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国梦-第4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项工程的主干是从丹江口到南阳,直线距离三百里,勘测后的水渠很可能要增加一倍的长度,那就是五六百里。如果动员十万劳工,平均每人的工程量是两三米,这个工程是可以实现的。河南的壮劳力多的很,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就是在河南形成的,也就是说,招募五十万劳工也能凑出来。
水渠到达南阳之后,就是河南省内的分水水渠了,分别引到各府各县,浇灌农田。
联省不缺银子,粮食又特别的充足,动员再多的劳工也能养的起。河南将迎来连续三年大旱,只要没有水利的农田,就不要种庄稼了,这条水渠修三年也可以,修好了,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
因此,朱万化说:从现在起,就开始勘察,尽早的开工,不能灌溉的农田全部撂荒!动员十万以上的劳工。因为朱万化知道,没有水源,庄稼种不上,种了也没有收成。
就这样,一个缩小版的南水北调工程提前四百年将出现在中原大地上。
。。。。。。
前几天看到一份新闻:说河南干旱,要调拨途径河南的南水北调干渠的水,被拒绝了,理由是水资源由国家统一调度。
引用此新闻的目的不是评论谁是谁非,而是借此说明,朱万化设计的这条调水线路向河南供水的合理性:汉水向河南供水,是有科学依据的水利工程。
。。。。。。
除此之外,发展工商业,减少农业人口的比例也是减少旱灾危害的办法,这方面,联省的各省都有比较好的基础。
最后还有发展交通运输业,北方的主干铁路已经修建了几条,还可以建设新的线路。大型工程是吸纳劳动力的好办法。
说道修路,不要忘了在外蒙古还有六七万准格尔蒙古人的战俘,他们在外蒙古已经修了半年多的公路,原计划到了十三年的春天,天气好转之后就要释放他们返回准格尔了。现在准格尔已经收复,也正在建设公路和城池,这一部分劳工还要继续的利用。但是他们的身份就要变了,不是战俘苦力,而是雇佣的劳工,要发工钱,不能无偿使用了。
准格尔的公路已经勘测完毕,准备春季开始施工了,有了这一支生力军的加入,进度也会更快。
这三年的大旱灾,对于几个蒙古草原也有影响,牧民们也是需要救济的,以工代赈也是救灾的手段。那里都是很落后的地方,急需的工程太多了,可以为他们提供很多的机会。
旱灾对于南方的影响稍差,灾情也是有的,一般都是季节性的,影响一季的收成也就过去了。但是,朝廷治下的省份正在闹粮荒,本来不严重的灾情就可能雪上加霜了。
丹江口属于湖广省的边远地区,目前在国防军的手中,这是由于几条航运线路为了避免被官军围攻而收缩兵力,汉水航运以及独立第四团向陕西边界收缩。丹江口已经是湖广与陕西、河南的交界处,此地还有属于南阳农牧场的码头,因此,第四独立团就占据了这里。
勘察修建引水渠,其工程浩大,人员众多。为了工程的安全,国防军就要取襄阳,并且完全占领襄阳府的属下各县。
朱万化给出的指示是利用粮食战略的成果,力争和平取得襄阳,和平收复总是强于战争,这也将为国防军收复朝廷所属地盘取得一些经验。
取襄阳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第四独立团的身上,因为该团就驻在襄阳府境内,第四独立团的团长是马科,他是大明的旧军官,原属于洪承畴的部下,随同洪承畴一起归顺了联省,原在第八师(陕西)任职,这一次军官调整到了第四独立团。
说来也巧,襄阳的知府竟然是马科的老同事,此人叫做罗尚文。当年洪承畴率部归顺国防军的时候,洪承畴征求了每一位部下的意见,不愿意的,或者有某种原因不得已,不能归顺联省的,洪承畴都赠送了财物银两使其自寻出路,罗尚文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的历史上他还曾经归属于孙传庭,但是现在的孙传庭在家闲居时就被朱万化搜罗到联省任职,所以他就不能有这一段经历了。罗尚文是有功名的,所以现在做了襄阳知府。
朱万化的和平解决襄阳的指示特别的对马科的胃口,他换上百姓的服装,带上两个亲兵就奔了襄阳城。
襄阳城就是古代楚国的国都,三国演义里边说的荆州就是这个地方,诸葛亮的老家也在这里。还有三顾茅庐、诸葛军师火烧新野初用兵,刘表的儿子刘琮(g)投降曹操,以及关羽的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等等,这些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多年不见的老同事自然十分的亲热,罗尚文也要置酒款待。他们相互间的身份都是透明的,也用不着隐瞒,另一方面,大明的官员与联省一方的官员从来就不是死敌,互有来往很正常,只是因为浦口一战双方才拉开了距离。即便如此,大明的官员心向联省的也很多。
马科一上酒桌就发现了问题,罗尚文怎么说也是知府了,并且襄阳历来也是不错的地方。酒桌上的饭菜可是太寒酸了。现在是冬季,缺少蔬菜属于正常,肉类可是太可怜了,最多的就是鱼类,居然两个小麻雀也算一盘菜,勉强凑上的八个盘子还就数这两个麻雀像一点样子,那个酒还算勉强,应该是罗尚文珍藏的好酒了。
罗尚文也自觉惭愧,给马科倒了一杯酒,劝酒词成了哀声长叹。
朝廷下辖之地正在闹粮荒,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罗知府的酒宴寒酸也属于正常,他们谈话的结果如何呢?且听下回分解。
………第544章完………
第545章:和平取襄阳()
崇祯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马科到襄阳城去见罗尚文,见到罗尚文的生活很艰难,襄阳城外就是汉水,好在鱼类还有一些,否则,喝酒都没有菜了。
罗尚文说:“马老弟,襄阳一地还算好的,因为地处偏远,靠买粮食吃饭的人不算多。即便如此也十分的艰难了,此时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市面的粮店基本断粮关门了,只有小商小贩的到乡下收购一些杂粮,在市场上一升一斗的出售,勉强维持着,杂粮的价格也是每石合三两以上,稻谷就更贵了。
就是汉水里边的鱼也越来越少了,所有能吃的都上了餐桌。百姓生活艰难啊!家境殷实的尚可以混一顿饱饭,贫困家庭哪里有银子买粮食?
据朝廷的邸报所说,这都是你们联省低价倾销粮食所致,这可是真的?”
联省的粮食战略到现在也算漏了底,成了公认的事实,从道德上说不那么光彩,说起来也算是朱万化的失策,他不是一直思虑着人心向背吗?也算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朱万化也不是完人,孰能无过?
但是政治哪有那么光彩的?朝廷干刺杀的事不是更龌鹾吗?
马科答道:“罗兄,官府之事我们管不了,且不管他了,我们还是看眼前吧。罗兄也是读书明理之人,联省与朝廷谁优谁劣还看不清楚吗?我联省督军立孔圣人之后为国君,这一份气度胸怀古之圣人不及也!新朝开国在即,大明亡国就在眼前,罗兄现在投奔过来依然是开国的功臣,这个前途还看不清吗?罗兄也要为治下之民想一想啊!只要罗兄一句话,襄阳府的数十万民众即刻就脱离了苦海,老兄这也是功德无量啊!
还有一事,老弟我可以告诉你:取襄阳乃宪国公爷之令。你知道国公爷为何现在取襄阳吗?”
罗尚文摇头说:“愚兄不知。”不过他心里想,那还不是为了取天下!
马科接着说道:“这是因为国公爷欲引汉江之水入河南,以灌溉我河南省的万顷良田!这一份雄心壮志大明的历代皇帝有吗?此工程有个名字,就叫做‘南水北调’,把江南之水调到北方。这份伟业若得以实现,我中原大地就成了鱼米之乡,旱涝保收,这可是造福于千秋万代的子孙啊!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可有哪一位帝王有如此的壮举?”
听到南水北调这一番话,罗尚文真是感佩的五体投地了,自古以来,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是屈指可数的,其中先秦的都江堰乃李冰父子所修,它成就了数千年的蜀文化,使得蜀地成为天府之国。可是比较一下南水北调的功效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成都平原才多大面积,不过是一府之地,此工程将使得中原大地受益,河南的大平原十个府也不止,更不是偏远的崇山峻岭之间。就算尧舜再世也不及督军宪国公爷之一分。这个形象太伟大了。
想当初洪承畴的部下也有几个没有跟着投奔国防军的,这些人分两种情况:以罗尚文为代表的就是放不下忠君的情结,他们还是要效忠于皇帝的,这种人大多数是有功名之人。另一种以左光先为代表,他们认为乱世之中有兵就是草头王,国防军的军官不自在,不但有严肃的军纪,还要受到教官的制约,他们受不了,于是就领着部下走了。
像罗尚文这种人在大明的臣子中极有代表性的,他们的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但是也不是愚蠢到不明事理的地步,道理也是懂的,大明王朝的腐朽没落他们也能看到,只是盼着帝王贤明。当朱万化提出虚君宪政,拥立衍圣公为帝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倾向于联省一方了。罗尚文就属于这种人,今天即便没有马科所说的南水北调的话题,他也会投向联省一方。现在有了粮荒的压力,又有督军大人南水北调的伟业,就更加坚定了他投向联省的决心。也正像马科所说,新朝尚未开国,这时投过去的也是开国的功臣。
无论哪一朝、哪一代,新朝开国,评功论赏都有一条线,那就是开国的日期,在此之前,那就是开国的功臣,哪怕差一天,也是天地之别,功绩待遇赏赐相差甚远。马科所说的开国功臣的含义罗尚文还是明白的。
于是,罗尚文说道:“马老弟,愚兄投联省之意已决,你要给我几日时间,让我联络说服襄阳府的官员、军官,定要让他们心悦诚服的投奔联省。此外,愚兄还有一个委托,请你代为禀报督军大人,罗某不才,愿意为南水北调尽一分力。”
看来罗尚文已经被南水北调吸引了,折服了。
有了罗尚文的投诚,襄阳的事情就好办了,罗尚文的官品还是不错,在襄阳也颇具影响力,到十一月初,国防军独立第四团就进驻襄阳城,进而和平占领整个襄阳府所属各县。
国防军进入襄阳城又引发了一个新的故事。
襄阳城是个好地方,因此,这里有大明的王府,王爷就是襄王朱翊铭(翊yi)。
原本的历史上朱翊铭在崇祯十四年死于张献忠之手,同时被杀的还有贵阳王朱常法(朱家的王爷太多了,张献忠一下子就逮住两个)。张献忠的这一段故事还是有点趣味,我们就简述一下:
当时任剿匪总督的是杨嗣昌,杨嗣昌为了稳定被招抚的张献忠,也是封官许愿的给了他很多的好处,但是张献忠恩将仇报,故意的陷害杨嗣昌,这种没来由的报复心理谁也说不清楚。他报复的办法就是杀王爷,让杨嗣昌担一个失陷藩王的罪过。
其过程也颇具传奇。张献忠只带了二十七个人,算上他自己一共二十八人,长途奔袭襄阳城,竟然破城抓到朱翊铭,然后在城头上开刀问斩!他明确的告诉朱翊铭,之所以杀他就是为了陷害杨嗣昌。
果然,杨嗣昌病倒了,接着就死了。
不少人都热衷于特种兵的超人本事,张献忠二十八人破重镇襄阳城,现代的特种兵也不过如此吧?
罗尚文归顺了联省,国防军即将进城之时,襄阳城内不少人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襄王朱翊铭慌了,按照惯例,按照习惯的思维,造反者进襄阳,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这位朱家的王爷。因此,他带上妻儿和几名亲信连夜逃往武昌。
王爷都是富有的,家财万贯,就是皇帝崇祯也比不上他们的富有。襄王于慌乱中遁逃能带走多少财产?可以说不及万一,更何况还有带不走的不动产呢?
国防军入城后接收政权,重新任命官吏,户籍登记也是免不了的。这一查,知道王府中只剩下了总管太监看家,王爷早就跑了。
王府的人就等着新官府来抄没王府的财产了,垂头丧气的等着,结果等来了一个官府的通知。官员递交了书面通知之后还做了解释。
他说:“我联省已经不承认大明的王爷爵位,因此,从现在起襄王就是我联省治下的平民百姓了。按照联省的律法朱翊铭的财产还要留在他的名下,但是如果有人告发他非法的巧取豪夺他人的财产就要经过法院的裁决了。从现在起,朱翊铭就要照章纳税,我联省执行的是累进税,税额多少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