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重回北魏 >

第71节

重回北魏-第71节

小说: 重回北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想二十余年间经历,仿如隔世。

    张淑妃收回思绪,轻笑道:“好,我儿去禀明陛下,阿母明日在此设宴接待北使。”

    萧子卿见母亲展露笑颜,心中也高兴起来。

    自阿弟去世至今几一年之期,阿母总算能与稍稍宽心了!

    萧子卿也担心母亲常年记挂揪心会郁结难解,最后和父皇反目为仇,到时候他和阿妹可真没办法了。

    好在有阿妹经常宽解阿母!总算没有白费这么多精力。

    “儿这就去复命!”萧子卿高兴道,行礼之后就出了偏殿。

    永嘉公主看萧子卿出了偏殿,起身急步到母亲身边,拉着母亲的双手坐在母亲身边,问道:“阿母,外家的事你从不与女儿细说,今日你可要告诉女儿。这北国皇子的母亲阿母可认识?是女儿辈长还是他辈长?”

    “你尚长他一辈,他的母亲比阿母小了近十余岁,阿母离开徐州时,大约还是二三岁”张淑妃给永嘉公主整理着微有些乱的发丝,答道。

    

第116章 庆义馆中() 
庆义馆外

    因为建康士庶民众围堵瞧稀罕的原因,进了建康城,直到午后申时末拓跋慎一行才到达庆义馆外。

    拓跋慎和萧长懋,裴昭明下车后,注意了一下庆义馆的位置,正好离通衢大道不远,大致有三百步远,这在寸土寸金的建康来说可是算是难得的好地方。

    “殿下且看!”萧长懋指着正西道:“由此通衢往西一里余便是台城所在,殿下若是要进宫陛见,可先遣人往尚书省主客曹通禀。”

    “庆义馆内主客曹也安排了馆令和馆丞供殿下差遣。诸位一应饮食都由本朝承负。菜蔬鱼肉之属,本朝都已为诸位备办齐全,若有饮食不便处,可到诸市购买。”

    “这庆义馆左近二三里处都是各国来使商旅居地,只因各国风俗不一,族部杂乱,偶有偷窃劫盗之事发生。只因来者是客,故而抓住了窃盗之人本朝也不好深责,还请殿下多加注意。”

    这个拓跋慎倒是理解,因为在平城也有这种情况。这时候很多号称使者之人,说是使者,却未必是有国书的正规使者,很多都是商人。这些人到了别人的地头,人生地不熟,甚至言语不通,本来就不好管束,可是你又不能把人家往外赶。

    加上现在还不流行民间酒店这种行业,很多时候都是由朝廷给他们安排地方群居在一起,一者容易管制,二者避免因言语不通而与国人起冲突。而这些人中有不少都素质不高,甚至其中不乏出身劫匪,干出偷盗抢劫的事也不稀奇。很多人因为和正规使者出于一国,闯了祸出了事就去找本国使者求救,这一来事情就麻烦,所以很多时候,朝廷只能息事宁人。

    “多谢殿下警示!”

    “不敢,既如此,孤就先与裴卿回宫复职,告辞!”

    。。。。。。。。

    等萧长懋等人走了之后,拓跋慎和李彪等人才陆续进馆。于忠则留下来吩咐众军士将随行财物搬进馆内,这些东西都是一些金玉和宫中不用的物件儿,可以拿来换财帛,毕竟出门在外,不能没有钱财傍身。不过既然萧长懋说这里偷窃的多,就不能不多安排些人看守了。于忠带来的这些人,都是世代生长于河北的忠诚之士,家中父母老小都居住在平城附近,不怕会他们监守自盗。

    因为知道拓跋慎等人近期到达,南朝主客曹在之前数日已经派人前来扫洒清整过,连梁柱,门窗上的漆都重新上了一遍,只是到现在异味还有点散不去。一行人在馆令的带领下四处走走看看,都觉得还不错。虽然有些蜘蛛重新打了网,不过并不妨碍居住。总体看来,这庆义馆在民间算来,也算是中等人家的条件,可见南朝也是用心的。

    拓跋慎等人行到正堂坐下,馆令吩咐人上了茶水,客气了几句就出去了。

    拓跋慎看馆令走远了,喝了口清水,说道:“这馆令身负监视我等之责,诸卿以后言谈之间多加注意,此人想来或通国语。另外,郑卿,你明日可去市中买些使女奴仆。馆内之士上到令丞,下到仆役,都非可信之人。”

    “于卿,此地乃南朝腹心,我等身负国命,一言一行都要多加注意。”拓跋慎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道:“孤知军士远行辛苦,本当多加犒劳。卿可告知诸军士,若有所需,孤不吝财帛之赐。只是”拓跋慎说到这里,站起来,走到门前。

    “我听闻昔日国朝初使江左,所市女婢多所淫污,致有死者,以至颇引江左人情愤议。往昔当鉴,诸军士可次第往秦淮一游,但俱不得招惹是非。此事,卿可以军法监之。”

    照拓跋慎的本意,是不准军士在建康乱来的,不过考虑到这一路几个月的时候,来往之辛苦不说,现在好容易来了烟花繁华地还不让他们放松下来,他们不满且不说,更可能因此懈怠下来。还不如让他们放松一下。而且,李彪这种使者哪次来不是带几个美婢回去的,这种事恐怕郑道昭,蒋少游,于忠等人都不能免俗。总不能让他们爽了却不让军士爽吧。

    “是,殿下!下官这就去宣示众军士”于忠原本也担心这点,那些军士都身当壮年,精力旺盛,不让他们发泄一下要是惹起麻烦就不好了。现在得了拓跋慎的话,心中轻松下来,赶忙起身出了正堂。

    拓跋慎等于忠出去后,又对李彪道:“李卿,建康城你是常客,卿可稍歇后去尚书省一拜,如果明日能面见南主,也好呈上国书。”

    “蒋卿此来,身兼重任,更可说跟在孤上。此行观南朝仪制,多赖卿力。卿这几日多多休息,养足精力。”

    蒋少游的任务,可不只是在一座太极殿上,太极殿只是其一,如果时间和机会足够,要尽量多去些地方。南朝宫室,宫门要访查,衣冠制度这些更不能忘,要知道本朝到现在还对公服尺寸存在争议,宫中妃主服章仪制依然未完善,这些都是要仔细打听访问的。

    。。。。。。。

    再说萧长懋和裴昭明离开庆义馆后,一同乘车往建康宫去。说起来,萧长懋和裴昭明还算是外亲,萧长懋的母亲叫裴惠昭,与裴昭明是族亲,裴昭明虽然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太大的甜头,但是仕途上还算平顺,之所以能数次为使前往北朝,与此也不无关系。

    萧长懋用手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拉了拉衣衫通通风,笑道:“孤体壮惧热,汗流衣背,途中数次欲松革带。却见北使虽亦汗流不止,然能端坐如素,是以只得强忍不适。此刻想来,几为人所笑。”

    “想来或是北使为殿下威严所摄,举动不肯失礼。”裴昭明也笑着回道

    萧长懋摇摇头,正色说道:“孤于其何有威严之说。向日卿还朝,言北使非常人之比。今孤观之,卿言甚是。孤久居建康尚且不耐炎热,北使生于苦寒之地,兼且年不及冠,初至建康能性忍如此,可谓少之少者。卿言彼摄于孤威,莫不如说孤摄于其肃正。”

    裴昭明闻萧长懋之言,哑然不知如何回话。

第117章 无题() 
酉时初,李彪手持符节和郑道昭一同出了庆义馆,随行带着两个汉族出身的护卫乘车一同前往南齐尚书省。郑道昭初到江左,不知道建康的布局路径和市场所在,所以才主动要求跟着李彪先出来看看,一来为辨认路途,二来涨涨见闻。至于护卫,国族出身的人在建康不是没有,有些叛投南朝的国族人也出没于建康,不过终究不多。带着梳着辫子,身着左衽之人出行实在有点扎眼,不如汉人出身的方便。

    建康城中主要有四个大市,此外还有诸多小市,多是集中在城南和秦淮水两岸,李彪要去的尚书省这是位于宫城内,而且现在时间有点紧,当务之急是要在宫门关闭之前得到南朝对明日陛见的回复,所以不能先去诸市场观览,必须先去尚书省请见,最好入夜以前就能得到确切回复。

    两人坐在牛车中,沿着大道南行观看风物。建康城内外人口辐辏,在籍士庶及众多士族寒门家中奴婢,隐僻民户加起来约有五十万众。尤其是进入永明以来约十年间,南北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建康也没有再像刘宋时期频频发生内部动乱,江左地区的商业,农业经济发展由此获益,进入繁荣时期。对于南朝来说,如果这种内外辑睦之情都能长期持续下去,恢复元嘉旧观自然不是梦。

    “我曾经在平城与北来人士交谈,听他们说起江左繁茂,建康人户殷盛不下于平城,今日得见,乃知其实。”

    “郑君初至,不知建康实情。此地处于城西,虽近宫墙,却非是建康人口簇集之地。此地秦淮水以北,多是官署,宫苑,高门之家,秦淮水以南才是人户最为集中之地。”

    “数十年来建康多糟战乱,士庶或有流移,而人户之盛依然侔于平城,可知南人之坚韧。我朝经营平城近百年,也不过如此。”

    郑道昭道:“平城本为荒僻之所,汉武之世大破匈奴,数为发兵之地,其后尤为边塞。若非皇魏肇建于兹,何得比于建康?今观建康殷殷乐逸,方解陛下久欲徙都之心。若能迁于洛邑,数十年间,想必建康亦不能比。”

    李彪沉默了一下,点点头,没有说话。迁都之事虽然没有明诏或准确的说法,但是对于他这种寒门出身,祖籍近于洛州之人来说是乐见其成的。他在平城没有什么产业和土田,对于迁都并无抵触之心,而南迁成行的话,至少他回顿丘也方便很多。

    。。。。。。。

    拓跋慎在庆义馆中,一边与于忠,蒋少游等人闲话一边等着南朝尚书省的通知,可是等李彪和郑道昭都回来了,依然没等到南朝的通使。

    “咚!咚!”

    西向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鼓声。

    李彪道:“这是建康宫端门的闭门鼓。”

    “看来今日大约得不到南朝回复了。”拓跋慎站起身,说道:“还是先去用晚膳吧,明日,孤与李卿再同去尚书台一行。”

    李彪等人点点头,正要答话,就听见堂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听起来至少有三个人的样子。

    李彪,于忠等先走出门,看见是庆义馆的馆令和三个并没有在馆内见过的人向正堂走来。

    “在下尚书主客曹郎刘绘,奉本朝仆射命前来拜访。敢问北使殿下可在?”位于馆令左侧的一个短须清瘦,身穿公服之人上前施礼问道

    “原来是李郎官,我家殿下正在堂中。”李彪还礼答完后让开,做了个请的姿态。

    刘绘和李彪等人进了正厅,拓跋慎与之礼毕后各自坐下。因为时间已经很晚了,拓跋慎也就懒得再多说客气话,直接问道:“敝国副使今日上请陛见贵主,以呈递国书,未知贵主何时接见?”

    “本朝右仆射自得李使之请,亲去宫中面朝,已得陛下诏准。刘某此来,就是为了此事。陛下明日将于太极殿升朝理政。贵使只需巳时初到端门处等候宣召即可。”

    拓跋慎听到明日就能进宫见萧赜,心中才安定下来。

    “台省因贵使初来,恐不明本朝仪制。刘某此来,除了通传明日陛见之事,还有一些礼仪要告知贵使,还请贵使明日陛见,能多加注意。”

    拓跋慎愣了一下,想了想,才明白刘绘不是要告诉他什么礼仪,仪礼上两国或有不同,不过也是大同小异而已。刘绘这是要告诉他一些南朝的避讳之事。

    比如,南齐七庙名讳和一些萧赜的忌讳。这些拓跋慎已经听李彪说过。但是南朝出于职责所在,还得亲自说一遍。

    。。。。。。

    第二日辰时中,与李彪等人用过早膳之后,又消磨时间到巳时前三刻时,拓跋慎与陆光,刘腾回到房间,将衣服发辫重新梳理了一下,拿上使者符节,走到门边时,想起昨日要郑道昭去市中购买奴婢,却忘了吩咐他将带来的杂物一同拿去出售的事。这些东西有些还是少府监出工之物,比如一些金银头饰,玉器等等,都是品质没那么好的,放着没人用才带来的,只因是宫中用物,在平城那里不好出手,到这建康倒不怕没人要。

    “陆卿,刘卿,今日你二人就不必同去了。陆卿留在馆内守着,这馆中不能没有人留守,有陆卿在此,我心方安。刘卿可将带来的器物拿去诸市出卖,带几个人同去。若有欺霸之事,刘卿不需客气。”

    本地人欺负异地人的事,不论南北都存在的,刘腾的洛阳话不那么好,加上穿着虽是汉装,却与吴地小异,一开口就会被人识破不是本地人,若是被人当成肥猪来宰可就不好了。

    陆光与刘腾齐声应诺。这次拓跋慎要去的是齐朝的皇宫,安全问题当然不需担心,再加上拓跋慎这次是以使者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