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虎痴 >

第37节

虎痴-第37节

小说: 虎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蛔加靡狻

    把信递给郭嘉,郭嘉快速浏览一便后,便对洛阳的局势有了大致的猜想。所谓‘书生不出门,预知天下事’,只是个夸张的说法。不管是许褚身边的郭嘉此时对洛阳局势的分析,还是历史上在‘草庐’中替刘备谋划三分天下的诸葛孔明,应该都是用同一个办法预知天下事的——写信。

    郭嘉交友广泛,洛阳城中不仅跟荀彧多有书信交流,还跟何顒等名士志趣相投。他对天下局势的判断,就在跟这些好友的书信来往中慢慢形成的。诸葛亮也一样,隐居田园,观望天下,静候良主,为什么刘备一出现他就认定其是明主,为什么又能说出一套三分天下的旷世奇策来,就是在跟荆州名士的交流中获得的。当然,郭奉孝、诸葛孔明二人本身的智慧,也是他们能从中得出精确判断的重要原因。

    但听郭嘉道:“主公族灭阳翟张氏、黄氏,已把大将军逼到不得不跟宦官摊牌的地步,京都不久必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这点许褚能想通,因为在张让等人眼里,他这个颍川太守是何进与袁绍的人。不过他动手灭了张氏,是否会改变原有的历史轨迹呢?

    于是就追问郭嘉后续会怎么发展,郭嘉想了想,道:“大将军跟司隶校尉手握重兵,可惜没有何太后下诏书,他们还是动不了张让分毫。”

    一旁听着的费良纳闷了,大将军怎么就动不了张让等人?既然动不了,刚才郭嘉说的腥风血雨又是什么?因故问道:“大将军独断朝纲,袁本初权重一时,为何奈何不得张让?”

    袁绍的司隶校尉一职权利非常大,之前提到的阳球,就是在司隶校尉任上杀了大宦官王甫一家,逼死太尉段颎。所以以费良的眼界,袁绍跟何进二人合力之下,张让等宦官实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郭嘉摇头笑道:“独断朝纲,权重一时,难道还能直接带兵进宫不成?张让等人拥立天子有功,手握宫卫,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除掉的。没有太后的诏书,大将军与袁绍亦只能在皇宫外干瞪眼。”

    许褚沉吟道:“奉孝的意思是太后不会下诏除掉宦官?”

    郭嘉点头,面带讥讽道:“太后感念张让等人的功劳,必不愿下诏,在太后眼里,宦官可比士人可靠多了。大将军为了逼迫太后下诏,不出意外的话,会以‘清君侧’的名义密召外镇诸侯入京。”

    许褚跟费良消化了一下郭嘉的话,‘外镇诸侯’,环顾京师四周,以并州牧董卓跟并州刺使兼武猛都尉丁原的实力最强,硬要再算的话,东郡太守桥瑁,豫州牧黄琬,冀州牧韩馥,包括颍川太守许褚自己在内,关东近一些的共有六个人。

    韩馥是个草包,许褚知道他一定不敢轻举妄动;黄琬在汝南主持豫州大局,一般情况也不会受何进指使。那便只剩他自己,董卓,丁原,桥瑁四个了。

    许褚不免生出了奉诏入京的想法,刚起个话头,就被郭嘉否决了。

    “董卓、丁原,麾下凉州兵、并州兵,都是天下知名的‘精’兵,桥东郡与主公在二者面前太过弱小,还是趁这个机会好好发展吧。”

    许褚嘿然,这个问题之前就跟郭嘉、徐庶等人有过商榷,结论就跟郭嘉现在说的一样。与其去洛阳喝别人剩下的汤,不如老老实实待在颍川。便不再提。

    而谈话进行到此,许褚也明白董卓祸乱朝纲的历史轨迹应该不会有什么改变了,如果让许褚再早个几年来到汉末,说不定有能力改变这段历史。现在嘛人还好说,颍川郡是大郡,可以临时招募数以万计的部队,可是现在许褚手里的粮食却是不够万人规模的军队远征的,况且还有缺乏训练的问题,仓促上阵,也不过是给董卓添加战功罢了。

    “奉孝,那阳城是不是可以先缓缓。现在朝局微妙,再无端杀了李旻,会不会太过了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郭嘉坚决道:“阳城一定要打,李旻也一定要除。杀不杀另说,毕竟李旻不同于张直、黄灌,是名士,只不过与主公是政敌。但一定要让他离开阳城,换言之,阳城主公一定要收入囊中,否则日后难免会成为隐患。”

    虽如是说,郭嘉又建议阳城交给别部司马甘宁去打,一则李旻不懂御兵,不用太重视,有甘宁去应该就可以了;二则阳翟有许多郭嘉知道的人才,许褚不如坐镇此地,登门拜访,以礼辟之,不管成不成,总要试试。

    许褚并不抱太大希望,他出身太差,诸如钟氏、荀氏,不过是与许褚进行政治交易,两者并没有主从关系,荀谌、荀衍、荀悦、钟演、钟进包括杜佑、张礼,是他的僚属,以后不一定会跟着他走到底。但也正因为如此,许褚身边可用之才实在太缺乏了,从这次出兵阳翟的随行人员便可窥探一二:谋只郭嘉,武只典韦、宫肃、王阑,跟历史上曹操、袁绍的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差距太大。

    基于对望族的不抱希望,许褚问道:“可有寒门士子为奉孝所知?”

    没想到还真有遗珠。

    “戏忠。”郭嘉道,“只是这个人主公可能不喜欢。”

第68章 缺马() 
“戏忠”的名字,许褚没有听说过,不管是来东汉前还是到东汉后。但‘戏’姓实在太过特别,纵观整个汉末三国,许褚能想起来的戏姓人物似乎也只有一个——戏志才。正好那个戏志才也是颍川郡人,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郭嘉口中的‘戏忠’了。

    许褚对戏志才的了解,一部分是源于他‘骨灰级三国迷’的身份,大多数则是因为他对荀彧的事迹很感兴趣。历史上荀彧给曹操推荐过很多人才,其中就有戏志才,戏志才去世后,曹操写信给荀彧: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荀彧随即又向曹操推荐了郭嘉。

    也就是说,郭嘉来之前,戏志才一直在曹操身边扮演郭嘉的角色。这个角色就像现在许褚对待郭嘉的方式:凡遇事不能决断,就问计于郭嘉,如此才敢拍板。由此可见戏志才,或者说戏忠的才华,应该是相当出色的。

    既然是人才,许褚当然要见。便问郭嘉道:“可是戏志才?”

    郭嘉微讶道:“主公知道戏君?”

    许褚听郭嘉口气,戏忠现在的名气似乎不大,只局限于某个小圈子里。别的不说,费良听到戏忠的名字,便一点反应也没。于是推说是从荀彧口中听过戏忠的名号,再问郭嘉对这个人怎么看。

    郭嘉道:“戏君有大才,可惜为人太过孤傲,出身太过低微。阴公在颍川任太守时,文若、元常先后举荐多次,但是戏君最后都没有答应面见阴公。”

    许褚抓住郭嘉说的关键词‘孤傲’、‘低微’,一个怀才不遇的寒门士子形象就跳入脑海中。

    以阴修一贯的用人考量,家世比名声重要,名声又比才能重要。戏忠只是有才,不是出身右姓大族,在郡中也无美名,自然入不了阴修的法眼。

    许褚自不跟阴修一样,他反而更看重寒门士子。寒门士子与望族子弟比有两个好处:第一,因为长期受世俗冷落,他们更懂得感恩;第二,他们没有大的家族,没有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更容易驾驭。

    许褚便对郭嘉言道:“还请奉孝早点把戏君请来一见。”

    郭嘉答应下来,见许褚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失笑道:“嘉这就动身。”

    郭嘉一走,许褚又把典韦、宫肃叫来。费良以为许褚要商议机密事,就知趣地向许褚告辞。不料听许褚说道:“费君不必避嫌,你是有功之人,今后阳翟一县的事,还要多依赖费君出力。”

    费良大喜过望,他总算要升官了。而且闻许褚之言,官位还不低,至少是个县丞。便朝许褚拜道:“多谢府君提拔,良必殚精竭虑长报!”

    费良没有猜错,许褚正是要把他安排在县丞的位置上。但费良这个人本身是没有多大才能得,许褚用他,更的多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有功必赏’。

    典韦、宫肃来后,先是汇报了抄家的情况。

    收获颇丰,钱财、粮食、武器应有尽有,张直跟黄灌两人作恶多年,敛到的财物就算有两世经验的许褚也为之惊叹。单单是两家库房里的五铢钱,就有近五亿。这笔钱怎么处置比较妥当,还没有定计。

    最让许褚欢喜的是张直、黄灌手里的马,据宫肃说,共有百余匹,粗略观之,尽为西凉、幽并的良马。

    马是国家利器,对许褚来说,又更显得珍贵无比。阴修留下的家当,只有杜佑手里寒酸的一千兵马。这一千人跟许褚“貌合神离”不说,还大都是步卒,轻车、骑兵加起来不到两百。再看太守府的官吏出行,大都用的牛车,甚至直接坐牛上,只有诸曹掾配了不怎么像样的马,一般还舍不得用。

    许褚的缺马,已经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他才会把对抗骑兵的重任间到典韦统领的虎卫营上面。

    抄家的事汇报完毕,许褚就把跟郭嘉商量好让甘宁攻打阳城的事和典韦、宫肃说了。

    阳城好打,两人心里清楚,所以难免不乐意平白把战功给了甘宁。典韦直率,当即便向许褚请战。

    “主公只需予某五百人,某便可将阳城拿下!”

    典韦豪气干云,宫肃也不遑多让,道:“李旻不过一腐儒,肃亦愿往!”

    许褚无奈笑道:“现在刚平阳翟,郡中豪强兔死狐悲者多矣,阳翟位在本郡中枢,我等屯兵在此,那些人就不敢轻举妄动。”

    典、宫二人只好作罢。

    许褚跪坐良久,不经意捶了几下小腿。费良没什么才能,但夹在豪强跟郡吏中做了几年城门官,察言观色的本事倒不错。他看到许褚的小动作,便提议出去走走,有事路上说。

    左右没什么要事,许褚欣然同意,与众人一并出府,顺便看看民情。

    太守出行,是要讲究威仪的。纵然许褚不喜排场,但该有的车驾、随从都不能少。少了排场不仅不会让人觉得清廉,反而会因此被看轻。

    许褚坐在轺车上,费良同坐赶车,典韦、宫肃则骑马随行,三十虎卫带甲配刀,护卫周遭。

    许褚这几日住在阳翟原太守府处,出来不久便是繁华地带。阳翟县民见到太守车驾,纷纷停下手中事,朝许褚下拜。

    此情此景,却又让许褚想起那日处死张直、黄灌时,百姓蜂拥而至,声震屋瓦,无人不快意。

    穿过集市,许褚对费良道:“去军营。”

    阳翟军营,是这几天临时搭建,有些简陋,一应训练设施都不齐备。许褚虽号称‘知兵善战’,然目前为止捏的都是不上不下的软柿子,他自己心里都没底。尽管对兵事一直不敢懈怠,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来军营里,就是想好好了解下手下将士平时的训练、生活情况。

    还有一层,王阑被乐进、段威合力打得落花流水这件事,一直让许褚放不下。王阑可是有一千人,而且装备精良,训练的时间也不算短,即便当时敌人占了地利,占了出其不意的先手,也应该不至于许褚到时,就已濒临溃退。

    下了车,对宫肃道:“如今军中队率、屯长,都是由哪些人担当的。”

    宫肃也从马上下来,一边跟着典韦往军营里走,一边说道:“大都是王君带来的轻侠。”

    许褚噢了一声,王阑带来的轻侠,是他刚起事时的功臣,于情于理,许褚都不应该亏待他们。可现实是,通过这次战事,很明显感觉到这些人良莠不齐,有些根本不足以任兵事,才会出现王阑被乐进突击,全军混乱的情况。

    “通知队率以上所有人,明日起,在营中演武,本府亲自观看。不能担当军职的,当另行安排。”

第69章 京、汝来使() 
又在营中探望过负伤养病的王阑,宽慰勉励几句。王阑对阵前失利一事非常愧疚,他是除甘宁外军职最高、麾下人马最多的人,这次表现,可以说是辜负了许褚的厚爱。

    许褚劝说道:“君初随许褚到鄢陵时,许褚身无长物,孑然一身,没有元直与君的帮助,就没有许褚的今天。不要多想,安心养伤便是,日后重整旗鼓、将功赎过,亦未晚矣。”

    王阑心下动容,但他不善言辞,感激的话卡在喉间说不出来,涨得满脸通红。宫肃与王阑关系不错,拍拍他的肩膀,替他说道:“主公,肃亦相信王阑兄弟能一雪前耻。”

    许褚笑了笑,便去营中又转了一圈,见将士士气高涨,然许多人仍是一副乡间轻侠的作派,在军营里不仅行事散漫,而且还聚众博戏,大声喧哗。细细分辨,多为王阑麾下,宫肃领的那部人马,军纪要好上许多。

    终是王阑的出身问题,他自己豪气任侠、不拘小节,麾下的士卒经他调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