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暂且在这歇歇脚吧,”
王自用跑的是又累又饿。一上午,光顾着逃跑了,连水都没喝过一口,现在见总算安全了一些,就有心休息一下,毕竟后军他是安排了人戒备的,现在官军的主力还在肃清荥阳城外的溃兵,暂时只有小股部队跟了上来,
就那几百人,自己这里足足两万部队,还有三千老营,怎么打,也不怕了。
“对了,安排老营兵马,在北面戒备官军主力,一旦发觉官军大军来袭,即刻报我。”
早晨才吃了一个大亏,王自用再怎么也该惊醒了,但是他怎么都没发现,官军来的这么匆忙的情况下,仍旧安排了一支偏师跟着他们前进,而且一直没加入战场。
更由于南面和北面都有官军的主力,王自用于是更加不敢马虎,他将自己手头能够调拨的五千青壮和三千老营,分作两股,南北同时戒备休整,自己的位置,还巧妙的被安排在东面的小林子里,这是方便他随时可以逃跑,但是殊不知,这样反而使得自己处于危机之中。
“你们说说,这官军,到底是哪里来的?怎么来的这样的快,就单单前锋,便有两三千人马,那一阵砍杀,起码杀我弟兄数千啊。”
哪怕打仗失败成了习惯,但说起荥阳城下的战败,这些人仍旧有些唏嘘,毕竟一战丢了大好的前途,这让他们有些无法接受。
“是啊,得亏我跑的快,不然在北门,我就被抓住了,那来的打秦字旗号,瞧着不像是普通的地方军马,就是不知道是那一股了。”
一个义军首领擦拭了一把脸上的黑烟,然后才说道,可是很快,他的肩膀就被人拍了一把,
“什么?打秦字旗号?莫不是山西的那位到了?”
这话说的哆哆嗦嗦的,甚至连他自己都害怕,要是李璟率大军出晋东来,那流贼还打个屁,直接擦亮了头颅,坐等被砍就好了。
“不是,这股兵马,装扮都与秦军不同,我瞧着,像是以前一直驻扎在黄河北岸没动的那支京营兵马。”
一个曾经肆虐卫辉府的义军统领沉声说了一句,但是无论来的是谁,反正都把他们给打败了,多说无益,现在大家只想说,往哪里跑才能避开这支追剿的官军主力。
“难啊,卢疯子带着人打败了我们,按照他的性子,肯定是要打的我们四处逃窜,才会收手,我的意思是,我带人往东去,走开封府南面进入归德,见机不好,我就遁入湖广,让他打不着。”
王自用突然一下就开始聪明起来了,反正卢疯子是河南的巡抚,他的军队也是河南的军队,自己错位,就错误在一直在河南地界上游荡,要是早点南下湖广,不就什么事都没了吗。
“那赶情好,咱们原本从开封府就是准备去山西的,不过那支秦军打仗可是要人命的,而且还追过界来打,咱们早就去湖广了,那边的明军,可好打的多。”
众位义军统领纷纷鼓噪起来,看样子似乎是找了一条活路出来?
“那成,刘和尚,你带着一千老营和两千青壮先走,我在此歇息一会,然后再走。”
王自用可能是奔走到此,受不得心里巨大的失落,想要歇息一下,就把中军留守的人马,交给亲自刘和尚先行带走探路,这也是存了拼死突围的决心了,一水的贼军主力给他。
“好勒。”
于是义军各部在中间休整的人马,开始陆续分批南下,在这期间,除了北面与官军小股骑兵发生交战,其余各个方向都没有发现官军的踪迹,这让王自用十分开怀,这证明自己已经脱离了官军的追杀,暂时是安全的了。
义军嘛,死多少人都不怕,只要老营本队的实力还在,他就能迅速的再一次拉起十万大军,何况他在河阴还有那支大军在,只要能突围出来,迟早又是一股大军了。
“大元帅,东面有骑兵接近,快走啊!”
正当他在原地休整,身边的老营兵马都下马就食时,突然接到东边游荡的斥候报告,有骑兵接近,但是不知道具体的数量,
“格老子的,真是吃个饭也不安静,让人气大,小股明军骑兵,也敢来招惹,大元帅,且看我的!”
一个健壮大汉腾地一下起身,点齐了本部三百多个汉子直接上马,准备迎战小股明军,王自用见状,似乎不知道是反应迟钝,还是浑然没在意,只是挥手让他离开,然后吩咐左右开始加快进食,准备随时转移。
因为在他看来,荥阳城下,哪怕自己伤亡了四五千人,仍旧是有六万多主力的,除开自己这两万大军和西路一万多人,仍旧是有三万多人的,这部分大军,明军斩杀充作功劳都忙不赢,哪里还有工夫来管自己呢。
充其量来的就是一两百明军的小股骑兵罢了,但是他不知道的事,现在冲他们杀来的是足足三千石柱营的精锐兵马,而且目标就是他,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是从东面杀到的。
“咦,这马蹄声不对,”
过了一会,王自用似乎想明白了些什么,为何在东面听不到丝毫动静了,而且越来越接近的骑兵战马践踏声,似乎不是一支小股部队了。
“大元帅快走,来的明军数千啊。”
刚才那位带着人马自信满满上去迎战的头目,身上倒插两支箭,然后拍马狂奔回来,气都出不赢,就大声的嘶喊着。
“什么?!”
王自用震惊的站起身子来,可是透过这片小树林的间隙,他只看到了黑压压的一片明军骑军步卒追杀上来……
“这树林之中,战马随处可见,必乃贼寇重要头领安歇所在,与我围了,直接放火。”
深知贼寇老营厉害的马祥麟才不愿意和这伙人硬拼,只是仗着自己手头精锐兵力把林子一围,然后一把大火就给点了,再以火器弓箭一阵乱射,将企图突围的贼军全部杀死之后,就派了小股兵马监视,其余的,都往其他方向猛追过去。
实在是马祥麟这个攻击的位置和时机选择的太过于完美,贼军压根没有丝毫准备,于是在第二次突然袭击下,彻底的崩溃了,而在外线的明军骑兵,也同时发动了进攻。(。)
第374章 河南大捷()
“战报,战报~河南大捷,河南大捷~!”
通州城外,三匹骏马飞驰而过,领头的一个被精挑细选出来的总旗,挥舞着手中的旗帜,喝令前方人马让路,然后还大肆的嘶吼着,
“什么大捷?哪里有大捷了?”
从荥阳至北京这段道路上,闻讯的军民无不动容愕然,多少年了,就没听说过什么大捷啊!
“什么?河南大捷?”
驻守紫禁城皇宫的侍卫看着眼前奔走过来的军士,心中大惊,
“快向吾皇上奏,河南巡抚卢象升卢大人,在荥阳大破贼寇二十万,杀贼首王自用,大捷啊~!”
“什么?!”
当值的锦衣卫不敢怠慢,当即敲响黄钟,不多时,即刻有守门太监过来,只将这话一听,顿时喜形于色,自打崇祯朝以来,每年都是地方战乱不止,这里丢了一城,那里丢了一军,甚至在李璟崛起之后,丢了三个行都司,这会总算遇到些好消息了。
“河南大捷~!”
这是城门楼处的军士奋力在嘶吼。
然后一直被人传递下去,直到在皇帝的寝宫附近响起,眼下已经是晌午过后,早朝都下了,除了当值的阁臣,其余的人都回衙门办公去了,
“哪里响起声音?”
周廷儒,温体仁,徐光启,何吾驺,文震孟,杨嗣昌,闵洪学七位阁老正在办差,突然听到传来一阵吆喝,顿时不喜,可是等杨嗣昌起身凑到门边附耳一听,顿时大喜,
“周阁老。乃是河南大捷。”
他身为东阁大学士,监管兵部事,又是在朝中被崇祯帝视作国之栋梁,所以即便晚入阁,也排在曾经礼部尚书闵洪学的头上,位列倒数第二。但是上头何文二人,身份甚至不比他高贵,
要不是见杨嗣昌崛起的速度太快,为防他威胁自家地位,周廷儒罕见的和温体仁一起联手打压他,可能杨嗣昌在内阁的地位都能排进前三,因为徐光启现在都不怎么管事,只等颐养天年了。
“什么?陛下必然召唤我等,诸位同僚。请暂且停下手中之事,一并等候召见吧。”
哪怕现在温体仁咄咄相逼,周廷儒地位即将不保,但是名义上,他仍旧是内阁首辅大臣,他在一日,这里就由他说了算。
果然,等周廷儒说完之后不久。就有亲信太监前来传唤,“陛下请诸位阁老往大殿叙事。”
……
“吾皇万岁。臣河南巡抚卢象升,不负皇恩,于本月初三,破贼于荥阳,斩杀贼首二十七员,杀贼七千五百六十九级。俘获青壮三万五千七百六十二人,其余妇孺无算……另附此战有功人员等,凡属晋抚孙传庭,京营总兵秦翼明,石柱营副将马祥麟。山西副将王继勋等,又悍不畏死,身先士卒,乃大破贼也。”
当然,这份厚厚的奏本在末了,还给狠狠的参了左良玉一本,告他不听调遣,拥兵自重。
当内阁廷臣查阅之后,终于是各个松了一口气,尤其以周廷儒,杨嗣昌为先,当然,温体仁的脸色就不是那么好看了,毕竟在全国都乱成一锅粥的情况下,这样一场决定性的大胜,给内阁带来了极大的变数。
周廷儒身为朝廷首辅,首当其冲,属他调度有方,居中运筹帷幄,不然怎么给其他人叙功呢?但是对于温体仁来说,这个消息简直坏透了,因为他凭借这份功劳,就能暂时保住首辅的位置,如果在这个时候趁机参他,要就要引起这次有功人员的反弹。
尤其以杨嗣昌为例,他是兵部尚书,举荐的卢象升和孙传庭,甚至是后续的秦翼明,都是功劳大大的,显而易见的是,温体仁要攻击周廷儒,就必须抹黑杨嗣昌,但这样,就势必引起剧烈的反弹,杨嗣昌后头可是站着皇帝呢。
还有就是点头阁老徐光启,自己在孙元化的问题上,可是和他结下了死仇,虽然现在徐光启礼部尚书的位置给了何吾驺,但是他一日不辞官,就一日是内阁阁臣,这层身份,就足以让他朝中拥有一定的支持者。
所以,这场大胜,皇帝开心,首辅开心,徐光启和杨嗣昌也同样开心,但就是温体仁闷闷不乐了,这人呐,最痛苦的事就是,明明不开心,表面上还得维持很开心,
“传旨,加卢象升为五省剿匪总理大臣,领兵部尚书衔,蒙阴一子为国子监进学,其余一应有功人员,尽皆加官进爵封赏,内阁要快些拿出章程来,莫要亏待有功人员。”
“遵旨~!”
皇帝金口玉言发话了,几个阁臣当然不敢对着干,温体仁也没办法啊,这场大捷来的实在是太过于关键了,正好是他积蓄力量,准备一举将周廷儒赶走的档口,这太让人沮丧了。
“杨大人,请暂且留步。”
乘着皇帝兴头上,内阁又将许多事趁机请示,得了批准之后,才散了议事,周廷儒心中更是狂喜,今个皇帝对他的感官似乎变了不少,一准把之前的失分,都给搬回来了,看样子,自己首辅的位置,还能坐上两年。
于是对自己的福星杨嗣昌,拉拢的就更加厉害了。
“哼,”看到这一幕的温体仁气呼呼的直接就走了,现在内阁里,他和周廷儒已经是彻底的撕破脸皮了,如果周某人不到台,那他就日子难过了,毕竟一个要倒台的首辅,和一个稳坐泰山的首辅,那地位差别就大了。
“首辅有何要事?”
当初杨嗣昌被从山永巡抚的位置上提拔进兵部,实际上增补成大学士,周廷儒是出了力的,但是后来一看,情况不对啊,皇帝这是准备让杨嗣昌直接来接替自己的位置呢?
于是他就瞬间感觉到了威胁,才转而和温体仁暂时联手,在安排廷推的时候,故意将杨嗣昌的名次,排到了第六,这样,就能确保在之前的人辞官之前,杨嗣昌无法威胁到首辅和次辅的地位,不然真按皇帝的意思,
一上来就给杨嗣昌安排第一位增补,那不就排在第四位了吗?而且看徐光启这模样,搞不好哪天就退隐了,所以杨嗣昌在一天,周廷儒就担心他会威胁自己,但是等到后来,次辅温体仁咄咄逼人的上来,他就后悔了,
毕竟杨嗣昌再怎样,也不可能在几年之内威胁他,而温体仁的威胁就是实实在在的了,所以这位首辅,又打起了拉拢杨嗣昌的决定来了,正好借河南大捷的契机,修补和他的关系,
“文弱啊,进阁也有些时日了吧,可曾还过得习惯?”
周廷儒现在这一脸亲热劲头,看的杨嗣昌暗地里有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