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明-第15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简直说到管清天心坎上去了,现在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有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他也清楚,这银矿若是开采了明摆着会对登州营大有好处,但怪只怪地方太让人畏首畏尾,这银矿在哪不好,不正不好的就在刘府老宅的下面被发现,这可太难了。
日照城刘宅发生的事情也算登州营内不说的秘密,对于刘泽清一家的死因,大家虽然心知肚明,但却讳莫如深,王争本人更是对这档子事绝口不提。
管清天还是一贯的稳重,想了想上前紧紧握住李岩的手,说道:
“李军议,依我看咱们还是将这行文压下去,登州营不缺这银锌矿也不会少什么,一些原料也可以派人多花银子从其它地方采买,总镇。。。”
不等他说完李岩便是摇摇头,心想登州营现在到处都需要用钱,这处银矿质地如此上乘且储量丰富,若是开采了起码能保证两年的用度所需,就这样放着不用委实可惜。
况且,在他的印象中王争尽管为人处事狠辣,但却从来不是那等小肚鸡肠的人,不然也不会值得他倾心辅佐。
最后李岩还是将这几份行文收在怀里,斩钉截铁的说道:
“管军议,这件事你我在堂上绝口不提,等到仪式结束,在下会去找总镇说明。”
“李军议,李布政——,你这是何苦呢?”
管清天和李岩的性子不同,一个以稳妥为主,一个却显得锋芒毕露,他想不通李岩的心思,所以也只是再三劝阻,见李岩已经决定下来,遂嗟叹几声不再多说。
“有人出来了。”
那边有人扯着嗓子喊了一声,众人打眼看过去,果然见到服饰王争多年的侍女小翠先转了出来,大家自然明白接下来是谁,连忙在两旁排好次序,不断的整理仪容。
李岩和管清天站在军议司一众文吏的首位,也是稍稍整理了下衣襟,感受到怀里沉甸甸的的几份行文,好似下定决心一般深吸口气。
从总镇府正堂内传出沉重的脚步声,王争顶盔贯甲,身后跟着几名神态庄严的战兵,在众人的注目下当先走出总镇府。
府城的主干街上,王争骑着马缓步行在中央,身后跟着刚从总镇府内跟出来的登州营文武将吏,除却道路两旁站立整齐的正兵以外,身后却是一排排的铁甲战兵。
“恭迎王总兵出城!”
很多军民百姓都是自发的在道路两边伏跪,嘴里喊着“恭迎王总兵出城”,有些不明事理的人低头的同时也没闲着,四处去问到底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你还不知道,太孤陋寡闻了吧!”
“是啊,登州营内但凡是些许有头面的人物都在这里了,李布政、大管家等军议司的老爷们也都那边!”
起先问话的人更是一脸懵,十分好奇的问道:
“说了这么多,你们还是没和俺说要发生什么事情啊。”
“你听我说完啊。。。。。。”
原来在这天的早晨,历城便是与往日有了很大的不同,王争先是派人清扫城外校场,又增加了几倍的兵力巡逻警戒。
于此同时,城内城外的百姓整天都能听到铁甲叶子“哗啷啷”的响声,登州营的兵士几乎时刻不停的在街上值守。
不断有马兵举着军令从特供修建的马道上疾驰出城,嘴里大喊着:
“总镇有令,总镇有令。。。”
第二百九十章:山东军()
崇祯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这一天是登州营的祭旗成军仪式。
自一三六八年明朝建立至今,约三百年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威名赫赫的军队与将领,其中大多数犹如昙花一现,尽管军功盖世,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失在历史的慢慢长河中。
不过也有很多军队的名称流传到了现在,是市井中口口相传的天下强军,京师三大营,神机营,无军营,三千营统称为京军,是明初甚至到中期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队。
不过京军传到崇祯年,莫说三十万精锐有名无实,战斗力也是直线下滑,在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中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要说普天下妇孺皆知的的强军,还是嘉靖年间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少保戚继光创立的戚家军,这支军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支使用主将姓氏命名的军队。
戚家军的历程一直是个无法超越的传奇,戚继光荡平海波后升任冀州总兵,率戚家军拱卫京师,竟是未曾一败。
据兵部官员的统计,戚家军记录在册的斩级便有十万级之多,后世更是称戚家军为十六世纪及十七世纪东亚第一强军。
有明一朝,是名臣明将荟萃辈出的时代,即便到了眼下风云飘摇的崇祯朝依然如此,卢象升整饬顺德三府,创立天雄军荡寇一方,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平定播奢,孙传庭组建秦军等等。。。。。。
但是今天,又一支强军即将诞生。
历城校场内,登州营五千员战兵以及上下军将正在举行祭旗成军的仪式。
校场内都是战兵,校场外又拱卫着数不清的披甲正兵,百姓们在这天都放下手里的活计,蜂拥跑来围观这多年罕有的盛况。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校场的四面,共计十六面牛皮大鼓忽然擂响,登州营五千名铁甲战兵紧握手中钢枪,目不转睛的看着王争登上点将台。
上台后,看着下面肃静的战兵和军将,王争深深吸了口气,这一天终于到了,他终于有一支上下完备,只属于自己的军队了!
王争朝最前列的黄阳等人点了点头,然后面向三军,高声喝道:
“将士们,今日我登州营祭旗成军,山东军民该当共庆,自今日起,再无登州营之名,我等皆为山东军!”
“山东军!”
“山东军!”
王争话还没说完,兴奋的将士们便是举起手中刀枪大喊起来,这声音震天动地,响彻云霄,不管是不是在校场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摆摆手,等待校场内安静下来后,王争取出一篇亲笔书写的祭文,高声宣读道:
“东虏数度入寇,掳我妻女,掠我军民,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大城小隘空虚,辽东烟火断灭。。。中原流寇蜂起,招抚不安狼心,卷祸南北,几致中原大地烽火连绵,流民如蝗,千里之堤将溃蚁穴!”
“。。。今者十二年,登州营祭旗历城,上下一心,虏为大敌,誓平宵小乱贼,匡正乾坤。。。山东总兵王争告祭三军将士。”
祭文念完,王争突然一抬手,“噌”的一声抽出寒光闪闪的家传钢刀!
“献牺牲!祭旗鼓!”
听到王争的命令,十几名身披铁甲的健壮战兵抬起皆是五花大绑、惨叫不止的牛羊各一头,他们没有犹豫,腾腾几声将其狠狠的摔在低声,听到惨叫后,又一齐抓住牛蹄羊角,把这两头畜生活活摔死在山东军旗下。
见到这两头畜生不再死命扑腾,兵士后退几步行了一个军礼,道:
“请总镇祭旗!”
“请总镇祭旗!”
王争跳下点将台,手起刀落之间牛羊皆毙,羊头滚落,牛颈洞穿,两道血箭飞飚而出,溅射在军旗与战鼓上。
牛羊尽管已无声息,但身体却依然还在迥迥流淌鲜血,不断的抽搐,这时已经沾染鲜血的山东军旗缓缓升起,将士们的闷胸中仿佛有万马奔腾,自发举起手中刀枪,齐声大吼。
“山东军,威武!”
“山东军,威武!”
“。。。。。。”
很快,山东境内的登州营祭旗成军之事迅速扩散,山东军门听闻无不欢欣雀跃,甚至有些地方开始燃放爆竹庆贺,小孩子编起一句句顺口溜。。。
此次成军后,军议司名称不换,在原有参谋、参政、参军三处的基础上,增设参财、参商、参吏、参学四处,统称为“军议七处”。
除此之外,军议司七处每个都增设了两个分署,例如参军处便有兵备、兵械二署,这也是王争与众多参谋日夜核定后决定的。
当然了,如果今后有机会的话,除了处、署以外,还要增设各部分权,这便是王争考虑许久的处、署、部三级模式。
山东军的兵将依旧分为战兵、正兵、辅兵三种,战兵增扩至一万两千余人,设十二营,每营的兵力约在一千余人,比原来的千总规模略有增加,设正副营官、掌旗使与辎重官各一名。
除了各营的正副营官以外,董有银、黄阳、邓黑子、高亮四人分带两营战兵为方面镇守,王争亲自统带六营战兵常驻历城。
正兵和辅兵无定员,因时势决定扩招还是裁撤,总的来说州府等大城最少都要设一到三个正兵营驻守,一些小的县城与镇便由半个营驻守,各自星罗棋布的分布在州府城周围。
正兵和战兵还是走的老路子,好比从前在登州时盐丁和嫡系盐丁的形式,但细细一想却又有所不同。
这次成军后,山东六府的正兵各营都有统领与协领负责统带,邵勇作为东昌府的正兵统领,统带东昌府正兵各营,又设二协领分掌制之。
翁州府是山东六府中占地最广的,正兵统领全力甚大,仍让刑一刀统带掌管的同时,王争选设协领四人分掌。
青州府正兵统领为陆井荣,他本是登州府靖海卫嫡系盐丁统领,行事稳重且素有战功,王争命他统带青州府各营正兵。
莱州府的正兵统领为刘雄,刘雄本来是登州府平度州的驻守正兵军将,平度州之战立有大功,加上平素兢兢业业,克谨职守,这次被任命为莱州府正兵各营统领。
登州府是山东军的老家,王争自然要非常信任而又是本地的人来掌管,金山左地界的盐丁统领牛平亮就这样进入王争的眼帘。
牛平亮从最初在宁海洲的时候到现在,尽管一直都是金山左地界的盐丁统领,但对王争忠心耿耿从无二话,而且他也是登州本地人,对于盐货买卖和盐商都有很多了解,自是不二人选。
第二百九十一章:历城军校()
十一月份,督臣杨嗣昌抵达襄阳后设行营于城内,传檄各地,以“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计,合七省官军之力进剿农民军。
十二月末,杨嗣昌大破张献忠,斩首三百余级告捷京师。。。。。。
时间来到崇祯十三年正月,中原动荡不安,尽管杨嗣昌最初获得胜利,但张献忠、罗汝才等人迅速改变战术,根本不与官军正面对抗,一路烧杀劫掠的北进南转。
杨嗣昌急于求成,亲率各省大军穷追猛打,想要将张贼一举消灭,但眼下的流寇早已不是崇祯初年的一盘散沙。
他们不知道从哪弄来的兵器装备,各部老营居然达到马七步三,比大多数总兵的麾下官军配备都要好,官军步八马二根本追不上一心潜逃的流寇,但不追又不行,只能是被牵着鼻子走。
张献忠一路难逃的时候,对杨嗣昌所部的动向却了如指掌,不时派流民大军进山埋伏,打的官军措手不及,丢盔弃甲。
官军被打的心有畏惧,害怕被流寇各个击破,所以不敢追击过猛,各个总兵对杨嗣昌阳奉阴违,根本不尽全力追击,只是打着保存自身实力的心思跟在流寇屁股后面。
在中原官军疲于奔命的时候,清军送来神助攻,赫图阿拉一役过去一年有余,阿济格统军数万忽然围攻宁远,守将金国凤为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率家丁力战身亡。
这一年的最开始就不是个好兆头,华夏大地烽火连绵,无论辽东抵御东虏还是在中原剿匪,明军几乎都败多胜少。
。。。。。。
临近年关,山东军祭旗成军后,六府军民欢呼雀跃之余都在高高兴兴的置办年货准备春节,除了繁华的江南以外,北方也就属山东最为平静。
不过山东军也是有紧有弛,王争以及各地的镇守军将都不敢放松,眼下流寇闹的这么厉害,说不定哪天就忽然来到山东,邱县发生过的事情不能再重演。
除了在各地开展风风火火的扩招和遣将以外,军议司按着王争的意思,立即着手在历城以及各府城修建分署,原有的吏员大批依照绩效原地晋升,不少人绩效显著的吏员被派往各地军议司分署任职。
巡检司更名为保安司,集查盐政、护佑地方为一体,这项政令一出,高兴的要属各地的盐丁与农庄护院。
原本基数庞大的盐丁与护院已经编制混乱,比如某地农庄经常出现没有护院看庄,却是盐丁头目领着盐丁看守。
现在他们统一规划到保安司下辖,由保安司的人重新入册普查。
盐丁一分为二,红衣盐丁除了安靖地方之外,同样要设卡缉查那些不是与山东军合作的盐商,蓝衣盐丁则多在一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