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唐朝-第7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千贯的钱财。
何藩仁已经在打算把生意做到长安和洛阳去,背后有平阳公主这颗大树,去哪里做这门生意都是稳赚不赔。
几乎可以预见,薛朗的分成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薛朗才一个人,又不置业,根本就花不出去。赚再多钱也不可能给他换来汽车、飞机,赚再多钱也不可能给他换来京东、淘宝,反正古代生活水平就这样,薛朗感觉钱多钱少都没区别。
第141章 圣人御使到()
江临回来了,薛朗整天待在苇泽关,很少外出,眼看战事临近,薛朗也不想让江临闲着,每天早晨就把他赶去熊罴军的军营里,跟着军士们一起训练,让他熟悉阵仗之道。下午则回来看书学习,督促着他上进。
江临心中有新婚的娇妻,盼着出人头地回报娇妻,明白这是薛朗对他的看重和期望,也能狠下心刻苦训练、学习,每天练完回来,学习完毕后,还能趁着晚饭的时候,与苏寒一起切磋对练,搞得苏寒苦不堪言。
苏寒直接跟薛朗诉苦:“薛咨议,我不过是府里的医令,自古从未听说需要医令上阵打仗的,为何江二郎整天找我练武?”
薛朗眼珠一转,笑道:“明日熊罴军又要宰杀肥猪,我可以弄些大骨棒回来炖汤,让秀娘给你包汤包吃。”
苏寒眼睛一亮,忙不迭的点头:“所谓刀兵无眼,我既是医令,难免有上阵救人的时刻,是该勤快练武才是。江二郎呢?可回来否?快来与我对练!”
“哈哈哈哈!”
这个活宝!
薛朗立即一阵大笑,苏寒眼里也有笑意,可惜面瘫脸的缘故,根本笑不出来。薛朗心中为他可惜,好好地一个逗逼吃货帅哥,愣是让伤病弄成了一个面瘫,就是不知道这时候的女孩子像不像后世的女孩子们那样心水高冷面瘫!
忙忙碌碌过了半月余,薛朗每天让秀娘换着花样儿做好吃的引诱苏寒跟着江临一块儿苦练武艺,一边精心管理农庄,保证熊罴军练兵的后勤。把草鱼投到莲藕塘里后,终于接到朝廷使节到来的消息。
苇泽关是军事重地,使节到来自然不会第一站就到这里,而是先到苇泽县县衙,要等苇泽关守军平阳公主派人接引后,方能过来。以平阳公主的身份,即便是圣人派的人到来,也不用她亲自迎接,便派了韩进前去。
薛朗知道使节来了的时候,人正在农庄里查看莲藕塘里投放不久的草鱼的情况。朝廷派来的使节看来也是急性子,一到苇泽关,屁股都没坐热就跑了看红薯,连让薛朗换身衣裳,整理一下仪表的功夫也不给,直接冲到农庄来,让薛朗过去拜见。
于是,等平阳公主陪着使节一行人看见薛朗的时候,他就是一身便服,裹着幞头,一双布鞋全是泥土,圆领袍的衣角不小心还沾到水湿了。
薛朗知道在古代做官是需要讲究仪态的,也不知道他现在这个状态算不算失礼!见人的时候,不好意思的表情还很明显:“下官见过殿下,上使。”
朝廷派来的使节是个头发胡须皆白的老头子,人虽然年老,但一双眼睛清亮有神,精神矍铄,腰杆挺得笔直,不见一丝老迈之态。
平阳公主道:“幼阳免礼,这位乃是圣人派下的御使李纲李尚书,李尚书,这位就是我府中的咨议薛朗薛幼阳。”
原来这个老头儿就是李纲!历史上著名的耿直之臣、太子杀手!
薛朗上前一步,弯腰拱手:“下官见过李尚书,仪态不周,请见谅。”
李纲直接上前扶起薛朗,道:“薛咨议此言差矣,此乃薛咨议忠于实事之态,何来失礼之处?快别再如此说才是。”
薛朗谦虚道:“李尚书过奖!”
薛朗扫了一眼来人的队伍,平阳公主与李纲皆没有带仪仗,只是带着简单的随行人员,李纲更是只带了两个,一个腰间挎着刀,显然是护卫,还有个小厮打扮,不过十六七岁,显然是李纲的仆人。
“薛咨议这是在忙何事务?”
李纲问道。薛朗笑着回答:“回李尚书,下官刚才在查看莲藕糖里刚投放的草鱼的情况,看鱼是否适应等。”
李纲奇道:“莲藕还可与草鱼同塘?草鱼不会啃食莲藕吗?”
薛朗道:“关键在于投放时机和投放鱼苗的大小。早了,莲藕尚未长成,草鱼就会啃食莲藕的芽苗,晚了则起莲藕的时候,草鱼又没长成。”
李纲点点头,手搭凉棚,举目眺望——
农庄此时正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态,放眼望去,全是一片醒目的绿色,不管是谁,看了都会有欣慰之感。
“敢问公主殿下,那些屋舍是否圈养了牲畜?”
平阳公主道:“那是猪舍!李尚书,请转道先去地窖看红薯可好?”
看来平阳公主不想让李纲去猪舍那边。李纲为人虽耿直,不过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之人,见主人似乎不想他过去,何况那些也无关他的任务,便识趣的点头,转道向地窖走去。
公主殿下不想让人参观农庄,薛朗自然不会多嘴,默默跟在后面,一起去农庄的地窖查看红薯——
“薛咨议留步。”
薛朗刚抬脚要走,如圭已小声叫住他。
“内侍官有何指教?”
如圭小声道:“薛咨议客气,殿下问薛咨议那里可还有红薯?”
薛朗道:“自是有的。怎么?殿下想用红薯宴招待李尚书?”
“正是。有劳薛咨议。”
薛朗点头,叫来长俭,让他回去传话,让秀娘准备,就照着上次给公主殿下做的那种来一桌就行。
“喏!”
长俭飞快的领命而去。
吩咐完,薛朗才快走几步跟上队伍,一行人去到地窖——
想说李纲年事已高,进地窖不方便,谁知李纲还不高兴了,发话道:“老夫虽已垂垂老矣,可腰尚未弯,腿脚也不曾发软,区区楼梯,安能阻我?何况,老夫身负圣人诏令,本就是来查看红薯一事,如若不亲眼观看,圣人问起,何以回话?”
正直的人就是这点不好搞,太讲原则。平阳公主见状,让自己的护卫先下去接应,李纲居中,他的护卫在他前面看着照应,如此倒也安全进去。
农庄的地窖因为要储存熊罴军过冬的食物,建得大些,不过,地窖里终究空气不流通,人进去多了怕发生意外,连平阳公主都没进去,就两个护卫陪着李纲和薛朗下去了。
薛朗是第一个下去的,平阳公主的护卫是第二个,李纲是第三个。能跟着平阳公主来的,自然是亲信,望着快推成小山的红薯,不由楞了一下,直到上面等不及的李纲李老尚书出声:“准备好否?老夫要下来也!”
护卫这才回过神来:“李尚书请小心。”
“嘶!”
李纲小心的扶着梯子下来,人还没下到地面还在梯子上站着,看到红薯堆成的小山的第一时间,不由倒吸一口气,语调都有些不稳:“薛薛咨议,这些都是红薯?”
薛朗稳稳地回答:“正是!因为采挖的时候小心,所以保存起来就简单,堆在一起就行。”
第142章 来自二十石的震撼()
李纲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都快鼓出来了,在梯子上站着呆了片刻,急急忙忙的就往下面爬,吓得两个接应的护卫连连惊呼:“李尚书小心!”
李纲才不管两人的呼喊,几乎是一步接一步,咯噔都不打的姿态下了梯子,最后一阶似是等不及般,直接跳下来!
“李尚书!”
这下,不止两个护卫,连薛朗都吓了一跳,大爷您要服老啊,您老可是七十的人了!
李纲落地差点跪倒在地,薛朗连忙疾步上前,扶起他:“李尚书,你怎么样?可摔到哪里?”
李纲毕竟年纪大了,要是出点儿什么事儿,可就问题大了。
李纲借着薛朗的力站起来,动了动手脚,中气十足的道:“无事!果已年老,只是区区一层阶梯就腿软!废话不多说,劳烦薛咨议扶老夫过去看看!”
“行!”
薛朗扶着李纲靠近红薯堆——
李纲呆呆的望着几乎像坐小山似的红薯,嘴巴就没合上过,嘴里喃喃自语:“二十余石!二十余石!孔圣人在上,想不到学生有生之年竟能见识如此奇物!天命在唐,天命在唐也!”
字面上看二十余石心里就知道很多,可当二十余石真正的摆在眼前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可只有区区三四百斤,跟二十余石比起来,就如小溪与江河,蚂蚁与大象,简直不能比!
老成如李纲,也禁不住失态。
薛朗担心他年高,也不知道有没有心脏病、高血压之类的病症,要是有个万一——
薛朗干脆不说话了,等他情绪平复再说!李渊也是的,不会派个年轻点儿的,起码不至于让惊喜变成惊吓的那种年龄段才对。看老人家这么激动,薛朗是真怕惊喜变惊吓!
好在,李纲历经两朝,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不至于激动到心脏病发,只是用力的抓住薛朗扶着他的手,用力的程度让薛朗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老人家好手力!可是生了一双麒麟臂?
“薛咨议!”
李纲的声音还能把持住没变调,不过,激动得抖个不停的手臂却暴露了他的情绪:“此物耕种方法可繁杂?可挑拣田地?如若用来做种,这些种子可种土地几何?”
薛朗道:“一亩地只需要十多斤做种子就够了。如若是在苇泽关附近耕种,不需要用块茎做种,下官有留茎杆做种子;如若是在离得远的地方第一次种植,就用块茎做种子。种植的土地则不挑,最好是干一些的土地更好,如果用水田种,反而影响产量。”
李纲反应迅速:“如此既是说,下等田即可?”
薛朗点图:“对!”
李纲又问:“除了第一年耕种用块茎做种子,第二年耕种可以用茎杆做种?所收获的红薯全可留着食用?”
薛朗点头:“正是。”
“嘶!”
李纲倒吸一口气,嘴里念念有词,薛朗侧耳倾听,李纲居然在算种子与收获的比例,算到第二年,直接把自己吓了一跳!直接一拍膝盖,几乎要跳起来:“薛咨议,此物可好保存?可直接食用吗?”
对李纲拍膝盖这个动作,薛朗还挺亲切的,以前见过好多老头儿也这样,一激动就爱拍膝盖。
薛朗道:“回李尚书,红薯保存很方便,就跟它的耕种方式一般,采挖的时候注意些,不要把表皮挖破了,就可以像现在这般,堆在地窖里,保存到明年基本不成问题。如果采挖的时候不小心,把表皮挖破了,也可以保存,不过就是要摊开保存,不能堆在一起,不然容易腐烂。”
薛朗顿了下,接着道:“至于食用,那就更简单,生的可吃,熟的也可吃,蒸煮炖都可以,想怎么吃端看个人意愿即可。”
李纲喜道:“如此说来,即便是贫困之家,缺油少盐也能食用。真乃好宝贝也,既不挑田,也不挑人,如此平凡之物,却有如此惊人产量,宝物也,宝物也!”
说完,也不要薛朗搀扶了,自己绕着红薯堆转圈,嘴里喃喃念道:“此是一亩地之产量,一亩地已如此高产,如若多种几亩嘶!”
李纲被自己的设想吓了一跳,旋即一想,道:“如此一来,如若是普通人家,红薯每年种上一亩、两亩即可,还只需下等田,中等田、上等田即可用来种植其他的作物,如此一来”
李纲再次倒吸一口气,直接被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薛朗道:“李尚书,其实红薯的保存方法不止于此,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如小麦般打磨成粉,做成红薯粉条,这样一来,即便没有地窖也能保存。毕竟,我大唐疆域辽阔,并不是每个州、每户民众都有地窖。”
李纲惊喜的问:“还能做成粉条?”
薛朗笑道:“自然是能的,请李尚书移步,在红薯收获之后,我曾奉殿下命做了些粉条出来,请李尚书莅临品尝。”
李纲没动,发而问道:“老夫可能请教,多少红薯能做出一斤粉条?”
薛朗估算了一下,道:“约五斤左右!”
“咳咳咳!”
李尚书直接被口水呛到了!
薛朗连忙帮他顺气,待他气息平稳下来,还不放心:“李尚书,你还好吗?不如我们先出去,地窖空气不流通,时间待长了恐有碍健康。”
“可!”
李纲也知道自己太激动了,在地窖里确实有些不舒服,便从善如流的听取薛朗的建议。
相比下梯子,上的时候容易了许多,怕他年老,刚才又情绪激动,体力跟不上,薛朗让两个护卫先上去一个,在梯子上拉着些李纲,后面跟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