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明-第17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李岩还想着如何能替王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未成想,咱们这位大帅却自己将一切都安排好了。
李岩其实能从一系列的命令中瞧出端倪,看来王争不打算再继续往湖广去了,并且应该也做了短期内离开河南的打算。
离开之前,河南自然不能白白走一趟,王争所给的一系列升赏,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收拢人心之法。
河南、陕西等省的民心已经完全倒向闯王,闯军在通许县外被山东军打的大溃,就连老营都是丧众四成,争相溃散,但却在短短数月之内再次声势浩大,据说现在已经有了十万之众。
不知这消息是否确凿,但却能从中看出问题,要想在民心上下功夫的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段时间内还是不要痴心妄想,在这方面李自成已牢牢占据主动。
剩下的也就是地方上的豪强大户,但大明官场素成定局,科举被东林文士主持,武将方面也有世袭军将与世代将门包揽,几乎所有的豪强都没有任何机会栖身官场,只能当个世世代代的土豪。
杞县李氏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有幸出了个兵部尚书,所以李岩看得很明白,王争这一系列的命令就是奔着豪强大户而去。
起码在现在,他们才是地方上真正的统治者,有土地,有人力,有财产,可以在段时间内聚拢起来大批的乡丁、佃户。
不过这些豪强却在兵匪和流寇面前没有丝毫的自保能力,所以多像个墙头草,哪方强大了就投靠哪方,这些人以亲族的利益为行事准则,至于文人士子挂在嘴边的什么道义,对他们没有丝毫的用处。
流寇如今都是打着这些豪强的主意而来,胁裹的屁民就是为了抢夺他们累年积累下来的财富。
自从高迎祥带着闯营等十三家流寇大乱陕西以来,这局面是一天不如一天,到现在不知有多少地方豪强大户的寨子和庄子被流寇攻破,里面累年的积蓄丁点都没剩下,得了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说起来,地方豪强和官府天生亲近,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地方官军实在太过废物,无论卫所驻军还是各镇客军,都是好处照单全收,一旦要是听见贼寇来了,就不管不顾的望风而逃。
近些年闯王李自成进入河南,局面又是大为不同,在谋士牛金星和宋献策的建议下,他开始留意那些不如意的文人士子与世家子弟,将他们招揽入军为自己效力。
当初为祸天下的流贼如今却开始这般做法,到底是意欲何为,不少人心里都和明镜一样。
这个消息听在地方豪强、士绅的耳朵里好像惊雷一般,更加是有如惊弓之鸟的到处联系官军,可但凡能联系到的,不是在败退的途中就是即将撤回本省,根本无可依靠。
在这种时候,王争以山东军大帅的身份出现,正儿八经实镇一方的总兵官,麾下又有强兵数万,一下子成了众豪强瞩目的焦点。
既然不可能投奔闯贼,那就要找个大树靠着好乘凉,看这情况,刚刚在通许县大败闯王的山东军是唯一有能力护卫地方的一支朝廷兵马。
当然了,这大树也不能被自己这些人靠倒了,有些事情还是要多多接济和力所能及的帮忙。
王争的山东总兵身份,已经是武夫所能做到的最高职衔,麾下那支山东军也是正经实册的朝廷兵马,可以让地方豪强心安理得的接受。
不过有些细微的事情不少人可能没注意到,王争招揽像是刘国能、杞县李氏、归德府刘家这些朝廷军将与地方豪强,从来都是用自己的名义去做。
这些人遵从的也都是山东军内部的条例准则,却从来不提什么朝廷与皇帝。
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
从南阳府赶回湖广的左良玉,带着金银和粮食可谓是风光得意,相比之下,左梦庚最初带着那点人马被打散的消息就不算什么了。
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左良玉都有些不敢相信,尽管不算很多,但这可不仅仅是答应的衣甲兵器了,还有不少急需的粮食和金银。
那一万多的兵马被打散,虽说到现在只聚拢了不到三成,但周围的军将和文官们都是心照不宣的给压了下来。
两方这么多人战死、溃败,要是剿贼还能出去邀功请赏,说是某部为了征剿流寇伤亡惨重云云,往往都能得到点补贴,可这却属于官军火拼的性质,还是揭过去的好。
当事人左良玉与贺人龙两方都有自己的心思,对于那几天发生的事情都没人提,那些逃回河南的各镇兵马更加不会多说一句。
况且就算你想追根究底一番,这等事情往往发生的紧急,根本找不出什么人证明,溃散的要么被各自上官收拢回去,要么就是远遁山西、陕西等地,到哪去找。
既然这件事情上奏已经不可能,南阳知府得到了河南巡抚李仙风的授意,下令将发生火拼地点的官府人员悉数撤离,就当根本没发生过。
说起来,现如今天底下惊人的事情还少吗?
这边刚听说左良玉与贺人龙两方火拼,官军溃散数万的消息,那头就传来王争收编刘国能部的事情,委实不符合常理,但这件事还就是让兵部高效率的批复下来。
不少人都在心底暗叹,在朝中有人就是好,司礼监的面子兵部都不得不给。
当时正在营中喝酒的左良玉听见此事后,其实并没什么感觉,甚至是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
原来他这才想起来,自己手底下还有这么一号人。
刘国能原本明面上在左军下辖,不过那是熊文灿的意思,如今熊文灿被皇帝老儿砍了头,刘国能也就成了没人要没人管的小孩子。
少了这么个没有丝毫存在感,甚至是与自己阳奉阴违的人物,左良玉松口气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多想。
想当初杨嗣昌刚入阁的时候,真可以称得上权倾朝野四字,也就是他力主招抚,才让张献忠、罗汝才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有了时机喘息。
后来杨嗣昌为了弥补过错,彻夜不休的布置了一个天罗地网,这计策成效很好,各路流贼因此而陷入低潮,可就在李自成马上要被搜山官军找到,并且看押回北直隶问斩的时候,辽东那边战事又起。
流寇和清军总是这么不谋而合,不得已,朝廷只好再次抽调官军增援辽东,将那些流寇招抚了事。
到现在这些曾经被招抚的流寇大多数有了八大王张献忠和曹操罗汝才两个人带头,大多数都选择复起,如同床榻天刘国能这样死心塌地为官军办事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原本那个五省协剿的美好计划已经不合时宜,杨嗣昌依然拿着这张网去捕鱼,说到底已经成了到处漏风的破网,已经上过一次当,没几个傻子还会被逮住。
杨嗣昌率京营督师剿匪最开始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在给崇祯的奏疏里意气风发的写下“三月内流贼尽除”这类煌煌屁话。
结果自那以后就开始被张献忠吊打,牵着鼻子走。
半年过去,除了留下中原大乱的局面,还有增兵十四万,加饷近三百万这种朝廷无论如何也不填补不上的缺口。
其实这也并不都是杨嗣昌的过错,天下富户均摊加响的想法是美好的,但却太不切实际了,这些本该富户均摊的饷银,现如今完全都是压在了百姓身上。
百姓喘不过气,自然纷纷喊着“迎闯王”的口号起义。
杨嗣昌是徇吏,提出的点子往往能切重厉害,是最直观解决事情的方法,崇祯就是知道这点所以才不遗余力的相信。
但他不知道杨嗣昌的毛病也多,往往是根据自己喜好决定弹劾谁提拔谁,多年来,不知多少真正有能力的文武被庸才顶了位置。
卢象升是能臣,是儒将,既能在战场上呼风唤雨,又能在朝堂上清心寡欲,但不擅长巴结逢迎。
按理说,这两个人截然相反的人物,总归是有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可无论是谁出来督师结果似乎都已经注定。
由此,不少算卦的江湖术士甚至大喊着天命在闯。
所谓总督天下兵马的卢少保当年连一个边镇都管不了,实际上一直都是率领天雄军孤立无援的奋战,到最后战死了却连个荫封都没有。
杨嗣昌出来也是一样,眼下已经属于穷途末路,命令传到哪都是阳奉阴违,心力交瘁之下已经没什么好点子了,被张献忠牵着鼻子走,至于那忽然想起来的山东军早就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五省官军跟着他成了到处救火的消防员,往往是张献忠攻破了这里,大肆的抢掠一番后带着流民离去,这时候杨嗣昌才带着人才姗姗来迟。
不少天的夜里,曾经朝堂上意气风发的那个杨阁部早已消失不见,真真正正成了迟暮的老人。
到了眼下这个地步,他已经什么想法都没有了,那种绝望和无助,其实要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杨嗣昌能力在此,的确是已经尽力了,换谁来都不会再有更好的结果。
。。。。。。
山东军在开封府这边已经打开了局面,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各地大户豪绅来登营拜访。
王争有说有笑的接纳进来,这些人送的礼品也一向是照单全收,为的就是让他们安心,山东军既然收了礼,那就说明万事好商量。
不过好景不长,从山东军议司传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本来在今年初的时候,为了统一各地的政令,崇祯皇帝下旨召回了在外的监军和镇守太监,这是好事,各地军将文武都是拍手称快。
可不好的是崇祯不知道听信了谁家谣言,竟然给山东来了个特殊待遇。
就在上个月,一名名叫陆九的太监,忽然与几个北直隶缇骑来到历城,那个时候王争还奉令在河南援剿,出去迎接的只是镇守山东的副总兵黄阳、山东巡抚颜继祖与军议司左右军议李岩和管清天等人。
这陆九是带着圣旨来的,说是要做山东的监军,当时就连颜继祖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耳背听错了。
经过李岩的旁敲侧击,得知陆九其实并不是司礼监下属太监,不然那边也不会一点消息都没有。
原来他是专门侍候当今皇帝的乾清宫管事牌子,这种太监往往是天子近侍,从北直隶到山东的路上,各地文武按照惯例都是要奉承一番。
这次崇祯貌似是铁了心要在山东插一手,不仅下旨重赏了陆九,更是将他的品级提高了好几个层次,所以这陆九也是傲气的很,好像一只斗鸡似的扬着脖子。
崇祯皇帝自以为设置了监军太监,再加上巡抚的分权,就足够制约山东总兵,想着提升了陆九的品级,就能让他对朝廷死心塌地,尽心竭力的为自己办事。
当王争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感觉心里好像有块石头堵着,怎么都舒畅不起来,难受的很。
不得已,王争只好推开手边所有的事情,出去在营中散散步吹吹风,再见到那些兵士呐喊着操练这才逐渐缓过劲来。
这绕着军营走几圈不过两炷香的功夫,但王争却想了不少东西,在脑袋里浮现最多的,就是在后世听到的那些兔死狗烹的事迹。
山东如今的事情有很多都是见不得光的,要是那陆九真借着天子名义到处插手乱子就大了。
李岩在信中也说了,眼下山东需要王争回去主持大局,所以王争静下心后就决定尽快率军返回历城。
一方面要尽快处理太监陆九的事,另一方面也做足准备,等着辽东的消息。
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两条路()
“要说这山东,除了登莱几地的杂号,原本还有三位比较出名的总兵,可眼下刘泽清自焚身亡,而那副总兵丘磊前些时间忽然在历城消失,小的多方打探也没个所以然。”
“至于曹州总兵齐成,据说每天在宅子里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连买些水米都是下人代劳,这些个怕都是那王争做的手脚。”
一间院子里,一名身穿大红色华丽衣甲的缇骑,正点头哈腰的朝新任的山东监军陆九禀报。
这些日子王争还没有回来,黄阳一方面和左军议李岩商量,给开封发去行文将事情全盘交待清楚,等他回来定夺。
另一方面,眼下王争没在山东,对于天子近侍的安置方法也只能让巡抚颜继祖来做,毕竟黄阳只是个副总兵,而李岩和管清天在官家上的身份不过是个同知。
陆九穿着蟒袍,靠在老爷椅上带听带不听的,嘴里嚼着几颗黑葡萄,不时又要吐出几颗黑籽,看那样子自是慵懒不已。
在他身后,有几名山东方面专门配给的丫鬟正扇风服饰着。
听着这些话,陆九神情忽的一边,从椅子上坐起来,“你说什么,这些可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