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北魏-第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彪和蒋少游下了车后,拿好符节,快步跟上拓跋慎,低声说道:“殿下,未知今日齐主”
“卿不必再问,孤自会告知你。”拓跋慎打断李彪的话,说道。
刚刚跨进馆门,就看见陆光快步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奴仆,看起来面生的很,想来是今日新买来的。
“殿下!”
“郑卿可在馆内?”
“郑郎官午前就回来了,正在堂中等候殿下。”
进了正堂,正见郑道昭自己跟自己下围棋,看着棋盘上排满大半的棋子,可见他在这消磨了不少时间了,可能午后一直在这里等他们回来。
“殿下!”郑道昭听到脚步声,从棋盘残局中走了出来,起身问候道。
“郑卿,正好你也在此,孤有一事,正要告知你们。”
等李彪,蒋少游,于忠进了堂坐下后,拓跋慎吩咐陆光道:“陆卿去堂外守着,不要让外人近前”
“今日孤在建康宫中逢有母族故亲。”
把张淑妃的事大略说了一遍,主要是说了些母亲张嫔与张淑妃的关系。
李彪听了拓跋慎的话,沉默了一阵,说道:“殿下,此事实在突兀,于殿下外族来说虽是桩美事,但是,齐主此举,只怕未必全然好意。”
“殿下,张淑妃虽是殿下外亲,只是其名位,到底有不便之处。此事若是传回平城,只怕有心之人将以此诬讦殿下。”郑道昭接着说道
拓跋慎沉默下来,午前萧赜请他去宁寿殿之事,虽说不合君体,但是与张淑妃叙族详细却不会错。张淑妃也确实是以后辈待他,此情做不得假。是不是全然好意,拓跋慎也不知道,不过若说有所图,也看不出来啊!
“诸卿以为,齐主有何意图?”
“这”李彪捻须道:“下官以为,齐主此举,不外乎离间陛下与殿下父子之情。张淑妃位虽外亲,但不禀于陛下后见纳,只恐陛下或有不悦。”
李彪本不想说这些妄揣皇帝的话,但是他现在匹副拓跋慎,今日之失多少也有他造应不足之故,所以不得不多说几句。
“卿多虑了,孤为陛下亲子,生长于宫掖,身居不疑之地,齐主何以间之!”
“齐主之意,不可深查。殿下当务之急,可手书封奏,禀于陛下即可。此事虽说不大,到底有隐患之忧。若得殿下手书释疑,自无余碍。还请殿下速决勿疑。”郑道昭长揖道。
拓跋慎是他郑氏外婿,一身安危与他郑氏有所关联,郑道昭自然比李彪急切很多。
李彪和郑道昭的话不无道理。这件事虽说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禀报一下确是稳妥之道。不管此事萧赜怎么想的,但这退身之道要做好。
“善哉!孤即刻手书封事,于卿,你可选三五人,持孤封事前往徐州,亲呈于任城叔祖。”拓跋慎说着起身出了正堂,往卧寝而去。
将封事给任城王,正是要借他的势传驿平城。一则可表事无不可对人言,二则还能尽快送达皇宫。任城王是宗室重王,不是他一个皇子能比的。用他的渠道自然更快更妥。
第124章 陈庆之()
拓跋慎带着陆光重新回到正堂已经是一刻钟后,李彪,郑道昭等人此时都还留在这里等着。
“于卿,此书你即刻遣发。”拓跋慎示意陆光将用蜡封好的竹筒交给于忠道:“现在已经过了申时,时刻不早了,此书最好能在今夜渡江。三日之内想必能出齐境。”
于忠接过竹筒,答道:“下官已安排了亲兵三人,备下了快马,此地离江渡不过二十里许,出了建康,上江乘道不消一个时辰便可至琅琊渡。日没之前想来可抵瓜步。”
“那便好!”又对陆光道:“陆卿,你去取十金,予于卿权做路资。”
。。。。。。。
等于忠走后,拓跋慎想起今日在建康宫中所得,便与李彪和蒋少游讨论建康宫制的事。
拓跋慎吩咐陆光取来笔墨纸砚,凭着记忆将今日在建康宫后寝见闻记录下来,画了一张大致布局图给了蒋少游。
“蒋卿,你虽是儒士,却多通机巧之工。朝廷班仪礼制,城阁之作皆多赖蒋公辛劳。今日已经见过齐主,我等客礼已备。明日起,蒋卿可在建康市井各处寻访,若有所需,尽可直言。孤身之赀财,皆为公用,卿勿虑不足。”
“谢殿下,城制访查,下官已有腹案。正要上告殿下,下官准备明日访查建康诸坊市并御道,郊庙之属。”
“蒋卿在,孤不至于做事无方”拓跋慎点点头道:“明日卿多加注意,不方便去的地方远观即可,不要让南朝将我等当做了间者,若是闹将起来,有损体面。”
“是,殿下!”
。。。。。。
诸般事情处理完毕后拓跋慎回到卧寝,让陆光取了书卷,坐在窗边,趁现在还有点时间,准备继续温习功课。
两眼看着书,手中提起笔,好一会儿却感觉总是无法集中精神,心中回想着这两日的见闻。
昨日见过萧衍之后虽然并没有跟他说过什么话,但是萧老公这个作为南朝在位第一长,中国历史上在位前十的皇帝。昨天给他的印象,长相上,倒是伟光正。不过,在他心里面,还占了心机深沉这一条。其他的虽然还不知道,但只这一点比起今天萧赜给他的印象差远了,更不用说本朝皇帝了。
萧赜给他的印象,是个做事有节制,知进退的人。可以勉强算作长者吧!只不过现在步入老年,成了只想着坐享天年的普通人而已,虽然皇帝这一职业让他具备不一般的眼光,但是其懋老心态却在时不时的显露了出来。萧赜现在已经进入老年期了,这一时期,大多数人都会贪图安逸,没几个会有曹操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本朝不一样,本朝皇帝正当盛年,如初生朝日一般,正是建功立业之年。早年他还有太后掣肘,做事不得如意,现在太后故去,他以二十年皇帝积威,朝中无人能制,做起事来更是雷厉风行。
再加上本朝不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朝廷意志的大世家大门阀,使得皇帝的意志贯彻相对更加彻底。这也是皇帝在他独自当政后十年时间能够完成迁都,改革官制,去胡服胡语,建门阀制度,并讨伐柔然和南朝的原因之一。
萧赜的话,只要保持和平状态,这人就不足为虑,他现在就算是只猛虎,那也只是个嗜睡虎,只要不去拿棍子去捅他,他能睡到天昏地暗。至于萧鸾,这个人给他的感觉,除了有些咄咄逼人,还有些阴鸷的感觉,不过这也符合他后来每次杀宗室诸王前都要先烧香痛哭,然后再动手的印象。再者,这个人在位不过几年时间,比起在位四五十年的老翁萧衍差了十倍。
说起今日朝会时,萧家族众他只见过萧道成和萧赜的几个儿子,萧鸾这种宗室也有五六个在,但是没看见有萧衍,想来是因为官职低微,没资格进宫吧。
要不要找个时间去探一探萧衍?先有个印象也好。
拓跋慎手指敲击着书面,两眼放空想道。
萧衍对他来说,也是未来的一个备用选择。如果日后一切平安,自己没有生命之忧,自然不用再提。可是世上的事谁知道结果如何?提前埋棋总比事到临头临时抱佛脚强。
“殿下,郑公来了。”陆光从门外进来,说道。
拓跋慎收回心思,起身间见郑道昭手上拿着一个信函走了进来。
“郑卿,来此何事?”
“殿下,南朝伪镇西(将军)咨议参军萧衍派了其家中主事来馆内,这是萧衍的书函。”郑道昭将手中信函递过来,说道。
萧衍!!!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这正想着去和萧衍套近乎,没想到他自己上门了。虽然来的只是个主事,不是其本人,不过这也是个由头嘛!
“那主事可说了何事来庆义馆的?”拓跋慎接过书函,见上面写着:“大齐使持节都督荆雍梁宁南北秦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西将军府咨议参军兰陵萧衍敬上魏朝散骑常侍清河公殿下”
呵!萧衍还蛮有意思嘛!不知道他的实职的话,只看前面这么一大长串的官称,还以为是他呢!
郑道昭听了拓跋慎的问话,面露郁郁之色,说道:“说来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原来郑道昭昨日得了拓跋慎的命令,今天上午前往建康市去买些奴婢仆役,因为不知道建康哪些市能买到奴婢,特地去请教了馆令,最后在馆令的推荐下,去了南市和东市,这两个都是大市,都位于城南。
因为靠近乌衣巷这些权贵高门所在,所有时不时都会有些高门大族家中的奴仆在这里发卖。郑道昭想道,既然是买奴仆,高门大族出来的当然最好,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高门奴仆相对比普通人家或为求存活自卖为奴的也会更好。
带着两个护卫出了馆后,郑道昭就直奔南市。南市位于建康东南,在三桥篱门外的斗场村,所以又叫做斗场市(雨花门外一带)。离乌衣巷不远,为建康四个大市之一。最开始是刘裕在隆安年间安置所俘虏的南燕,后秦百工的地方,在这里设置了锦署,其后发展成了建康的大市。
“下官在南市中寻了几处出卖奴仆之所,买了十人,四个男丁可供干些粗活,余者皆为女婢,只是,其中尚有一对母子。”
这买婢女又不是买小物件,哪里有买大送小的道理的?又不是充电话费,怎么还带送孩子的?
“下官听售者所说,那母子本是义兴小族,自卖其家为奴,昨日只因触怒了当家主母,是以在南市发卖。下官见那妇人言辞不俗,兼且其子颇为聪慧,虽年只有八岁,已通诗书棋画之属。故一时起了恻隐,本想先买下,日后离江南时再请殿下放还便了。”
“方听这萧家主事所言,是想要讨还这对母子。下官不敢擅断,故此前来请示殿下。”
拓跋慎心中不解起来,一对被出卖的母子,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哪里值得萧衍特意派了主事携书而来?
“可是那母子有何身份不为人知,是以萧衍才遣人来讨还的?郑卿可曾问过那母子身世详情。萧家售者既然说是义兴小族,想来也有来历。”
“下官粗粗问过几句,只知那妇人姓刘氏,为上虞小姓。其子本为义兴土人,姓陈,名庆之。其余的并不甚了。”
第125章 抉择()
陈庆之!
这个名垂梁书的大名人拓跋慎当然知道。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嘛!历史爱好者很多都知道。
梁书上记载他受萧衍的命令,以七千人送元灏北伐,前后数十战,下三十余城,破军杀将所向无前,最终成功攻取洛阳。虽然最后因为没有外援,灰溜溜的回去了。但是白袍军的名头却留在了史书上。
前世网络上在某一段时间将此人吹得飞起。本来梁书只将他比作汉之卫,霍之亚匹,经过一番炒作之后,名头足以把卫,霍压到地下去。不过如果深入研究,结合南北双方史料分析,自然能轻易戳破这个战场神话的虚假性。
拓跋慎前世看梁书的时候,本就对此书喜好夸大其词(经常夸大北魏军队的人数和斩获数目,以及使用浮夸性词汇)的特点腹诽不已,更一度因为陈庆之的本传的虚诞而将梁书的不可靠性列为正史前排来看待。
不过抛开梁书对陈庆之北伐之事上的夸大性描述不谈,只看他的其他战绩来说,将他视为名将还是不过分的。哪怕将他的战绩打一半折扣依然是个名将。
要知道,史上的陈庆之在领兵出战以前,只不过是萧衍的近臣。不管后面的战绩有多大的水分,能够多次破敌致胜,尤其是能击退侯景这种猛人,就足见其有为将之天赋。
萧衍这个人虽然有佞佛过度,对自家子弟和士族宽大过甚,对百姓任法过严等等毛病,但他看人的眼光拓跋慎还是很佩服的。在他统治时期,南梁名将辈出,一直将本朝挡在江淮,汉水以北,并能保持江南安定四十多年,最后利用时间“战胜”本朝就足以证明他的个人能力。
拓跋慎边想边打开萧衍的书信,见只是一张黄纸,上面也没多少字,只是问问好,说了几句仰慕的套话,最后说竟陵王近日将要在玄武湖上聚建康士人名流泛舟游湖,如果他能去的话,必能增色不少。
这是萧衍套近乎的话?还是萧子良的意思?拓跋慎看完合上信,心中疑惑道。
。。。。。。
“殿下,萧衍说了些什么?”
“没什么,空言废语而已。”拓跋慎将书信随手抛在案几上,答道:“郑卿,萧衍那家奴在何处?”
“李馆令已将之引到中庭等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