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末年 >

第135节

大明末年-第135节

小说: 大明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此言大善!”魏小宝在朝里见识过无数龌龊事。当下立即开口支持,些许名头算什么,拿到手里的,才是真的,名声能当饭吃?

    又讥讽刘天文几句道。“刘指挥使对外人仁义,可不知脚站何处,视我乞活军为何物,骑兵旅如今缺额十之七八,不知刘指挥又有何赐教?”

    “你,”刘天文被他好一顿讥,顿时不依了,“难不成,叫主公背负骂名吗?”

    魏小宝颇为不屑的说道,“骂名又如何。自古成王败寇,是非曲折,岂是区区道义可以衡量的!”

    “好了,此事就这样定了,”李璟有心挑起二人的矛盾,却绝不想他们撕破脸皮,故而出来打着圆场,也算是给这事定下基调,又冲刘守文道,“此事暂且由你负责。你今日便启程去保德州,我再与你密令一道,必要时,让郭胜率第一旅全军助你。务必招募足额的蒙古鞑子。”

    刘守文是决计不想被他大哥压在底下的,眼见有出头的机会,赶紧上来接令,丝毫没顾及他大哥郁闷的眼神,直接扭头出去了。

    “尔等也下去办差去吧。”李璟见事了,也闲工夫搭理他们。直接挥了挥手,算是结束了这场谈话。

    “是。”即便再心有不甘,刘天文也只能默默的退下,只是瞧着自家胞弟远去的身影,似乎觉得放心不下,这恶名一旦传扬开来,叫老刘家如何做人啊。

    ……

    “哈,哈!”

    “左刺,左刺,转右,杀!”

    “杀!”

    诺大的空地之上,排成正方的兵丁们,冒着烈日操练不止,这是乞活军第三旅在雁门关的驻地,郑仁宝到任之后,巡视到此,第三旅全军如今定额八千人马,已经招募完备,但兵器一时来不及补充,只能将就着以前俘获朝廷的兵器使唤。

    第十三营接替李富贵出任营正的原属第一都校尉严立秋,此刻陪着郑仁宝巡视军营,一面说着体己的话,一边面带笑容介绍这第十三营概况,颇为自满道,“大帅,且放宽心,有雁门大关为依仗,我营一千五百兵马,但管大同兵马南下,必定叫其在这碰的头破血流。”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严立秋到任之后,有心做出点成绩让上头瞧瞧,这城防工事着实下了死工夫,而且李富贵最近出山重新担任乞活军督导司参议,他这临行前被李富贵举荐的营正位置,也算坐稳了,旅里靠拢郑仁宝,上头还有李富贵撑着,还怕什么。

    “沿途的兵堡,如今都修缮完毕了吗?”郑仁宝问的是原来属于雁门兵备道麾下,雁门关沿线的二十几个兵堡,虽然都不大,驻军也就几个人,但是用来监视敌军入侵,最是好用。

    严立秋赶紧点头,连拍着胸脯,“大帅放心,小堡一伍,大堡一什,我又发民夫五百,日夜修缮,如今已经完备,但有朝廷兵马来犯,一刻钟内,保准叫繁峙,代县也能知晓。”

    “好,”郑仁宝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成绩,“兵丁的操练可曾跟的上?”

    “好叫大帅知道,弟兄们日夜操练,就为将来上阵杀敌立功,可没有丝毫的马虎,但这肉食一项,还是多有欠缺,即便有银子,这地方人烟罕至的,也没地寻买啊。”严立秋不着痕迹的叫起苦来。

    “无妨,现在地方稳定下来,主公已命各地百姓家家喂养猪羊,往后短缺不了弟兄们的伙食,而且你占有此地,坐拥南北商路,沿途就没瞧见几个过路的商户?”

    “这倒是个稀奇事,哪有什么商户啊,连人影都未见几个啊。”严立秋回想,这地界的商户都叫起兵时斩杀一空,哪里还有什么商人?

    偏头那边还算好,起码南面的商人得了信,迫切想要打通通往蒙古的商路,咬着牙也就去了,但晋北连同宣大一线,可就没这么好了,虽然在阳曲以南,有不少晋商经商的,但口外走直隶那条商道更快捷,所以雁门这地方,算是一时荒废下来,只有自家的商社偶尔路过。

    “这样不行,如果用旅里的运输队运输,迟早要耽误事,眼下其他的事这样多,没法子兼顾雁门,你要自行想办法,不要坐等。”郑仁宝也是没法子了,没有商人来,他总不能自己经商吧。

    严立秋傻眼了,本还想让旅里帮忙解决难题,可转了一圈,还是回到自己手里,顿时急了,“大帅,可不兴遗漏咱们营啊。”

    郑仁宝笑着说道,“你个滑头,坐拥雁门之利,难道就不会转动脑子,北边的大同镇,多的是商路,自个去寻啊。”

    “问题军中不许经商啊。”严立秋也是犯难了。

    “自个不能,难道大同那边也无人经商吗?”郑仁宝摇了摇头,“我在繁峙都听说大同镇,有不少个商人长期贩卖粮食肉食,你何不派人往北边走一遭?也请来几位商户,长期给你供应?”

    “大同不是朝廷的驻地么,无令我也不敢私自出去啊。”严立秋瘪了瘪嘴,很快又笑道,“不过有大帅这句话,我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过了一会,又小声凑了上来,“大帅,您不提,我也不敢说,这北边的大同镇,听说新来一部兵丁换防,有几个军户奔逃到咱们这里,说是日子过活不下去了,我一琢磨,派人详细询问,说是朝廷已经数月没给他们发饷,咱们在其中,是不是掺和一下?”

    “哦?”郑仁宝敏锐的察觉到其中的好处,顿时招呼他寻了个僻静处坐下,“你且将其中细节全部告诉我,合计合计,看能不能在其中占些便宜。”

    “什么?他们连盔甲都敢卖?”等到严立秋这么一说,郑仁宝脸色都变了,以前走商道,就发现过驻扎大同的军户私自贩卖军中兵器,但不想如今的情况愈演愈烈,竟然连盔甲都肯卖了。

    严立秋在这事上,也觉得惊讶,当兵的混到居然要卖兵器盔甲为生,连吃饭保命的家伙都不要了,这朝廷办的什么事啊?!当下又神神秘秘的道,“听这几个逃兵的意思,他们后头的将官也掺和了进来,其中一个更是遮遮掩掩的说,似乎连战马都卖过。”

    “战马?!”郑仁宝眼露精光,突然急促道,“你说的是真的?”

    整个第三旅,被李璟整编之后,随军除了二十几个斥候有马匹之外,其余的都是步军,甚至连郑仁宝的亲卫队,也只有七八匹战马,严立秋这样的一任营正,统辖一千五百兵马的大将,才勉强拥有一匹战马,足见乞活军如今缺马到了个什么地步了。

    下边的军将,那个不是费劲了心思寻马,眼下听到有这么一条路购马,郑仁宝顿时心动了,“这事我给你临机专断之权,我立即向主公报信,一定要下一笔银子来,专门腐蚀大同的兵将,若是能购得战马,此事就给你记上一功。”

    严立秋原本只想购马给自己使唤,一听这样,顿时欣喜,要知道平日里的功劳难得,他新进的营正,本就当的不硬气,如果有份功劳傍身,说话也有底气了不是。

    郑仁宝此刻********都放在战马上了,“此事甚大,我就不耽搁了,我先回去好好商议一下,你先派人往北边打探虚实,只要价钱合适,无论是盔甲还是战马,咱们都包圆了。”(。)

第239章 商队铺货,腐蚀官军() 
山阴县南,有大同军镇安东中屯卫额定五千六百人马把守,分润到这,亦有一个千户所的兵马。

    说来也怪,明初定额的,被昔日太祖皇帝赞称的不使国家一粒米,平添百万军的卫所兵马,到了二百多年之后,也就只剩下纸面上的数字和骗骗自己的战斗力了。

    安东中屯卫,单看在册人马,那就是实打实的朝廷第一等精锐兵马,可实际上,无论是底层的总旗,百户,还是上头的同知,指挥使,都明白一个事,那就是整个卫所,都已经彻底的烂掉了。

    在册的兵马,那就是十足的哄骗朝廷用的,至于手下到底有多少人,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反正朝廷下来大员检阅,那安东中屯卫,十足的有这么多人马给朝廷看。

    也没别的什么好办法,大同又不是山西镇,县里有那么多百姓可以临时招募过来充数,有一次卫里的同知被逼的没办法了,干脆一拍脑门,叫他想出了绝妙的方法,那就是一所能用的兵反复使用。

    朝廷的大员,不可能把整个卫所的兵马召集到一块检阅不是,哪怕遇到了较真的,要把卫所驻地都检阅一遍的,也不怕,反正驻地都隔得很远,没个十来天检阅不完,大员每到一地,地方的将领官员总该给他接风洗尘吧。

    吃吃喝喝的时候,不就是为作假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么,各个卫所调动些能动的兵,汇聚到即将接受检查的卫所,摆开了一看,哟,兵额不少啊,起码黑压压的人头算是安了前来检阅大员的心,不管他到那个卫所,反正都满员的。

    而卫所将领所付出的,不过是底下兵将跑断了腿。一个个驻地来回折腾而已。

    行!你前头露过脸了是吧,这回你换到后头去,反正大员都眼瞎,瞧不出来的。等酒足饭饱,腰包里鼓鼓的之后,他们拍拍屁股,就回去交差去了,卫所的将领呢。也松了口气,反正上官不常来,应付过去就行了,摆出一个千户所,冒充整个卫的兵马,这奇葩事,真是千古少见。

    这也是朝廷用兵,东挪西凑,堂堂一任总兵,麾下能够野战的兵马。就那几千人,还是撑场面用的,要说真打起来,那战斗力就只有上天知道了,反正卫所是不管的,五千多人,上下一体用心办差,吃四千多人的空饷,一点压力也没有,这年头。和谁过不去,也不能和银子过不去不是。

    所以驻扎在山阴这里的一个千户所,数来数去,总共不过两百人。也就不足为奇了,专门的战兵,能有个五十人,就顶天了,其余的,全是百户千户的农兵。专门为他们种地的。

    一大早,山阴这里就开了城门,几个兵丁打着哈欠,歪歪扭扭的就往城门这里一站,为首的一个小旗,骂骂咧咧的寻了个阴凉地,侧身躺着,继续补觉去了,这些日子,他可一直没休息好。

    南面的太原府闹起了匪患,听说得几十万人,这可彻底吓坏了大同镇的军户们,这一但北上,大同镇拿鸟毛去抵挡啊,迟早玩完,可是担惊受怕的等了几个月,也没见贼人北上,顿时心安了。

    而朝廷准备招安这伙贼人时,大同镇可没少暗地里出力,换谁南边有这么个邻居,睡觉也不安稳啊,要是哪天突然给来一下,那大同南线所谓纸糊的防线,不得打成漏斗啊,到时候多少人头得落地啊,好在朝廷终于下旨招安了,大同镇上下总算松了口气。

    连带着山阴这个紧邻雁门的小县,也松了口气,起码不要打仗了,整个千户所上下,顿时又恢复了以前的散漫状态,得过且过起来。

    “站住,干什么的。”正当那小旗正睡的香甜的时候,突然听到耳边一阵乱糟糟的声音响起,顿时怒不可遏,他娘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遂睁开双眼,舒展了一下酸疼的胳膊,“干啥呢,大清早的,叫魂啊!”

    一个兵丁嘻嘻笑着凑了过来,“王头,这伙人南边来的货商,想要进县城,还不给交买路钱,咱们弟兄正准备教他们做人呢。”

    “什么?敢不交钱?!”王姓小旗一听,顿时怒了,想我兄弟就看着这城门吃饭,南面闹匪患,咱们这可好久没商人过来了,好不容易逮住一个,还不想给钱?真是岂有此理了,就上来吆喝着,“你们干嘛的,懂不懂这里的规矩!”

    “军爷,咱们都是做小本买卖的,哪里有余钱交这个啊。”那商人苦苦哀求了一句,这小旗凑上去,瞄了一眼他身后,见只有五辆独轮手推车,上头都是些麻袋包裹着的,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东西,就好奇的问了句,“你们是哪家的?”

    那商人心知不出血是不行的,就从怀里摸出约二两银子,不着痕迹的递了过来,“回军爷的话,咱们都是淳县黄家的。”

    “淳县黄家?没听说过啊。”那小旗却浑然不在意,将银子大大咧咧的接了过去,抛了抛,却没有丝毫放过的意思,“哼,咱们这里的规矩,你懂吗?”

    “什么规矩?”

    “一辆车一两银子,一个人五十文,我给你这算算,拢共给六两银子吧。”小旗暗想几个月都没什么油水了,这好不容易逮住一个,还没什么后台的,哪里肯轻易放过。

    “啊?”这商人顿时傻眼了,六两银子?可是不给又进不了县,这一趟货可全是新出的胰子,准备送入山阴以往黄家的店铺销售呢,这可坏了,以往进城,不是这个价钱啊,就想凑上去说些好话,可是话还没出口,就被那小旗挡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