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回大唐-第35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走过场,他心里也清楚,这些家伙不像李浩一样总有奇思妙想,估计是给不出什么好主意。
正当众臣蹙眉沉思之时,李浩忽然出列,双手捧着一封奏疏,道:“陛下,臣有良策献上。”
群臣闻言一惊,这尼玛连奏疏都准备好了,作弊!
很明显,李浩作弊了,李世民当殿问策,李浩却老早就准备好了奏疏,这跟还未考试就知道试题有什么区别,这让群臣很气愤,他们倒是要看看,李浩能提出什么好主意来,如果不是什么好主意,一定要怼一怼,就算是好主意,创造问题也要怼一怼。
许廉走下来将李浩的奏疏呈递给李世民,李世民翻开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会儿,合上奏疏,道:“诗狂,将你的良策口述一番,给众卿听听,大家一起参详。”
“是。”李浩拱了拱手,然后转身面朝群臣,先给一个招牌式的贱笑(反正李浩不管怎么笑,反对派们都认为是贱笑),然后缓缓道,“诸位,我此次提出的谏言,乃是税制变更。”
“税制?”群臣闻言一惊,税制乃基本国策之一,轻易不可变更,李浩居然提出要改税制,他们怎能不吃惊。
老态龙钟的孔颖达也不管李浩是提出怎样的税制变更,迈着颤巍巍的步子就出列责问道:“黄口小儿,也改枉改国策,你以为你是谁?”
李浩闻言顿时皱眉,他想骂脏话,你都还没听老子讲改革内容呢,就先说劳资年纪太小没有资格,这很无理,知道不,于是李浩强忍怒火,冷笑道:“没错,我确是黄口小儿,不像孔祭酒,已行将就木。”
李浩这一句怼到了孔颖达的痛处,言外之意:是呀,我还很年轻,你就不一样了,你丫快死了。
“你”孔颖达闻言气得浑身颤抖,自古是人都怕死,虽然有很多人勇于牺牲,但那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信仰,没有人不珍爱自己的生命,除非生无可恋。
孔颖达老了,今年已经74岁,走路都要拄拐杖了,可是他还觉得没活够,李浩的一句“行将就木”,直接戳到了他的痛处,气得他差点晕倒在地。
李世民见孔颖达摇摇欲坠,赶忙岔开话题道:“孔祭酒,莫要着恼,李浩,大殿之上不可胡言乱语,快将你奏疏中所提税制变更说与众卿听。”
“是。”李浩转身朝李世民拱了拱手,又回身面朝众臣,道,“诸位,若对李浩有不满,请等李浩说完,各位快意来辩,李浩自当一一解答。”
众人都不言语了,孔颖达也是冷哼一声,朝他翻白眼,没有说话,李浩继续道:“那我就开始说了,我所提的税制变更,内容很多,但总结之后,可归纳为一句话,减农税,增商税。”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很多人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纷纷惊叫起来,看到群臣如此吃惊的反应,李浩笑眯眯的,因为他早料到回事这样的场面,有心理准备了。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孔颖达弩指李浩,怒声道,“农事乃国之根本,陛下乃是明君,当大力鼓励农桑,岂可轻减农税!”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古代有个很奇怪的现象,皇帝和官员一再大喊要鼓励农事,却一再加重农税,而同时,他们瞧不起商贾,却又不收商税,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让李浩百思不得其解。
李浩听了孔颖达的责问之后,淡然一笑,问道:“孔祭酒,我且问你,农民是希望减农税还是希望不减?”
孔颖达闻言一愣,随口便道:“农民自然是希望减农税了。”
“那就是了。”李浩挑眉道,“陛下是爱民圣君,自然要为百姓谋福,百姓既然希望减农税,为何尔等要唱反调?让陛下失去了被万民歌功颂德的机会?”
这个帽子扣得有点大,孔颖达闻言一阵懵逼,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急声道:“农税乃一国收入之根本,减了农税,如何充盈国库,况且,我大唐农税并不苛重!”
李浩淡然笑道:“没错,农税是大唐最主要的收入,但孔祭酒似乎不知,一国之财富,并不掌握在农民手里,而是在商人手里,减了农税,自有商税补足,大唐商人虽少,但他们钱多啊。”
“荒唐!”孔颖达瞪眼怒哼,“赋税赋的是粮,只有少数州郡不便运送粮食或是不产粮食,才以钱财赋税!”
“你才荒唐!”李浩提高了声音怒怼他,“有了钱,还怕买不到粮吗,你知道大唐现在有多少粮食吗?你知道现在粮价多少吗?”
“我”孔颖达闻言哑口无言,是呀,有钱又怎么会买不到粮呢,至于大唐现在有多少粮,粮价多少,他还真不知道,他是做学问的人,而且是做学问人中的魁首,身居高位,怎么可能整天关心这些问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嘛,古代读书人大多都如此,认为自己一身仙气,有别于那些俗人。
见孔颖达无话可说,李浩冷哼道:“你每天吃着大唐的米粮,却不知大唐粮价几许,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你既然沉浸文学之道,不问民间疾苦,又怎敢来对农民的事指手画脚!是怕征收商税耽误了你孔家的生意吗?”
“你你你”孔颖达闻言气得浑身直颤,指着李浩“你”了半天,竟是说不出一句话来,过度气愤之下,他的身子已经开始摇晃,似乎随时都要摔倒。
李世民见状赶忙叫了声:“快扶住他!”
薛仁贵眼疾手快,快步上前,正巧这时候孔颖达要摔倒,薛仁贵一把将他扶住,只见孔颖达两眼无神,张着嘴巴直喘粗气,好像随时都会断气一般,已进入半昏迷状态。
李世民赶忙道:“来人,快将孔祭酒送去太医院,命太医用心医治!”
殿外走进了两个金吾卫,小心翼翼地将孔颖达抬了出去。
看着孔颖达被气晕,众臣纷纷蹙眉,大唐官员为了生计,几乎每人都会让亲戚做一些生意,但因为这个时代人认为商人重利轻义,有违圣人之道,都瞧不起商人,所以这种事都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大家心照不宣,然而李浩这小子不讲究,在太极殿上当众扯掉了孔颖达的兜裆布,啊不,是遮羞布,他竟然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这让所有大臣的心都不禁提了起来。
孔颖达是冀州衡水孔氏人,据说还是孔子的第31世孙,名门望族,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从春秋到大唐,这期间是多少年!
一个传承了一千多年的世家,家中能没点地?能没点生意?开什么玩笑,虽然孔氏未能排进五姓七望,但在士族之中,实力不可小觑,特别是在文学界以及士子之中,孔氏颇具名望,毕竟有孔圣的名头罩着呢,这也是孔氏为何能一直传承至今的原因,不管哪个王朝,哪个皇帝,谁敢对孔圣后人动手,那可是冒天下之不韪,文人士子的口水能淹死他们。
门阀士族虽然占有大量田地,然而,他们不用纳税,没错,不用纳税,贵族是不用纳税的,不然怎么会称门阀士族为吸血虫呢。
门阀士族的家族很大,自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农产和生意,也就是农业和商业,李浩所提的征收商税政策直接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对于李浩的这个提议,全都反对。
然而李浩很不讲究啊,居然当庭捅破了窗户纸,现在谁要是上来反对,那么就等于是对号入座了,这些朝臣都好面子,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他们从不会公开自己家有多少生意,因为他们瞧不起商人,而自己却做着生意,这不是自打脸吗,就好像有些人,喜欢看小电影却又瞧不起女优,这很不道德。
李浩就不一样了,他出了名的不知廉耻,坏的坦荡,哪怕在未来世界,李浩也很坦荡,他敢公开承认自己喜欢看小电影,他也曾毫不忌讳地说***不拍小电影却去唱歌什么的,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小电影界期待她的回归,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孔颖达被李浩气病了,其他众臣均都面面相觑,他们想要上去怼李浩,却没人敢上前,谁特么知道李浩这家伙会不会不守规矩,要是把他们的老底给掀出来,多丢人啊。
殿中一片静谧,过了片刻,长孙无忌忽然开口问道:“那么请问琼南王,这商税该如何征收?税率又是几许?”
群臣不禁对长孙无忌投去赞许的眼神,不愧是老狐狸,这个时候选择继续追问而不是一味的瞎反对,是一种很明智的选择。
467章:庭辩国策(下)()
李浩满面微笑道:“长孙大人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对于税率,我计算了很久,大家都知道,我算术很好,而且我家有很多生意,我是个彻彻底底的商人。”
李浩其实数学成绩很差,但在这个时代,他就是学霸级的,现在他直接坦言自己就是个商人,群臣也无话可说,没办法,李浩不要脸,他们要啊。
只听李浩继续道:“所以我对生意这方面,还是颇有研究的,我定下的税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商税征收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店面税和商品税,首先是店面税,但凡拥有摊位,或者店面,都要缴纳店面税,按照店铺或者摊位的面积大小缴税,每平方尺每月一文钱。”
群臣立刻在心中开始计算起来,平方尺这个面积单位他们知道,就是边长一尺的正方形,李浩早就在大唐推广使用了,他们的店铺最小的大概100平方尺,中等的大概300平方尺,大型商铺,特别是酒楼客栈什么的,面积能达到1000平方尺(100平方米)以上。
假如是1000平方尺的酒楼,每月就要缴纳1000文的税,也就是一贯,一年就是12贯,感觉好高。
殿内众臣顿时议论纷纷,都认为这税率太高了。
谁知李浩继续道:“再说说商品税,就是看店铺是做什么生意的,毕竟每个店铺所出售的商品不同,利润也就有差异,商品税分一、二、三,四一共四个等级,四级商品税就是在店面税的基础上再加三成,三级商品税在店面税的基础上加五成,二级商品税在店面税的基础上加一倍,一级商品税在店面税的基础上加三倍。”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一级商品税居然是将店面税加三倍,这税也太高了。
长孙无忌顿时冷哼:“哼,这样高的税率,亏你说得出口!你所谓的等级划分,如何划分,你说了算吗?”
李浩冷笑道:“我怎么说不出口,等级划分也不是我说了算,而是户部和皇上还有众臣一起商讨,不过,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商品利润高,什么商品利润低,想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说到这个……呵呵……”长孙无忌拈须冷笑,“你家的生意,似乎利润都不低嘛。”
“没错。”李浩点头道,“如果户部要将我家的那些生意都划入一级税率中,我没任何意见,我会乖乖纳税,我家中准备了八十万贯,随时准备纳税。”
群臣闻言顿时懵逼,李浩这是在炫富吗?在用钱砸人吗?准备八十万贯纳税,在场的许多官员家里连一万贯都拿不出来,就算李浩家的生意全都被划入一级税率,也不可能需要缴八十万贯,这货就是在炫富!
李浩一句带头缴税,让长孙无忌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褚遂良眼珠一转,忽然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征收商税,会引起商贾不满,很有可能会导致大量物品价格浮涨,进而激起民怨,所以还望陛下三思!”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一听到褚遂良这句话,群臣纷纷附议,这个突破点太给力了,大家纷纷点赞。
李世民闻言皱眉,转头望向李浩。
李浩淡笑道:“陛下,臣的提议并未说完,征收商税只是其一,其二就是希望陛下开设新的官署,名为物价局,遍布大唐所有州县,物价局的职责,就是专门掌控市场物价,允许商家根据当地和当时的情况合理涨价,设定物价上限,不允许乱涨价,否则物价局有权配合当地官府勒令查封店铺以及商家所有生意。”
群臣闻言惊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褚遂良不服气,咬牙道:“全国各州县设立新的官署衙门,你知道多养活这些人,需要多少钱吗?”
“我算过。”李浩双眉一挑,道,“每年十万贯足矣。”
褚遂良冷笑:“十万贯,你知道十万贯是多少吗?”
“我当然知道。”李浩云淡风轻道,“我李氏商业集团每年的税款,应该超过十万贯,大唐开征商税后,每年国库收入将至少翻两倍,养活这群人,真的不费吹灰之力。”
一听说国库收入翻两倍,群臣再次震惊,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