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443节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443节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只是流贼窜回陕北这一件事情,那么李邦华和孙传庭这样的人物,是不会为了皇帝的一道旨意,而轻易就改变眼前的布局的,毕竟建虏已是强弩之末,自己这一方只要再努一把力,过不了多久,就有可能将这股建虏全歼。

    即便是只有五分的机会,他们也会借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冒着抗旨不遵的风险,把眼前的战略执行下去。

    可是,崇祯皇帝在旨意之中提到的洮岷兵变及其背后的内情,却让李邦华和孙传庭两人不得不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孙传庭率领延绥镇骑兵奉旨而行,而李邦华自己则率领麾下山西镇大军,收拢兵力、扎下大营,在库库和屯城外寻找机会。

第七零六章 突围北上() 
孙传庭、贺时雨率领延绥镇骑兵数千人在腊月初三清晨的风雪之中悄然离去。

    而李邦华也在这批骑兵离去的清晨,派出了一队人马快速往东,去联络大同镇祖大寿所部骑兵尽快赶来增援。

    与此同时,原本设在库库和屯北门外阻挡城中建虏突围北上的延绥军营地,被李邦华刻意地保持了原状,目的就是故布疑阵,让城中的建虏不敢从北门突围。

    但是这个故布疑阵的营地,只发挥了一个白天的作用。

    到了当日傍晚,就被什么都不管不顾,只管往前冲的豪格带着镶黄旗和科尔沁残部骑兵万余人一冲而过了。

    而到了此时,城中的黄台吉、拜山、岳托、莽古尔泰等人,也都知道了城外明军的大体虚实——库库和屯北门外的明军大队骑兵不见了。

    当天夜里,李邦华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大同镇的援军,一边犹豫着要不要赶紧率军离开,以便防止自己麾下以步兵为主的山西镇军队,被城中突然之间增加了万余骑兵的建虏和蒙古军队歼灭。

    而同一个时间,库库和屯城中的黄台吉行宫里,也在上演着同样纠结的一幕。

    豪格、斋桑、扬书、索海等人,率军冲进了库库和屯城中之后,很快就被何洛会带到了黄台吉的行宫之中。

    豪格等人一见黄台吉,当即跪地请罪,而豪格本人更是跪地痛哭。

    豪格一边哭着,一边说道:“汗阿玛!儿臣辜负了汗阿玛的信任!儿臣辜负了汗阿玛的重托!镶黄旗在独石口和多伦城下攻坚不利,折损了不少旗下勇士和人马!”

    接下来豪格一边抽泣,一边颠三倒四地,将独石口外和多伦诺尔一带的遭遇一一说来。

    而科尔沁左翼贝勒斋桑、镶黄旗总管旗务大臣扬书、固山额真索海,也是语带沉痛地你一句我一句地补充着,并且还将他们如何躲避蓟镇、山海镇和多伦部追兵的追击,策马冲进大沙窝之后的遭遇一一禀报。

    这些人的诉说,说得身在黄台吉行宫中陪同的岳托、拜山等人神情悲戚、不住摇头叹气,包括黄台吉本人也是眼睛通红,时而愤恨,时而追悔。

    等到豪格、斋桑、扬书、索海等人说罢了来龙去脉,黄台吉走下座位,上前将豪格等人一一搀扶起来,说道:

    “有道是,胜败乃兵家常事!此番镶黄旗兵马,虽然折损严重,然而汝等却能穿越瀚海,带回上万勇士,已经是十分难得!”

    “这一次朕率大军平定漠南之后,不该在情况不明之时即贸然南下,以至于损兵折将,落入今日之局面!其间种种,朕这几日思来,也多有懊悔之处!汝等且先不必自责!”

    说完了这番话,黄台吉站在众人中间,背着手走了几步,然后再次说道:

    “朕数日之前,即已下定决心撤离此处险地,如今镶黄旗与科尔沁左翼兵马抵达,城中大军足以突围。

    “只是贝勒阿巴泰所部一万五千人马西去至今,音讯全无,朕心实在忧虑!若是朕率汝等就此离开库库和屯,阿巴泰所部若是仍然听从前命,率军来此会合,将来怕是凶多吉少啊!”

    黄台吉说完了这话,环视了众人一圈,目光落在了岳托的身上。

    岳托当即躬身说道:“大汗!奴才观今日之局势,我大军在漠南已不能再多停留!

    “且不说我大金国辽沈根本之地如今情形危机,就只说明国辅政阁臣孙承宗所部热河、蓟镇、山海镇之兵马齐聚,库库和屯就已经再难久居下去!

    “今日豪格贝勒冲入城中,足以说明明军山西督师李邦华麾下兵力不足,北门营地是座空营。这正是我军的一次机会!而且这个机会一旦错过,等到明国关内大军赶来,或者明国阁臣孙承宗率领大军赶来,大汗悔之晚矣!”

    岳托说完了这个话以后,行礼退后,这个时候莽古尔泰突然说道:“大汗要撤军还要快下决断!豪格贝勒率军前来,当然是见好事,可是城中凭空增添了万余人马,这每天的粮草消耗,也要增加不少!库库和屯中的粮草再多,也撑不住这许多人马整日坐吃山空!

    “至于大汗所说阿巴泰贝勒的情况,我莽古尔泰就信一句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且以其所部一万五千人马的骑士,只要不出意外,自保绰绰有余!库库和屯的外面天大地大,大不了一走了之,反而强过我等众人被围在这城中!”

    岳托、莽古尔泰表明了态度之后,行宫中的众人也看清了黄台吉的态度,豪格、拜山、斋桑、扬书、索海等人也纷纷说话,都是劝说黄台吉早下决心,趁着追击豪格的大批明军骑兵赶来库库和屯之前,尽快突围北上,尽快离开漠南,绕道漠北,返回辽东。

    等到眼下行宫中的这些,对于黄台吉来说比较重要的建虏人物,一个个地都表明了抛下阿巴泰不管,然后尽快撤离漠南突围北上的态度之后,黄台吉终于说道: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今夜各部休整,准备干粮,明日卯时,大军出北门,突围北上!”

    说完了这话,黄台吉突然转过头盯着莽古尔泰说道:“朕的本意,是让你正蓝旗留守库库和屯,等待阿巴泰率部归来!

    “不过,朕又虑大军走后,此地过于危险,所以打消了此意!但是,大军北上突围之际,你部需走在最后,若有明军骑兵来追,则由你部正蓝旗负责断后!”

    黄台吉说完这话,也不管莽古尔泰的反应,紧接着又说道:“今日各旗贝勒在此,朕也明令汝部断后,若是再有违令不遵之举,朕与汝虽为兄弟,也定要治你抗命违令之罪!”

    莽古尔泰听了这几番话后,心中愤怒,突然按刀而起,怒视着黄台吉,良久,终究没有进一步动作,而是怒哼一声,扭头离去。

    莽古尔泰的举动,让黄台吉面红耳赤,更让黄台吉身边的臣子,人人目瞪口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场面很快就过去了,当此之际,也没有人有心思去追究莽古尔泰对黄台吉的不敬之罪。

    当天夜里,库库和屯城中外松内紧,人人准备行囊和干粮。

    而莽古尔泰更是指挥正蓝旗余部人马,将抢来的金银分散包装,不仅人人携带,也将部分粮食和金银捆绑在了马匹身上。

    到了第二天早上卯时前后,也就是腊月初四的早上寅时左右,库库和屯城中的建虏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镶红旗,以及科尔沁等蒙古仆从军的人马,累计三万左右,人人整装待发,沿着库库和屯北门的大道,列队完毕。

    寒冬腊月的漠南草原上之上,清晨卯时天色将亮未亮,库库和屯城外的李邦华所部山西镇大军,除了轮流值守夜哨的营头之外,其他的主力大军都还蜷缩在自己的帐篷之中休息。

    就是在这个时候,黄台吉骑着一匹黄骠马,在正黄旗护军摆牙喇牛录章京何洛会、阿哈旦等人的护卫之下,出现在了库库和屯的北门之内。

    黄台吉的身影一出现在库库和屯的北门,负责指挥此次突围北上的宗室人物拜山立刻大声传令道:

    “大汗有令!打开北门!北上额仁浩特!转道赛罕山,大军回师辽东!回师辽东了!”

    拜山话音刚落,早有前锋人马吱吱嘎嘎地打开了库库和屯沉重的北门,拜山率领所部蒙古仆从军当先策马而出。

    紧接着,黄台吉在正黄旗护军摆牙喇的重重护卫之下,策马疾驰而出。

    黄台吉带着正黄旗人马一走,接下来的建虏和蒙古人马顿时大乱,原定的镶黄旗、镶红旗、正蓝旗序列,随着莽古尔泰率众抢道而出,也乱做了一团。

    身在库库和屯南门外大营之中的李邦华、王国梁等人很快收到了消息。

    王国梁率领麾下不多的骑兵,与前察哈尔万户额尔克楚虎尔所部骑兵,快速由南边绕城追击而来。

    两个人知道实力相差悬殊,不敢拦截和硬攻,只在侧面不断地骑射骚扰,虽然没有留驻多少建虏人马,却也取得了不少的战果。

    并且让本来就已经拥挤慌乱的建虏队伍更加拥挤慌乱,不少人在混乱中落马,被随后的马匹踩踏而死。

    等到李邦华率领着步卒大队人马和为数不多的火枪手赶到的时候,刚刚云集库库和屯北门的建虏和蒙古骑兵已经全数冲出城外,踩冰踏雪往北而去,除了建虏远去的背影,就剩下库库和屯北门外一片被马蹄踩成了一片烂泥的雪地,雪地中依稀可辨的尸体。

    缺乏骑兵的李邦华,没有敢于让麾下仅有的那点骑兵前去追击,再次派出信使往东,去找孙承宗的麾下,告诉他们建虏突围北上返回辽东的消息,让他们尽快派出骑兵骚扰截击。

    与此同时,李邦华传令麾下大军占领并尽快入驻库库和屯亦即归化城。

    也是从这一刻起,归化城再次易主,正式落入了明军之手。

第七零七章 不世之功() 
就在黄台吉带着仅剩的女真和蒙古三万人马,从库库和屯突围北上的第二天中午,赵率教、祖大寿、曹文诏和多伦部首领哈丹巴特尔等人率领的大批骑兵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库库和屯城外。

    然而此时,军机大臣平阳伯李邦华,已经在头一天率军进驻了这座塞北雄城。

    而黄台吉麾下的建虏和蒙古兵残部,更是早已经消失在北方的漫天风雪之中了。

    赵率教、祖大寿、曹文诏等人攒足了劲头前来,却发现库库和屯已经落入山西镇明军之手,而奴酋及其麾下的建虏和蒙古仆从军也已经逃往更北方,人人心中都是遗憾无比。

    只是这个季节的草原之上,风雪肆虐,行军困难,平日里每天卯足了劲儿可以快速行军三百里的明军骑兵,到了这个时候,每天策马跑上一半的路程,都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至于在这个季节顶着严寒风雪,继续北上瀚海追击建虏骑兵,包括多伦部首领哈丹巴特尔这个蒙古汉子都是连连摇头。

    所以,这些人虽然感到遗憾,但却也无可奈何。

    当日中午,几个人被山西镇总兵王国梁接进了城中,赶忙前来拜见大明朝廷的军机大臣平阳伯李邦华。

    几个人进到城中,来到了李邦华的督师部院之中。

    赵率教和祖大寿两位挂将军印的经制总兵官,分别向李邦华禀报了多伦诺尔和大同方向的战局战况。

    与此同时,这几个新到的总兵大将,为了弥补未能将建虏留在漠南的遗憾,一起向大明朝的这位军机大臣请令,愿意率领各部骑兵护着李邦华这位阁老军机大臣,继续往西,前去收复河套之地。

    祖大寿说:“阁部大人!卑职听闻,奴酋初南下,林丹汗即向西奔逃,而奴酋亦曾派遣了一支偏师西去追击。

    “想来鄂尔多斯诸部必然连番苦战,今日建虏北逃,其西行偏师亦必不能久留。

    “鄂尔多斯诸部经此一战,实力必损,且林丹汗西逃,漠南无主,大人率数万大军西去,踏冰渡河而临之,或可不战而取也!此诚吾辈镇守疆臣不世之功也!”

    祖大寿的说法,深得赵率教、曹文诏等人的认同,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向李邦华表达着求战之心。

    李邦华听了这些总兵大将的求战之语,心中也是激荡不已。

    收复河套,对于他这样的文臣来说,更是由来已久的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从大明孝宗皇帝、武宗皇帝的时候,就已经成了不少有志于收复大明失地的文官武将的夙愿。

    到了嘉靖皇帝在位的时候,时任三边总督的曾铣,向嘉靖皇帝上了《请复河套疏》,提出了收复河套的建议和请求。

    曾铣的想法,得到了嘉靖皇帝的赞同,但却没有得到其他朝臣的支持。

    因为当时,东南沿海面临着严重的倭患,大明军事的重心放在了东南,而西北边地盘踞河套之地的鄂尔多斯诸部首领济农(时称吉囊,此人是俺达汗之弟)也颇为不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