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扫明 >

第223节

扫明-第223节

小说: 扫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次不同,山东军的军议司增设数个分处,在各地都建有分署衙司,急需大量各种才能的文人士子投效。

    尽管这些衙门并没有朝廷的“执照”,可依然能正常运作,并且在几年之内成功代替了地方的官府衙门,到了眼下的崇祯十五年,甚至布政三司衙门的权利,都没有一个军议司多。

    这种种动作,说起来都算是严重的欺君弄权之为,长此以往,朝廷不可能没有听到风声,可到了现在却没有任何声响和动作出来,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军议司背后定然是有一个极其庞大的军事集团支持。

    当然了,这个集团也要强大到足以藐视地方上其他朝廷衙门和朝廷兵马,强大到让人无法质疑的地步。

    很显然,这个军事集团,便是以忠烈伯王争为首的山东明威军。

    山东军首先在六府境内大规模招收具有文武才能的人,最后通过地方上的层层选拔,挑选那些真正拥有能力和才学的人来到历城参加入学考试。

    即便是这样严苛的条件,最终入学的人依然达到了一千四百多人。

    可以想象,地方上报名历城军校和书香堂一期的人,究竟是有多少,有些人为了增加所谓的通过率,甚至一家老小全部报名。

    可这种方法根本不切实际,最后大多都是乘兴而来,失意而归。

    军校一期入学的学员经过军议司统计,总计要有九百余人,占据了大部分,相比之下,书香堂一期的学员便少了很多。

    不过统计结果出来后也有四百余人,属实不少了。

    其实百忙之余很多人都在暗自庆幸,这次若不是忠烈伯有先见之明,花费重金建造了极其庞大的军校,怕最后连给学员居住和练习的场所都会不足。

    如此大规模的文武招收之事,很快便传到了江南,当时复社的学子们听到了立即就是哄笑一片,更有些自恃才华者,居然乘兴吟起了七步诗。

    说起来也对,一介武夫就好好做你的武夫,打打流贼欺负欺负老百姓也就行了,非要搞什么劳什子的军校和书香堂出来。

    作为复社领袖,东林新一辈杰出士子领头者的侯方域,听到这话的时候正在和新婚燕尔的娇妻李香君煮酒赏月,当下也是一笑置之。

    最后还是李香君深情款款的问了起来,有道是朝宗你去过山东,忠烈伯此人如何?

    其实若提起这件事,侯方域心中一样不敢相信。

    上次去登州见到王争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小小的朝廷守备,手下不过一个文登营,一千多的可战之兵,根本啥都不是。

    尽管他当时弄得云间四大才子之一的宋征舆哑口无言,也得到了柳如是和陈子龙的赞扬,但是在侯方域眼中,依然是个连给他提鞋都不配的角色。

    到了现在,这个小角色不仅早已成为山东总兵和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居然年纪轻轻就受封了伯爵,崇祯皇帝亲赐曰“忠烈伯”。

    这种升迁速度,已经不能用少见来形容了,可以说是当世罕见,尽管心中对王争隐隐有了忌惮之心,可听到李香君的问话后,侯方域还是畅怀的哈哈大笑几声。

    俯身捏了捏李香君的漂亮脸蛋,冷哼一声说道:

    “天下总兵如牛毛,都督之流更是勋戚们人人挂肩,早就不再值钱,至于所谓的忠烈伯。”说到这里,侯方域冷笑着道:

    “不过是当今圣明天子为了拉拢这些粗俗武夫的权宜之计罢了,不提这个武夫了,太过扫兴!”

    侯方域做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给李香君递了杯酒,微微一笑:

    “香君,你看今夜花好月圆,酒不醉人人自醉,你我何不趁此机会春宵一刻?”

    李香君原本也只是对王争这个人心存好奇,尽管总是听见关于他大捷和升迁的传闻,但毕竟素未谋面,总不如自己博学多才的大才子夫君好。

    她听见这话也并未拒绝,只是脸上浮起一抹红霞,轻轻的“嗯”了一声。

    。。。。。。

    不提江南各地听到山东军创办历城军校和书香堂之事是如何的震惊和冷眼旁观,山东这边在举行了军校开学大典之后却并没有闲下来,紧跟着又一个重磅消息传出来。

    山东军要扩军了!

    听到这个消息,许多人都是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紧跟着便兴奋起来,就算军校没有通过,但他们依然可以参加各地即将举行的扩招考较。

    改变命运的机会,依然有!

    这次扩招不再局限于山东六府,就近像是刚刚与闯军大战后的归德府,不怎么稳定的开封府,还有靠近江南的海州等地,都要同步招募,只不过这些地方招收的标准低了很多,并且全都是外系。

    一时间,大明的整个东部都变得热热闹闹,好像又过了一次年。

    家家户户除了督促自家儿子好生习武去参军以外,都是买了最好的吃食给他们贴补身子。

    山东军的扩招从来不规定时限,有时是一年,有时是三年,可遇而不可求,错过了这次,下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机不可失。

    扩招的军令一下,就连进入山东境内的流民人数都是与日俱增,逼不得已,保安司安排的哨卡也增加了数倍,在这个时间段里,盐丁们都是加班加点的排查危险。

    历城元帅府,随着一阵响亮靴声,王争静静来到大堂之上,待众人施礼完毕,这才是微笑着摆手:

    “今日叫大家前来,就是为了把一个统一的章程发下去,扩招是大事,百姓踊跃这是好事,可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或是敷衍了事。”

    众人纷纷道是,其实这等扩招的大事,就算不用王争去说,各人也都是上心得很。

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奋威() 
    众人一一落座,又有婢女为他们上了茶水,王争这才清清嗓子开始商谈正事。

    这些东西非常重要,各人都是集中精神细听,听到不惑之处往往又要起身询问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效率很快。

    王争留了个悬念,没有直接说各个战兵营和正兵营的营官人选,也没有说这次的扩招哪个正兵将领因功进入战兵序列。

    黄阳、董有银、高亮还有邓黑子四个人还好,他们跟随王争最久,从小又是一起长大的,所以地位向来稳定,根本不用担心,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搞的大家心里都是一阵瘙痒难耐。

    山东军这次扩招之后,战兵自然不能只有十二个营,若是按原来的编制划分,战兵起码要增设几十个营,这样编制太过繁琐,称呼起来也不方便。

    经过王争的深思熟虑之后,这次扩招之际,战兵总计归为前锋尖刀营、左卫振武营、右卫玄武营、后卫奋威营这四大营,分由四名战兵大将统率。

    王争则自领中军为战时主力,号称山东明威中军。

    战兵各个编制,除尖刀、振武、玄武、奋威四大营以外,其余全部划归王争总领之明威中军下辖。

    明威中军,下设骑兵营、哨探营、火器营、辎重营,考虑到各营编制众人早已熟悉,这次依旧沿用以往,并无太大的改变。

    四大营人数相同,皆有一万人,加在一起计四万之数,若是算上王争率领的明威中军,战兵起码要扩增到八万人以上,具体人数还要看全面考较完成后。

    若说以往山东军战兵十二营是握成拳头出击,这次扩招之后则是舒展开来,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经过数年尸山血海中的战斗,王争领导下的山东军真正蜕变成了一支各项编制齐全的百战兵团。

    山东军原本是以“什”为基层行伍,这次扩招后则变成以“队”为基础,每五什为一队,队副之职皆由军功突出的什长担任,若战时队官有难,队副可自行顶替,代为下令。

    由于战兵各营融合,取消了很多营的编制,原来那些千总大部分都没了营官的职衔,考虑到这个原因,每五个千总的编制将增设一名督领。

    督领之职由各个千总竞争获得,最后的督领仍为五个千总之一,负责统御其余四个千总,与原来营官的模式相同,属于换汤不换药。

    这样下来,尖刀、振武、玄武、奋威四大营,除了四位营官大将以外,皆新增了两名督领辅助指挥作战,使得效率大大提高。

    四大营的编制尽数相同,除督领、正副千总、正副哨官、正副队官以外,又设军需官四人、记录官六人、宣讲官十人,医官、掌旗手与鼓号手各五十人,还有传令标兵二十人、侦探哨骑一千人与死兵一百人。

    此外,行军在外的辎重与军械粮草等,皆在明威中军下辖。

    堂内众将嗡嗡的议论,时不时提出一个新的点子,董有银尽管是有了家室,性格收敛了许多,可听到这个消息,依旧是忍不住高声叫喊起来。

    “好家伙,这一营最少要有一万人,那可是一万人哪,真是发了,能干大事了。”

    邓黑子点点头,心中一样是兴奋不已。

    尽管王争还没说,但他们四人和堂内众将心里都清楚,眼下山东军之内,尖刀、振武、玄武和奋威四大营主将的人选,除了他们四个还真没有别人有那个资格。

    邓黑子声音小,掩盖在众将的议论声中,董有银则不然,这小子嗓门大,说起这话就如同鹤立鸡群一般,颇为引人注目。

    王争本来一脸微笑,就算没仔细听,这话依然听得一清二楚,顿时皱了皱眉朝那边看过去。

    堂中众人一样听见,看见王争的脸色都顿时刷的一下静了下去,都是紧紧闭上嘴不吭一声。

    尤其是邓黑子,方才他也说了类似的话,只是因为声音小没被听到,当下是既心虚又后悔,低下头连大气都不敢出,就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李岩同样是心里咯噔一下,要知道,眼下的王争可不再是从前能穿一条裤子那时候了,已经懂得驭下之道,并且从他的作为来看,将来显然不会局限于山东附近这一小片地区。

    不过王争蚕食周边地区的动作极其细微,一点都不引人注目,这样下去,若想吞并河南恐怕都要数年之久。

    李岩想不明白,这种长远打算究竟是要等到什么时候,不过可以确定的有一点,王争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和下属无话不谈的人了。

    种种迹象表明,王争的野心甚至不在伯爵之位,每当想到这里,李岩就更加庆幸自己当年没有选错了人。

    若是没有远大目标,怎么值得他辅佐至今?

    其实李岩也有私心,他一直都想劝王争尽早与明廷决裂,自己辅佐王争一路登顶,做那如同大汉之张良一般的人物,只是这些话全都被他埋在了心里。

    因为这条路还太远,就连他也看不到尽头,时机也远远没到。

    董有银意识到了什么,这种祸从口出的事情他也不是头一次干了,连忙的跪下来说道:

    “大帅息怒,大帅息怒,俺不是有意的,不做那个营官就是,不做。。。。。。”

    很明显,这么些年了,董有银依然不会说话,王争的面色没有任何改观,反倒愈发的阴沉起来。

    李岩知道,要是让董有银这么说下去,只能小事变大事,福事边祸事,当下也是赶紧站起身拱手笑着说道:

    “大帅,董将军粗俗,不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大帅胸襟宽阔,就饶了他这一回吧。”

    李岩出面求情,军议司吏员们和一众武将也是纷纷求情。

    忽然间,王争笑了笑,说道:

    “李军议想什么呢,本帅怎么会怪罪有银兄弟,这尖刀营的营官当然还是由他来做,不然放眼我山东军之中,哪里能找得到其他人担此重任?”

    尽管王争是笑眯眯的说话,可董有银和众人却都知道他说的是反话,这种感觉比方才那种阴沉更为可怕,都是“这这那那”的说不出话来。

    当天王争并未多说什么,还是一脸微笑的和众人讨论扩军事宜,直到傍晚才结束军议回到内宅。

    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说起来是一件小事,可却在董有银和堂上众人的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更是让李岩重新认识到王争。

    。。。。。。

    当天夜里,在王争分给董有银的宽大府宅之中,正是鼾声如雷的他却猛然惊醒,出了一身的冷汗。

    “怎么了夫君?”

    “俺,俺梦见自己由于说错了话,被拉出去砍头,天,天。。。。。。”

    闻言,小红满脸都是挂念和关怀,赶紧穿鞋下榻亲切的拿了绢布给他擦擦汗,柔声道:

    “论雄才大略,天底下有几个人能比得过大帅的?”

    董有银摇头:“没有。”

    “这不就是了。”小红白了他一眼,倒了杯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