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回大唐-第5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众人还在猜测,李浩已经拱手高声道:“陛下,臣以为出兵吐蕃大有必要。”
李世民装模作样地摊手道:“哦,诗狂可有高论?”
李浩猛地一扬臂,披在身上的大风衣掉落在地,露出里面还算中规中矩的长衫,道:“吐蕃雄踞雪域高原,与我大唐紧密相接,若是良邻,则大家相安无事,和睦共处,然吐蕃自松州之战后,多次与我大唐兵戎相见,更甚者,松赞干布杀我大唐高阳公主祭旗,趁我大唐不备,攻至长安,险灭我泱泱大国,此奇耻大辱也,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亡去,而我大唐兵强马壮,钱粮皆丰,此乃一血旧恨,永绝西患的最佳良机,臣愿请缨,领青海卫八万大军,荡清高原,踏平吐蕃,生擒吐蕃诸部王室,于承天门外献俘!”
李浩这番话说得十分霸道,他霸道得有底气,因为他是公认的大唐军神,还是吐蕃克星,与吐蕃的交战中,李浩每次都能出奇制胜,打得吐蕃没有半点脾气,所以他才敢放此狂言。
他这一番话说出后,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没人敢反对,李世民扫视了一遍殿内众臣,朗声问道:“诸卿可有异议?”
这时,长孙无忌忽然出列道:“臣有异议,臣反对出兵吐蕃!”
“臣也反对出兵!”
“臣附议长孙大人!”
“臣也附议!”
……
果然,长孙无忌宝刀不老,追随者众多,只要他一发话,竟有好几十人出声附议,李世民见状闭上双眼,手抚太阳穴,感觉头疼。
李世民找长孙无忌谈过,但长孙无忌这次态度很强硬,根本不卖李世民面子,坚决反对出兵吐蕃。
就在这时,李浩朝李治使了个眼神,坐在李世民下手位置的李治收到了李浩的眼神,忽然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哦?”李世民闻言微讶,看了看李治,李治听朝会一般很少发表意见的,这次居然主动要说话,倒是十分罕见,便道,“说来听听。”
“多谢父皇!”李治朝李世民行了一个礼,然后目视下方群臣,大声道,“孤赞同李浩将军之言,眼下是出兵吐蕃的最佳时机!”
此言一出,群臣均是一惊,太子支持出兵吐蕃,这是个什么情况?
长孙无忌闻言很不开心,皱眉望向李治,沉声道:“太子殿下,国之兵事,可不是儿戏,还请殿下三思而后言。”
李治板着一张脸,严肃回道:“长孙大人所言甚是,国之兵事,绝非儿戏,孤也是思量再三,方出此言。”
长孙无忌闻言双眉皱得更紧,瞪视李治,表达自己的不开心,然而李治已经转眼望着别处,根本不跟他对眼神。
这时,御史大夫常柏业道:“太子殿下,我大唐刚灭西突厥数月,损耗过度,元气未复,岂可再妄动刀兵,望殿下莫要妄言。”
“是孤妄言,还是你妄言!”李治怒目瞪视常柏业,声色俱厉道,“樊梨花大将军攻打西突厥,六万大军出,三万大军回,带回金银近三百万贯,你竟说我大唐损耗过度,元气未复?你当真是我大唐之臣?”
请记住本书:。。4阅读网址:。
729章:李治果然有奇效()
“这……”常柏业被李治一顿呵斥,顿时低头不敢言语,他也没想到,今天的李治脾气如此不好,一开口就如此怒言相向,这还是平常那个性格柔弱的太子吗?
就连李世民都一脸惊诧地望向李治,不知道李治发哪门子的火,太反常了,有点莫名其妙,群臣也觉得莫名其妙,一时间有点懵。
其实别说他们了,就连李治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发火,他只知道,是李浩要他这样做的,说是有奇效。
“方才!孤听各位都附议反对出兵!”李治目光阴沉地扫视群臣,冷声问道,“那就请诸位说一说,为何反对出兵吐蕃。”
那些反对出兵的大臣们闻言面面相觑,没想到李治还会追问,这到底什么情况,风向似乎不大对啊。
李治见没人答话,便点名道:“阮祭酒,你说说看,为何反对出兵吐蕃?”
国子监祭酒阮同庆闻言赶忙答道:“回太子殿下,因为我大唐刚征战完西突……”
他说到一半忽然停下,这才想起,方才常柏业已经说过这个理由了,而且被李治呵斥了一顿,要在平时,这个理由是可行的,因为一个国家不宜频繁用兵,毕竟战争是祸乱之源,会造成大量人口的死亡,农田流失,物资消耗等等,但灭西突厥之战打得太漂亮了,漂亮到几乎对大唐没什么影响,也就损失了三万兵马而已,大唐现在是兵强马壮,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这个惯用的理由就不成立了。
看到李治虎起了脸,阮同庆心头一紧,赶忙开始想其他理由,然而想了大半天,却想不出来,一直在那支支吾吾,这就很尴尬了。
李治冷哼:“没有原因么?”
阮同庆此刻是真的想哭,自己好不容易坐上祭酒的位置,可以登临朝堂,没想到今天会在太极殿上如此丢人,简直丢人丢到姥姥家了,他只能扑通一声跪伏在地,磕头道:“老臣愚昧,请陛下和殿下责罚!”
“方才李浩将军之言不假……”李治寒着脸,声音冷峻道,“我大唐的殿陛之间,当真有禽兽食禄,尸位素餐!”他说到最后之时,近乎瞪眼厉喝。
现在李治是真的生气了,这些大臣让他生气了,兵事,国之大事也,没有一个靠谱的理由,就这么盲目地从众去反对,这是一个良臣该做的事情吗,随便拉一个不识字的庄稼汉来也会呀,别人说什么,跟着说什么,不就是了,而且这人居然还是饱读诗书的国子监祭酒大人,李治毕竟是太子,心系国家,怎能不怒。
李治这一声喝,吓得群臣全部低下了头,上位者的气势展露无遗,他们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位是太子,是未来的皇上,他脾气好,并不是不会发怒,他发起怒来,也很吓人。
阮同庆匍匐在地,浑身颤抖,虽然李世民和李治没有给他任何惩罚,但从李治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他这个祭酒当不了多久了,就算李世民能容他,只怕李治上位后,第一时间就拿他开刀。
有一句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说,当权者变动,下属也跟着变动,这是千年以来颠不破的真理,每一个皇帝继位后,在一两年内,都会整肃朝堂,做出较大的人事变动,将看不顺眼的人罢官的罢官,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然后将自己认为得力的和信得过的人手安插在重要岗位,用四个字形容…大刀阔斧。
李世民心疾频繁发作,这不是秘密,恐命不久矣,李治即位也就是一两年内的事情了,李治继位后,肯定也会做出一系列的官员位置调整,那些禁不住掂量的,就回家种地或者做生意去吧。
李世民当皇帝久了,被群臣摸清了脾气和底线,这些大臣们欺虎年迈,成群结党套路李世民。
李浩也正是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启用李治这头黑马来震慑他们,你们摸清李世民的脾气了是吧,那你们摸清李治的脾气了吗?
答案是没有,几乎所有的人都忽视了李治,认为李治就是个性格懦弱的软柿子,连李治的老爹李世民都这么认为。
正因为所有人都忽视了李治,现在李治忽然发飙,大家才觉得可怕,老实人发起怒来,真的好吓人,更何况这还是未来的皇者,将来这群大臣还要在他手底下混饭吃呢,能不能通得过新皇上位后的大刀阔斧还是个未知数呢。
底下那群反对出兵的众臣顿时纷纷心头叫苦,后悔不迭。
长孙无忌偷偷回头,看到众人皆有悔意,很是恼火,没想到半路居然杀出了个李治,更没想到李治居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一切,太过反常,这根本不符合李治的作风。
聪明如长孙无忌,到现在自然明白了,肯定是李浩教唆李治这么干的,他很愤怒,自己一心拉拢的亲外甥,现在居然帮助外人来对付自己,他能不愤怒吗,亏自己还帮他隐瞒武媚娘怀孕的事情,有那么一瞬间,他真想把这件事给抖出来,大家来个鱼死网破,还好他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不然今天这场朝会,将是大唐立国以来最昏暗的一场朝会。
长孙无忌转头怒视李浩,李浩也转头看他,只不过李浩的此刻的脸上,无喜无悲,淡然无比,好像今天这件事根本与他无关似的,长孙无忌看到李浩如此淡定的模样,心头一沉,他终于意识到,现在的李浩,就算在权势争斗上,也已经超越了他这个老狐狸了。他之所以反对出兵吐蕃,是因为他知道倘若攻打吐蕃,李浩必定会参与,而且十有八九就是李浩挂帅,毕竟李浩是吐蕃克星,还是天策府上将,对外用兵,天策府有最高发言权。
李浩如今的身份地位已经与长孙无忌并驾齐驱,倘若再让李浩立下大功,那么李浩将一步登天,将他稳稳地踩在脚底下,到那时候,自己只能辞官回家养老了,他不甘心!
正是因为不甘心,所以他才会如此拼,纠集了这么多的朋党反对出兵吐蕃,哪怕李世民单独与他谈话,他也不顾多年君臣情分,一意孤行,反对出兵,这件事让李世民失望透顶,李世民为此还引发了一次心疾。
长孙无忌纠集了这么多人反对,然而李浩棋高一着,只请了李治一人,只此一人,就震慑全场,高明至极,长孙无忌痛恨,为何自己早没想到李治有如此大的威力,偏偏让李浩捡了漏。
直到现在,李世民也发现了李治出马后的奇效,他可以看出来,那些原本反对的大臣,似乎有不少人后悔了,经验丰富的李世民已经隐隐猜到了原因,不得不暗叹李浩的聪明过人,知道利用李治这个奇兵,自己要是早知道的话,还去拜托他干嘛,直接自己跟儿子说就是了嘛。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李世民这时满面威仪地开口道:“诸卿太叫朕失望了,反对出兵吐蕃,竟说不出个缘由来,人云亦云,三人成虎,你们便是这样为江山效力,为百姓谋福的吗?”
群臣均都低垂着头听训,仿若一群挨训的小学生,李世民虽然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愤怒,但眼下出兵之事为大,这些尸位素餐之臣,以后再说,自己若是解决不了,留给李治将来大刀阔斧解决,用来震慑群臣,也是挺好的。
于是他继续虎着脸道:“朕再问一次,出兵吐蕃之事,诸卿可还有异议,若无异议,请归回队列之中!”
此言一出,那些站在队列外的群臣尽都偷偷地抬起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李治见状,双眉一拧,高声喝问:“看别人做什么?你们完全就是不知悔改,竟还如此从众行事!”
李治的这声呵斥果然有效,那些大臣赶紧灰溜溜地归队,队列外瞬间只剩下七人了,这几个人还是比较顽强的,依然坚持反对出兵,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门阀世家之人。
李世民看了看这几个人,开口问道:“好,现在请说一说你们的高见!”
鸿胪寺卿李昌荣拱手道:“回陛下,吐蕃虽然前年因为侵犯我大唐损失了十五万人马,但经过这两年的休养生息,已恢复元气,拥兵近三十万之众,我大唐想要将其征灭,只能动用青海卫之兵,陛下虽然已向青海卫增兵四万,但也不过才八万而已,如何能征灭吐蕃,出兵之事,望陛下三思!”
其余七人也是纷纷附议,意思他们都是这个观点,懒得再去想其他理由了,因为其他理由也站不住脚,还是这个理由有说服力。
李世民听完之后缓缓拈须:“嗯,李寺卿此言有理,诗狂,你为天策府上将,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李浩拱手道:“陛下,兵贵精,而不在多,不然再多的兵马也只是虚耗粮饷而已。”
李世民道:“此理朕也明白,但双方兵力悬殊,你可有把握?”
李浩道:“回陛下,双方兵力确实悬殊得厉害,倘若给臣十六万兵马,可保吐蕃手到擒来,八万兵马,臣只有五成把握!”
“五成把握!”群臣闻言均都失声惊呼,八万对三十万,还有五成把握,这牛皮吹得够响。
730章:出兵吐蕃()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长孙无忌忽然高声道:“只有五成把握,你也敢扬言出兵吐蕃,你可知组建青海卫耗费了朝廷多少心血,那都是大唐最精锐的士兵,倘若你败了,那损失即便你荡尽家产,也赔不起!”
李浩挑眉道:“青海卫有多重要,本王比你清楚,军中之事,本王比你有发言权,你放心,本王说过有五成把握攻灭吐蕃,但还有五成把握是和局,败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