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25节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25节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的新屯户,刚安顿下来没多久,就病死了,但是杨相公也给屯区请来了给皇帝看病的御医,到这里设了医馆,还经常到屯子里巡诊,这样的好事以前哪听说过啊。

    新屯户们这么想了,心也就逐渐安定了。

    虽然一些御史言官不断上疏建言暂停屯垦,但朱大明根本不理会,因为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募民屯垦这样的朝廷大事,锦衣卫和东厂怎么可能会缺席呢。就是杨应乾掌握的军屯司,也不会对那些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的饥民们完全放心。

    每个募民点,都锦衣卫或者东厂的探子,而那些孤零零一个人前来应募的青年男子都会受到格外的关照。

    每个屯垦点也都有锦衣卫、东厂或者军屯司自己安排的线人,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很快就会被发现上报,根本威胁不到各个庄子的稳定,更不可能威胁到京畿周边或者京师的安定。

    朱大明对此是完全放心的。朱大明虽然继承了朱由检的身体,但却拥有来自后世的灵魂。

    四百年后的世界上,即便民主、人权等等概念已经充斥人们的头脑,甚至造反无罪、造反有理的说法都烂大街了,也不会有人闲着没事想去造反。

    何况如今天地君亲师的观念在老百姓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但凡老百姓还有一口饭吃,还没被逼上绝路,就不会有人想着去造反。

    至于即将到来的崇祯元年,陕西大乱,无数饥民造反,那也是因为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不抢大户就没饭吃,没饭吃就会饿死。

    即便如此,那些饥民也是在吃完了草根树皮之后,到人相食的地步,看不到一丁点儿希望的时候,才不得不跟着一些地痞无赖到处去抢掠。

    而如今,皇帝拿出了自己的皇庄,给饥民们耕种,在地租普遍超过五成,有的甚至达到六成、七成的时代,提供种子农具,头一年无偿耕种,第二年才收两成的地租,而且不要银子,就要粮食,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了。

    最主要的是,在这些老实巴交的流民眼里,到这里应募当佃户,当的可不是一般的佃户,特别是早几批流民,分了皇庄里的地,那就是在给皇帝家当佃户啊,自己岂不是成了皇帝老子家的人?好不容易遇上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哪个脑袋进水了会去琢磨造反的事情?

第四十一章 新型作物() 
中国发展到明末,人口当然是早就超过一个亿了,但是并没有超过两亿,根据后世的各种测算,明末中国人口最多也就一亿五千万左右。

    这个数字虽然不小,在十七世纪绝对是世界第一了,但是与后世中国的人口总额相比,那又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特别是,明末中国人口的重心,其实已经转移到了南方,长江两岸才是当时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至于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人口的密度并不是最大的。

    至于九边各镇辖地,人口的密度就更小了。之所以这些地方最先出现流民,而且流民也最多,实在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天灾人祸太多。

    十七世纪的上半个世纪,是如今世界史上公认的小冰河时期,每年的霜降和降雪,要比之前的时间,提前一个月左右,不仅是天冷的早,而且冬季的气温也更低。

    这也是后来崇祯皇帝下旨,让徐光启主管钦天监,在汤若望等西洋传教士的帮助下,重新编订历法的根本原因。

    这个重新修订的历法,历史上就叫《崇祯历法》,后世沿用的农历,就是在这个崇祯历法的基础上反复修订而来的。

    一旦出现了这种长期的气候的变化,本来的气温较低、干旱少雨的北部边境就更加不适合传统的作物耕种和人类居住了。这也是蒙古人不断南下抢掠,而女真人不断南侵的外部客观原因。

    不光是当时的中国如此,十七世纪头几十年的欧洲,也因为气候的变化,处于列国混战的局面。

    崇祯皇帝统治中国的时候,也正是德意志三十年战争进入高峰的时期。

    虽然气候的大环境在变坏,但是大明朝并不是没有改变的机会,只是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没有抓住这个机会罢了。

    对朱大明来说,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很简单,一个是移民,既然北方负担不了更多的人口,那就移民,往南方移民,往海外移民,为中国人开拓更适合人类居住的更大的生存空间,比如当时的东番岛、琼州岛,以及广阔的东南亚。

    当时的东番就是后世的台湾岛,琼州自然就是后世的海南岛。在十七世纪的上半叶,这些地方,都要比陕北、晋北、冀北更适合人类居住。

    另一个就是换种农作物。既然小麦、水稻、小米在日益寒冷干旱少雨的北方没法给人们带来足够的食物,那就种植其他能够适应这个气候的其他农作物。

    这样的农作物是有的,那就是从海外传来,当时已经在闽粤山区种植的番薯、土豆和玉米。一想起这些,朱大明就更加期盼徐光启的到来了。

    到达通州后的第二天,徐光启暂时撇下其他的随从人员,只带两个亲信家仆启程,骑着潞河驿提供的驿马,加快了进京觐见皇帝的步伐。

    家仆身上,背着皇帝任命他为礼部尚书的圣旨,所以一路上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人还没到通政司,王承恩就已经带着一干人马在通政司的衙门口等着了。

    如果不是昨夜潞河驿传进来消息的时候已经太晚,王承恩此时估计已经到了潞河驿亲自迎接了。

    皇帝对徐光启的重视程度,王承恩最清楚。自从下了召见的圣旨,皇帝三天两头就问人到没到,至于问了多少遍,王承恩都有点记不清了。

    有个性的大臣,王承恩见得多了,但是像徐光启这样,接了皇帝任命他为礼部尚书的圣旨,还是这样慢腾腾不着急上路的,也算是唯一一个了。但看皇帝的意思,是一点生气的迹象都没有。

    徐光启不是腐儒书呆子,见了传说中皇帝的心腹也是礼遇有加,让王承恩对他的印象就更好了。

    很快,徐光启就在王承恩的带领下,到了乾清门,然后就是进去禀报,而随他出来迎接的还有没有见过面的新任大明皇帝。

    在徐光启的眼中,皇帝不高也不矮,身材偏瘦,面容白皙,走起路来步步生风,充满自信。

    还隔着十几步远,确认是对方身份以后,站着等候徐光启赶紧跪地,高呼万岁。

    朱大明则赶紧上前,紧紧搀扶着徐光启的手臂,连声说“爱卿免礼”。

    对徐光启这样学贯中西的科学家,朱大明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在内廷诸多大太监和拱卫司人员的见证下,朱大明紧握着徐光启的手,一同进了乾清宫。

    从此,京师上下都知道了新任礼部尚书徐光启,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比孙承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两人在乾清宫东暖阁,也就是皇帝的御书房坐定。

    朱大明看着已经六十四岁、头发胡子都有点花白了的徐光启说道:“徐爱卿何来之迟也?天津事务可是已经了结?”

    徐光启一听,心说皇帝对自己的迟到看来还是有点在意的,于是说道:“陛下待臣之厚,古未之有也。臣在天津多年,试验几种外来农作,近来正有所得,之所以留津多日,实是为了觐见陛下的时候有所报也。”

    朱大明听了顿时高兴起来,自己还没提这个事情,徐光启倒是主动说了,看来适合屯垦的高产农作物有办法了,当下也不掩饰心中激动,连忙说道:“爱卿在天津多年,曾经上疏所言的番薯,可是已经试种成功?”

    徐光启看皇帝激动,自己心里也挺高兴,说道:“回禀陛下,不止是番薯,臣在天津试种之种子,尚有土芋和棒谷。这些作物虽源自海外,但对大明之土地颇为适应,与我华夏之旧有五谷相比,产量更大,更耐旱,更耐寒,即使在天津滨海的盐碱地,也能生长。特别是土芋,蔓生,叶如豆,根茎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产量尤大……”

    朱大明越听越高兴,然而又担心徐光启所说并非自己所熟知的土豆和玉米,因此说道:“爱卿可带来实物,且容朕一观。”

    徐光启当然带来了实物,本来就是进献给皇帝的礼物,只是不方便带进乾清宫,留在了乾清门外皇帝的侍卫亲军处。

    很快,王承恩就带着一个布袋子进来了,并交给了徐光启。徐光启在皇帝的面前把袋子打开,从中拿出一物,由王承恩递给皇帝。

    朱大明看了看这个圆圆的小东西,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果然是土豆!

    明人记录中的土芋,正是后世常见的土豆,只是个头比后世的要小一点,此外并无太大的差别。这个是救命的东西啊!朱大明看了这个以后,心里踏实多了。

第四十二章 农事院使() 
看完土豆和番薯,正自兴奋的朱大明很快就又看见王承恩递过来一样东西,还没拿到手就认出来了,正是玉米。

    后世玉米极为普及,司空见惯,但是在这个时空之中见到玉米、土豆这类后世常见之物,朱大明比看见黄金都更兴奋。

    玉米,也是源自南美洲的作物,同样是西方殖民者带来东南亚的物种,然后又通过东南亚等地传入中国。

    据史书记载,早在1531年的时候,玉米就已经传入了广西。

    李时珍在1578年完成的《本草纲目》中就已经有了玉米的记载,但是直到乾隆时期,玉米在中国的种植都还比较稀少,一直作为御用之物,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耕作。

    看着难掩激动的大明皇帝,徐光启心中也是松了一大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辛辛苦苦试种成功的新型农作物,不被皇帝重视,那样的话不仅他这几年的心血白费,就是大明北部边地的饥荒也没有好的办法挽回了。

    徐光启最后拿出来的番薯,就是后世的地瓜,南方也叫红薯。这个东西也是产量超大的作物。

    后世普通的山地旱地,玉米的亩产大概在一千到一千五百斤,有的后期管理到位的话,可以达到两千斤。

    地瓜的亩产则更高,大概在三千到五千斤之间,而土豆的亩产尤其高,普通的农田就可以达到四千斤和六千斤之间,要比小麦、水稻、高粱的亩产高多了。

    这个年代没有后世常见的化肥,产量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即便没有化肥,照比这个时代的小米和小麦来说,产量也是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如今,只要这几样粗粮的种植面积上了规模,历史上的饥荒问题就能慢慢解决掉,短时期内至少也能大大缓解饥荒带来的那些严重社会问题。

    看了徐光启带来的东西,朱大明非常高兴,这也是他来到大明以后最高兴的一次了。

    看着皇帝如此高兴,殿中的太监宫女们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虽然这个皇帝很少冲他们发火,但是这个皇帝可不是个好说话的善茬子啊,内廷、东厂和锦衣卫的大清洗,给这些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这些日常在乾清宫伺候的太监宫女们,唯恐皇帝哪天再发火,给自己和其他数不清的人带来杀身之祸。

    朱大明倒是没想这么多,他现在只想尽快将土豆、玉米、红薯推广种植,希望到明年夏秋季节,就能够又一次丰收,抓紧缓解一下北方的饥荒,同时也使得饥民的叛乱范围小一点,烈度能低一点。

    想到这些,朱大明对徐光启说道:“徐爱卿献上这三样作物,在朕看来,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打算在天下推广种植,凡是山地、坡地、旱地、盐碱地,皆可种植这三样作物。今后吏部考评选拔官员,也要把这三样高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作为一项内容。”

    徐光启听了这话,当然高兴,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受,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却说道:“陛下,此等作物,虽然高产,且极易种植存活,但眼下臣培育出来的良种尚不多。

    “臣建议明年春,陛下可先在京畿附近划出一块田庄种植,到了秋季,此物两种则数十倍于当前,到了后年即可在直隶、九边,乃至陕西、山西等地逐渐推广种植。”

    朱大明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急,但是到了崇祯元年以后,整个天下就开始乱了,由不得朱大明不急啊。

    徐光启看朱大明沉吟不语,接着说道:“陛下,此物在闽南、粤北等地,已经种植多年,朝廷或许可以去文福建、广东等地州府,由其进献良种,若能在北地种植成功,也算是多了一条推广的法子。”

    既然没有别的办法,朱大明也只好接受这个现实,请徐光启尽快起草一个折子,把请求试种和推广种植玉米、土豆和甘薯的事情写清楚,然后转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