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赵德芳贤王之路 >

第117节

赵德芳贤王之路-第117节

小说: 赵德芳贤王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寇准拱拱手“是,是,襄王请。”

    元侃和寇准乘轿离开南清宫。

    …

    正堂之中,狄妃看着德芳问道“王爷,母后身体如何?”

    “还算安康,母后说谢谢夫人炖的汤。”

    “那就好”狄妃点点头“王爷,您这时才回,是否用过午膳了?”

    “在母后那里用过了,母后早上什么也没有吃,所以巳时就用午膳了。”

    “那今天要早些用晚膳才行了。”

    德芳看看狄妃“为何?”

    狄妃笑笑说道“王爷您用午膳那么早,晚上当然也要提前才行了。”

    “呵呵呵,还是夫人想得周到。”

    狄妃看了看左右“王爷,百里人呢?”

    “他把陛下赏赐的山参拿到金国手那边去了。”

    “陛下?王爷您入宫了?”

    德芳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我去求陛下降恩,能让母后搬到南清宫来住。”

    “王爷,您这又是何苦。”

    “夫人,每次去东宫看到母后,我这心里实在不好受。。。”

    “王爷,您如此做非但无法帮到母后,恐怕还会因此惹恼陛下,对您对母后都没有益处。”

    “夫人,母后何辜,竟要每日冷清度日。。。。。。”

    狄妃起身走到德芳前拉起他,带着他来到后园,狄妃看着稍远的佛堂说道“王爷,您要为了他们而活,如今母后虽然过得冷清,但再苦再难母后都不会有一句怨言,您难道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吗?”

    德芳望着佛堂,又看看狄妃,慢慢抱住她“夫人。。。”

    狄妃拍着德芳的背“王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对,会的,会的。。。”

    “王爷,臣妾陪您回寝室坐坐吧。”

    “夫人,还是陪我到花厅饮茶吧,我想静静心。”狄妃点点头,两人向花厅而去。

    …

471。第十六章 第八节 排异议发补给 金殿请命护粮〔1〕() 
清晨,朝房之内,大臣们商讨着威虏军一事,丞相赵普和吕蒙正两人也私语着,一旁的寇准则是左边听听,右边听听,来回走着,一名大臣看看寇准“我说寇大人,你这是干嘛呢?”

    “听听各位大人的高见,一会朝堂之上我也好进言陛下。”

    “你自己不会说啊,非要听我们的。”

    “唉,我不是听各位的说法,而是想知道各位同意发补给给威虏军的人多还是反对的人多?”

    大臣看看寇准“何意?”

    “这不是很明显吗?”寇准背个手转过身“威虏军是边关重镇,尚有数千军士和百姓,放弃威虏军无异于向那辽人拱手献地。”

    “对!”几员武将走了过来“寇大人所言极是!威虏军决不可弃!”

    “你们真是疯了!”一个大臣说道“那辽人已然派军截断威虏军输粮之道,此时送粮草岂不是自陷敌寇之围?若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威虏军动员大军护送粮草,到时一场恶战徒增死伤,实在不值得。”

    “大人!国土得失岂是值不值得的问题,每一寸国土都是我大宋尊严所在!今日若弃威虏军,就是自取其辱!”

    几员文臣很不高兴“你说什么!”

    “好了!”吕蒙正说道“军政之事留待朝堂之上奏禀,陛下自有圣裁,你们在此争论何意。”

    大臣相互看看,拱手退到一边,这时德芳和许王元僖、襄王元侃、越王元儶四人走了进来,众朝臣行礼“参见八贤王、许王、襄王、越王。”

    “众人大人免礼,坐吧”德芳四人又与赵普和吕蒙正相互拱手行礼,元僖元侃元儶落座饮着茶,德芳看看周围的文武大臣,都在一堆一堆的说着话,有名武将似乎很是生气的样子,这时寇准走到德芳前,偷偷的指指两边的人“王爷,他们方才就为了威虏军一事而争吵。”

    “看这样子,应是文武大臣意见相左吧?”

    寇准点点头“武将的意思都是要派补给,而大多文臣的意思则是放弃威虏军。”

    “唉,文臣还是治国安民的好,军战策略戍守边关仍是武将更胜文臣。”

    “王爷,下官也是文臣,不过下官一定会进言陛下派军输送补给给威虏军。”

    “是啊”德芳笑笑“寇大人这样的文臣可是少见,呵呵呵”

    赵普和吕蒙正走到德芳前问道“王爷,您的身体可好些?”

    “两位丞相,本王已经无碍了。”

    “王爷”吕蒙正说道“怎么不多休养几日?”

    “本王昨日听说了威虏军一事,所以今日就来早朝了。”

    赵普走近轻声说道“王爷可知谏议大夫张洎昨日在崇政殿向陛下上了折子?”

    “张洎?他上了什么折子?”

    “详细内容尚不得知;不过他的主张是放弃威虏军;缩紧防线。”赵普稍近身说道“昨日本相和吕相也都上了折子,今日朝堂我们会尽全力避免过多争执,让陛下早下决心。”

    “理当如此”德芳点点头“有两位丞相,还有武将和一些文臣,再加上本王和许王四人,我们一定会办到的。”

472。第十六章 第八节 排异议发补给 金殿请命护粮〔2〕() 
这时百里走到门口“王爷,王爷”

    德芳看看百里走了过去“何事?”

    百里耳语几句,德芳同他走出朝房来到一旁“何人送来的信?”

    “是定州来的人。”百里把一封信交给德芳“方才送到宫门处宋将军手中的。”

    德芳打开信看了看又交给百里“放好,一出宫就烧了它。”

    百里接过信看看德芳,然后一把将信塞进嘴巴,德芳一惊,伸手去握百里的下巴轻吼道“你疯了!在做什么!”

    百里拉下德芳手摇摇头,胡乱嚼了嚼吞了下去,然后咳了几下“王爷。。。万一小的不小心掉了呢,而且出了宫烧会被别人看到烟的,拿回去这一路也不安全,不如小的现在吃到肚子里,这样就化没了,呵呵呵”

    德芳扶着百里的头“笑什么!你这个傻子!要是信有毒怎么办!”

    “您都拿着看了,有毒小的也吃,小的死了也不能让王爷您有事。”

    “百里。。。”德芳拍拍百里的肩膀“回去让国手给你开服药,别吃坏肚子。”

    “不会的,一张纸而已。”

    “纸上还有墨呢”德芳点点百里的脑袋“你以为吃了纸墨就不用读书了?”

    百里抓抓后脑勺“您让小的读书,还不如让小的吃书呢。”

    德芳笑着拍拍百里“去倒点水喝吧。”

    “谢谢王爷”百里拱手,德芳回到朝房,寇准问道“王爷,府里有事?”

    “小事而已,寇大人,昨日本王的酒库管事找来两坛好酒,要不要下朝以后到府上喝两杯?”

    “今日怕是要负王爷盛情了,工部还有些事务亟待处理,下官刚升任虞部郎中,总要做些事情才是。”

    “理当如此”德芳点点头“那本王就留下好酒,等寇大人不忙的时候再饮。”

    “多谢王爷厚爱。”

    众臣都说着话,张文喜走了进来“几位王爷,各位大人,请上殿。”

    群臣来到大殿各站其位,太宗走到龙椅落座,群臣叩拜行礼之后,太宗看看德芳“皇侄,朕不是让你多休养几日吗?怎么又来早朝了?”

    德芳躬身回道“回陛下,臣已无大碍,臣沐浴皇恩,更要为陛下分忧才是。”

    “皇侄忠心为国,朕很欣慰”太宗点点头“坐吧”

    “谢陛下。”

    太宗看看下面的群臣问道“众位爱卿,昨日边关奏报你们都已经知晓了吧?”

    “是,陛下”

    “各位有何对策?”

    一员武将上前道“启奏陛下,威虏军乃是边关重镇,现辽军欲断输粮之道,应即刻派出补给供应粮草,决不可让辽人围困威虏军。”

    “陛下”又一员武将上前道“辽人欺我太甚,屡犯边镇,实难容忍,末将愿领兵护粮,若遇辽寇,愿求一战!”

    “末将也愿往!”众武将奏道

    太宗挥挥手,张文喜拿出几本折子,太宗说道“昨日不少大臣已上了折子,还有大臣递了封事(密奏),都承旨,你将折子上朕红笔标记的部分读给众臣。”

    ………

473。第十六章 第八节 排异议发补给 金殿请命护粮〔3〕() 
“是,陛下”都承旨接过折子读道“古之筑城为御外寇,扼抵外族来犯,周朝立镇朔方,汉朝攻取河湟,唐朝建三处受降城,首尾相应,烽火近两千所,以抵御突厥侵扰,固守北疆,而今我朝北无屏障,威虏军又地处平坦且不险要,辽军引兵入境,阻绝粮道,若行军护粮,则冒炎酷陟郊坰,斗志消磨。以疲惫之师,如何抵挡辽寇轻骑?若是且行且战,则必贻败衄。只要一军溃退,必将使众或随之,则威虏等军望风而自下矣。如此安危事势,昭然可观。臣以为,应乘大军前胜之势,保全威虏军,拔垒而旋。如是,则三镇之众,出既有名,威虏等军免覆亡之祸矣。”

    都承旨合上折子交还张文喜,太宗说道“各位觉得这本折子说的可有理?”

    武将相互看看,不知如何反驳,一些文臣听后倒是不住的点头,一名大臣上前道“启奏陛下,北镇多年遭受辽人袭扰,朝廷应调整防御策略。”

    太宗看看大臣“那你认为应如何调整?”

    “启禀陛下”又一名大臣奏道“臣等认为凡驻军不满三万的边镇均应削军,将各镇散兵并入边防重镇之中,辽军来犯可集中作战,如此,不但可节省财政支出,又可避免被外寇侵占之危。”

    德芳听到这里真是一肚子火,站起身道“荒唐!少于三万便要削军,那边镇防线数百里岂不都被辽寇轻易霸占,北方已无屏障,你们竟还要自弃北疆数镇!什么避免被外寇侵占,你们如此无异于将边镇拱手献于辽人!”德芳转身拱手道“陛下,若是家国不保,再多的钱财又有何意?若是今日弃威虏军,无异于自开门户,请陛下三思!”

    太宗看看德芳“皇侄,你认为当派军送粮补给威虏军?”

    “是,陛下”德芳说道“梁门的静戎军和遂城的威虏军是我大宋北疆的屏障,多场大战均牵制了辽人南侵之势,我军因此获得战势纵深时机,成功反击。”

    太宗听此点点头,德芳继续说道“陛下,我大宋未得燕云之地已无北疆坚固屏障,而今仅有遂城和梁门两处抵御辽寇南侵的重镇要塞,那辽人屡屡犯境,每战必对遂城和梁门发起进攻,但均未能得手,边关将士和百姓称这两处要塞为边境的铜墙铁壁。陛下,如弃威虏军,无异于将我大宋的胸膛袒露于辽人之前抵对刀锋,若有一战不慎就会危及京师重地,臣祈请陛下三思!”

    太宗看看群臣说道“众位爱卿,你们对八贤王的说法有何意见吗?”

    寇准上前道“陛下,臣以为八贤王所言切中时弊,威虏军绝不可弃。”

    “启奏陛下”吕蒙正也上前道“臣亦觉如此,辽人此次率军入境,威吓我朝,若是因此弃守威虏军,就中了辽人之计,我大宋非但会丢失重镇,更会让此事成为耻辱。”

    太宗看看赵普“赵丞相,你的看法呢?”

474。第十六章 第八节 排异议发补给 金殿请命护粮〔4〕() 
赵普上前道“陛下,寻常百姓家若是有人闯入宅门伤人掳掠都会持棍以命相搏,全力驱赶击杀,更况家国门户?而今辽人大军侵入我朝,敌兵入境出战退敌乃是当为之事,威虏军是我大宋北方重镇,屡挫辽人攻占之举,二十多年来均未让其得手,今日若是只因辽人几句恐吓之语就放弃梁门,岂不成了他人笑柄,我大宋怎可受此大辱。”

    “父皇!”元僖拱手道“今日是那辽人侵我宋土,岂有因敌寇恐吓之语自弃重镇的之理!儿臣以为王兄与两位丞相和寇大人所言极是,威虏军不可弃!”

    元侃和元儶也上前“儿臣亦绝威虏军不可弃!”

    太宗看看朝堂众人,然后站起身说道“朕已知各位的看法了,威虏军是北疆的重镇,更是我大宋抵御辽人的屏障所在,曾有无数将士为了边关得保血洒宋土,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着北族铁骑,用性命守护家国百姓,而今辽人越过边境南侵我朝,若是不战而退,自弃重镇,就会让那辽人因此而气焰更为嚣张,敌寇轻而易举占据遂城不说,更会使得北疆陷入危难,今日若弃梁门,无异于自开门户,引虎狼入室。”太宗走到德芳旁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我大宋创国艰难,一城一镇皆是将士用性命换来的,每一战守住的土地都洒满了他们的鲜血,朕是大宋的皇帝,若是下旨放弃梁门,无异于是朕亲手将他们杀死,让数万百姓成为那辽寇的盘中牛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