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国梦-第48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套接见完全按照礼仪行事,也没有多少的实质内容。
接下来的贸易谈判才是比较实际的。
朱家这一系的势力在朝鲜设立商馆也有十年了,有关贸易的事情都是商馆在处理,还有什么需要与中国的使团来谈呢?
正常的贸易是不需要使团级别来谈判的,例如中国出口的日用品,简单的生产工具制成品,中国进口的铁矿石、煤炭、稻米,这些都属于正常的贸易,一直都在进行着。但是,复杂的制成品,如纺织机械、蒸汽机动力的船只,还有军火,特别是火炮,这些还是有严格的限制的,这些都超出了商馆的权限。
前几年,中国向清国出口了一套高炉炼铁的冶炼厂设备,这个情况朝鲜也知道了,他们也希望有技术先进、产量高的炼铁厂。
所有的这些都是需要中国更有权威的官员来解决,所以说这次中国使节的到来,朝鲜方面是盼望已久的了。
先进国家的技术垄断的行为是必然的,谁也不会吧先进的生产力奉送给别人。例如,大型的蒸汽机动力的船只,其出口利润当然很大,可是要考虑到,这种船只可以改造为军舰,如果没有数量的限制那就等于卖给别人一个舰队。同样的道理,炼钢、轧钢的技术、工业母机(就是机床)、先进的军火都是不能出口的。
目前中国对于出口机器动力海运商船的数量限制是:对于一个国家以十艘为限,并且要监督对方的使用。其他的关键货物也有类似的限制。
经过谈判,中国向朝鲜出口一套炼铁设备,水平不低于清国。用于海防的岸防炮第一批就有三十多门,朝鲜的海防线很长,这些炮还是不够用,以后还要继续的买进。
台湾生产的专门用于出口的岸防炮已经很先进了,出口对象当然是属国、友好国家了。它的结构就是老式火炮,类似红衣大炮的那种。由于钢材质量好,相对的重量轻,倍径大,射程远。由于炮膛经过加工,炮弹规范,因此准确度高。虽然还是采用老式的装填办法,射速慢,标准弹丸就是铁疙瘩,但是其准确度和射程的优势都远远地强于舰炮,对付当代的西洋战舰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是海防的必备。
中华帝国自己用的岸防炮当然比这个更先进,是安装于重型轨道车上,带有电机辅助动力,是有膛线的火炮,使用定装炮弹,后膛装弹等等,完全是现代的火炮。
朝鲜需要的新式火铳,手榴弹等批量也不小,朝鲜需要用新武器武装他们的部队。其他的还有纺织机械等也是朝鲜急需的。大型的机器动力海运商船也定了两艘,朝鲜的海岸线漫长,近海航线是他们最便捷的国内交通线,快速舒适的客船是他们的首选。
这一批贸易谈下来,中国就有了巨大的贸易顺差,几年内需要从朝鲜进口的矿石、煤炭、稻米的银子就都有了,这就是技术出口的优势了,朝鲜人是在用大米换工业制品。朝鲜的稻米价格高,数量没有南洋那么多,毕竟也可以解决部分需求,中国的人口基数大,粮食需求量当然就很大,需要多渠道的粮源。朱万化知道,中国大陆上的自然灾害还会持续几十年,至少还有三、四十年,粮食就是中国的命脉,相当于现代的石油能源。
现代的人们有一个误解,以为北朝鲜农业落后,都是山区,不适于农耕,因而是缺粮的大户。实际上朝鲜不论南北方,它的气候、土地都是极好的,除非战乱等人为因素,朝鲜几乎从来不缺粮。现代的北朝鲜持续多年,没完没了的粮荒是穷兵黩武的结果,也就是他们自称的“先军”政治,所有的青年男子都是兵,都吃军粮,多富有的国家也受不了。
一个国家军队的数量与人口数量之比,比较合理的是一比一百,超过了,财政负担就要大。朝鲜人口才两千多万,合理的军人数量就是二十多万,可是他们却养了一百多万的兵,快赶上中国的军队数量了。这样的国家不缺粮那就是怪事了。
历史上直到康乾盛世,这次的小冰河期才算结束,从无穷尽的灾荒中复苏过来,才是康乾盛世的基本动力。
历史上的康雍乾盛世起于平三藩之乱,即康熙二十年(1681年),终止于中原的白莲教之乱,即嘉庆元年(1796年),共115年。
今年是公元1640年,到康乾盛世还有40年,就是说,大小灾荒不断的年景至少还有40年。
朱万化的获取海外粮食的战略,就是中华帝国的生命线。
朱万文提出:为了便于双方的官方联系,帝国需要在朝鲜王都开设大使馆,帝国的礼部将派出员外郎级别的官员作为常驻大使,住在汉城,用以解决官府间的事务,使馆中需要一支约五十人的微型武装保护使馆的安全。原来的商馆毕竟不是官方机构。为此需要在汉城购买土地,建造馆舍。如果朝鲜王国需要,也可以在开封开设朝鲜的使馆。
这一项建议当然是朱万化的主意,在古代,受到通信手段的制约,一般都没有这种常设的大使机构。相信常驻大使的方便性会使得这一制度迅速的推广开来,但是这需要电报这种便捷的通讯工具,否则使馆就形同虚设了。
朝鲜方面当然愿意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他们也同样希望在开封设立使馆,为此他们提出租用中华帝国的通讯手段,来建立朝鲜使馆到汉城的联系。
最后,吴达济又提出一项要求,是朱万文始料不及的,这就是:朝鲜王国要求中华帝国在济州岛开设海军基地。吴达济说,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平衡,因为帝国的海军在清国的福冈设有海军基地。
朱万文说道:“我中华帝国在朝鲜的元山同样有海军基地呀!”
吴达济说道:“元山的基地是帝国的北洋舰队母港——海参崴港的冬季替代港口,仅仅是临时的停泊之地,多一半的时间里那里并没有军舰,因此,算不得海军基地。”
朱万文旁边的使团成员,把朱万文拉到一边,悄悄的说道:“王爷,朝鲜的意思可能是希望我们的海军保护他们。王爷忘了吗?前两年朝鲜与清国的渔业纠纷都动了刀枪,就差没有出动军队了,朝鲜是在为自己找个保护伞!他们与清国也算是世仇了,清国迁移海外之前,他们之间就是战争不断啊!”
这件事情不难决定,但是朱万文不能擅自做主,他需要请示国内,因此,他约定三日之内答复。
信息到了开封,相关部门的决策意见是一致的——可以考虑,此事却引起了朱万化的思量。
两年前,朱万化就曾经担心,满族人,还有蒙古人,他们到了日本四岛,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不是日本人的日本人,这或许就是大师们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了。满族人在辽东的时候就与朝鲜人有冲突,到了日本四岛上,还难免冲突。假定这是历史的必然,那么中国应该持何种态度?如何对待清国?如何对待他们两国之间的冲突?中国站在那一边?
从民族上说,满族人、蒙古人,清国还有不少的汉人,他们原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比朝鲜可是亲近多了。从文化上说就更亲近了,日语在清国基本消亡了,由于多民族的原因,汉语的语言文字基本上统一了清国,虽然清国规定了满语为国语,可是依然挡不住消亡的趋势,除了牌匾匾额上的几个满文文字那里还能见到满文?又有几个人认识满文?
假如有一天,朝鲜人打败了清国人,占领了清国的土地,中国出兵帮助清国是没有心理负担的,有点像帮自家人。
又假如,清国人打败了朝鲜人,登上了朝鲜半岛,中国能出兵帮助朝鲜吗?按照民族亲情这是有问题的,即便是帮朝鲜,也不会很痛快,行动也会打折扣。
如果再推论一下,清国人提出“打回老家去!”的口号,越过朝鲜向辽宁进军呢?
这不就是现代的日本人的进军路线吗?这与“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有实质的区别吗?
想到这里,朱万化直冒冷汗,想当初借后金之手灭了日本究竟对还是不对?会不会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是不是留下一个天大的后遗症啊?
朱万化自己不能活千年、万年,也不能对人们宣扬在现代日本人的罪行,唯一能做的就是补救,能补到什么程度朱万化自己也没有把握。
补救的办法首先是军事的,就是控制清国的周边。在北边的库页岛南端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加强海参崴一线的军事力量,加强北洋舰队。清国一旦有异动,可以从它的背后打击它。在南边控制或者干脆收回琉球,同样建立强大的军事基地。最后就是严厉的限制朝鲜、清国的冲突,不让他们的矛盾过分激化。
更重要的还是文化方面,一是加强儒家文化的渗透,使得清国人减少扩张侵略性,二是限制科学技术的外流,保持中华的科技强势,让清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从而降低他们的武力,使得他们没有侵略的能力。
接下来使团就要到清国了,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且听下回分解。
………第553章完………
纪念“九一八”83周年,抗日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第554章:访问清国()
四月初五日,中华帝国使者的船队到达了清国王都东京码头。
为了迎接上国天使的到来,清国王世子豪格到码头上迎接。朱万文是首次出访,他当然也没见过从前的东瀛应该是个什么样,但见眼下的东京与中国大地上的城市没有什么两样。
码头上也没有太开阔的场地,除了必要的装卸设施之外就是仓库建筑。今天显然是为了迎接贵客而驱逐了闲杂人等,所以显得很清静。在各种彩旗中,中华的国旗——五星红旗比较显眼,旁边的配有五颗星的黄龙旗应该就是清国的国旗了。
锣鼓乐队中唢呐声音很突出,它们在烘托着节日的气氛。朱万文认识豪格,因为他曾经出访过开封,并且与朱万文进行过谈判。熟人见面自然要亲热一些,朱万文亲自上前扶起拜伏在地的豪格,与其寒暄打招呼。
历史上豪格没能得到继承人的位置,那也是当时的政治环境造成的,皇太极猝死,各方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撇开了时年三十多岁的长子豪格,和众多的成年兄弟,选择了当时不足五岁的福临做了继承人。政治环境变化了,就不一定是哪个结果了。现在皇太极还健在(今年48岁,身体不太好),豪格已经是世子之位,一般情况下是能够顺利接班的。如果豪格接了班,就没有福临的儿子玄烨(康熙)什么事儿了,历史将完全不同。
使团的队伍在豪格的陪同之下乘马车进城,码头距离东京城不远,不一会,就看见了高大的城墙。作为王都,城池修建的方方正正的规模宏大,边长十多里。城墙的外观完全是中国城池的样子,大屋顶的城门楼子,威武雄壮。
清国建国之时,东京地区已经被战火摧毁了,是一片废墟,还是在清国的请求之下,从中国调来大批的工匠和建材,因此,东京城完全是在中国工匠的主持下建造的,当然整个城池、王宫都会是中华之风格。
车队一进城,车队两旁的市民多了起来,对于朱万文来说清国人的装束他见过,街上的人全是这种打扮他头一回见,也算是异国情调了,不说别的,男人都有个猪尾巴辫子就觉得很新奇。
现代人看影视节目里边,清代男人都是前后的阴阳头,辫子粗粗的,有两三尺长,那是清代中后期发式。服装发式无论多么顽固总会变化的,清代人的辫子也不例外。
早期满人的辫子实在是很难看,也正是因为难看,满清入关推行的剃发阻力才很大,很多人宁可丢了脑袋也不剃头,就是所谓的留发不留头了。那么早期满人的辫子什么样?现在朱万文看到的就是:
在头顶稍偏后的位置,留下直径一寸的头发,其余的全部剃光,也有在脑后根部留下第二个一寸方圆的头发,这种情况是少数,属于个别追求“摩登”发式之人,他们就有两条辫子了。
这么少的头发编成辫子,就像一根老鼠尾巴,从头顶飘落到后边。所以有个形象的形容词:“金钱鼠尾”,“金钱”说的是留头发的面积,“鼠尾”说的是发辫的粗细。
看着实在是不雅,所以才逐渐的演化:逐渐的增加留发的面积,辫子就渐渐的变粗了。我们在影视中看到的是清末民初时代比较“摩登”人物的辫子。普通的、传统的还是没有那么粗。
人们带上帽子还好,如果没有帽子,人人头顶一个老鼠尾巴一般的辫子,实在是太可笑。
从服装上说,满人服装还是有优点的,起码比明代人的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