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595节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595节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当年被崇祯皇帝派到延绥镇充任监军御史并在甘泉峪屯垦的马懋才,也已经证明是一个文武全才式的人物。

    但是马懋才以陕西参政的职务在延安府一带坐镇,其麾下的甘泉峪垦区,对于西北局势来说,正是一处重要的战略物资补给地,轻易动不得。

    至于其他的人物,比如在河南渐渐冒出头来的杨嗣昌、被崇祯皇帝从大同提拔到身边的陈士奇,他们在战略上的才华的确是可堪称道,但是可惜的是他们书生气太重,略微有点夸夸其谈。

    剩下的一些被崇祯皇帝看好的人,多数都是年轻一辈的武将,比如虎大威、猛如虎、黄得功、尤养昆等人。

    这些人,在对皇帝的忠诚度上应该没有问题,率军打仗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若说控制进入缅甸的云贵土司们,应对缅甸将来错综复杂的局势,他们恐怕就要差得远了。

    所以想来想去,崇祯皇帝也没有定下这个人选,今天借着召见东吁王朝使节的机会,询问内阁大臣们的意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过马乾突然冒出来毛遂自荐,却让崇祯皇帝顿时眼前一亮。

    虽然不知道这个马乾在这一世没有经过前世的挫折磨难,到底还有没有上一世那样的能力与手腕,但是冲着他刚才说出来的一番话,崇祯皇帝还是下定了决心,就是他了。

    崇祯皇帝看了看文华殿中的几个内阁大臣,见他们无人说话,遂站了起来,从御座前面的台阶上走了下来,朝着马乾走了过去。

    李国镨、孙承宗、徐光启三位阁老,见崇祯皇帝离开御座,也都各自站了起来。

    只见崇祯皇帝走到马乾的面前,低头看着跪俯地上的马乾,说道:“你能有如此志向,说明朕并没有看错你!朕心甚慰!朕心甚慰!爱卿平身!”

    崇祯皇帝一边说着这话,一边弯腰伸出一只手来,将跪着的马乾从地上搀扶起来,同时对他说道:

    “就是你了!缅中镇守使的位置,朕交给你了!”

    刚刚站立起来、还没站稳的马乾,听了崇祯皇帝的这个话,当下立刻就又跪了下去,一边激动地谢恩,一边大声说道:

    “陛下之恩天高海阔!陛下以缅中之地托付微臣,微臣誓为陛下守之拓之,必不使当年安南之憾事重现于缅中!”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缅中镇守使的人选自然没有悬念,以李国镨为首的内阁大臣,也都听见了崇祯皇帝的口谕。

    而方才马乾所说的那些话,尤其其中所包含的一腔热血与赤忱,也打动了这几个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即便是心中仍然有些疑虑,但终究都没有站出来提出异议。

    崇祯皇帝看着几个内阁大臣都是看着马乾不语,知道他们也基本认可了这个安排,于是说道:

    “军机处尽快以上谕发往南京兵部、行五军都督府并云贵总督府,朝廷收回阿瓦城,并在阿瓦城设立缅中镇守府,以军机处舍人马乾为缅中镇守使,许从湖广、四川、云南三地招募汉民前往驻屯,镇守府军民事务悉归云贵总督府节制指挥,所需军械物资皆由南京兵部调拨,经由云贵总督府转运!”

    说到了这里,崇祯皇帝看了看马乾,接着说道:“至于缅中镇守府所需之文武官佐,皆由马乾奉此上谕抽调!

    “文官可从南北两京之国子监遴选,武官可从京师讲武堂征用,其他诸如南都京营,云贵总督之麾下,皆在备选之列!

    “凡被选中前往者,皆可官升一级,被选中而抗拒迁往者以抗旨论处!”

    崇祯皇帝说完这话,就带着身边的内臣与侍从们离开了文华殿。

    三个内阁大臣没有异议,一起躬身领旨,而马乾则再一次领旨谢恩。

    三十岁的马乾,在崇祯皇帝的身边担任军机舍人不满一年,不过对于崇祯皇帝的许多想法,却是十分清楚。

    崇祯皇帝把这些人物弄到自己的身边来,当然有就近考察的因素在内,但是他的更主要的目的,则是把这些弄到自己的身边,随时随地亲自指点培养,将自己的一些想法灌输给他们。

    让他们这些人在拥有原本历史上的那份忠诚与能力的同时,增加一种原本历史上所不具备的见识与眼光。

    比如说缅甸的问题,崇祯皇帝让云贵土司们进军缅北之地,目的不光是借着封赏他们战功的机会祸水南引,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在大明朝的西南版图上打通一个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

    让大明朝的西南地区,从此不再是一个僻居西南的纯粹内陆之地。

    这个想法或者说这个战略,经过崇祯皇帝一再的讲解,并且三番五次地领着身边的中书舍人和侍从武官们,在武英殿的皇明沙盘旁边研究推敲,自是皇帝身边的这些人所领会。

    马乾当然也不例外。

    这也是崇祯皇帝短时间内就决定让他去阿瓦发展的原因之一。

    至于其他的原因,当然也有。

    比如说,马乾本人正好出身于云南昆明,本身又是被朱燮元所推荐才得到京进入国子监,从此平步青云,此番再回西南、去当缅中镇守使之后,重归云贵总督朱燮元节制指挥,也算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了。

    于公于私,皆得其便。

第九五二章 还有用处() 
    崇祯四年正旦之日的紫禁城皇极殿大朝会,像往年一样,如期而至。

    除了葡萄牙沙廉总督府的使节和缅甸东吁王朝的使节之外,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巴达威亚总督府,也再一次派出了使者来到了北京。

    对这些西夷番邦的使节们来说,过去想要拜见大明朝的皇帝,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

    大明朝的天子哪里是这些人说见就能见的?

    别说是从西方远道而来的西夷诸国了,就是大明朝周边的这些番邦小国,在其他平常的日子里,也基本上没有任何入宫觐见的机会。

    也就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即位之后,在接受外国使节朝见这个问题上,才算是真正放开了口子。

    如今三年过去,大明朝的京师朝堂之上,也算是约定俗成地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惯例。

    每到了举行正旦大朝会的时候,外国使节皆可以入京朝见,与大明朝的理藩院、礼部甚至是大明朝的皇帝,商定与邦交有关的各种事务。

    朝廷的内阁、六部、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等等机构,也都认可了这一点。

    毕竟,在举国上下欢度除夕的时候,大批的属国、外藩和泰西夷人的使节,在这个时候云集北京,请求朝见,自有一种万邦来朝的气氛,对朝廷上下的官员们来说,也算是他们一年来政绩的高潮了。

    与此同时,元旦大朝会举行的前后,虽然正是一年之中大明朝北方最冷的季节,特别是北京城一年四季里最冷的时候,不过这些外国和番邦的使节们,却不得不冒着严寒,前往北京城朝见。

    因为对他们来说,除非例外,否则的话,这样的机会,同样是一年只有一次。

    而这一次,代表荷兰人前来的使者,正是与当时代表荷兰人前往郑芝龙的军中拜见郑芝龙,并督促郑芝龙率军向西班牙人发动进攻的那位韦特先生。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在联手郑芝龙驱逐了西班牙人之后,用一份协议确定了自己在东番岛上的势力范围,得到了西班牙人在东番岛上辛苦经营数年的两座城堡,即圣萨尔瓦多城和圣洛伦佐城。

    失去了圣萨尔瓦多和圣洛伦佐等城堡之后,西班牙人随即失去了经过东番岛外海北上琉球与日本等地贸易的航线。

    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府的总督萨穆迪奥…桑切斯,虽然对此结果非常恼火,但也知道这个时候远东地区的西班牙殖民军,根本不是荷兰人与大明朝联军的对手。

    于是萨穆迪奥…桑切斯一边写信给国内,请求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重视远东,继续往马尼拉调集殖民军队,一边也开始将马尼拉总督府旗下原本分散的殖民军力量,往吕宋岛一带收缩,并开始一心拓展吕宋岛的周边岛屿和地区。

    萨穆迪奥…桑切斯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自己心里很清楚,如今的西班牙殖民大帝国正面临着许多新兴的竞争对手,而且西班牙在全球的殖民地太多,军队的力量过于分散。

    事实上,此时的欧洲地区,西班牙人正面临着两场战争,西面与葡萄牙人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多年,牵制了大量的西班牙军队,而北面也同样面临着与荷兰人的战争。

    而且西班牙人与荷兰人之间的战争,同样旷日持久。

    这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正是西班牙人与荷兰人之间著名的三十年战争。

    与此同时,西班牙人与崛起的法国之间也存在领土纠纷,两国在比利牛斯山北麓的边境地区,小规模的战斗不断发生。

    所有这一切,都消耗着和牵制着西班牙国内大量的金钱与军队。

    历史上就是崇祯十三年十二月的时候,即公元一六四零年十二月,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承认了葡萄牙的独立,让出了葡萄牙国王的封号。

    到了公元一六四八年的时候,西班牙被荷兰人的独立战争折磨得筋疲力尽,终于结束了与荷兰之间的三十年战争,承认了荷兰的独立。

    西班牙人之所以被迫承认葡萄牙与荷兰的独立,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为了他们要集中全力与崛起的法国人开战。

    就在承认了荷兰的独立之后,西班牙人调集大军,立刻与法国人开战,这一仗打了十一年。

    从公元一六四八年一直打到了公元一六五九年,直到被迫与法国签订了比利牛斯条约,划定了两国在后世的边界为止。

    这也就是说,至少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原本历史上的满清顺治十六年之前,如今的崇祯皇帝可以不必担心西班牙人会对大明朝发动大规模的报复战争。

    而原本的历史上,情况也正是如此。

    当荷兰人在东番岛上突然出兵驱逐了西班牙人之后,西班牙人从此收缩兵力,他们在东亚地区的殖民行动也止步于菲律宾。

    对于这个情况,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当然是知道的,不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却不可能事先知道。

    所以,在他们驱逐了东番岛北部的西班牙人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的总督府,就开始担心并防范西班牙人的报复了。

    于是,那些从巴达维亚调集过来北上作战的荷兰战船与雇佣兵们,在取得东番岛的联合作战胜利之后不久,就跟着西班牙人的步伐,被调回到了巴达维亚一带。

    而那个“善于”与大明朝打交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高级贸易代表毕德诺,也在取得了东番岛上的胜利之后不久,正式取代了热兰遮堡的汉斯…普特曼斯,成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驻东番岛一带的荷兰总督。

    同时,其总督府的位置,也从热兰遮堡北上,最终迁移到了西班牙人修建的圣洛伦佐城中。

    郑家在东番岛南部大力兴建的大员城,让毕德诺深深地感受到了郑家军队的威胁。

    热兰遮堡与大员城之间只隔着一道并不太宽的海湾,一旦将来郑家与他们翻脸,那么热兰遮就又将处在郑家水陆军队的围困之中。

    尤其在取得了与大明朝在广州与登州港合法通商的权利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下一个目标,随即转向了日本,已经没有必要非得在热兰遮堡这个地方驻扎军队,与郑家势力对峙下去了。

    相比之下,圣洛伦佐城的位置,对于荷兰人来说就好上了不少。

    这个地方,不仅与郑家势力相对比较集中的东番岛西海岸平原地带之间,隔着一座纵贯东番岛南北的中央山脉,而且紧邻着东番岛外海的海上贸易航线。

    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来说,圣洛伦佐城显然更为重要。

    这一次,毕德诺派了韦特作为使节前来,一方面是要与大明朝的理藩院,最好是与大明朝的皇帝,进一步敲定他们与郑芝龙之间的约定,另一方面,也是要向大明朝的理藩院通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番岛的贸易代表处,即其自己所谓的总督府由热兰遮堡迁往圣洛伦佐城,并且由毕德诺出任圣洛伦佐总督的情况。

    对于荷兰人的想法,崇祯皇帝同意了。

    对他来说,荷兰人暂时还有用处。

    至少在未来的几年里,他需要东南沿海保持大体的稳定,同时也需要东番岛上的大体稳定。

    这个情况至少要持续到东北的问题和西北的问题解决了之后,他才能够集中精力与兵力,解决东番岛的问题。

    所以,在正旦大朝会举行之前三天,当理藩院将荷兰人的通报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