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324节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324节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外出打仗的时候,除了各旗自备一部分粮草之外,其他的大头就都由公库支应。

    这个制度本身是合情合理的,不仅符合八旗旗主们的利益,而且也符合黄台吉加强集权的需要,所以很快就推行开了。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到了昂阿拉带着正蓝旗的二十个牛录进驻广宁城,而德格类带着正蓝旗的另外二十个牛录进驻大凌河城,需要大量粮草供应的时候,莽古尔泰不干了。

    七月初八上午,蓟辽督师鹿善继写给黄台吉的回信,被德格类派人快马送回了沈阳城。

    鹿善继写给黄台吉的回信,当然是按照内臣郑之惠带来的皇帝的旨意写就的。

    鹿善继在信中,虽然断然拒绝了黄台吉要求大明惩处毛文龙和刘兴祚的和谈条件,但是却没有拒绝和谈本身。

    而且还告诉黄台吉,大明皇帝陛下已经派出了内臣,即司礼监太监郑之惠前来主持议和事务。

    鹿善继还在信中表示,大明皇帝陛下愿意承认后金国的存在,并且同意与建虏后金国共同商议划定边界。

    而且在商定边界之前,相互承认目前的现状,各守边界,互不侵犯。

    郑之惠这边投递过去的信件,也是绑在箭支之上射过去的,当然没有封口什么的,德格类看了之后觉得事关重大,自然不敢耽搁,当天就派人送回了沈阳。

    而黄台吉在召集了自己的集贤院文士们计议了的一天之后,在第二天,也就是七月初九日的上午,辰时,召集在沈阳的旗主贝勒大臣们,商议对策。

    鹿善继的回信,虽然让黄台吉本能地感觉到有点怪怪的,觉得大明朝廷怎么可能会这么好说话,之前趾高气昂、寸步不让的态度哪里去了,怎么一下好像全都变了个样子。

    但是黄台吉此时的心中,也不是真正的想议和,因此鹿善继的回信倒也让他看到了之前的计策还有实现的希望。

    即便是用借刀杀人之计除掉毛文龙或者刘兴祚的计划实现不了,那么至少通过议和来稳住大明,给自己争取时间西征察哈尔林丹汗,把整个蒙古本部的左右翼全部纳入麾下,却是很有希望的。

    七月初九日上午辰时,沈阳汗王宫,也就是现在的大金国皇宫笃恭殿里,满殿都是金钱鼠尾大光头。

    时值盛夏,沈阳城里一样是酷暑难耐,所以今日齐聚笃恭殿议事的旗主贝勒和大臣们,都是清一色的金钱鼠尾大光头,除了头顶上那根细长的小辫子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剃得锃明瓦亮。

    范文程、宁完我等集贤院的汉人检讨们,跪在殿中的一个角落里,打量着肥头大耳、细眉长目的黄台吉。

    黄太吉原本英武不凡的帝王之相,却被脑袋上顶着的那一根小辫子破坏掉了,心里真是有种说不出的滑稽和诡异。

    李永芳等最初一批明军将领,投降奴儿哈赤的时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用剃发结辫的。

    这些人被特别允许保持汉人衣冠、发式和兵甲,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从哪个明朝降官降将开始,这些汉人降官降将,开始通过剃发结辫来显示自己的忠诚,搞得其他前来归顺的汉人也不得不跟着剃发结辫了。

    其实,范文程、宁完我这些汉人秀才,再怎么心甘情愿地当汉奸,他们也改变不了自己血管里流淌了几十年的汉人血液。

    所以虽然跟着剃发结辫了,但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大金国贝勒大臣们头顶上的金钱鼠尾,还是有点别扭。

    如今听说要“议和”,而大明皇帝那边似乎还颇有诚意的样子,这让范文程等汉人谋士们反而有点担心。

    他们这些人担心的是,黄台吉可千万别经不住诱惑,真的与大明朝议和了。

    因为要是那样的话,他们这些背弃了大明,背弃自家祖宗的降人,岂不是两面不落好,里外不是人?

    范文程心思电转期间,黄台吉已经让如今集贤院的昂帮章京达海,也就是集贤院总管大臣达海,念完了明朝这边的“和书”。

    大明朝这边的“和书”念完,笃恭殿中的旗主贝勒大臣们,都是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今天这太阳难道是打西边升起来的吗,怎么一向死硬的明国君臣居然也同意议和了?!

    不过,如今黄台吉的权威日重,旗主之中除了代善和莽古尔泰这两个奴儿哈赤时期原本位在黄台吉之上的大贝勒之外,已经没有人敢于在笃恭殿议事的时候胡乱说话,公开质疑黄台吉的任何决定了。

    奴儿哈赤亲封的,与其同时代的后金五位谙班大臣,此时也都已经相继老死病死了。

    而且过去的五谙班制度,也在黄台吉的提议下,搞成了八大臣,新任的八大臣,比如罗什、希福、达海、库尔缠、扬古利、达尔汉以及冷格里、纳穆泰等人,又多数出自两黄旗,全都是黄台吉的亲信和支持者。

    这些人既是黄台吉提拔起来的后金国八大臣,同时又都在集贤院里各挡一面,帮着黄台吉这个金国大汗或者或金国皇帝处理两黄旗的事务,以及整个后金国的军政事务。

    最初作为黄台吉本人政务参谋班子的集贤院,如今几乎一跃而成为了后金国的小朝廷了。

    只是这个小朝廷直接听命于黄台吉,而且也只听命于黄台吉。

    不管什么事情,都是先由这个集中了汉人书生与八旗智谋之士的集贤院商议。

    他们拿出了对策之后,交给黄台吉,黄台吉认可之后,再拿到笃恭殿上与众旗主贝勒们商量决定。

    之前黄台吉在广宁城外自己定下的“议和”之计,还没有在后金的朝堂之上公开讨论。

    不过黄台吉率领大军回到沈阳之后,这个消息也已经传开了。

    后金八旗与明军打生打死这么多年,现在突然说议和,当然也引发了一些议论。

    有的人不愿议和,与此同时也有的人愿意议和,一时之间沈阳城的八旗权贵圈子里各种议论甚嚣尘上。

    只是如今黄台吉权威日重,没有人敢于前去询问质疑罢了。

    而黄台吉终究也是一代英主,知道这个事情不说开了也不行,八旗上层要是不能心往一处想,那么迟早会出大问题。

    “这几天各个旗主贝勒府里议论纷纷,说的都是听来的传闻,说朕准备与明国议和了。

    “刚才达海宣读的,正是明国君臣着人送来的和书,你们也都听见了,都说说看,我大金与明国的这个议和,究竟该不该进行下去?”

    说完这话,黄台吉抬头扫视了一圈或跪或坐在笃恭殿中的旗主和贝勒们,等待众人说话表态。

第五二三章 岂不危矣() 
黄台吉的御座高高在上,其下与之并列左右的,乃是代善和莽古尔泰两位大贝勒。

    这两人此时已经知道了黄台吉的谋划,所以只是静静地看着,不发一言。

    除了这两人以外,此时身在沈阳的旗主,只有镶黄旗的豪格这么一个旗主了。

    不过,此时身在汗位的黄台吉,属于自领两黄旗的情况,所以豪格这个镶黄旗的旗主,在其父黄台吉面前不过是个傀儡罢了,对于镶黄旗的旗务根本做不了主,一切都得以黄台吉马首是瞻。

    此外,镶蓝旗旗主贝勒济尔哈朗,此时在鸭绿江口的镇江堡坐镇。

    而两白旗的旗主多尔衮和多铎兄弟,又各率所部在盖州、复州坐镇。

    至于镶红旗旗主岳托,则被黄台吉派到了铁岭开原一带驻屯。

    这样一来,老奴奴儿哈赤生前定下的八王议政制度,到了这时,基本上也就不废而废了。

    黄台吉问完了话,等着众人表态。

    在座的旗主贝勒大臣们,看见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都不说话,彼此相互看看,最后新任八大臣不久的老臣希福,站起来躬身说道:

    “主子在上,明国与我大金仇深似海,先汗以父祖之仇等七大恨,起兵讨明,先夺其河东地(辽河以东),后夺其河西地(辽河以西),彼此互为仇雠于今已有十三年矣,明国万历以来君臣,皆以灭我大金为夙愿。

    “所以,以奴才之见,此番明国议和,不过是因其国内纷乱,无力东顾而已,必非出自其君臣本心。

    “主子素来英明,难道真有与明国议和之意吗?”

    希福虽是老臣,在奴儿哈赤时代即已见用,只是他出身苏完部瓜儿佳氏,如今正是编在正黄旗下,所以于公于私,他都得叫黄台吉为一声主子。

    希福所说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建虏高层权贵的意见,此时说了出来,殿中不少人都是点头。

    贝勒阿巴泰这时也说道:“希福所说不错!我大金与南朝是敌国世仇,这是先汗在时就定下来的大政,岂是说改就能改的吗?

    “何况去岁我大金勇士因为刘兴祚这个汉人奴才的背叛,而惜败于东江,十二贝勒惨死朝鲜,此仇尚未报了,如今大汗又岂能与南朝轻言议和?!”

    阿巴泰是老奴第七子,论年龄尚在黄台吉这个老奴第八子之上。

    不过因为他的母亲出身伊尔根觉罗氏,算起来只是老奴抢来的一个妾室而已,地位比较低贱,同时也不受宠,所以阿巴泰既不是嫡出,也不受奴儿哈赤重视,地位因此也一直不是很高。

    阿巴泰年龄比黄台吉大,但在奴儿哈赤生前却没有得封贝勒,属于奴儿哈赤儿子之中不入八分列的一个。

    若不是阿巴泰作战勇猛,屡立战功,那么恐怕他连一个不入八分的小贝勒也混不上。

    后金的大贝勒,统一都叫和硕贝勒,而小贝勒们则各有各的称号,比阿巴泰就叫饶余贝勒。

    这种杂牌贝勒与如今后金八旗编外的女真各部,以及东蒙古诸部归附的部落首领,得封的等级一样。

    如今连自己的侄子辈们都有多人成了旗主贝勒,也就是和硕贝勒,而他作为老奴的第七子,黄台吉的哥哥,却还是一个杂牌贝勒,属于老奴儿子中始终不得志的一个。

    也正因为这样,阿巴泰在奴儿哈赤活着的时候,就始终心里不服气,总是当众发牢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

    他的贝勒爵位,是奴儿哈赤死了以后,黄台吉为了争取像他这种奴儿哈赤庶出的儿子们的支持,而封赏给他的。

    不过,去岁阿济格战死,而阿敏又遭圈禁,镶红旗和镶蓝旗接连空出了两个旗主之位,而他这个老七却没有得到其中任何一旗的旗主身份。

    所以心里再一次对黄台吉充满了牢骚和怨言,此时接着这个机会,算是发泄了出来。

    阿巴泰说完了这话,同为贝勒的杜度、硕托、萨哈廉,也纷纷跟着说道:

    “大汗,明人历来虚伪而奸诈!此番议和恐是其缓兵计策,若我大金与其议和,息兵止戈,不出数年,我八旗勇士耽于安逸而疏于征战,恐怕大祸立刻就来了。还请大汗明察!”

    阿巴泰的贝勒是黄台吉继承汗位之后给的,而杜度、硕托和萨哈廉三人的贝勒之位,却是奴儿哈赤生前给的,虽然也是不入八分的贝勒,但是论其地位反而还要高于阿巴泰。

    其中的贝勒杜度,一度还曾是镶白旗的首任旗主,只是因为其父褚英因为触怒奴儿哈赤而被赐死,连带着他这个褚英长子,奴儿哈赤长孙,也跟着受到了连累。

    不仅被剥夺了镶白旗旗主的身份,而且还被拿掉了贝勒之位,多年过后,也只是在镶红旗里当到了一个梅勒额真。

    如今的这个贝勒之位,是在去年阿济格死了以后,黄台吉和代善为了换取他支持岳托入主镶红旗,而恢复给他的爵位。

    至于硕托和萨哈廉,前者是代善的次子,早在老奴奴儿哈赤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贝勒了。

    后者则是代善的第三子,他的贝勒之位则是黄台吉为了换取代善的支持而封赏出来的。

    除了阿巴泰,剩余的这三个贝勒,都是老奴的孙子辈之中比较年长有作为的。

    虽然都不是旗主,但却都是所在各旗的重要人物了。

    要么就是所在各旗的固山额真,要么就是所在各旗管理旗务的大扎尔固齐,也即是“大断事官”的意思。

    听了这些有疑问的贝勒大臣们的话,黄台吉咳嗽一声,将殿中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然后说道:

    “今日,朕召集你们前来,就是要与你们明说,我大金与明国议和是假,预备攻伐明国是真。

    “你们能够牢记先汗的遗志,这一点很好,朕很欣慰。

    “不过攻伐明朝需要讲究策略,而朕的策略,就是南朝史话《三国演义》上的一句话,就叫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面上与其议和,可以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