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余烬-第16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得那个声音再度响起:“让他们去吧,再的找些人来,分别试试酒和菜,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至此刘稷已经肯定,发声男子一定就是严庄,也只有这等心思稹密之人,才会考虑得这么周详,事情败露是意料中事,只是没想到,才过了这么点时间,便让人发现了。
结果不出意料,酒中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羊肉,经过医者的判定,里面让人下了腹泻之药,虽有作用但并不致命。
“此羊来自何处?是平日里送的那一家么。”
“回先生的话,确是平日里那一家。”
“今日可有什么蹊跷之处?”
“还真有,今日取货时,他们的存货全都得了病,不得已,只能从城外送来,耽误了近两个时辰。”
“送羊的是货主本人么?”
“非也,是他的仆人。”
“你们见过没有?”
“这倒不曾见,不过他们与那货主一样,俱是突厥人,口音穿着都对。”
严庄看着眼前的酒菜,沉吟了一会儿,挥挥手说道。
“行了,事情到此为止,不要对任何人提起,都去歇着吧。”
听到这句话,刘稷马上起身,攀着院墙翻进了庭苑中,他知道,对方心里一定是有了什么决定,马上就会离去,自己的机会来了。
就在他回到之前的藏身地时,院门再次被打开了,那盏灯笼在寒风中摇曳着,慢慢走过来,依然是两个人,一前一后。
刘稷屏住呼吸,计算着他们的步伐,他必须要在任何一个人发出声响之前,控制住局面,然后在同伴的帮助下,将他们运出去,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灯笼在一点一点地靠近,刘稷甚至已经能看到火光后的那张脸,一个颌下留着清须的中年男子,约在四十岁左右,身材大约一米六五,体重不会超过八十唐斤,他可以直接扛在肩上,至于前面的小厮,最多十五岁,身材瘦小,只需一个手刀就能放倒。
就在他注力于腿,打算做出一个飞身扑出的动作时,突然从相反的方向,亮起了一大片火光,然后便是急促的脚步声,刘稷迅速将身体陷入山石之间,连头都不敢露出来。
脚步声渐渐接近,就在他的附近停下,然后响起了一阵对话。
“严先生。”
“杨大夫,何时到的?”
“方才,听闻先生的护卫身体不适,故此前来一晤,可有什么不妥吗?”
“有人想要逼严某现身,不足为奇。”
“先生何出此言?”
“事实如此,严某不得不多想一层,某藏身此地,所知者不过寥寥数人,而如今,想来他们也知晓了。”
“先生指的是李府?”
“是与不是,都不足为奇,李相国虽然已经故去,手段却着实厉害,否则你也不会让某相助了,他们还会有什么后招,你我一无所知,或许这只是个开始。”
两人的对话声音不大,也没有从人在边上,刘稷再三忍耐,才按下了出手的打算,因为从这些对话中,他已经清楚地知道,打乱他计划的人,就是。
杨国忠。
第五十七章 绑出()
他们并没有交谈太久,便合在一起离开了,至始自终,刘稷都没有出手,因为杨国忠带了大量的护卫,他的手上连一把横刀都没有,根本不可能硬拼。
从身形上看,那是一个高大魁梧的男子,出身市井的杨国忠,可不是什么文弱书生。
当他们进入主院,两边的院门被关上,偌大的庭苑中又恢复了安静和黑暗,刘稷撮指于嘴,发出一阵“咕咕”的鸟叫声,很快,几个同伴就聚集到他的身边。
“情形有变,目标已经有所察觉,明日或许就没有机会潜入了,我决定启用备用计划,从曲江池的方向,潜入主楼,你们负责在下面接应,或许我们要游很长一段距离。”
一切都在进来之前就计划好了,四个人都没有什么异议,之所以要求他们会水,就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变故,曲江池很长,一个人带着一具身体,可能游不了多远就会精疲力竭,五个人就不一样了,至少可以轮换。
他们跟在刘稷的后面,翻过靠水的那一面院墙,从一个不大的坡上滑下去,潜入了冰冷的池水中,到了主楼下面,所有人一齐浮出水面,爬上同样的一道斜坡,然后托起刘稷让他翻过院墙,便留在外面等待。
刘稷顺着院墙溜下去,下面是主楼的后沿,没有人迹,巡兵被楼层挡住,自然也不会发现他,只是这一面没有门,他需要爬上窗子,才有可能进去。
他的身前,是一座高约十五米的塔式建筑,共分三层,下宽上窄,越往上房间应该越少,按照这个时代的特点,作为主人的虢国夫人,应该住在最高的那一层,而客人不是最下一层就是第二层,他要爬的高度,也就是十米左右。
这种木质结构的高楼,通常由几根廊柱做为支撑,像这样的高度,所需的支撑柱更是不会少,光是他眼前所见就有六根之多,整幢楼至也有二十根,这还只是外围,里面几乎有着同样的数量,也就是说,整个建筑就是架在四十根以上的粗大木头柱子上的一个长方形的箱形结构。
现在他要做得很简单,顺着突出于楼外的一根柱子,慢慢地爬上去。
刘稷从腰间的革囊里,取出一对皮手套,准确来说,这是一对完好的雪狼爪子,去掉了肉质层和筋骨,再加以硝制,完整地保留了它的模样,当然还有前端的利爪。
雪狼的前爪呈一种鹰嘴状的倒勾,可以轻易撕开硬皮甲,就连铁制的札甲,也很难挡住它的全力一击,硬度可想而知。
刘稷用套上狼爪的双手环抱住粗大的柱身,双脚撑在柱面上,像一只青蛙般地一点一点往上挪,尽量不发出太大的响声。
尖利的狼齿刺入硬木当中,会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其效果早已经在树身上得到了验证,唯一的麻烦是会留下十分明显的痕迹,当然现在已经顾不得了。
这个方向上,一楼没有开窗,当他爬到二楼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准确来说,是女人动情时的喘息声,他一点都不陌生。
刘稷悄然探出头,身体斜着挂在了半空中,离他不远处的木窗是那种下推式的,只开了一道不大的缝,从空隙处,只能看到一个男子赤露的背影,以及若隐若现的雪白女体。
“啊,嗯。”女子似乎捂着嘴,在极力地忍耐着。
一番动作之后,男子突然亢奋起来,一边加大了力度一边骂骂咧咧。
“小娼妇,去死吧。”
随后便趴在女子身上不动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又直起身,他的身材很是高大,将整个窗口遮挡得严严实实,刘稷只能听到一阵细碎的穿衣声,却看不到女子的模样。
“死鬼,忒大力,弄得奴好生快活。”
女子发出一阵娇媚的惊呼,似乎嘴被堵上了。
刘稷心里一愣,这声音,他在哪里听到过。
没等想明白,房间里又有了动静,房门似乎被打开又关上了,应该是女子走了出去,而男子的身影在窗边闪过,紧接着又进来了什么人。
“严庄怎么说?”
“他打算明日离城,希望咱们送一送。”
“这老小子,一定是嗅出了什么,想不到,李哥奴那个老货,死都死了,还能有这样的能耐,会是哪一个做的?李岫,若是他有这本事,早就坐上某的位子了。”
“严先生的意思,郡王战事正酣,若是不能短时间击败李献忠,咱们都会有麻烦。”
“咱们哼。”
女子的声音刘稷一时没想到,可男子的声音他已经知道了,就是方才在庭苑接上严庄的杨国忠。
传闻中他与自己的族妹虢国夫人有染,难道方才那个女子就是?他们今天是结伴而来的么,严庄察觉出了什么,要离去?他们将事情想到了李林甫的身上?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刘稷的脑海中打着转,看来今天晚上,是唯一的机会了。
如果这个房间是杨国忠所住的,那么听他的口气,严庄也必然在这一层,杨国忠的屋子里始终有人在,他没有办法出其不意地进去,只能放弃了干掉这个家伙的想法。
接下来,不需要再向上攀爬了,刘稷抓住窗沿,踩着下一层的凸起处,一点一点地横向移动,直至下一个窗口处。
严庄站在推开的窗子前,并不是为了欣赏夜景,而是冷风能让他头脑清醒,因此,当眼前突然出现一只动物的爪子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反应。
隔着窗子,刘稷一个手肘打在他的颈项处,让他的整个身体软倒在地上,然后便轻手轻脚地跳进屋子,一个身材不高的小厮正在里间收拾着床榻,除此之外没有旁人,刘稷在他反应过来之前,出其不意地将他打晕,以免被发现得太快。
他在一张小几上找到了一封没有写完的信,从里面的文字证实了被打晕的就是严庄本人,刘稷赶紧将屋中的灯火吹熄,房门从里面插上。
他走到窗口处,估算了一下到底下的距离,大约在五米左右,解下缠绕在腰间的绳子,将倒在窗前的严庄用布条缚住手脚,堵住嘴,想了想,又进到里间,把那个小厮挟出来,同样捆住,两个人加在一块儿,也就百十来斤,他干脆捆在一起,用绳子一点一点地吊下去。
随即他自己直接从窗子跳了下去,落地的一瞬间身体前滚,卸去了下落时的冲击。
刘稷拉着绳子的一头攀上院墙,首先找到留在外面的同伴,然后将两个身体拉上墙头,再放到下面去,让同伴们接住,最后自己也跳了下去。
“怎得有两个人?”手下不解地问道。
“在他屋子里,怕过早醒来,干脆一块儿带走,左右也不重。”
刘稷答道,其实他不过是不想轻易杀害一个无关的人而已,那个小厮年龄不大,最多也就十来岁,他一时之间有些下不去手。
手下们没有再说什么,分别将两人解开,背对背地绑在自己身上,接下来,他们将要游过一段不短的水面,然后进入一家皇家园林,再想办法从那里出城。
好在除了水里有些冷,并没有别的阻碍,水流很平静,就像是在室外游泳池,两旁的灯火,为他们指引了方向,五个人背着两具身体,很快就到了曲江池的尽头,芙蓉园。
园里很安静,没有巡兵的踪迹,只是围墙非常高,差不多有六米,如果不是同伴的帮助,要将两个人弄上去,还真有些麻烦,等到所有的人都翻过高墙,缘着绳子溜下来,他们才算真正松了一口气。
扛着打晕的身体,没有走出多远,就联系上了夜禁之前便出城而去的那两个送羊军士,他们带着马匹,负责水路上的接应。
几个人都不敢想像,他们竟然真得从别人的眼皮子底下,将人弄出了长安城!
第五十八章 帝心()
“刘稷?”
李隆基喃喃地念着这个陌生的名字,手上拿着一份详细的军报,是由三个节帅联名所呈上来的,那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了。
而知道这个名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则是来自于封常清的奏疏,里面几乎有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提到了,不得不让他关注有加。
为了避免偏听偏信,他没有直接将封常清召来,而是暗示了一下高仙芝,后者自然会知道怎么做。
一天之后,高仙芝便向他禀报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比奏疏上那些描述,还要来得震撼,然而他关注到的是另一个细节。
“安西镇中使李静忠,缘何会死在吐蕃人的城中?”
这个问题十分尖锐,高仙芝也无法马上回答,只能用上他们一致的说法,但显然,天子并不怎么相信那个说法。
一镇中使便是天子耳目,李隆基之所以疑心也在于此,如果李静忠还活着,他的密奏肯定一早就送进来了,两相对比真相便不难得知,但问题就在这里,他死了。
一个没有统兵之权的阉人,会冒险深入敌境建什么奇功?很难让人信服,因为哪怕他成功了,也不会像普通臣子那样加官晋爵,说不定还会被怀疑,中使的作用就是监军,这一点谁人不知。
“吐蕃赞普就在城中,臣以为,不妨去向他们求证,或许会解陛下之惑。”高仙芝提出了自己的办法,李隆基不置可否地摆摆手。
“此事,朕不过是想问问而已,高卿不必紧张,还是说回刘稷吧。”李隆基拿着那份军报,以及奏疏,放在眼前。
“他当真只有十六岁?”
“回陛下,确实如此。”高仙芝本能感到,天子并没有释疑,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