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纵兵夺鼎 >

第414节

纵兵夺鼎-第414节

小说: 纵兵夺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兖豫不是燕北的五州,拥有千万生民。

    而城外的阎志却极为喜悦,这场仗他们并未付出什么,却得到绝大的战果。乌桓骑大多不过放两三箭,便将这些民夫吓得破胆,随后零零散散的军卒都不再发箭,不过是奔驰着掠过民夫阵线的边沿,便使得他们自相践踏。不过半个时辰,分散四门的数千乌桓骑并未受到什么损失,却让城外的兖州民夫受损颇重,矛戈辎重丢了一地,纷纷朝护城河吊桥拥挤而去。

    不过,糟糕的事情往往会发生在大喜之时,品尝所向无敌滋味的乌桓兵在战意松懈之后,纷纷望向散落在地上的兵器与辎重。

第九十四章 狭路相逢() 
    东平国,良山北道,两支军队狭路相逢。

    与濮阳近畿的阎志伏击曹仁军有所不同,那是有心算无心。而在良山北道,两支军队在行进中都提着十二分精神,因为他们都知道,敌人就在这条路上。

    张辽知道有曹军偏师在良山北,是因为军师陈宫的预料;夏侯渊知道张辽在这边则是因为先前战局的判断。但归根结底,他们都只是能够猜到对方的大致方向,却不知晓准确位置,更不知道他们会在急行军的过程中狭路相逢。

    没有谁先发现谁,两支军队的斥候几乎在同时发现对方,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大部留下击杀敌军斥候,另派小队回还报告中军。

    燕曹良山之战,便在此时拉开序幕。

    良山北道在整个兖州都算宽阔的官道,因为过去良山是梁国猎场,故而可供四马并行,但其地势险阻,北有渠丘山而南有大良山,中间百顷林地,千顷丘陵,人烟稀少,最接近的城池分别是北五十里阳谷与南四十里寿张,乃是设伏阻击的绝佳之选。只不过双方都没有在此设伏的考虑,若能兵贵神速则可让敌不知我所攻,更不知何所守,全都闷头赶路,却撞在一处。

    双方斥候起先都不过数十人的小队,即便相与于官道,也是看谁眼疾手快,曹军斥候扬着硬弓正待开弦,张辽部下的斥候队便已经勒住缰绳,三伍斥候撒开了在官道左中右站做三列,抬手便将上好弦的手弩隔着四十余步劲射而出,发矢过后看都不看,抽出马刀夹起马腹便冲突而上。

    这样的进攻被演练过无数次,早已渗入斥候队的骨髓之中,成为本能的反映。带着子龙压片的手弩让他们的弩箭在骏马奔驰中都不会被抖落,拈箭搭弦张弓放箭一系列动作与抬起手弩扣动扳机孰优孰劣不言而喻,五十步内手弩的精准更是十发九中,十五支弩矢劲射而出,对面的还未拉满弓的斥候自然是应声而落。

    不过这也只是开始,随着三伍燕军斥候扬刀冲上,对面反映稍慢的曹军斥候同样提兵迎来,双方便从突发遭遇变为乱战,随己方斥候闻讯赶来加入战团,双方上百斥候在官道上形成没有指挥的混战。所有的中下级军官都像燕北年轻时那样精通此道,在这种层次的战斗中,兵甲、战法都不太重要,比拼的是谁快、谁狠、谁的运气好。

    斥候短暂的厮杀没有拉锯到比拼运气的程度,双方交战冲突片刻,方才占据上风的燕军斥候便撤了回来。容不得他们不撤,曹军的前锋比他们的先锋来得快得多,在身后的官道上还没一点儿动静时,后面绕过官道的两山之间便传来大队兵马行军的声音,这场战斗再拖下去,便要比拼运气。

    而从敌军援军来得更快这一点上来看,燕军斥候们在今天没什么好运气。

    因为曹军将领是夏侯渊,他不但是曹军这支偏师的主将,长于奔袭的他还是这支军队的先锋。在一开始,先锋应当是于禁,不过行军过程中步骑混杂的于禁泰山军反倒被夏侯渊的兵马甩在后头,承担带上掉队军卒的责任,这样一来便是本阵做先锋,偏军为后阵的局面。

    夏侯渊作风凶猛,虽善于强行军,但强行军在有些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兵法中兵贵神速已经被人念叨烂了,但兵法还说了: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夏侯渊的兵马便时常面临这样的情况,举师五千自廪丘发兵,在寿张超过步骑混杂的泰山军,接着疾行至良山北道,收到斥候的消息时清点兵马,部下还剩两千七。

    剩下的人不是丢了,三十里后行军的泰山兵里多了两千人,全给他兜着呢。

    混战几近半个时辰,张辽的满编斥候营本有两个曲,如今尽数投入混战中后仅撤出九百多人,尽管他们听到山那边传来的行军声想要逃离战场寻找友军,却大多被曹军斥候缠着走脱不得,仅有三百余人游曳在战场外,即不敢舍了袍泽逃跑,也不敢留在原地被敌军大部所杀,只能隔着百十步不断给手弩上弦,抽准时机便放上一阵。

    斥候手弩的威力不提也罢,这种为了让骑兵在马背上能够在冲锋中射穿敌对轻骑兵皮甲与马覆面的兵器弩力不过半石,百步之外打在皮甲上大约,大约能把敌军吓一跳。

    吓一跳之后还要手舞足蹈着高声叫。

    这可就远远比不上曹军斥候配发的硬弓了,那东西是实打实的射程八十步,就算抛射百步,一旦命中了皮甲也挡不住,咬上便要见血。

    所以与其说游曳外部的燕军斥候是在环伺,并时常以弩矢打击敌军士气,倒不如说他们是在恐吓陷在阵中的己方袍泽与敌军斥候,并不断向天祈祷,己方将军尽快抵达战场。

    就这么祈祷着,夏侯渊将着黑压压的兵马席卷风尘掩杀过来根本不用什么战术,就把大队兵马铺开了像蝗虫般扫过战场,张辽军的斥候便不见了。

    有些躺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外围的那些则面对敌军庞大兵势做鸟兽散。

    “张文远的兵?”

    夏侯渊可不是没打过几次仗的夏侯惇,他从起兵时便追随曹操,先后参与数次大仗,不论是讨董、平黄巾还是袭击豫州,都有他参战的身影,究其根本说来,是曹军中的大将了。

    在击败燕军斥候后,军卒逼问出这是张辽的兵,令夏侯渊感到惊讶莫名张文远,难道不应当在范县吗?

    曹仁去濮阳,他来良山北走阳谷,李典和乐进袭击范县,曹操坐镇中军准备挥师北上。

    这一切的战略目的,可就是要对范县的张辽军形成合围,现在张辽怎么会出现在在良山北道!

    这说明什么?

    夏侯渊面色青白,招来骑手道:“去廪丘告知孟德,曹子孝未能诱敌,张辽识破了我们的计策。”

第九十五章 驰北道() 
    “跑了?”夏侯渊望着官道上随处可见的辎重与兵甲,哭笑不得地对斥候问道:“你查过这些车辙马蹄印,张辽跑了?”

    环刀斜插在地,粗壮的手臂拄着刀柄,夏侯渊摘下兜鍪,抬手从脖颈直揉到头顶。满是老茧的手掌给予脖颈粗砺的触感,让他不自觉地扭动头颅发出骨节拧动的声音,回首看着远处被捆绑着跪成一排的燕军俘虏,没好气骂道:“砍,全部砍了,张辽当得是他娘什么将军,闻风而逃?”

    摧枯拉朽地击败斥候队不能让夏侯渊感到一点轻松,张辽出现在这里并且单单斥候队便有上千军卒,意味着黄河以北的燕军即便不是尽数东走也要有十之八九。他的偏师过来不是作为主力与张辽作战的,这令他倍感心惊神行将军这种心态变化对部下军卒而言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整整半日他们才赶了二十里路。

    这个路程对普通步卒而言已经是正常行军,但对夏侯渊的兵而言,这是慢到不能再慢的速度,甚至让他们有些不习惯。

    这都因为沿途小心翼翼的夏侯渊认为张辽的大军会对他造成无比的威胁,他即担心独自被张辽击溃而想放慢行军速度来等待于禁的泰山军赶上,又希望能率先一步发现张辽部在良山北道的踪影。

    就算是曹操应对张辽都不会托大,在廪丘告别曹操时,因为预料了战局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曹操专程叮嘱他,若与张辽狭路相逢,尽管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可一旦与张辽相逢无论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夏侯渊期待着当于禁率部赶到时能够与张辽展开一场大战,从而取得东郡争夺战的胜利,并奠定河北暴雨之后率军北渡争夺冀州的基础。

    但这在他们行军至疑似张辽大部先前停驻休息的官道时都化为泡影。没有伏击、没有迎击、没有追击,等待他们的只有一片狼藉的官道与密林,混乱的车辙马蹄印无不透露着这里曾发生一场仓皇的撤退。经熟悉追踪的斥候仔细探查,官道与林地间有兵马向两旁山林中奔走并毫无掩盖的踪迹,但这两条踪迹在三五里内的密林里绕了几圈便又回到官道上,而向西北方向——就是张辽军来的方向,五六里地的行迹被草草掩盖,接着穿过山道向东北走了。

    那是阳谷城的方向。

    对夏侯渊而言,就像漆黑的夜里舍门响起,心中惊恐断定是进了贼人,躲在门后攥紧双拳准备与潜入者分个生死提心吊胆一整夜,天亮了发现那只是只迷路的花猫。

    被轻视,满地的狼藉都仿佛在嘲笑他的谨慎。

    夏侯渊不论如何都想不到张辽会如此果断,整个斥候队说不要就不要了,从这扎营官道的布置来看何止是壮士断腕!夏侯渊闭着眼睛便能将半日前张辽收到消息后的所有布置算个清楚。

    张辽的疑阵简单却需要急智,认为自己会全力追击,所以没有把时间花在布置疑阵上,从一开始便没打算和自己交兵,或许他并未识破曹军的布置,仅仅是和曹操想到一起,想要绕过良山袭击曹军腹背,却没想到在这里遇到自己。东西两路三五里长的疑阵不过是希望自己的斥候在林子里兜圈子消磨时间,张辽只打算依靠这些拖住自己半个时辰,丢下辎重是为了轻装简行,他要去阳谷。

    “这个张文远,还真难对付!”

    夏侯渊不禁大悔,若他没这么小心,或许能强行军后能赶在张辽后面咬住他的尾巴啃下一块,可惜蹉跎半日什么都晚了,这会张辽八成已经跑进阳谷城,再想野战便难上加难,只得对军卒摆手道:“也罢,传令今夜全军休息,让于文则的泰山军行得快些,再派人告诉曹公情况。”

    张辽躲进阳谷城,夏侯渊便真没办法了,就算阳谷是座小城没有护城河,那也是城池。张辽部下军卒比他和于禁加到一处还多,强攻是不可能的,如果张辽不再出来,恐怕等到曹操率军赶来,他们还没攻下城池呢。

    不过夏侯渊想不到的是,张辽远比他想象中还要难对付。

    就在夏侯渊于良山北、渠丘山南的官道上扎下营地的同时,越过纵贯十余里的渠丘山,张辽正牵提长刀牵骏马在山道间缓缓行着。在他的身后,拐过山道,是数不尽燕军士卒高举火把一言不发地埋头行军。

    “公台,从这条山道穿过去,能到良山北道的东入口?”

    陈宫翻山路同样疲惫,靠着树干打开水囊向口中灌着,对张辽点了点头,说道:“张将军,在良山下我们有两万军队,为何不就地设伏,一定可以击溃敌人,何必要穿越渠丘山。你将阎将军留在阳谷,带走五千兵马;卑将军领骑兵绕山而奔,在良山北道的东面与我军汇合,这太险了。”

    乐进李典的进攻令张辽部下军队蒙受六千有余的损失,再除去前往濮阳的阎志,即便燕北授下节杖,张辽所能够节制的兵马也不过还有堪堪两万,再经过此次分兵,卑衍统领骑兵绕行、阎柔率胡骑封锁良山北道西面向阳谷城的出口,张辽的本部便只剩八千余,里面还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骑兵。

    如果在良山北道的东入口偶遇曹军,则势有不利。

    “公台认为,在北道作战,能够获胜?”

    对此陈宫没有丝毫疑虑,就跑回来的斥候所说,那支打着夏侯旗帜的曹氏军队仅有不过几千兵马,就算其后还有大部,兵员也不过万余,不管怎么看张辽如果在后面伏击,都能斩获足够的战果。

    但张辽摆摆手,仍然提着长刀向前走着,过了很久才说道:“与那支军队交战,是可以获胜的。但敌人有了防备,争胜会让军卒受损颇重。他们是曹氏偏师,张某却是燕军主力,击偏师而损主力,不值。”

    “现在我知道敌人在哪,他们却不知我在何处,他们想进攻我却不知我所守,也不知我想进攻的地方何在,他们便不会防御从后背击溃他们,再去寻找曹操。如果一切顺利,当河水平稳主公南下,这场仗便胜了。”

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进() 
    劝降,很多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