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430节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430节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地方,也正是后世大连中心城区所在的地方。

    不过到了后世的时候,相继占据此地的俄国人和日本人,为了扩大大连的城区建设面积,将青泥洼河的河道整个都给填平了。

    所以后世的大连市区只留下了青泥洼和青泥洼桥等地名,至于青泥洼河,早已不见了踪影。

    除此之外,李信留下了刘国能的族叔刘文贵、自己的弟弟李侔担任中军,跟随自己在旅顺口内负责指导募民筑城、屯垦练兵等事务。

    中军麾下的一千七百人,编为了一个四个三百人的火枪队和一个五百人的炮队,是整个旅顺镇守府的预备队。

    原本隶属于登莱镇的旅顺口参将李惟鸾,以及其麾下水师营的两千多水陆士卒,则成为了旅顺镇守府的后营,继续负责旅顺口周边黄金山、鸡冠山、白玉山、城山等地墩堡炮台的防守。

    朝廷在辽东半岛南端设立旅顺镇守府,并派了李信这个进士出身的文官担任镇守使,这一点让原来的旅顺口参将李惟鸾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但是一来,李信是军机处中书舍人出身的御前红人,二来,李信不仅是新设立的旅顺镇守府的镇守使,而且还是登莱镇的监军御史。

    这两个情况加在一起,让李惟鸾只能接着朝廷对于李信的这个安排。

    好在李信本身不仅是进士出身的文官,而且弓马娴熟、骑射本领也很出众,更兼有许志忠、杨遇春、王翼明、李侔、陈德这些同样毕业于讲武堂的一帮学弟追随,李惟鸾也实在说不出什么来。

    等到八月末,李惟鸾见李信将旅顺镇守府前后左右中五路人马分派妥当,而自己原本的旅顺口参将府原封不动,仍然镇守旅顺口周边的各个墩堡炮台,心中的疑虑很快就打消了。

    与此同时,长芦盐运使王则古亲临旅顺口在双岛、铁山岛、黄金山一带开辟盐场,明令这几处盐场六成收入直接归旅顺镇守府支配,从此让旅顺口的驻军有了固定的军费开支。

    这一点更是让时不时就有断饷断粮之忧的李惟鸾放了心,从此对这个比自己还年轻了十岁有余的镇守使另眼相看钦佩不已。

    而初来乍到的李信也十分自觉,若非必须,从不轻易去触碰原来旅顺口驻军将校士卒的利益。

    那些从河内和山东一路带来的流民,也没有安置在旅顺口周边已经开垦耕种过的土地上,而是分给了左营、右营,分别带往三涧堡、牧城驿和三山口等地处金州背后的地区安置屯垦。

    当地原来的百姓早就在万历末年以及天启年间的连番征战之中被建虏反复屠杀干净了,侥幸没有被杀的,也都跟着东江镇的队伍撤往黄海之上的各个海岛去了。

    这些地方虽然不大,而且大部分地区还都是一片浅山丘陵地带,只有沿海、沿河、山间谷地等地方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一些小块平原,但是安置起那些跟随李信前来镇守辽东半岛南半段的流民百姓来说,却也是绰绰有余了。

    到了九月中旬,首次独当一面的李信终于将旅顺镇守府的军政民政事务等各方面安排妥当,金州城、三涧堡的工事整修恢复完毕,而许志忠领着右营和大批屯垦百姓新修的青泥洼堡,也初步完成了外围城墙的修筑。

    虽然新修的青泥洼堡内仍是一片起伏不平的荒地,但是一旦建虏来攻,分散在堡外的移民百姓们总算是有了一个可靠的容身之地。

    这些跟随前来辽东半岛的移民们,抵达半岛南端各个安置地点的时候,已经过了最后耕种的季节,因此只能依靠旅顺镇守府发给的粮食生活。

    而李信就是靠着本该无偿发给移民的粮食、农具和衣物等物资,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激励这些跟随前来的移民努力干活。

    金州城、三涧堡的城防工事,以及青泥洼堡周长三里的外围城墙的修筑,靠的就是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征募的移民百姓。

    九月末,青泥洼堡外围城墙修筑完毕的同时,兵部和武备院第三次拨给旅顺镇守府的大批火枪、火炮和各类武器弹药,被黄龙率领的天津水师船队跨海运送到了旅顺口。

    拥有了三千杆燧发火枪、六十门崇祯一式后装滑膛子母炮、十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以及上万担火药、上万枚手榴弹和猛火油弹的旅顺镇守府各营营官,一下子信心百倍,立刻就变得不安分起来了。

    杨遇春、许志忠、王翼明以及陈德、李侔,这些从皇明忠义讲武堂毕业的营官千总把总们,纷纷向旅顺镇守使李信请战。

    包括李信自己也变得跃跃欲试,准备在金州城以北一试锋芒了。

    十月十二日,就在黄台吉率领建虏大军横扫塞北草原蒙古各部,即将占据库库和屯的这一天中午时分,来自京师大内的内臣韩赞周,带着崇祯皇帝的密旨以及大批军饷粮食,在张可大的陪同下,乘坐登莱水师的庞大船队,来到了旅顺口。

    内臣韩赞周带着崇祯皇帝的密旨抵达旅顺口的第二天,整个旅顺口立刻就进入了整军备战的氛围之中。

    十月十六日早上,也正是林丹汗放弃库库和屯率众西奔的同一个早上,李信一边请韩赞周与参将李惟鸾率领镇守府后军水师营留守旅顺口,一边派出刘文贵乘坐李惟鸾麾下水师营船只,在旅顺口水师营游击管惟诚的陪同下,带着两千枚手榴弹作为礼物,前去移驻广鹿岛的东江镇左路总兵府联络曲承恩,请求曲承恩派军袭扰辽东半岛的东海岸。

    与此同时,李信作为登莱镇的监军御史,也留下了登莱水师船队中的两个水师营共计六十艘大小战船。

    登莱总兵官张可大则在率领水师主力回归登州的时候,让自己的弟弟,也就是接替李性忠之位担任的登莱水师副将的张可度,带着两个水师营的守备陈良谟和姚士良,留下听从登莱监军御史李信的调度。

    到任几个月来,一直往返奔波于辽东半岛南端各个地方的李信,对这个半岛的地形已然烂熟于心。

    别人或许不知道海洋之广阔无垠来去自如,不知道水师在海上的作用之巨大,但是曾经往返于天津和朝鲜、往返于瀛洲镇守府和登州之间的李信,却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所以,留下了登莱水师的两个营六十艘大小战船之后,同样在十月十六日,命令副将张可度率领六十艘战船,载着三十门崇祯一式后装滑膛子母炮,以及五百人的炮队官兵,带足了弹药和粮食,出了旅顺口,往西经过老铁山水道,沿着辽东半岛西侧的辽东湾北上。

    而他本人则在第二天上午率领旅顺镇守府的中军四个火枪队一千二百人,赶往三涧堡,与旅顺镇守府左营杨遇春、王翼明部两千人会合。

    三涧堡距离旅顺口内的城山堡不远,一千二百人即使顶盔披甲携枪带弹,步行半日也到了。

    李信率军抵达三涧堡的第二天下午,张可度等人率领的水师船队六十艘大小船只抵达三涧堡数里外的黑石滩海面。

    当天傍晚,李信再次从三涧堡派人前往金州城和青泥洼堡,命令刘国能、许志忠、陈德三人,伺机北上袭扰复州城东面和南面的建虏辖区,然后带着自己的中军火枪队和三涧堡驻军两千人,分乘小船陆续登上张可度麾下的水师船队。

    当天晚上,满载着旅顺镇守府中军和左营两千二百名火枪手、五百名炮手和一千名狼铣长枪手的登莱水师营船队,在夜色之中扬帆北上。

第六八六章 东江左路() 
刘文贵跟着自己的族侄刘国能走上造反道路之前,本是陕北延安府乡间的一个土豪劣绅。

    按理说,这样的人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分子,不应该走上造反道路。

    但是,事情就是这么古怪。

    天启末、崇祯初的几年间,陕北大地连年干旱,靠天吃饭的陕北乡间,一片焦土,即便是地主豪强之家,经过连年累月的欠收,也没有多少余粮了。

    久而久之,这些人跟普通百姓一样活不下去。

    更何况,老刘家出了刘国能这么个桀骜不驯的“塌天王”,于是,本来是一个地主老爷的刘文贵,也只好弃家逃亡,到后来,有了族侄刘国能的下落以后,就干脆投奔刘国能,走上了当反贼的道路。

    只可惜反贼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到处辗转逃亡、妻离子散的日子,自是苦不堪言,可即便是刘国能脱离闯王高迎祥,投奔了“横天一字王”王嘉胤,然后自立门户之后,他跟着刘国能也没过上过几天消停日子。

    所以,对于刘国能杀人放火受招安,刘文贵打心眼里赞同这个最后的决定。

    如今,刘文贵因为粗通文墨,受命在旅顺镇守府当个行人,虽然是芝麻绿豆大的官职,但他却也十分知足,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将失散在陕北家乡的妻儿老小接出来,远离那个十年九旱的贫瘠之地。

    这一次,是刘文贵头一回奉命前往东江镇左路总兵府办理公务,虽然知道请兵协助进攻辽东半岛北面的建虏并不容易,但是他依然十分高兴能够得到这样的差事。

    这说明,李信这个进士出身的旅顺镇守使,并没有把他们刘氏叔侄当外人。

    十月十七日中午,刘文贵跟着旅顺口水师营的游击管惟诚,乘坐水师战船抵达了广鹿岛,靠岸登岛之后,很快就在广鹿岛参将毛仲裕的带领之下,来到了东江镇左路总兵府拜见曲承恩。

    刘文贵、管惟诚在曲承恩面前行了拜见之礼,刘文贵当即递上了李信写给曲承恩的书信,同时说道:

    “启禀总兵大人!数日之前,朝廷派了内官,来到旅顺口,带来了皇上万岁爷的旨意,要我旅顺镇守府尽快出兵北上攻击复州建虏。

    “我家镇守使大人让小的前来送信,请求大人传令东江左路总兵府从海上派军予以出兵袭扰建虏后方。

    “小的还奉命带来了武备院新出的霹雳弹一千枚、猛火油弹一千枚,作为出兵协助的答谢,请大人一并签收!

    “这是我家大人写给曲总兵的信件,请总兵大人过目!”

    霹雳弹就是手榴弹。

    虽然手榴弹是皇帝亲自命的名,可是这个名字或许真的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叫法,皇帝嫌震天雷冒犯上天,当然不能再叫了,但是霹雳弹这个名字却悄然流行开来。

    曲承恩也听说过武备院的火枪、火炮、霹雳弹、猛火油弹之类的火器,见李信如此郑重其事,心里也肃然,接过书信,拆开,看了起来。

    其实,对于刘文贵说的这番话,曲承恩已经知道了大概。

    因为就在数日之前,前往东江镇传旨的另一位内臣张国元,从广鹿岛匆匆经过,虽然没有向曲承恩透露皇帝旨意的具体内容,但是早前一个多月,来自京师皇宫大内的另一位大太监褚宪章已经抵达了东江镇。

    而位于皮岛的东江镇大帅府,也早就将东江镇所属的五路总兵召集到了皮岛传达皇帝整军备战等候时机的旨意。

    如今,时隔一个多月之后,又一位内臣匆匆前来,曲承恩这个当年亲自参与开辟东江镇的明军老将,不用多想也知道,当时大太监褚宪章所说的那个时机已经到来。

    曲承恩仔细地看了又看李信差人送来的信件,对李信在心中描述的全盘谋划暗赞不已,心想,这李信果然不简单!

    对于旅顺镇守府的设立,东江镇上下自然十分关注,尤其是辖区相邻的东江镇左路总兵府上下。

    而旅顺镇守使的人选自然成为了曲承恩关注的对象。

    前番在金州城内办理移防交接手续的时候,曲承恩曾与李信匆匆见过一面,一个是进士出身的文官,一个是行伍出身的老将,两个人自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交流。

    不过李信对曲承恩的尊重,却让曲承恩对李信十分满意。

    只不过对于出身行伍身经百战而走上总兵之位的曲承恩来说,朝廷委任一个进士出身的白面书生担任旅顺镇守使这样的重任,实在是有点太过儿戏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曲承恩时不时地就会打听一下旅顺镇守府的情况,而东江镇左路总兵府在辽东半岛上遗留下来的两个前哨屯堡,即红嘴堡和望海堡,也不间断地在向广鹿岛报告着各种情况。

    李信派遣刘国能部进驻金州城,并继续增筑金州城城防的消息,一点也没有出奇之处。

    但是李信调派一营官军带着数千百姓屯兵三山口,在青泥洼河畔修筑青泥洼堡的消息,却让曲承恩刮目相看。

    后来又听说朝廷三番五次地往旅顺口内运送各类火器装备,让他心生羡慕和感慨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了旅顺镇守府以及这个进士镇守使在皇帝眼中的地位。

    如今拿到了李信差人送来的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