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鼎-第1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瑞不是耗不起,而是要防备关东的各大诸侯。若是他在征伐匈奴时,各诸侯下来一次联盟,那他就真的凉凉了。
第253章 大战在即()
匈奴是盘踞在华夏北方的游牧部族,他们好批发,服左衽。
据传,华夏与匈奴同源。匈奴乃是夏朝遗民之苗裔。不过此种说法并无考证,只能作为一家之言。
大汉建立的第二年,周平和十十二年。汉王刘瑞下令,出兵征伐盘踞在河套一代的匈奴部族,欲将在秦末就被匈奴豪夺的河套失地收回。
同时,刘瑞还希望通过这次对匈奴的作战,彻底断绝华夏北方的匈奴之祸。
于是乎,汉王刘瑞命其弟,大将军刘牧为帅。吕炆、刘瑜为副将,领兵三十万开往河西。
“陛下,臣以为与匈奴之战所需时间较长,眼下已是秋季,不宜于对匈奴用兵。”承明殿后殿书房内顾清说道道:“宜当调派大军北上,在北地驻扎休整,等待来年春季大举出塞。”
“臣附议!”一片附和声响起。
顾清的话非常有道理。匈奴不容小觑,每一步都需要慎重一是因为大漠广阔无垠,汉军要想在大漠中与匈奴打,其难度很大。二是因为匈奴已经有了一统之势,此时汉军征伐或许会成为他们一统的催化剂。
是以,这一仗要打的时间比较长,不是三两个月所能解决的,至少也要一年半载。
而眼下已是秋季了,马上就要到冬季了,不是用兵的良机。应当把军队调到北方去休整,到了来年春季就大举出塞,兵发大漠,直捣匈奴老巢。
刘瑞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要想击破匈奴,大汉必须要出大力。
眼下北方的军队不够用,必须要从益州调兵,你们说,留下几多军队驻守岭南。”
“益州之地山川阻隔,为稳妥计臣以为驻守之军应当不低于十万。”关化微一沉吟道。
“臣赞同!。”吴链等人齐声附和。
益州山川阻隔,道路不通。入川之路艰难无比,驻守的军队不能太少。要不然的话,一旦出现反叛之事,没有足够的兵力,不能立时剿灭,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
众人商议了一阵,没人再有异议。
“传旨:抽调益州大军十万北上。与长安二十万大军,共三十万大军北上河西。”刘瑞大声道。
“诺!”
“哦对了!”刘瑞突然说道:“太子也十六了,该跟随大军出征了。让他跟随大军出征,在军中他就是普通士卒,不必在意他的身份。”
刘牧做为主将,刘瑞自然需要问问他的意见。
刘牧抱拳说道:“王上放心,臣必定护得太子安危。”
。。。。。。
十六岁的刘倬,已经身长七尺。面容虽然清秀,但是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阳刚之气。
对于要随军出征,刘倬也是举双手赞同。身为汉王的长子,大汉的太子,刘倬被遮掩的名头压得有些喘不过气,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
不过身为母亲的林瑶听到这事,自然是炸毛了。
“臭小子你过来,看老娘不打死你。居然敢背着我擅自作主,求你父王让你随军出征。”静泉宫大殿内,林瑶正拿着藤条追着刘倬满大殿跑。
刘倬一边跑一边说:“娘,我是大汉的太子。大汉以功劳立身,我身为太子怎能娇身惯养,坐享其成?”
林瑶似乎追累了,停下脚步说道:“你要功劳,要威望,只要你父王许你一郡太守,若是治理得好,自然是威望大涨。何需要去河西郡,还要随军入河套。”
刘倬不服气道:“若是按娘说的,那孩儿和长安城里那些二世祖有何区别?父王也是在沙场上立身,我身为儿臣,自然要以父王为榜样。”
林瑶见说不过刘倬,便气急道:“好,你能说,我找你父王说理去。我还就不信,你父王会看着你去送死。”
说完不理刘倬,径直走向承明殿。
。。。。。。
承明殿
林瑶或许因为生气,没有让内侍通报,直接闯入了书房。
刘瑞被林瑶的举动吓了一大跳,他甚至以为是刺客闯进来了。正准备拔剑,才发现是自己的老婆。
他舒了一口气,没好气的说道:“怎么回事,一惊一乍的?”
林瑶走到他面前,把桌案拍得闷响。她说道:“你说,你为什么让倬儿上战场?”
刘瑞一愣,看了看左右内侍。然后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了。
刘瑞说道:“这是倬儿自己要求的,寡人觉得他说得有理,就同意了。
而且倬儿身为太子,若是不加以磨砺,将来怎么继承寡人之位。你这样溺爱他,他将来不会有出自的。”
林瑶脸色瞬间一变,变得楚楚可怜。她说道:“王上,臣妾求你了,不要让倬儿送死。臣妾不要倬儿当太子,只要倬儿平平安安的就好。”
刘瑞顿时皱眉道:“瑶儿,你不是如此不识大体之人啊!你自己听听,你说的这些话,是否该说?是否得体?”
林瑶却顾不上这些,她哭道:“王上,有哪个母亲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受苦呢?这可是战场,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倬儿若有不慎,臣妾可怎么活啊?”
刘瑞看着哭得伤心的林瑶,心中也有些不忍,便说道:“瑶儿,你放心吧!倬儿此去虽说是战场,可再怎么说,倬儿也是王储。谁又敢让他上前线呢?
他最多就是在后方大营,跟在刘牧身边学习罢了。”
林瑶止住了哭泣问道:“王上说的可是真的?”
刘瑞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是真的了?倬儿也是我儿,我怎会让他去送死呢?”
林瑶顿时破涕为笑道:“多谢王上,是臣妾失礼了,请王上责罚。”
刘瑞沉吟了一下,然后笑道:“那我的王后,你想让寡人怎么惩罚你?”
林瑶故作委屈的样子说道:“要不然,臣妾就在给王上添个公主可好?”
刘瑞点了点头:“甚好!”
说完就在书房,刘瑞直接化身饿狼扑了上去。书房内传来了林瑶的喘息声,和一阵莫名的声音。
。。。。。。
三日后,大军浩浩汤汤开往河西。刘瑞站在长安城门前,正在为刘倬穿甲。他穿得是如此仔细,甚至恨不得把铠甲再给他添个四五层。
刘倬看着刘瑞,连忙安慰道:“父王,您放心吧!孩儿不会有事的,也绝不会给父王丢脸。”
刘瑞拍了拍刘倬的肩膀说道:“虽然是打仗,但是你是跟着你二叔,不要擅自作主出兵。打仗时也不要冲得太往前,那不算对得起弟兄,明白吗?”
刘倬眼中含泪说道:“孩儿明白!”
第254章 河西见闻()
河西郡自古皆兵家必争之地,其西靠崤涵,北进河套,东临上党,南压司隶。大河自云中直下,将其与河东郡东西而分。
而刘瑞在打退诸侯联军后,便开始准备对河套匈奴的作战。通过数年时间的移民戍边,河西郡没有了往日的萧条。虽不算繁华,却也能感受到其物阜民丰。
不过这里的百姓对于汉军,显然没有大汉其他地方的百姓热情,刘倬甚至能看到这些百姓眼中的警惕。
“将军,为什么这里的百姓对我军对我军怀有敌意呀?”刘倬问刘牧道。
刘牧说道:“王上这些年为了防备匈奴南下,一直在移民戍边。这些百姓大多不是自愿来到此地的,而是被汉军强制迁移而来的。”
刘倬担忧道:“那将军!我军在和匈奴作战时,这里的百姓会不会。。。。。。?”
刘牧笑道:“太子放心!这些百姓虽然对我汉军有怨念,但数年的边塞生活,也让他们知道了匈奴人的凶残。他们不会为了自己的一口怨气,而把自己的性命送出去的。”
刘倬点了点头,翻身下马。走到路边一个七八岁小女孩面前,从兜里那户一包蜜饯在小女孩眼前晃了晃。
小女孩怯生生的刚想伸手去拿,一妇人跑过来打开了她的手,然后将她拉到了自己身后,警惕的看着刘倬。
刘倬无奈的笑了笑,然后慢慢的将那包蜜饯放在地上,转身离开了。
小女孩挣开母亲的手,走上前拿起那包蜜饯。她看着刘倬远去的背影,有些愣愣的发呆。
过了一会儿,她看到地上有一个小物件。她走上前捡起来,拍掉上面的尘土。
这是一块玉佩,而且价值不菲。更重要的是,玉佩上印着一个“倬”字。
小女孩将玉佩拿在手里,看着的她母亲说道:“娘!我能把它留下吗?”
见母亲没有回答,小女孩便把玉佩收了起来,然后问道:“娘!这些人是谁呀?”
妇人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说道:“这些就是大汉的兵士,是来打匈奴人的,是来救我们的。”
小女孩歪着脑袋满脸疑惑道:“既然是来救我们的,那娘为什么要害怕他们?”
妇人摇了摇头,她脑海里浮现出了当日汉军将他们强行拖来的景象。一群汉军士卒拿着剑鞘,抽打在他们身上,在他们无力还击时,将他们强制拖来河西。
所以在河西郡的百姓的心中,对于汉军的感官是非常复杂的。他们既希望汉军来救他们,但是对于汉军将他们强制迁来的行为,心中仍有芥蒂。
。。。。。。
“我军虽然号称三十万,但其实真正能够调动的军队不足十万。其中精锐的骑兵仅仅只有三万人。剩下的只能留在河西。
但若是我军在河套与匈奴僵持不下时,匈奴发兵攻打河西,则河西危矣!所以河西城防必须保证。”军帐中,吕炆如是说道。
吕炆说完,众将纷纷点头。而沈龁又说道:“不仅是城防。周围的县份、村落都必须保证。河西百姓本就对我军有芥蒂有,若是在出差错,河西百姓甚至会成为我们的掣肘。”
刘牧沉吟片刻后说道:“七万大军,守整个河西郡其实绰绰有余。但是要想连周边的农田、村落都守住的话,太过勉强。”
此时刘倬开口道:“列为将军!晚辈倒是有一策,不知诸位将军听否?”
“说来听听!”刘牧开口道。
刘倬说道:“与其我们分派兵力来保护他们,不如将他们全部迁入各个县内,让他们协助我军城防。
他们虽然对我军有芥蒂,但是在河西生活了这么久。河西毕竟也是他们的家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家,想必他们是不会拒绝的吧!”
刘牧有些担忧道:“只怕未必,常年遭受匈奴的侵略。他们到底变得更加有血性还是更加怯懦,我们不得而知。”
刘倬笑道:“此事简单,在城中设立一征兵处。让他们自愿从军,结果不就一目了然了。”
刘牧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太子决定如此,那征兵一事就由太子全权负责吧!”
刘倬连忙抱拳,正色道:“诺!”
。。。。。。
清晨
河西城中的街道上,摆起了一个高台。刘倬一身戎装站在高台之上,高台下面抱着一个锣。
人类都是喜欢凑热闹的生物,没过一会儿,高台之下就已经是人山人海。
刘倬见百姓已经聚集得很多了,便露出一张笑脸,向下面大声喊道:“乡亲们好啊!”
这些百姓并没有回应了,这让他有些尴尬。
不过瞬间他就恢复了心态,又笑着喊道:“我是此次汉军将领刘倬,是来打匈奴的。
我刘倬在此向你们保证,不破匈奴,誓言不还家。但是我军如今兵力不足,所以大将军命我在此招兵。你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我们,也是帮助你们自己守住河西。是男人的,有血性的就去敲响那边的锣。”
刘倬前半段话让百姓们都精神一振,不过当刘倬说到招兵时,这些百姓的脸色顿时变了。眼中都露出一丝恐惧,可见匈奴人给他们留下了多么大的阴影。
刘倬看着底下恐惧的百姓们,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又说道:“河西!河西!匈奴人来了,要毁的是河西,血流成河的是河西百姓,你们保住的是自己的家。那么,谁来救河西?”
最后一句话喊了出来后,他满怀希冀的看着高台下的百姓,希望他们能够站出来敲响那个锣。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底下的百姓都是一副患得患失的样子。
“谁来救河西!”
“谁来救河西!”
“谁来救河西!”
。。。。。。
他一遍一遍的喊着,希望能够唤醒他们的血性。不过他失望了,底下的百姓依旧是一副患得患失的样子,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敲响这个锣。
刘倬瞪大了眼睛看着底下的百姓,他不敢相信为什么这些人会没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