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国梦-第4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教头目说道:“这就是为了培养他们知道私有财产的道理,种地才有饭吃。”
那个管教继续说道:“这些人很难管理,他们完全不懂耕作的技术,每天该干什么活计都要我们告诉他,还要做出示范动作。
现在这些人已经好多了,刚过来的时候更难管理,每天用棍棒赶着打。不满大人说,我们还处死过几个。”
“啊?为什么?”
管教头目说道:“有两个野人,乘人不备,杀掉了一个小孩,生吃人肉!这种人不处置怎么得了?”
“你们是怎么处置的?”
“我们抓住了他们,上报到长官那里。长官给了他们最残酷的刑罚,执行的是剐刑。我们也没有刽子手,大家凑在一起合计,算是勉强的行刑了。这种人太可恨,否则我们也下不去手啊!我们让所有的野人们观看刑罚,以教育他们。
还有坚决拒绝劳作的,只好砍头杀掉。杀了几个人,还是有作用,这些人老实听话多了。”
朱万杰心想,这才四百人,就这么难办,几十万裸人族真是难啊!
教员的头目倒是蛮有信心,他有一个宏大的计划:
这四百人用两年的时间培训教育改造完成,能达到大明的普通农民水准就行。然后找一块小平原,用铁丝网圈起来,从北边一次引进一万裸人,用这四百人做头头,平均每个人看管二十多人。给他们杀人的权利,在我们的监督之下封闭改造。不劳动就饿死,人都有求生的本能的,相信能够改造好他们,就算死一批也是值得的。
如果这一万人改造成功,就让裸人的大首领配合我们,把这一万人统统赶到安岛的北部,对全体裸人族进行改造。
朱万杰听着,有点吃不准,这办法能行?可是他自己也没有别的办法,就无法反驳别人,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事后朱万杰的思想陷入了重重的矛盾之中:
改造裸人族的策略办法都是他大哥制定的,他不敢怀疑,这些裸人如果能改造好,既解决了对安岛的占领,又解决了人口,是上好的结果。从眼下的效果看,这些策略也是对的,裸人们的确消除了野性,在向普通人转化。
可是他再想一想大明的那些贪官污吏、王公贵族,他们的贪欲给大明造成了多么深重的灾难啊?大明的江山险些不保,如果不是国防军,现在恐怕都完蛋了。
同样是贪欲,放在大明是祸害,放在裸人族这里就是改造他们的灵丹妙药!这可是应了那句俗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朱万杰想得头痛,怎么也想不通。他不再想了,他想回去问一问大哥,他定能解说明白。
人们的私欲、占有欲,既是万恶之源,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这就属于哲学了,哲学还是太深奥了,就此打住。
。。。。。。
朱万杰继续他的行程,转眼之间就进入了崇祯十一年,康南军经过一年的准备应该向南进军了,这是朱万化第一次试探着扩张领土,也是我们最关心的,我们一起到康南看看赵率教是如何安排的,效果如何呢?
去年(十年)的夏季,康南省对南部印度人展开了宣传,宣传工作分为两种形式,第一是培养了一批印度人的传教士,主要是伊斯兰教的,也有佛教的。这些人在康南省接受了两三个月的教育,然后就放出去传教。这些传教士都是拿薪水的,并且对于印度人来说绝对是高薪。他们宣传的要点只有一个,就是真主(或佛祖)看到人间纷乱,失去了秩序,为了避免更大的灾难,真主派来了高等级婆罗门,整顿人间的秩序,给各等级的信众、教徒到来了福音。。。。。。
宣传的第二个手段就是印刷一份康南日报。初期的报纸更像是一份传单,报纸是油印的,幅面比较小(油印机只能印刷小幅面的报纸),因为宣传的对象就是印度人,所以就是单一的印地语文字。等到铅印的设备都准备好之后,是准备印刷双语的报纸的,目的还是灌输汉语和汉文化。为了翻译编辑报纸,还找了两名印度人编辑。
这种宣传在康南的印度人居住区引起了骚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动乱,康南派出去的传教士也出现了伤亡。
康南地区气候温和,绝对没有西康、西藏那么严寒的冬季,因此,新年一过,康南军就开始做出动的准备了。
雅江(雅鲁藏布江)出了康南省之后就拐了个弯,沿着康南省的南部直奔西方而去。赵率教制定的出击方略就是沿江而下,占领沿江的大城镇。首次出击,不要走太远,占领康南省南边的一段雅江即可,这一段也有六七百里了。原因还是兵力不足,人口太少,占领区过大就无法消化。
赵率教打算先占住几个点,就是要点城市,建立政权,组建以印度人为主体的武警部队和警察。用数量不多的康南军驾驭这些武警部队,以实现稳固政权的目的。
稳定了大城镇,再向周边扩大政权范围。更大的地区就要明后年再做计划了。
带兵出击的当然是朱全柱了,赵率教在书房里向他面授机宜。赵率教说道:“我康南军是有军纪的,不可随意的抢劫平民,不能奸淫女人,这个军规还是不能破,否则,部队就失去了战斗力。可是印度的婆罗门称王称霸,印度人都习惯了,我们不抢财物,不玩女人就不像高等婆罗门了,这会引起‘首陀罗’这些低等级人们的怀疑。哪有不玩女人的高等人呢?所以要对部队讲清楚,我们的临时营要放纵一些,这是作战的需要,不要有怨言。也可以发放一些作战补贴,让他们去逛妓院,但是军纪绝对不能破。”
朱全柱说道:“岳父大人,这个道理我懂,我们去年清理康南省内的印度人就是这么干的,我会遵照岳父大人的意思教导部队的。另外,也要适当的约束临时营的士兵。抢钱财是象征性的,不可过分。玩女人也要节制,偶尔发生是可以的,不可每日如此。另外就是不能无端的伤人性命,出了人命就会造成仇恨。岳父大人,我说的对吗?”
赵率教说道:“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目的是让印度人相信,或者是迫不得已的相信,我们就是高等级的婆罗门。
此外,还要让王珍调派一批基层官员,跟随部队,沿途建立政权。”
“高等级的婆罗门”就要向南进发了,赵率教的这个设想能成功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468章完………
第469章:高等婆罗门来了()
到印度人的居住区扩大领土,占领土地,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要有汉族,或者中华民族的人口。假如占领了一个有一万人口的城镇,建官府、派官员、组建地方武警部队、建立警察局。这个城里一个汉人都没有,只有那几名官员,这个局面就难于维持了。最低限度也要有100名汉人吧,有了100人的高等婆罗门,通过他们,官府才能行使权利,统治地方。因此,移民的人口是不能少的,多多益善!
现在康南的人口有五万,这是去年分两批由四川来的移民,今年至少还有两批,估计不少于五万人。这些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这一次南征,就要动员五千到一万的人口随着部队南下。
由于人口的增加,部队也在不断的扩充,原来的一个营三个标准连已经扩张了一倍,成了六个连。因此,康南军就扩展为团,三个营,每个营暂缺一个连,准备在半年之内陆续补齐。团长由都指挥使朱全柱兼任。由于康南军的临时营是骑兵,康南的移民主要来自四川,四川的汉族人中精于骑术的太少了,为此,赵率教派人带上银两去西康省找马守应寻求支援,以每名十两银子的代价招募了八百多精壮的藏族青年,其中绝大部分是刚解放的农奴,忠诚度好。因此,三个临时营倒是满编了。
为了适应雅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气候,康南军的军装也重新换装了,这一批军装也是在四川定制的,康南没有棉花、没有纺织印染厂、也没有服装厂,只能依靠内地。
服装的式样仿照国防军使用的鸳鸯战袄,改为单层、浅蓝灰色,以适应这里夏季炎热的天气。他们的临时营也脱掉了藏袍,换上同样的新军装。
类似的式样,还定制了武警、警察的服装,武警的服装为淡绿色,警察服装为白色。这是为占领区组建武警、警察使用的。
鸳鸯战袄没有领子,军衔就缝制在肩上,臂章可以区别兵种,胸章区别番号建制。
官员、吏员的服装分为正装和便装,正装依然沿用联省的大红色官服,庄重的场合穿戴,便装为月白色,轻薄凉爽,配上头巾,日常办公穿戴。
这种服装除了凉爽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适应印度人的服装习惯。印度人普遍着装都是浅色的长袍,天气凉了就套一个坎肩,里边的衣服长外边的衣服短,鸳鸯战袄的式样与印度人的长袍非常接近。
还有帽子,原康南军使用国防军的高筒帽,临时营是类似藏族人戴的高筒皮帽,现在一律换头巾。作战时换国防军的钢盔(蒙布改浅色),平时带头巾,这就符合印度的习俗了。大明内地不光有帽子,戴头巾的也不少,而且头巾式样也很多,类似印度的那种也有。
各民族各地区服装的差异主要还是气候环境造成的,印度人的装束适合那里的气候。康南军换装以后,适应了那里的气候,也适应民俗。
赵率教为什么在军装上下功夫呢?道理太简单了,康南军现在要化身为高等婆罗门!当然要有婆罗门的样子了,要融入印度的社会,不能太另类。
沿着雅江向下游推进,就离不开船只。从南门关起,雅江就可以通航了,并且河道宽阔,水量充足,大小船只均可以通行。为此,康南军准备了一批船只,这些船都是买来的,康南省在南门关修建了自己的造船厂,并且已经开工造船,怎奈人手太少,造船需要伐木,需要木匠破木料,最后才是造船。因此船厂只是支起来一个架子,尚未造出船只来。需要船,就只能购买了。
买来的船,各式各样,规格大小不一,勉强能用就行。
南门关就是目前康南省沿着雅江而下的最南端,国防军在这里驻军守卫,原来雅江的两岸各有一个墩台,现在由于造船厂的原因,又筑了一个小城。
出了南门关就是平原了,这里属于印度的极偏远的地区,在现代这里是印度的一块飞地,被孟加拉国隔开,仅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属于印度的梅加拉亚邦。
要说明的是历史上梅加拉亚邦的绝大部分土地是缅甸(明代就称呼为缅甸了)的领土,在现代被印度吞并,并且屠杀、驱赶原土著人,导致土著居民成了极少数。在明代,这里存在一个独立的王国,名叫西陇王国,民族属于缅甸人,当然也有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总之都是黄种人,与印度人种不同。不丹、锡金两个小王国也是黄种人,他们的民族接近于藏族,也可以认为是藏族的分支。
在大明的年代,这里就过于偏远了,相对于印度次大陆上,这里的人口就太少了。目前印度的莫卧儿王朝的势力到不了这里,这里就是散乱的各级山大王的领地,其首领自然就是婆罗门了。
崇祯十一年的二月,准备了半年多的康南军,从南门关出发了。带队的依然是朱全柱,兵力的安排是第一营作为第一批出击,第二营组织一批移民,一个月后赶到南门关集结待命,第三营留守墨脱并招收兵源,训练新兵,为补足各个营的编制做准备。
第一营现有两个连约400人,加上它的临时营约1000人,总数1400人。由于换装,从服装上很难分清正规营和临时营,只是臂章有区别。临一营是标准的骑兵,武器是马刀和三眼铳。一营是龙骑兵,全部骑马,却是陆军装备,基本上按照国防军的标准配置。这次出击,给他们加强了一个迫击炮排、一个通信排、一个辎重队,辎重队是一队骆驼,外加大小船只十艘。
由于水路不熟悉,部队没有乘船,而是沿着雅江的右岸陆路而行。
雅江一出南门关没有多远就折向西方,康南军走的右岸就是江北了,这条江基本上是沿着康南省的边界,平行向西,与康南省的南部边界平均距离150里的样子,最宽处约200多里。
由此可以看出康南军的第一步行动就是以雅江为界,先把江北的这一长条土地占领。江北与江南比较,又偏远了一等,几乎没有大的城镇,康南军这是先易后难,逐步蚕食的策略。江北靠着康南省,那就先以雅江为界,占领这里。
由于去年康南军从康南省驱逐了印度人,这里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