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第10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三把火?”温钰也来了兴趣。
“太原府人口不下于京畿,但京畿供给可是全国各州府均有输送,太原人口过于密集,农田耕作千年,地力已贫瘠,荒山也早已开垦完毕,所以这第一把火就是移民”
“移民,往哪儿移?如何移?”
“呵呵,李郎君只是佐官,如此复杂的问题自然由上官和朝廷操心了,只需提议即可”
“不妥,故土难离,移民牵扯太大,若无切实条程,怕只是一纸空文”温钰摇头。
李郎君则若有所思,“即使提议,也必须给予具体章程,移民两字过于简单”
“所以这就有第二把火啊”独孤心慈笑道。
“太原有近百折冲府,这些府兵的供给全靠本地供给,府兵虽是轮番,但副尉以上将官可均在太原府常年生活,这可是太原府一大负担”
“裁兵?”李郎君疑惑。
“改制”独孤郎君断言。
“朝中虽有府兵改制的政议,可并未有结论”
“所以可以申请试点啊”
“试点?这个主意不错”
“对,京都禁军过于庞大,改制牵扯太大,太原府兵仅次于京都和洛阳,正是试行新制的好地点”温钰郎君也叹道。
“那该如何改?”李郎君兴趣更大,拖着交椅凑到独孤心慈身边。
“府兵现今兵源尴尬,远不如开国之初盛况,远东征漠河和安西近年来的几次大战役均显示,禁军的战力大不如从前,边军的战力甚至隐隐与之并齐了,而十六卫的兵力占全国十之七八,但各折冲府均未满员,折半的军府比比皆是,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确实如此”李郎君感慨。
“那么职业军或者叫雇佣军就成了选择,募兵制乃府兵制之补充”独孤心慈给出方案。
“可是如此一来,朝廷对军府的控制就难了”李郎君也是熟知其关窍。
“府兵不也是图利,前岁上番可抵租庸调,又有军功,自是积极,可如今,比之开国之初,人口不止增加了多少倍,相对的田地却无增长,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以前一丁百亩,现今呢?十亩都算不错了,当然,若说这多年田地若无增加,那就真是眼盲了,这些田地到哪儿却了?怕所有人均心知肚明。但征税却以人丁计,农家以一人之田养数十人口,交税却仍以十人算,如何生存?于是产生了大批的流民,流民流民,久了就是流氓”
“所以这第三把火就是括地?”李郎君有些明白了。
“不错,”独孤心慈美美的抿口酒。
“移民,改兵制,括地”温钰若有所思。
“这是下策,那中策呢?”韦二郎有点头疼,他对俗事还不太熟稔。
“中策嘛,就是拓疆”独孤心慈又掏出雪茄,李郎君也讨要一支。
“拓疆?”温钰苦笑“如今几大相公均反对拓疆,认为穷兵赎武,拖累财政”
“不拓疆,何来田地可分?”独孤心慈悠悠问道。
“拓疆有三大好处,第一,战争可以凝聚国力,转嫁矛盾,都在喊土地到哪儿去了?打仗属于非常时期,什么争议均可暂缓。第二,大唐养了那么多的府兵,将官,国公爷,亲王,他们的家兵家将也需有个晋身途径,不打仗,白养着?所以还是有人想打仗的,去年远东战争本计划是明年开战,不就是被这些想打仗的人提前的吗?第三,战争可以发财”
“独孤郎君这三点好处倒新鲜?”温钰笑道。
“这个世界很大,许多地方富庶不下大唐”独孤心慈叹道。
“都占下来?”韦二郎笑道“那得多少兵马?”
“此次远东战争,独孤郎君发了不少财吧?”李郎君也笑道。
“以命换财富,再多也是做嫁衣裳”独孤郎君脸也不红。
“远东战争是个特例”温钰郎君深思“远东本就土地肥沃,却人烟稀少,加以突厥本就不甚重视,导致一战功成,整个远东如今平定,若朝中重视的话,至少可接收十万户关中移民”
“哦,那儿真的可以接收十万户?”李郎君不信。
“区区十万户?”独孤心慈撇嘴。
“远东虽天气恶劣,却可以插根木桩,来年就可长成大树,山林水泽,处处均可养活人。”温钰郎君与庙街县令君凤梧可是同窗,对远东自是了解。
“那太原的移民可迁到远东?”韦二郎问道。
“安西不是更近?”独孤郎君反驳。
“安西也是土地肥沃?”韦二郎问道。
“安西贫瘠,几无耕种之地”李郎君笑着解释,韦二郎脸红。
“贫瘠之地?安西可是个大宝地啊”独孤郎君细语。
“什么宝地?”韦二郎瞪眼。
“何不食肉糜?”独孤心慈前言不搭后语。
“汝嘲笑本郎君?”韦二郎恼怒。
“本郎君说的是何不学突厥食肉糜”独孤心慈翻翻白眼。
“养马?”温钰眼睛一亮。
“某未到安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独孤心慈不负责任的说道。“那么大块地方,只有那么少的人,只要不是懒惰总可生存的”
“再说了,过了安西不是有耕地吗?”独孤心慈又说道。
“天竺和大食?太远了”李郎君摇头。
“安西和大食隔着远呢?这中间的地块呢?”独孤心慈反驳。
“抽调太原府兵去安西,那京畿北就防务空虚了”温钰又来了问题。
“可以征调十六卫去太原啊”韦二郎建议,众人无语。
(本章完)
第106章 世事通达皆学问()
“没有十六卫,长安怎有安全感”独孤心慈叹道。
“哦,那不是还有上策么?上策是什么?”韦二郎又问。
“上策当然是无为而治咯”
“无为而治?李郎君有没有想揍他的感觉?”韦二郎挑拨。
“若是他处,无为而治不失为上策,太原府已病入膏肓,没猛药不得活”李郎君叹道。
“让汝们多读书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啊”独孤心慈确实讨打。
“什么意思?”众人齐齐白眼。
“无为而治是哪位说的?”
“老子”众人齐答。
“这不就结了”独孤心慈云山雾罩。“长安有三乱,没胆惹不得”
“倒底什么意思?”韦二郎恼怒道“长安有三乱,昨日说过,僧尼娼妓游侠儿。。。”
“不要说了”温钰郎君怒道。
“确实说不得”李郎君也悠悠叹道。“世事通达皆学问,独孤郎君尚年轻,怎地如此通晓俗事?”
他自知晓这无为而治乃为治理僧道,现今寺庙与道观所占土地怕是一惊人数目。
“某开过天眼”独孤心慈敷衍,众人不信。
“呵呵,都是被迫的”众人还是不信。
“诸位知道某五年前进阶大术师的事吧?”独孤心慈无法,遂问道,众人点头。
“其实那也是被迫的,不进阶得死啊,不想死就得拼命啊,拼着拼着就进阶了”
“同样,神龙七年,本郎君也得拼命想啊,狼团的人,十三部的人,远东庙街的人,还有那些滞留在远东的府兵,得养活啊,当汝每天早上醒来,看到的是数十数百冻饿而死的人时,就得想法让今天少死几个人,想着想着就想多了,”独孤郎君躺在交椅上,神色有些萧索,众人默然。
“所以,当司马老神仙宣布某确实已无法施展术法时,本郎君那是一阵轻松啊,某也是寻常人了,管他狼团十三部还是远东庙街安东都护府,某不是大术师了,某是一病人了,某怎么用心也帮不了忙了,所以汝等也不必期望某了,这多好”
“真的,某当日多吃了三碗饭”独孤心慈笑道。
“说实话,朝廷刻意遗忘独孤郎君,有功不赏,汝可有怨言?”李郎君问道。
“怨言能当饭吃?某从不做自认为无意义的事,怨天尤人就是无意义的事,其实在战前某就有预感,远东之战势在必行,但无论胜败,某都会离开远东,有几种可能,一是战败身死,背负骂名,若战败未死,那就是第二个替罪羊,第一的自然是独孤大都护,史书上也会记录:神龙十年,庙街折冲都尉独孤误事误国,”
“二是凯旋而归,若战亡那就是最佳结果,朝廷相公们不会吝啬追封一个侯爵,若活着无碍,多半会迁回京都圈养,听闻曾有人提议某去大唐书院做教谕?二十郎君做教谕?如若那样,本郎君不被嘲笑死也会被憋死。”
“如今多好,无人理会,某逍遥自在,而且谁都不愿得罪某”
“也是,谁得罪了汝,汝即使回应过当,相公们和圣人对汝父子理亏,肯定不会重罚”李郎君倒也看明白了,此子确实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那独孤郎君接下来会怎么做?”李郎君又问。
“闲敲棋子静读书”
“也是,需备考制科”
“制科还需准备?”独孤心慈傲娇。
“如此大的把握?”
“必须有把握啊,这点自信都没有,来考什么考?时日不早,某等需回坊了,李郎君可不能忘了二十五坛乾和葡萄酒哦”独孤郎君看看天,日已近山。
“本郎君岂是赖账之人?汝等居何处?”
“青龙东北隅,百年老榆树”独孤心慈出口成章,吴远黛吴七郎默默记住,以后这句话就是自己祖宅的名号。
“那好,某也该回了,文卷某就收着,必好好收藏,某等颇投缘,他日约汝等再赏玩,诸位诗句某也当多加传扬,愿助三位郎君高中甲第”
“他们两位可多加宣扬,至于某,就免了”独孤心慈开始收拾交椅“大熊把火堆杂物埋入土坑”
“哦,温韦两位郎君在京畿可比独孤郎君名号响亮的多了”李三郎诧异。
“若某落第,再把这些诗句宣扬于世岂不更妙?”
“李郎君无需多费心,独孤郎君参加制科就是来给朝中相公们添堵的”韦二郎斜眼。
“怎么讲?”
“独孤郎君入第,世人也以为朝廷是看着其前大术师的名分上给的,若不入第,那这些诗词一宣扬,相公们再厚的脸皮也得红”韦二郎解释。
“哈哈,那倒是,辽阳郡王趁机闹上一闹,相公们怕是脸皮再厚也得疼上一两天。独孤郎君确实给相公们和圣人出了个难题”李郎君大笑。
“某虽不介怀被遗忘,但总归心里有点膈应,总得让别人也膈应一下,年轻人嘛,这点小错上天都会原谅的”独孤心慈淡淡说道,众人却不知魔狼天星那可是被称为报仇不过夜的。
“要不,独孤郎君随某去太原,诸曹参军还是有把握的”
“谢啦,某无意做官”独孤心慈兴致寥寥。
“哎,其他闲职也可以啊,事务不忙,还有俸禄”李郎君诱惑。
“李郎君,说了怕打击尔等”独孤心慈帮着大熊填土埋灰烬。
“某还真不怕打击”
“那本郎君就说了啊,…本郎君去岁就是长史了”
“庙街的?”
“远东都督府,地盘比太原府还大几倍”
“没说大话吧?”韦二郎不信。
“确实,去岁九月,独孤魔狼曾署理过远东都督府长史”温钰叹道“从四品,开国以来头一位不是恩荫的实职四品”
李三郎也呆了呆,真的有点惊住了。“辽阳郡王还真是举贤不避亲”
“某还不愿意呢,给个长史让本郎君顶锅,某当了半个月就给辞了”独孤郎君不屑。
“怎么说?”李郎君也不急着走了,问道。
“塔河被攻下,遗有十万民众,存粮不足,民众闹事,独孤郎君初任,即拿千首立威”温钰看来对去岁远东战争深有研究。
“那自然,本郎君的绯袍那可是血染的,汗国棒子的血一样是红的”独孤心慈阴森森的说道,唐制,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深绯如同血红。
“四品官都不做,却参与科考,抢某等名次?”韦二郎咬牙切齿。
“抢谁的也抢不走汝韦二郎的啊”独孤心慈服软“只是,韦二郎,授汝四品袍服,汝敢穿否?”
“怎地不敢?”
“郇国公可是正三品,从四品的少年郎在京都多的是”李郎君也笑道。
“嘿嘿,多少户为上州,下县多少户?一府有几曹?开犁在几月?盐铁税几何?”独孤心慈突然连珠发问。
韦二郎张口结舌,俊脸通红。
“不用难为韦二郎,制科以诗词取士,俗务可慢慢培育”李三郎忍住笑。
“这可不是俗务,主持一下县,需为千户着想,守牧一上州,三万户的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