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风波-第15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要是与我们决战,攻击的难度便加大了。”
杨国忠说道:“有准备又能怎样?这样的小国,一群乌合之众,能挡住我们大军的路吗?通知李宓,向善阐府进军。”
李宓已经到了善阐府,南诏的军队早已撤走,他们得了一座空城。当即迎杨国忠入城,杨国忠高兴地说道:“南诏国不敢守卫别都,证明他们已经怕了。我们现在长驱直入,进军太和城。”
张渐说道:“敌人不作任何抵抗就跑了,是不是用空城计啊?”杨国忠说道:“他们是末路途穷,那里来的计策,我们一路追到太和城,活捉阁逻凤。”
李宓说道:“南诏军弃城逃走,一定是将主力集中于太和城,要与我军决战。我在前面开路,扫清他们的埋伏,元帅的主力随后跟进,量他们也玩不出花样来。”
“如此甚好,先锋官听令,带领本部人马,火速进军太和城。”杨国忠摆出军队主官的威风。
太和城内,南诏国的大臣都集聚在王宫里,阁逻凤对他们说道:“大唐的兵就要到了,他们远道而来,所带军需有限,我们有坚城防御,城内物资充足,就与他们抗战到底。”
凤伽异说道:“唐军骄傲得很,全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中原的军事理论家说,骄兵必败,我们只要坚守五天,他们的锐气就会减弱,那时援军一到,内外夹击,唐军必败。”
阁逻凤说道:“我儿说得有理,我担心的是唐军此次吃了败仗之后,会派大军来剿,那将如何是好?”凤伽异说道:“我们并非要和唐朝对立,而是身不由已,被他们逼迫的。那时只有联合吐蕃与他们抗衡了。”
清平官⑦说道:“只有这条路了,国王已经一再表示愿意归附于唐朝,可他们不允许,从今以后只有归命于吐蕃了。”阁逻凤说道:“现在唐军兵临城下,我们只有一战。如果有一天,出现转机,南诏国将遣使向唐朝谢罪请和。”
大将段延说道:“大王放心,太和城城墙坚固,唐军远道而来,必然疲惫。我已经调动了永昌镇的军队,从洱海方向来援,不日就到。善阐府撤退下来的军队,埋伏地苍山西面,等唐军攻击受挫之时,出兵夹击,定能破去唐军的围攻。”
阁逻凤说道:“城中的防御是否到位,能不能阻挡唐军的连续攻击?他们的强驽十分利害,如果我们的援军未到,就被他们攻下了城池,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段延说道:“大王放心,城中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军士,但个个摩拳擦掌众志成城,决心与唐军血战到底。加上库存充足,城高墙厚,不说守一年,守一两个月不成问题。而我们的援军五天就到了,可说是万无一失。”
忽然探子报告,唐军已经进军至西洱河,兵临首都太和城。阁逻凤说道:“清平官、大将军及各位大臣,随我上城楼迎敌。”
杨国忠的兵包围了太和城,便与众将官到城下视察。只见太和城西靠险峻的苍山,东临浩瀚的洱海,山海为天然屏障,有险可守,不需构筑东西城墙。
唐军没有舰船,不能从东进攻。西面乃峭壁悬崖,猿猴都攀登不上,自然无法进兵。因此,太和城只有北、南两道城墙。北城墙西起苍山的佛顶峰,南至洱海之滨,长一千多丈。
南城墙西起苍山五指山麓,东至海边洱滨村,长约有一千丈。主城面积约千丈见方。两城墙皆依山势用土夯筑而成,十分坚固。墙基宽约一丈五尺墙高三丈有余。城墙下有一道护城河,与洱海相通,面宽水深,是一大屏障。唐军从北面而来,只能攻击北城墙。
杨国忠命令鲜于仲通攻击城门,想让他立头功。唐军向城门蜂拥而至,敢死队冲向河边,构筑栅栏。突然城楼上箭如雨下,唐军纷纷中箭。
鲜于仲通调来弓驽,向城楼射击。唐军的驽箭飞蝗似的飞向城楼,南诏军伤亡惨重。但他们利用城墙工事,与唐军拼搏,不让他们在河面上搭起浮桥。双方都是竭尽全力,但谁也占不了上风,直到天黑,唐军也没有在护城河上搭起浮桥,攻击没有结果。
第六十一章 攻击南诏败仗报胜仗 死后算账宠臣成罪犯(四)()
当天晚上,杨国忠在帅帐召开军事会议,总结第一天的战况。鲜于仲通说道:“敌人的城墙工事坚固,他们居高临下,我军根本接近不了城门。一天下来伤亡一千多人,这样强攻效果不好。”杨国忠说道:“一边是水,一边是天险,只有强攻城池,没有巧可取。伤亡算什么,明天加大力度强攻。”
李宓说道:“我军损失很大,南诏国的伤亡也不会小。现在虽然只能强攻,但可以运用战术。我建议运用多点佯攻,调动城门的敌人。主攻方向的守军减弱,攻击的效果会好一些。”张渐说道:“要是南诏军不动怎么办?”李宓说道:“那样佯攻就变为主攻。”
第二天,杨国忠命令李宓率军在西面佯攻,李宓亲自带领军队向上冲,城楼上的守军十分顽强,箭头象雨点一样落在李宓的身上。李宓挥舞陌刀,拨打箭矢。好在他武艺高强,箭头不能沾身。但他身边的军士没有那个本事,纷纷中箭负伤。南诏国守军,依仗城楼的工事坚固,居高临下放箭肆无忌惮。李宓的攻击没有效果,他是佯攻也好,还是真正的夺城战也好,都没有进展。
守卫城门的南诏国的兵并没有被引开,段延亲自带兵,固守在城门的上方。鲜于仲通调来伏远驽,对着城楼狂射。密集的驽箭雨点般的洒落在城楼之上,南诏兵只要一露头,就会伤在箭矢之下。
敌人不敢露头,冲锋的唐军向护城河逼近。段延十分焦急,强令军士向唐军发射箭矢。但是他们的弓箭都是手拉开弓,远不及唐军的射程远,虽然居高临下,对唐军的伏远驽也是毫无办法,纷纷中箭。
有一个罗苴子制作了一个装置,这个装置用厚木制成五尺见方的垛子,中间挖两个小洞,上面一个用于观察,下面一个放箭,对准在护城河上搭浮桥的和企图涉水过河的唐军射击。孔洞很小,唐军的驽箭虽然密集,但很难射正洞口。
段延命令军士效仿,这一下唐军惨了,远程驽箭几乎全被挡住,只有少数进入孔洞。而冲到护城河边的唐军完全暴露在空地上,在城楼上南诏国将士居高临下发射的密集箭矢的打击下,伤亡惨重。
鲜于仲通一筹莫展,他是商人出身,本就没有打过仗,遇到敌人的顽强阻击,他根本就想不出办法来。
唐军无法渡过护城河,根本就接近不了城门。而南诏军的士气高涨,虽然死伤很重,但有巨木挡住唐军的视线,鲜于仲通并不知情。
打仗要的就是士气,唐军只知道自己的伤亡惨重,不知道南诏军同样艰难。他们的士气一天比一天低落,对城防的攻击也一天不如一天,对城池也就构不成威胁。连续五天,唐军虽然鼓噪的声音很大,但攻击毫无进展。
杨国忠一筹莫展,连续攻击,已经伤亡了数千人,军队损失惨重。而且更紧要的是军士疲惫不堪,所带的军需物资的消耗太多。长此下去,唐军必败。
第六天,杨国忠将所有的重武器都推到城楼边缘,他要不惜代价,拿下太和城。正在唐军突破护城河拥向城门的时候,从洱海方向来了许多战船,接着西面也来了南诏国的援军。
杨国忠大惊失色,急忙鸣金收兵,准备撤退。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敌人已经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唐军扑来。唐军顿时乱成一团,互相践踏。
幸好李宓临危不乱,带领一支军队保护杨国忠等人撤退。唐兵死亡一万多人,南诏方面亦损失惨重,守城的军士所剩无几。
他们没有追击,任由唐军退回剑南。杨国忠不幸中的万幸,虽然损兵折将,但是安全回到了成都。
当即向唐玄宗上表:“启奏皇上,臣亲自带兵进攻南诏,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太和城下。围攻城池数日,但因我大唐军士到了南国,水土不服,病患甚多,不得不撤退。但已经重创南诏,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李林甫已经不能上朝了,陈希烈负责朝政,但朝中的事务堆积如山,陈希烈不敢擅自处理,按照唐朝的办事程序,事事向唐玄宗请示,弄得唐玄宗十分头痛。接到杨国忠奏折,他喜出望外,将奏折随手一放。对高力士说道:“不管是否打了胜仗,那都不重要了。立即让翰林院下诏,调国忠火速回京。
诏书到剑南。杨国忠接到了唐玄宗让他火速赶回长安的诏令,高兴得手舞足蹈,他知道一回到长安就是拜相了。
杨国忠昼夜兼程往回赶,马不停蹄的到了京城。也许是想探探虚实,或者是想摆摆威风。他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老宰相李林甫。当他走到李林甫床前的时候,这位昔日的首席宰相已经是奄奄一息,再也没有和杨国忠争斗的力量和勇气了。
他流着老泪对杨国忠说道:“我是要死的人了,杨大人一定会接班当首席宰相,我把后事托付给你。皇上不好侍候,朝中的大臣意见不一,首席宰相夹在中间不好做人。要使大家都满意,很难做到,让你受累了。”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啊,李林甫强硬了一辈子,那时候终于向杨国忠低头了。
杨国忠听了这句话,觉得不对,因为这种软弱的口气和李林甫平时的威严反差太大,这让他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是不是这老家伙装病骗我啊,我可不能上钩啊,上一次他奏折递到皇上那里,将我赶出京城。要不是张渐等人参谋,向皇上哭诉,向贵妃娘娘救援,几乎让他得呈,这一次不知又有什么阴谋诡计。
杨国忠内心在盘算,嘴巴却连声说道:“不敢、不敢,不敢,国家大事还要李相爷处理。”李林甫本想交代一番,可是见到他这样言不由衷,也就算了。叹了一口气说道:“国忠好自为之,皇上不好侍候,朝中大臣和黎民百姓更难侍候啊。”
杨国忠说道:“丞相用不着吓唬我,这些事已经用不着你操心了,你就安心的去吧。只要将皇上侍候好,大唐盛世就能永存。”李林甫摇了摇头,他本想劝说几句,但见到杨国忠得意洋洋的样子,将要说的话咽了下去,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杨国忠了。
看到李林甫这样落魄,杨国忠内心高兴,他站起来对李岫说道:“丞相病得不轻,你们好好侍候,本官还有事务,告辞了。”起身出了李林甫的府地。
杨国忠走后,李林甫挣扎着坐起来,有气无力的对身边的人说道:“这人没有治国之能,靠着贵妃娘娘的外戚关系得到上宠,必不久长。你们都要注意一些,不要与他走得太近。”几天之后,李林甫就一命呜呼了。
李林甫死了,唐玄宗如释重负。为了表彰他主持朝政十六年的功劳,追封他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让他以正一品的官衔下葬。杨国忠顺理成章接班当上了首席宰相,他就成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之前任命的最后一任首席宰相。
第六十一章 攻击南诏败仗报胜仗 死后算账宠臣成罪犯(五)()
杨国忠坐上了首席宰相的宝座,意气风发。立即召集张渐、窦华、宋昱等人在宏发酒楼商议,如何迅速建立威信,封锁唐玄宗的视听,象李林甫一样独揽大权。
张渐说道:“丞相应该向李林甫学习,打击向皇上进言之人,树立威信。”宋昱说道:“用李林甫的方法,还不如打击李林甫的人,而打击李林甫的人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李林甫身上做文章,现在他已经死了,搜集他的罪证很容易。”
窦华说道:“他长期占据相位,皇上十分宠信,死后还增一品太尉大都督的称号,没有罪大恶极的确凿证据,皇上不会采纳。”
郑昂说道:“他兼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提拔李献忠为朔方节度副使,年前李献忠反叛,皇上甚怒,免了他朔方节度使的职务。如果能够从这里入手。可以做一篇大文章,足可以扳倒李林甫。”
杨国忠说道:“这方法好,李林甫为相十九年,在朝廷一手摭天。跟随他的人不少,将他打下去,那些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甚至会倒向我们一边,为我所用。还可以震慑那些自以为是为百姓和社稷作想的所谓忠臣,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窦华说道:“我现在就为丞相起草一份奏折,罗列李林甫的罪状,丞相上奏皇上,试探一下皇上的态度。”杨国忠很高兴,当即表示赞成。
杨国忠带着奏折进宫向唐玄宗上奏:“启奏皇上,同罗造反,已经被安元帅剿灭。臣做过调查,此事与前任宰相关系甚大,与朝中的某些大臣也有关联。臣请奏将同罗降将押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