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新南宋 >

第66节

新南宋-第66节

小说: 新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

    如果不是大宋现在的财政有些吃紧,他还真会去忽悠赵眘修路,只要把南宋的几条主干道建好,朝廷发动一场战争的成本都将会下降好大一截。

    从大宋建国开始,不管是和辽国还是西夏,以及现在的金国,每一次战争都要征召无数民夫为军队运送粮草以及军械。

    去年的宋金大战,宋朝这边就征召了三十多万民夫,民夫们要从水路和陆路日以继夜的把粮草物资运送到前线,如果有这样的高速公路通到边境的话,征召的民夫至少要少一半还多。

    “小川,你说我们自己修一条从大沙村到临安的高速公路怎么样?”这时候张老头突然朝张小川说道。

    “为什么?”张小川诧异问。

    “咱们的机械作坊运送货物每次都要用水路运,虽然量大,但是到码头后还是需要卸船后用马车拉,要是有一条路直接能用马车把东西送到临安城就好了。”张老头说道。

    “而且大沙村离临安城并不远,花不了多少钱。”张老头说道:“如果咱们修了路,别人要从用这条路运货的话,咱们或许还可以收钱,能赚回来一些成本也说不定。”

    “咦!收钱?”听到老头的话,张小川突然感觉到了什么东西一下子融会贯通了一下。

    “是啊,可以收钱。”张小川兴奋的说道。

    “这……收钱有这么高兴吗?别人跑一趟能收多少钱啊?太贵了估计没人那么傻,不如干脆走水路得了。”张老头看着张小川的眼神都有些不对起来。

    “老头,大沙村的路你自己看着办,反正咱们的钱多的用不完,我需要进宫一趟。”张小川朝老头说道。

    随后,张小川就和赵媛媛就进宫去了,并且张小川很快就见到了皇帝赵眘。

    这天,两人讨论了很久,直到半夜张小川才从皇宫中出来。

    第二天,赵眘在朝会上向众位大臣提出,要在大宋修几条高速马路。

    一条是从临安到江宁(南京),预计投资五十多万贯。

    第二条是从临安到洪州(江西南昌),再从洪州到鄂州(武汉),再从鄂州到襄阳的,这么一条带着战略性的高速马路,预计投资两百万贯。

    第三条是从扬州到江宁,再到庐州,再到鄂州,再到襄阳的这么一条高速马路,预计投资也是两百多万贯。

    第四条高速马路,则是从成都府到潼州,再到巴州,再到兴元府前线的这么一条路,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蜀道,这条路修通后,军队完全可以从川区直插八百里秦川。

    不过修建这条路的代价最高,预计要花费五百多万贯钱。

    可以想象,赵眘提出来的想法自然受到了大臣们的集体反对,第一是太费钱,现在大宋的税收虽然高,但是各个地方都要用钱,现在都有种入不敷出的感觉了,这时候哪有钱拿出来修路?

    对于大臣们的反应,赵眘早有预料,于是他又提出让民间出资修路的建议,只要朝廷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就行。

    比如路修好后,可以允许修路的商人人在这些路上设卡收钱,最高时间年限可以长达五十年等等。

    赵眘提出这样的条件,自然也是有人反对有人赞同。

    “这位爱卿,这些路对我大宋非常重要,如果这些路修通之后,金人再次犯边,我大宋立马就可以第一时间把军队调派过去,这几条路顶的上千军万马啊!”赵眘苦口婆心的劝说众位大臣。

    “可是,这几条路修好了,金人也可以通过这几条路快速入侵我大宋,我反对。”一个大臣反驳。

    “张爱卿此言差矣,只要我们在道路所在的城池驻守兵力,每座城池都放置火炮,金人就算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随便孤军深入的。”赵眘说道。

    “我也反对,川府正因为蜀道之难,才让以前的辽和现在的金国都没有办法,要是有了这么一条大路,金人做梦都会笑醒的。”还是有大臣反对。

    “我大宋现在水泥有火炮,完全可以在蜀道上修筑几道蜀关,金人就算是百万大军入侵,也休想攻下……”

    “不管如何,这几条路关系着我大宋国运,修一定是要修的,只是朝廷自己出钱还是让民间出钱,大家做个决策吧!”最后赵眘拍板说道,直接把这件事定了一个基调。

    “官家,朝廷实在是无力修筑如此大工程,还是让民间修吧,朝廷可以给予三十年五十年的税收政策。”左丞相陈康伯说道。

    听到陈康伯表态了,其他很多大臣也纷纷表态。

    第二天,大宋皇家日报首先发文,详细的报道了这件事的新闻,以及朝廷的态度。

    并且朝廷在工部成立了一个部门,专门受理此事。

    一时间,老百姓们自然是议论纷纷,然而却没有什么大商人和地主豪绅响应,这就让朝廷有些尴尬了。

    “张小川,这件事是你提出来的,现在没有人接,你看要如何是好?要不你接一条路吧?”

    半个月都没有人想要承接高速马路的修建事宜,这天,皇帝赵眘自然是把张小川召入宫中询问。

    “官家,要不是我把钱全都投进了希望工程中,我肯定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承包一条路的。”

    张小川叫苦说道:“继四百所学校之后,我这边又筹备了六百所学校,我这边赚的几乎所有钱都投到这上面了。”

    “那你也得给我想个办法才行啊,朝廷现在是没钱修路,但这路还是要修啊,这关乎北伐大业的胜败,你说怎么办才好?怎样才能让民间来修路?”赵眘苦恼。

    “官家,如果朝廷能允许商人开采道路两旁各种资源的话,肯定会有人愿意修路的。”张小川突然提议说道。

第112章 公司() 
“老爷,张小郎送来请帖。”

    一间账房中,一个老者正在查看账本,这时候一个下人敲门向老者说道。

    “张小郎?哪个张小郎?”听到那下人的话,老者疑惑问。

    “就是张小川环球航海游记的那个张小郎。”下人说。

    “哦?是他,把请帖拿过来我看看。”老者诧异,随即朝下人招手。

    听到老者的吩咐,下人自然把请帖递到老者手中。

    老者接过请帖查看,过了一会他的嘴角笑了起来。“有意思,有意思。”

    三元楼,如今临安城最红火的酒楼,其酒楼中的菜,红烧肉堪称临安一绝,给三元楼赚了不知道多少钱。

    李家,在整个临安城富豪圈绝对能排上前五百,身家也是好几十万贯。

    “爷爷,张小郎邀请我们家参加安兴路的收费测试。”

    一个年轻人匆匆的来一个李家家主面前,把一份请帖递给老者说道。

    这年轻人,自然是一开始在勾栏里对张小川帮助很大的李郎君其人。

    “哦?我看看。”李家家主接过请帖看了起来,过了一会他朝李郎君说道:“去吧,你代替我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牡丹棚少东家孙富。同样也收到了一张请帖。

    “爹,张小郎送来了请帖,事情是这样的……”孙富把请帖上面的内容朝自家老爹说了一遍。

    “你去看看吧,朝廷最近都在吹这个风,看看也好。”

    这天,临安城很多商贾豪富都收到了张小川的请帖。

    过了几天,大部分收到请帖的人,都或者是自己来,或者是派人来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活动的很简单,张小川为了让民间出资修路,决定对临安到绍兴的这条高速马路进行收费运营,看看这条路能够赚取多少钱,真也能够给愿意修路的人一个底子。

    虽然朝廷再次声明修路可以获得道路两旁十公里之内的矿场资源开采权二十年,但却还是没有人心动,因为修路的代价太大了,动辄数十万贯钱,不是任何一家人能够承受起的。

    这次张小川邀请众人来参加临安到绍兴高速马路收费的活动,也是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

    自从临安到绍兴的路开通后,每天从这条路上通过的马车牛车等就高达上千辆,按照一辆马车收一百文到数百文钱不等来计算,一天收两百多贯钱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十天就是两千贯,一个月就是六千贯,一年就能收七万多贯。

    绍兴到临安城的路,造价十多万贯,如果是私人投资的话,朝廷会给予二十年的收费时间。

    按照这种赚钱速度,不到几年就能把成本赚回来,剩下的十几年,虽然会被朝廷收税,但也是血赚的。

    而且道路两旁十公里之内的矿产资源也可以开采二十年,就算自己不开,卖给别人也是一比不菲的收入。

    这次收费活动,虽然只是持续了一周时间,但就这一周时间,在这条路上设卡收费就收到了接近两千贯钱,这让很多人都是非常兴奋。

    此时在所有人眼中,修路明显是成为了一项赚钱的买卖。

    这天,在一个大教室中,张小川邀请了所有对修路有兴趣的商人,差不多有五十多家。

    “诸位,我就是张小川,很高兴大家能来这里参加这次会议。”张小川站在台上向所有人行礼说道。

    “张小郎客气了。”顿时台下就有人客气说道。

    “张小川,我们都想一起修路,你就说说要怎么办吧!”

    看得出来,这次的会议应该会特别热烈。

    “这次邀请大家过来,就是同大家商议一下,关于大家一起出钱成立几家建筑公司的事情。”张小川朝所有人说道。

    公司,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孔子著作中: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

    后庄子也说:“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这就是公司的由来。

    张小川站在台上朝所有人侃侃而谈。

    “各位,高速马路非常赚钱,这个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是取决于他赚钱的多少,不过朝廷对此有一些政策,能够保障我们不会亏损,比如路修比较偏一些的地方,虽然没有繁华地段那么赚钱,但是能够收费的年限却很长,最高可达五十年。”

    张小川继续说道:“这次,因为想要参与的人实在太多,我们会当场成立三家建筑公司。”

    “第一家公司,名为大宋第一建筑公司,主要负责临安到江宁段的道路修建,这条路段可以收费二十五年,分为一千股,每股一千贯,需要入股的人可以认购。”

    “第二家公司,大宋第二建筑公司,主要负责临安到洪州,最后到襄阳的路段,这条路段可以收费三十年,发四千五百股,每股也是一千贯。”

    “第三家公司,呵呵,我不说大家都能够猜到,大宋第三建筑公司,这家公司主要负责从临安到泉州港的路段,这条路同样可以收费二十五年,发两千股,每股同样一千贯。”

    最后张小川说道:“各位可以在三家公司都购入股份,不过每家公司购入的股份最多不能超过百分之十,好了,接下来,咱们就可以开始认购了。”

    不等众人说话,张小川就继续说道:“既然是我发起的头,那么我就先给大家做一个表率,这样,我第一公司,我认购百分之五的股份。”

    “第二公司,修路的位置有些偏,不过这是通往内陆的交通枢纽,两边的资源不会少,想必应该很能赚钱,我也认购百分之十。”

    “第三家……”

    “别,张小郎你别买了,你再买我们大家都没了。”一个中年男人突然大声说道。

    “哈哈哈……”

    听到中年男人的话,台下顿时一片笑声。

    “别,第三家公司,我还是要认购百分之五。”张小川说道。“要不是怕大家没钱赚,以我的身家,我至少可以认购一半的股份。”

    “你可千万别说一半了,那样我们都只有喝西北风了。”顿时台下有人调侃。

    “好了,现在大家开始认购,大家把想要认购那家公司和多少份都写在纸上,我这边统计一下。”

第113章 裁军() 
最终,朝廷这边出台一个月都没有人理会的政策,在张小川的穿针引线下,终于开始启动。

    然而这天,朝堂上再次因为张小川的一本上书议论纷纷。

    这次张小川上书朝廷,直言大宋冗兵太严重,每年朝廷都要花费太多钱来养一些没用的兵,还不裁撤一些地方兵,让他们加入到民间修路的队伍中来。

    张小川这一次,更是直接向朝廷要了十万修路的工人。

    在宋朝,一般发生什么天灾人祸后,都会产生流民,如果朝廷处理不及时的话,很可能发生民变,所以朝廷就想到一招,让这些流民成为军人,朝廷给他们发响,这样他们就能后生活下去,这样还可以供养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