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盛世风波 >

第351节

盛世风波-第351节

小说: 盛世风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国忠看看天色走到唐玄宗的身边说道:“启奏皇上,时间不早了,不能再等了,没来的,要他们快速赶上来,我们出发吧。”唐玄宗看了看已经悬在半天的太阳,依依不舍的说道:“那就出发吧。”钻进了马车里。

    逃跑的唐朝君臣在官道上行走,唐玄宗和杨贵妃同坐一辆马车,马车里密不通风。农历六月中旬,正是酷暑盛夏,天气十分闷热,坐在密不透风的车子里,就象是蒸桑拿差不多。不一会他们身上的衣服便全湿透了,汗水还在不停的往下淌。看到杨贵妃的汗水打湿了衣裳,唐玄宗再也忍不住了,命令停止前进,出车休息。他携着杨贵妃的手走出车厢,战战兢兢,一下子老了许多。虢国夫人过来说道:“宫中也不准备招阳伞,这大的太阳,皇上如何受得了。”唐玄宗说道:“夫人别说了,这是上天对朕的惩罚。”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子定计击杀杨国忠 军士胁迫逼死杨玉环3() 
    杨国忠上前为唐玄宗擦汗,太子李亨在旁边说道:“宰相怎么干起了太监的活了,父皇落到这步田地,你居首功啊。”杨国忠听了很不舒服,白了太子一眼,说道:“殿下说笑了,那胡羯有心反叛,他准备了十年,朝廷没有防范,才这样措手不及。到了剑南就好,皇上定能重整旗鼓,最终消灭叛军。”内心里在想,先让你神气一下,到了剑南看我怎样收拾你,还敢当着皇上的面和我理论。

    李亨说道:“京城都丢了,到剑南能好吗?朝中的许多大臣都说,安禄山本来没有胆量反叛的,是你将他逼反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国忠内心怨恨,表面不动声色,当下陪着笑脸说道:“太子说笑了,那安禄山早有反心,怎么能说是我逼他反的呢?我只是早就看清了他的面目,经常提醒皇上,这不是我的错,应该说有功。”他瞅了一眼随行的百官,发现他们都带着异样的眼光盯着他,立时感到毛骨悚然,心中暗想,亡我的人不少,这一段路上要小心了,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和皇上一起安然到达剑南就是成功。

    杨国忠的估计没有错,其时正是伏天,天气非常炎热,在路上行走肯定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那些军士穿着战袍盔甲,一个个汗流浃背。他们都是皇宫内的卫士,平时待遇很高,现在要吃大苦,一个个怨气冲天。

    尤其是皇子皇孙、朝中大臣,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苦。所有人都将罪责放在了杨国忠的身上。国子祭酒李磷站在路边,裂着嘴喘着粗气说道:“杨国忠占据首席宰相之位,将国家搞成这样,应该杀头。”

    黄门侍郎张倚说道:“发牢骚有个屁用,有本事向皇上上奏,弹劾杨国忠。我们俩联名上奏。”李磷说道:“没有用的,张垍兄弟在朝堂之上上奏多次,都被皇上驳了回来。有贵妃娘娘在,杨国忠就倒不了。”他左右瞅了一下,轻声说道:“要除掉他,只有指望太子殿下了。”

    不想右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就站在他们的身后,听到两人的对话,恨不得立时杀了杨国忠。他知道有皇上护着他,正规渠道动不了他,遂起了谋杀之心。想起李辅国曾经找过他,旁敲侧击的说了许多话,要他与太子合作。内心里想,皇上宠爱贵妃娘娘,杨国忠胡作非为。这样下去,大唐难保。只有用太子作为靠山,用非常手段,除掉杨国忠。事后有太子出面说话,可保无事。

    陈玄礼以保护唐玄宗和杨贵妃为名,走到唐玄宗的旁边。靠近太子说道:“叛军已经出了潼关,我们行动太慢恐怕被他们追上。”杨国忠巴不得一步走到剑南,立即说道:“请皇上起程。”陈玄礼趁机用眼神与李亨交流,李亨也用眼神告诉他,找机会商榷,要从长计议。两人心照不宣,有了某种默契。

    朝廷迁徙,大都是皇室成员和朝廷的文官,这行人养尊处优惯了,平时很少出过京城。进皇宫都是坐轿。从来没有走过远路,这样大热的天,何时吃过这样的苦,行动十分缓慢,走了三天才到咸阳。

    士兵们携带的粮食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再说那些王公贵族平日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现在只能粗茶淡饭,如何受得了。高力士分派几个太监去找地方官筹些粮食,同时弄些好吃的来为皇室的人开开味口,没有山珍海味有酒有肉也行。没想到出去的太监一个也没有回来,连同地方官也跑得一个不剩。唐玄宗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朝廷离开京城,不是出访而是逃难,没有人向往,已经失去了主宰的威严。

    晚上所有的文武百官以及皇室贵族都与军士一样吃着窝窝头,喝着小米稀饭,唐玄宗和杨贵妃也不例外,人们的心中又压上了一层铅,有些人已有离开朝廷的想法了。

    太子李亨终于找到机会,借故离开唐玄宗与陈玄礼聚到了一起。他们找到一处比偏僻的地方,商谈大事。陈玄礼说道:“祸害不除,民心不稳,军士不出全力,当务之急是要除掉祸根。”

    李亨说道:“祸害机警得很,不离父皇身边,我想办法让他离开父皇,你做好准备,抓住时机一击成功。”他们所说的祸害指的是杨国忠,因为是密议,不提姓名最好,彼此照心不暄是最稳妥的。

    陈玄礼说道:“殿下只要让祸害单独一人行动,离开皇上的身边,我马上去做将士们的工作,保证万无一失。”李亨想了想说道:“除去祸害,将军有何打算?”他是在试探陈玄礼,准备大干了。

    陈玄礼楞了一下,随后说道:“我听太子的,以太子的马首是瞻。”他没有想那么多,只想尽快除掉杨国忠,其他的事没有去考虑,对太子的提问没有准备。

    李亨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朝廷不能去剑南,要阻止皇上幸蜀,否则大唐将退出历史舞台。”陈玄礼说道:“我本人非常赞同这样,但是对皇上不能过急,只能劝说,不能强制。”

    李亨拍了一下陈玄礼的肩膀,深吸一口气说道:“你说得对,对父皇只有归劝,相信他老人家会以社稷为重的。”

    陈玄礼召集护卫的高级将领一起商量,他深沉的说道:“现在天子震荡,社稷不守,许多人肝脑涂地,百姓陷于水火之中,这一切都是奸相杨国忠所致!我欲诛之以谢天下,大家以为如何?”

    众将官一致回答:“我们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有人为头,现在将军的说法正合我们的意愿,只要能除掉杨国忠,事情过后,我们愿意承担一切罪责,只要能成功,就是死了也愿意,请将军下令立刻行动,我们全力以赴。”

    陈玄礼说道:“那斯机警得很,出京城以来,从没离开过皇上的身边,不好下手,大家作好准备,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只要能杀掉那斯,而且不惊动皇上,大家只管行动,所有责任由我一人承担。”

    第二天迁徙的人群进驻马嵬驿①,连续几天的赶路,大家都疲惫不堪。尤其是负责保卫的将士,他们穿着厚实,顶着烈日,在酷暑炎热的气候环境下奔行。又热又累,许多人已有中暑的症状。更不能忍受的是没有食物,军士们闹哄哄的,陈玄礼极力控制局面,不让其酿成动乱。

    注①唐朝地名,朝廷行军休息的馆驿,位于今陕西兴平县西北23里处。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子定计击杀杨国忠 军士胁迫逼死杨玉环4() 
    没有食物,与朝廷一起迁往剑南的吐蕃使者不愿意了,这些人野蛮得很,吵着闹着抢要食物。

    陈玄礼走到唐玄宗的住所,跪下说道:“启奏皇上,吐蕃使者没有吃的,十分不满,不服从护卫人员的管制,正在那边闹事,臣等一直压制着,但他们甚是不服,非要来这里见皇上不可。臣怕惊扰了皇上,特地来报告。为了平息吐蕃使者的情绪,臣建议请杨丞相去安抚他们,如果让那些不懂礼法吐蕃使者跑到皇上这里来,将惊扰圣上。”

    杨国忠不敢离开皇帝,立即说道:“这点小事让韦丞相去就可以了,几个吐蕃使者也用得着我去安抚吗?”

    唐玄宗正准备发话,太子李亨突然抢着说道:“朝廷到了剑南,与吐蕃的关系尤为重要。吐蕃使者不好应对,韦丞相去了也顶不了事。为了搞好与他们的关系,还是杨宰相去比较合适。”

    在处理朝中事务时,太子从不说话,今天突然进言,唐玄宗觉得应该给他面子,必定他自己已经老了,虽说他不愿将权力交出去,但他们必定是父子,关键时刻依靠儿子肯定比其他任何人都强。他看了李亨一眼,微微一笑,对杨国忠说道:“吐蕃人不好对付,国忠跑一趟吧,速去速回。”

    杨国忠楞了一会,他已经看到激动的军士在那里骚动,担心有危险,便对皇帝说道:“陛下,吐蕃使者不过要些食物,韦丞相能办好,臣还是陪同陛下,保护陛下的安全。”

    李亨说道:“杨宰相胆子不小啊,圣旨也敢违抗,眼中还有皇上吗?现在还没有到剑南,就敢欺君了。”这话很起作用,唐玄宗狠狠的盯了杨国忠一眼,在他的潜意识里,对杨国忠的行为已经有了防范。

    杨国忠本想不去,但没办法,现在还没有到剑南,没有军权,控制不了军队。更怕唐玄宗突然改主意,就只有忍耐顺从,起身走出了皇帝的身边。

    杨国忠当然知道当前的危险,带着长子大常卿兼户部侍郎杨暄以及几个亲兵,骑马去吐蕃使者的馆舍。刚刚走进驿站西门外,就被吐蕃使者堵住了他的马头,二十多名吐蕃使者向他要饭吃。

    突然有人大喊:“杨国忠与吐蕃谋反!”军士中跟着大喊起来;“杨国忠反叛了,杨国忠反叛了。”紧接着众人大声呼叫,负责保卫军士也集中过来。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将杨国忠一群人包围了。

    杨国忠大惊失色,知道有人要害他,策马向外跑,企图回到唐玄宗的身边。禁军勇士张小敬骑在马上飞射一箭,将他射落马下。

    一阵乱箭向他射来,他就地十八滚,躲避箭矢,逃进西门内。想依仗门墙躲避,不料刚刚站起身来,左肩便中了一箭。

    他负痛大喊:“我是堂堂首席宰相,你们这样做是犯上作乱,难道不怕殊杀九族吗?”他不叫喊还好,这一叫喊,突然箭矢猛增,密集的箭雨顿时罩向他的身躯,杨暄上前救他,身中百余箭。飞蝗似的箭头波及到四周,将杨府的亲兵和吐蕃使者射得四散奔逃。

    激怒了的士兵们立即将他们包围上来,军士们蜂拥而入,将他们乱刀砍死。杀了杨国忠这些军士好象并不解恨,十多把陌刀,不停的落在杨国忠的身上,差不多将杨国忠剁成了肉酱,并且砍下了他的脑袋。呈送到皇帝的住处,可见这些人对他的怨恨之深。

    唐玄宗见到军士拿着杨国忠的人头,报告杨国忠造反,立时大惊。他当然不相信杨国忠会造反。站起来说道:“国忠怎么反啦?”

    其时杨国忠带去的人和吐蕃使者都被杀死,无以对证,然而激怒的军士不肯退去。御史大夫魏方进跑过去,对那些军士说道:“为什么杀宰相?这是犯罪。”责备那些军士。

    那些人正怒,立即蜂拥而上,一阵刀砍之后,又将他杀死。唐玄宗深感不安,不知道如何处理。丞相韦见素出来制止,军士们已经不能控制,即刻冲到了他的面前,便欲上前杀之。

    陈玄礼知道韦见素与杨国忠不一样,但是距离较远,不便制止,情急之下,突然大喊一声:“不要伤害韦丞相。”军士们听到陈玄礼的喊声,立即停了下来,没有动手。但一个个怒目而视,甚是吓人。

    韦见素见到这种架势,立即跑回皇帝的身边,对皇上说道:“启奏皇上,军士们又饿又累,思想动荡,象要哗变似的,他们已经杀了杨国忠、杨暄和御史大夫魏方进。臣也差点死在他们的刀下,见机逃回。现在已是非常时期,军士们群情鼎沸,请尽快安抚,不然要出大事了。”

    唐玄宗内心震动,但表面上十分镇静,他眼睛盯着李亨说道:“事情闹成这样,太子不能过问一下吗?”意思很明显,认为当前的事与太子有关,没有大靠山,军士哗变早就离去了,不会停留不走。因此要他出面平息。

    李亨当然听出了皇帝的语意,立即站起来说道:“启奏父皇,儿臣一直跟随在父皇的身边,对军中之事不甚了解,士兵们作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我尊循父皇的旨意,到他们中间去说明道理,让他们安心,好好保护父皇。”

    唐玄宗点了一下头,算是准奏,他也很累了,已经七十二岁的人了,大热天里赶了几天路,虽说是坐车,但一路颠簸,也使人受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