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第4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现在,有些人才敢相信,今天要在这里杀1万多名鞑子和汉奸,这件事是绝对千真万确的。
在万众瞩目之中,在老百姓指指戳戳的议论声中,首批的1000名鞑子俘虏五花大绑被押到了场子中间,此时他们的顶戴花翎大清军装全部被脱了,上半身光着膀子,只有那独特标志的长辫子,和前面半秃的脑袋,就是他们的标志。
每500人一排,沿着菜市街站成了长长的两大排,两排之间相隔五米宽,让他们脸对脸的跪着,两个明军按一个,负责砍脑袋的明军将士就站到了他们身后。
临近午时三刻的时候,有人驱赶行人得让道,全副武装的张献忠带着李过和高一功及一支亲兵卫队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立马就有人认出来了,大胡子的就是叱咤风云的张献忠,接着也认出了李过和高一功,这也是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跟明军打了多少年仗,然后又跟鞑子打,现在都归顺了朝廷,成了弘光大帝驾前的大官。
人群中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把目光从这些鞑子的身上又转向了张献忠,李过和高一功等人。
这个时候午时三刻就到了,彰显中把大拳头往下一落,“斩!”
李过和高一功为他传声,咔嚓咔嚓,刀光闪烁,鲜血飞溅,人头滚滚。
这些罪大恶极的鞑子风脑袋全都落地,大快人心。胆小的闭上了眼睛,不敢再看,这主要是女人,孩童则被大人捂上了眼睛。
三批鞑子砍完之后,接下来是9000名汉奸,又分了九个批次。看完之后处理尸体,老百姓唏嘘散去。
(本章完)
第874章 顺治帝亲征(一更)()
多尔衮近30万大军在山海关城外战败的消息,像雪片一样飞到了盛京城,大清上下,举国震动,大清筹备了5年的第二次入关之战失败。
大清京师盛京城勤政殿,孝庄太后和顺治帝居中而坐,弘文馆大学士议政大臣宁完我,大学士冯铨,辅政大臣巩阿岱,锡翰,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郡王满朱习礼等跪倒见驾。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按照汉人拜见君王的礼节,山呼万岁。
13岁的小顺治忽然长大了,基本上已经具有了成人的体格,只是身材还显得稍微有点儿单薄,头戴圆顶的闹龙冠,一身威严的滚龙袍,端坐在那里,第一次接受百官的朝拜,这可以视为他正式亲政的开始。
“众卿免礼平身。”顺治帝站了起来,一脸的肃然。
“谢谢皇上。”众人平身之后,文东武西列两厢。
“各位爱卿,可能你们也都知道了,近年来,大明弘光朱由崧复国之后,屡屡向我大清挑衅和发难,是可忍孰不可忍。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亲统大军30万出兵山海关,然而出师不利,皇叔父负伤病倒退守宁远,朕与太后已经泣告列祖列宗,即日起朕临朝听政,希望各位爱卿与朕同心协力,扶大厦于将倾,力挽狂澜,壮我大清。”
顺治帝略带稚嫩的声音震撼着,大殿。
顺治帝话音刚一落,文武百官刷啦一声,又跪下了,齐声山呼:“陛下文成武德,臣等定然同心戮力,听任陛下驱使。力挽狂澜,壮我大清!”
顺治帝看了看身边的小庄皇太后,这个美丽如画的女人,忽然间好像也苍老了几岁,脸上好像微微现出了几道鱼尾纹,看到如此情景,满意的点了点头。
孝庄也站起来了,“哀家乃是一女流,按照祖训本不应该列殿听政,奈何我大清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列祖列宗在天上都看着我们呢,凡我八旗子弟,我大清四千万子民,都应当同心戮力,伏马引弓,辅佐少主,保佑祖宗基业。”
“臣等谨遵太后懿旨,定不负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哀家谢谢,谢谢你们了。”皇太后说着郑重的向文武百官深深万福。
皇太后向文武百官施礼,这在大清史上尚属首次。
下面的文武百官心里热乎乎的,感受着这一神圣庄严的时刻,心里都有一种为国捐躯的冲动。
接着顺治帝又说话了,“各位卿家,朕打算御驾亲征,倾我大清全国之力,与大明血战到底。朕现在已经得到奏报,半岛的李氏王朝与我大清貌合神离,早就与大明有所勾结,他们正在向白山集兵,朕决定给他们迎头痛击,兵部侍郎锡翰?”
辅政大臣之一现为大清兵部侍郎的锡翰赶紧出班跪倒:“奴才在。”
“朕命你率领镶白旗精锐,外加2万绿营,出兵鸭绿江拒敌。”
“奴才领旨。”
“巩阿岱?”
“奴才在。”
“朕加封为太子太保,与弘文馆大学士礼部尚书冯铨,在朕亲征期间共同坐镇京师。”
“谢主隆恩,奴才领旨。”两个人赶紧跪倒。
巩阿岱与锡翰一样,也是辅政大臣之一。顺治皇帝亲政的第一天,就加封他们官职,委以他们重任,他们都是多尔衮的亲信,觉得要换新主子了,这两个人受宠若惊。
冯铨是汉人,他跟洪承畴一样,曾经也是崇祯驾前的重臣,只不过中间因为贪污受贿被罢了官。多尔衮带着顺治帝第一次入主中原之后,重新启用了他,现在的他跟洪承畴一样,也成了二臣,是大清弘文馆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顺治帝和孝庄皇太后把这一切安排好之后,又调集了10万大军,几天之后他们母子率军离开了盛京开赴宁远。
随行护驾的文武大臣主要有宁完我,刚林、巴哈纳、冷僧机、拜尹图等。
在孝庄皇太后的运作下,科尔沁、阿霸垓、扎鲁特、鄂尔多斯、郭尔罗斯、土默特、苏尼特、翁牛特、喀喇沁、敖汉、奈汉等等蒙古诸部此次协助清军作战。
大军离开盛京,不到一百里的时候,顺治帝忽然接到报告,宁远城已经被张献忠攻破,多尔衮逃亡,洪承畴被抓。而且还有一路明军在李自成的率领下,绕过宁远奔锦州方向扑来。
顺治皇帝和太后孝庄得到这样的消息,无异于雪上加霜。母子二人立即决定开往锦州,要在锦州与明军决一死战。锦州乃是京师的门户,绝不能失。
他们日夜兼程催动兵马,加速前进,第二天,顺治帝便驾临锦州城。锦州城原有2万守军,守城的主将是汉臣李天胜。
现在的李天胜如坐针毡,多尔衮一拜在败,宁远城闪电般的被明军拿下,这员主将也是人心惶惶,赶紧连夜向京师写求援奏折,奏折写好了还没等发出去,顺治帝和孝庄皇太后带着10万兵马就到了。锦州的兵将一下子有了主心骨。
主将李天胜把顺治帝和孝庄皇太后等文武迎接进了城中,详细奏报了锦州的防守情况,现在李自成的兵锋已经到了小凌河附近。过了小凌河,就是女儿河,过了女儿河就是锦州了,形势万分危急。
顺治帝和孝庄皇太后商议之后,立即决定增兵小凌河和女儿河,同时对黑山,杏山,塔山,松山,大凌河等几个战略据点连夜加固强修筑防御工事,坚壁高垒,挖深沟巨壕,把这些战略据点连成防线,多布大炮和弓箭,滚木,石块防守之物。
顺治帝和孝庄皇太后,带着宁完我等人,在这几个据点一一视察兵力的部署情况和防守情况。
从宁远逃回来散兵游勇已经跑到了锦州,孝庄太后让顺治帝下令全部赦免他们死罪,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这些人感念皇上和太后的恩德,跑回来的兵将在增加,短的两三天,宁远跑回来的清兵将士多达数万。
孝庄皇太后还建议顺治皇帝,你所有的参战士兵,不分蒙古人,满人和汉人,一律加发一个月粮饷,以鼓舞士气。
锦州包括城外的各个据点,清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七万,士气也空前高涨。
(本章完)
第875章 小凌河之战(二更)()
小凌河是辽西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建昌东北的娄子山麓,全长400余里,在朝阳境内流长一百多里,到了凌源境内几条河交汇,形成大凌河,向东注入渤海。
清军在朝阳县境内小凌河畔修筑防御工事,当时的朝阳称为锦西,多山地丘陵,明朝在此设营州卫,后入泰州卫。
经过这几场战斗,现在清军已经不敢与明军野外开战了,他们能凭借险峻的防御工事和火力坚守,这一点跟明末崇祯时期,大清对大明的战斗正好翻过来了。崇祯时期面对,关外鞑子的屡屡骚扰,明军只有修城筑堡垒,凭险而守,除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与鞑子展开野战。
现在清军成了缩头乌龟,无论是八旗军还是绿营兵,驰骋荒野,来无影去无踪已经成为历史了,现在他们只有呆在城堡里防守明军。
锦西小凌河畔的清风岭,就是清兵筑起的防御工事之一,1万多名清兵凭借着山势修建了一座防御工事,以此来牵制明军。
这座小城堡背靠清风岭,面临小凌河。现在春夏之交,小凌河河水已经有清变浊,河面宽达数丈,虽然没有浊浪排空的气势,但足以为这座小城小城筑起一道天然的屏障。
在这做小城堡的南面,大概30里处,是清军的另一个小城,因为这一带多山地和丘陵,这座小城也是依山傍水,这座小城堡的天然屏障主要是女儿河。
女儿河比小凌河的水势大的多,尽管现在还没有到汛期,但是女儿河的河水已经涨了不少,平均深度已经超过了三米,河面的平均宽度在50米左右。水流也不算急,但是足以保护这座小城堡的半边天了。
当年的大凌河战役已经过去将近20年了,大清王朝的奠基人皇太极在这场战争中,一改猛攻险成的战术,把围城打援战略运用到了极致。那一战明军遭到了大败,祖大寿,祖可法,刘天禄等很多明朝的有名将领,投降了清朝。明军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被摧毁,一部分被清军收编,成为清军的战力。
七年之后,皇太极指挥着八旗军展开了松锦会战,这场大会战前后历时四年,最终以明军的失败而告终,最具有讽刺性的明朝大臣洪承畴,也成了清军的俘虏。
经过这两场大战之后,清政府更加认识到,锦州一带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加紧修筑工事,锦州除了杏山,松山和塔山互为犄角的三城固若金汤之外,在锦州城的外围,方圆几十里处。他们修筑了很多防御工事,南面的除了宁远城之外,有女儿河,西南有小凌河,北边有黑山,大凌河。
这些城堡据点多则驻兵上万,小则驻兵几千,成为锦州城最外围的屏障。
不过现在,随着多尔衮山海关的战败和顺治帝御驾亲征到达锦州,这几个战略据点都增兵防守了,这几个战略据点有的都增加到两三万人,最少的也有清军1万多人。
这时李自成率骑兵就到达了营州,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建昌县一带。
李自成率骑兵饶过宁远,要从这里过去进取锦州,必须得把曲清军的小凌河和女儿河两座城堡。
这一带多山地丘陵,李自成他们已经把大炮等辎重营远远的甩在后面,除了他的5万远征军的马军,有皇妃马金华率领的2万元征军特种兵也是归李自成调度指挥,这支人马离他倒是不远。
李自成立功心切,当然不能等,他打算同时拔取两城。否则,如果集中力量供其中的任何一个,另一个就会,袭击他们的后方。因为清军的这两座城堡相距30里,每座城堡之中,都有清军在2万以上,都有红衣大炮,防守甚严,实力雄厚。
而且两城的这个距离不要说对骑兵,就是对步兵有也是非常近的距离。
因此,李自成的马金花的特种兵赶到之后,7万人马就开始分兵派将,至于离他们至少还有两个日程的大炮辎重营,则不再等了。
李自成把5万远征军的骑兵一分为二,让刘文秀和马万年领兵2万攻打小凌河。李自成和陆校率领剩余的近3万人马攻打大女儿河。
同时让马金华把她的两万特种兵也一分为二,其实这里面的2万人马能用得上的,就是一万余人。一个是3000白杆兵,另一个是3000弓箭营,外加5000火枪营。其余的,9000人工程兵和爆破兵暂时派不上用场。
马金华带着3000白杆兵和2000多名火枪营,配合刘文秀的2万人马攻打清军的小凌河,刚还带着3000弓箭营和2000多名火枪营,配合李自成的2万多人马攻打女儿河。
由于没有炮火支援,强攻伤亡肯定会很大,李自成和马金花等商议之后,采取正面佯攻,让特种兵发挥重要作用的战略战术。
就这样,两地的战斗同时打响。
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