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祖茂-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无论老少为了成为祖茂大军的一员,要么就是私下里给祖茂大军送钱财礼物,要么就是在大军面前展示才艺,表示自己不是吃干饭的废物,不会拖累祖茂大军。
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妇孺,但因为都会牧牛放马,祖茂怕日后沛国缺少管理、饲养牛马的人,也就将他们收入军中。其中男丁都会骑马,自然归入骑兵预备役,让陈到去慢慢管教。
收下了这批离石百姓,祖茂大军逐渐壮大到了一万五千的规模。而军中骑兵也已经扩展到了两千人马,其中战马更有三千多匹,两千多战马来自祁县和大陵,另外有近千匹是离石百姓所进献的。
虽然祖茂能将离石县内的男丁直接从预备役转成正式骑兵,但是这群人刚加入军队,没有进行军训,作战风格,职业素养,以及对祖茂的忠诚度都有问题,因此还要慢慢适应军中生活后,祖茂才会考虑让他们转正。
另外陈到手里已经掌握了两千人,更是祖茂军中唯一的骑兵营。这对陈到来说,祖茂对他已经够优待了。祖茂麾下并不是没有其他屡获战功的将领,如今独立带营的将领却只有陈到一个,为上者要将一碗水端平,因此陈到的军队现在不宜再次扩大。
接受离石百姓和他们的财物,更是接受了他们的情报。
祖茂从他们口中得知,原本西河郡是南匈奴休养生息之所在。但南匈奴一般都驻扎在长城外的美稷城,一旁更有使匈奴中郎将的监管。而汉人百姓都集中生活在西河郡南方,因此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生活过得还算安全。
但自从黄巾起义以后,南匈奴就有些失控,跃马向南,进逼河洛之地。
黄巾余部起兵与白波谷之后,更是联合南匈奴进攻上郡、太原、河东等地,西河遭受的战乱最多,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外逃。如今西河郡除了离石城,其他地方几乎已经没有汉民了。
至于祖茂所关心的白波军,离石百姓并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但据他们推测,应该还在河东郡内,并未返回西河郡。
至于南匈奴,似乎也已经离开了西河郡。
虽然威胁离石百姓的势力都不在西河,但离石百姓们却大多想逃跑。不过多是拖家带口的,一时间也不知道逃到哪里去,只能继续留守离石城,但如今见到官军,自然要跟着官军走,去一个相对安定的地方。
第62章 白波余部()
离石在长城之内,也没有野牛马,并且白波军转战河东郡,收编了离石百姓之后,祖茂也就没必要继续待在离石城了。
从离石进入河东,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原路返回,穿过吕梁山脉回归太原郡,沿着汾河南下进入河东郡。第二条路则是朝离石西边走,直到黄河,再沿着黄河进入河东郡。
第一条路直通白波军的后背,容易跟白波军造成误解和麻烦。在白波军首领郭太死后,白波军四分五裂,大部分白波军就藏匿于河东郡汾河流域,倘若白波军余部不敌李傕麾下的西凉铁骑,就可以瞬间逃入吕梁山和太行山中,躲避西凉铁骑的追杀。
第二条路出现在白波军侧翼,但却有可能遭遇李傕大军。自从董卓西迁长安之后,就留下李傕和西凉铁骑断后,对付白波军。李傕率领西凉铁骑驻扎在渭河平原,进可攻河东白波军,退可守关中。
自从白波军首领郭太死后,郭太部下杨奉改换门庭投靠了李傕,自此李傕军威大盛,实力日渐强过白波军。
这么说来,走黄河这条路比起走汾河要更危险许多。
祖茂北上并州购置牛马的需求基本完成了,前往河东联系白波军,不过是为了锦上添花,因此没必要在河东消耗自己的实力。
李傕不过是冢中枯骨,马上董卓就会被王允用美人计除去,李傕虽然能跟郭汜嚣张一段时间,但再过两年就会自取灭亡,现在祖茂军队跟李傕大军来互相消耗,是最无脑,最得不偿失的。
所以,最终祖茂选择先回太原,再进河东,慢慢在吕梁山和太行山之间的汾河平原中,寻找白波军的踪迹。
如今白波军一分为四,杨奉投靠李傕自然不用再想,李乐、韩暹、胡才等白波帅却仍然跟李傕坚持作战,虽然各自为政,但志向还是差不多相同的,这三部是祖茂可以选择合作的。
此行河东祖茂最低要求就是联合其中一人,帮自己在河东收集牛马。
李乐、韩暹、胡才三人是黄巾贼寇出身,不事生产,只会破坏。如今河东因为战乱,人口越打越少,粮食产出必然不足,祖茂的沛国全是连年丰收,连大陵豪强都需要从祖茂手里收购粮食,更别说是这些白波军了。
祖茂有足够的条件可以将他们拿下。
从太原进入河东,祖茂大军有一万五千多人,其中两千骑兵,统统可以化整为零作为斥候,寻找白波军踪迹自然轻而易举。
祖茂大军大规模出现在白波军背后,自然将李乐、韩暹、胡才等人吓了一跳。不过等祖茂军中斥候说明了自身来意之后,白波帅李乐、韩暹、胡才等人纷纷响应祖茂的号召,率领部队前去跟祖茂会盟。
跟西凉铁骑的连年大战,不但将白波军打得支离破碎,还将白波军的粮草和士气快耗光了,此时正待后勤补给和友军支援,祖茂却率领大军恰好前来,这真是解了白波帅们的燃眉之急。
祖茂是孙坚部下,昔日孙坚率领官兵讨伐黄巾,说起来跟白波军宿有冤仇。但其实不然,白波军前身主要是西凉黄巾,而跟孙坚交战的是南阳黄巾和豫州黄巾,这两部黄巾地处天南海北,除了老祖宗是同一家,实际上却并无多少交集和情感。
因此,白波军谈不上要因为祖茂跟随孙坚讨伐黄巾要跟祖茂复仇。另外,孙坚讨伐董卓进军洛阳,却跟白波军有一丝战友情谊。
当时白波军起义攻入河东,本来是为了抢钱抢粮抢地盘,但董卓身处关东群雄进逼河内威胁洛阳,孙坚从颍川抄近道包围洛阳,董卓怕自己被关东群雄包围,而白波军又断了自己回归西凉的后路,所以才最终决定西迁长安的。
正是因此,李傕败于孙坚之后,董卓西迁长安,又让李傕断后,对方河东的白波军。白波军跟李傕的西凉铁骑连番大战,折损了老大郭太,从此立下了生死大仇。
祖茂跟随孙坚讨伐董卓,白波军余部也要为自己老大郭太复仇进攻李傕,说的含糊点就是有同袍之谊。
白波帅李乐、韩暹、胡才在祖茂军营中跟祖茂谈论起这桩往事,众人纷纷大笑,开怀畅饮,亲密无间。
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汉末三国就是如此,只要利益一致,即使是仇人也能找到话题,拉近关系,一起喝酒,一起谈笑。
祖茂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前来,这些兵力足以证明祖茂是一大强援。况且祖茂答应后续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来河东,可以跟白波军交换牛马。
白波帅们虽然希望祖茂能无条件支援他们的事业,但用屁股想都能知道,这绝对是不可能的。粮食这种物资在如今乱世是非常重要的,祖茂能拿出粮食跟他们换取并不是特别看重的牛马,白波帅们自然是乐意跟祖茂做交易的。
牛对白波军来说只不过是预备粮食,马的肉不好吃单纯的就只是用作战马而已。但牛马本身会消耗白波军的粮草,如今牛马跟米面这种主食相比,自然是不如的。
祖茂和白波帅们各取所需,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祖茂从白波军手里用面粉换取了一些健康壮硕的黄牛,就赶着黄牛直接前往河内、洛阳,回归陈留、沛国了。
白波军手里就有多余的黄牛,价格也不高,自然没必要沿着汾河返回太原,从大陵豪强们手里换取黄牛再绕远路回归陈留。倘若这么做,不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还会浪费大量粮食,或许祖茂军中会出现暂时断粮的危机。
从河东可以直接沿着黄河前往陈留,一路上既没有诸侯、大军拦路,又能顺风顺水加快大军行军速度,祖茂自然选择从河东回陈留。
回到陈留后,祖茂跟张邈商量好,让张邈前往太原、河东帮祖茂收购牛马,祖茂则率领大军满载而归回到沛国。
第63章 瘟疫与名医()
张邈、张超在陈留设宴款待了祖茂一番,双方推杯换盏更显亲密。祖茂大军临行前,双方还声情并茂的依依惜别了一番,最后张邈、张超自然没能将祖茂挽留下来,只得盼君日后多来,以尽兄弟之谊。
回归沛国,祖茂本以为可以歇一阵子,安心种田。祖茂来到汉末三国,也有大半年了,一直都在征战,从未停歇。
这么一想,到是有些心力不足,身子疲乏,祖茂此刻想要做个老太爷,躺把摇椅,摇把蒲扇,每日在家娇妻美妾,锦衣玉食,过一过衣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日子。
但事与愿违,没等祖茂美梦成真,回到沛国后,祖茂又被一桩大事给难上了。
瘟疫!
吓了祖茂一跳,倘若在现代,瘟疫就相当于是流行性感冒,一般情况只要吃药就能解决,甚至还有人靠自愈的,再不济还有医院打针挂盐水挺两天病痛就过去了。
但在这汉末三国,不说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严重短缺,就说最基础的卫生条件和病人身体条件,就不容乐观。
古代巫医不分家,人们一旦生病,更多求助于巫,精神寄托于鬼神救治。
这也是为什么张角的太平道能够横行天下的原因,符水救人,就是给病人一种心理安慰,增强病人的信念,靠病人自身来自愈,身体素质强,又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最终小病小痛自然能够自愈,这么一来这些被“救治”的壮汉、健妇自然就成了太平道的信徒。
至于医生,汉末三国只有外科圣手华佗、医圣张仲景,誉满杏林董奉这等少数的有真才实学的名医。其余自称名医的不过是仗着手里有几个古方,勉强能够对症下药医治些小病小痛的庸医罢了。
再说卫生情况,古代真是糟糕。由于生活条件简陋,很多人为了方便随地大小便,喝生水。近来沛国在祖茂的支持下又饲养起了牛羊猪狗鸡鸭鹅,很多百姓跟禽兽居于一屋,卫生条件比起以前甚至要更差,这也是如今沛国爆发瘟疫的一个诱因。
沛国地广,人口却少。老百姓本身不富裕,财富集中在士族地主手中,老百姓没钱,吃得自然也不好,一年大半时间在劳动,干得多吃得少,身体状况自然也不好。
这么下来,情况就有些不妙。如今正逢五月,春夏交际之时,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老百姓又是养猪,又要开垦田地,病邪入侵,沛国百姓一下子就抵挡不住了。
发现问题就要先分析再解决,此时说是瘟疫,但病理未必是同一种,因此治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古代解决瘟疫,就是直接集中病人,一把大火无论病人生死,统统烧个干净。这对活得病人虽然残忍,却是对未得病的人最好的处理方式。瘟疫最可怕的一点,还是会传染,古代得了瘟疫十之八九都会死亡,即使有大夫医治,活命的几率也不是太高,瘟疫主要靠预防,而不是医治。
在三国以前,无论是伤寒还是温病都统称为瘟疫,在医圣张机张仲景著作了伤寒杂病论之后,才明确了伤寒和温病之间的定义。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两种是不同的病因病理,相应的治疗方法自然也就不同。
春夏之间冷暖交替,汝南黄巾刚来沛国,连日奔波再加上本身就是老弱病残,身子骨比较虚,这就容易水土不服和被寒邪入侵,有可能是伤寒而不是温病。
而因为卫生条件差,甚至是直接被猪感染的,遭受了猪流感的大多是温病。
就像要将感冒区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一样,瘟疫也必须区分其是伤寒还是温病。
风寒感冒起病较急,发热,畏寒,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
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畏寒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粘稠,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用区分风寒和风热感冒的方式区分所患风寒和温病的病人,伤寒者可以用板蓝根,甘草,葛根等医治,沛国谯县是华佗的故乡,其弟子后辈就有少数在谯县行医,伤寒感冒对他们来说,区分好了病理,也不是不能医治。
而有可能患上温病的,甚至是禽流感的,那就必须要拎出来隔离,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