐。

    无独有偶,同一时间,南京城内兵马开始四处调动,紧张异常,不断有大臣在魏国公府内进进出出,面色匆忙。

    一直十几万人的大军兵临城下,虽然打出官军的旗号,但是魏国公徐宏基觉得非比寻常,派兵封锁外城,便是对山东军的最好答复。

    这次会议临时拼凑,但是规格很高,南京城内稍稍有点门面和丁伍的人徐宏基都通知到了。

    说起来有些嗟嘘,对方已经兵临城下,徐宏基更是开始调兵备战。

    但城内的勋臣和武将们听到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后依然行事如常,没有丝毫的紧张,甚至有的根本没来,大部分人足足磨蹭了一个时辰才到齐。

    文臣中最出名的就是当今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掌握着全城半数以上的兵权,除此之外,大学士王铎,还有礼部尚书钱谦益也都来了。

    据说这老不死钱谦益的前不久刚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为她建了一处南京城内最豪华的园林,极度宠爱。

    钱谦益身为东林党魁,被人称作名臣名士,喜爱抨击朝政和阉党,但私家园的林豪华程度在南京内城郊外当属为首,比起洪武年朱元璋兴建的大明皇家园林来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从取了柳如是之后,钱谦益更加老当益壮,红光满面。

    要说什么人最不急,显然就是这帮文人,身处极尽繁华之地,日日笙歌做赋,不少人都沉浸在天下太平的假象之中难以自拔。

    武将方面最有代表的黄得功已经跟着山东军攻城,刘良佐几月之前就被王争亲手杀死,到现在骨灰说不定都凉了。

    江南六镇,最强的两个已经瓦解,剩下那所谓四镇多半分布在常州,苏杭、扬州等地。

    南京城内制度不同,勋臣外戚势力熏天,兵马几乎都被勋戚和文臣瓜分,在城内的武将向来都是猴子。

    一大群游击将军和参将,但是总兵级别的大将只有几个,麾下兵马总数不过两千,根本谁都惹不起,好像小孩子一样缩在一边。

    这些人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明显只是充当花瓶的角色,表示武将也来人了,但要想说什么话根本没可能,看着他们商量就行了。

    提起勋臣外戚方面,那人可就多了。

    包括魏国公徐宏基的儿子徐允爵在内,还有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驸马齐赞元,等等一溜的勋戚名号,如果全都念出来,怕至少要说上几个时辰。

    说起来有些讽刺,如上这些个个傲气冲天的大明勋戚,除了现任的魏国公徐宏基以外,几乎全在清军攻打南京时跟着钱谦益剃发出迎,就连徐文爵也不例外。

    最主要商量的,自然还是文人。

    能参加这次紧急会议的,都是在地方上有发言权的文官,比如知府级别以上的地方官,掌握兵权的史可法,捏着粮饷的分守道、监军道,督粮道等官员。

    由于参加这次紧急会议的人很多,所以徐宏基事先已经吩咐下人在偏厅里布置了一间临时的堂室。

    此时距离徐宏基发出消息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官员们还没有到齐,就是在这种火烧眉毛的情况下,文官们依旧笑着在寒暄,依照品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