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雍王 >

第495节

大明雍王-第495节

小说: 大明雍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也对,在这样的上司下面打仗,恐怕已经是大明武将们梦寐以求的了。

    这一次会议,不过是一个碰头会。是一个开始。

    毕竟渡海作战,很多情况都是非常复杂的。

    就连徐海,沈希仪两人一时间也不知道要注意到什么,他们回去之后,立即收集情报,比如说收拢船只之类的动作。只是他们不知道,自从杨一清南下之后,杨一清所在之地,就是绣衣卫关注的重点。这些种种异动,迅速汇总之后,传到了东雍。

    东雍方面立即确认,杨一清的动作很不寻常。这个消息很快,从东雍传到来了朱厚煌手中。

    朱厚煌只觉得手中好像捏着万斤重担一样,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结果。

    正如嘉靖所认为的,这是一个好机会。

    东雍的主力一部分陷入爪哇,一部分在看着佛郎机人与亚齐人的战争之中。还有大部分船只都是南都。对东雍的布防也是有些缺陷的。

    而且这样的布局,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更改过来的。

    比如淡目国,椰城一战,淡目国伤亡惨重,此刻大军压上,一点点逼迫过去,一两之内,就能让淡目国灭国,而一旦撤军,就会前功尽弃,甚至下一次过来,需要投入的资源就远远超过了这一次。让朱厚煌现在就撤,他不甘心,而西金洲那边,也是如此。

    佛郎机人是朱厚煌面对最危险的敌人,现在朱厚煌将佛郎机人赶出了东南亚,只剩下亚齐一地,佛郎机人与亚齐人之见的战争还在继续。不过朱厚煌很清醒,佛郎机人一向以贸易为主,不会占领大面积土地,只是想赚钱而已。现在与亚齐之间的矛盾,虽然掺杂于宗教战争之中,但是彼此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旦有亚齐一方,有一个强势的君主,割让一个港口,并给佛郎机人一点优惠,佛郎机人是有罢战的可能的。当然了佛郎机扶植出信仰基督教的部落,让这个部落代替佛郎机人与信奉回回教的部落战争,将佛郎机人与亚齐人之间的战争,变成亚齐人的内战,也是一种办法。

    总之,防备佛郎机人,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南边的雍军力量,一点也不能调动。一时间朱厚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朱厚煌一面暗骂自己贪心,一边立即召集吴明,与杨慎,许松,吴凤仪,刘老刀,等众人商议。

    朱厚煌也不多话,直接让吴凤仪将消息传递给他们,直接提出议题,现在东雍该怎么办?

    朱厚煌看着吴明,心中悠悠一叹。暗道:“戚景通还是离开的太早了,否则现在就是该咨询戚景通的时候。吴明远远不如戚景通。”

    的确如此,吴明的底子太薄了,即便是吴明一直在学习,但是进展也不大,所以吴明一直在所有会议之上,三缄其口。轻易不发表意见。而戚景通却不是这样,不用朱厚煌去问,他就提出很多意见。

    不过,朱厚煌早就知道这一点,不就是因为吴明比戚景通听话吗?不过这个时候,朱厚煌也顾不得其他了,立即准备会议一结束,就去派人传见戚景通。

    也幸好,戚景通封地的条件太差了,戚景通一双腿又不能见风湿。所以只有等戚景通封地之中的宅院建成之前,他是不会离开南都的。

    “殿下。阳明先生在的时候,不是已经布置好了吗?”杨慎淡淡说道:“殿下可以用此策。”

    朱厚煌皱起眉头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杨一清攻东雍?”

    这是王阳明提出的后发制人之策,不过,朱厚煌也知道,王阳明之所以这样说,很大程度,是他不愿意让东雍与大明翻脸,秉持能拖就拖的原则,想拖下去。

    东雍岛对朱厚煌太重要了,不说别的,只说雍军军官的籍贯,百分之八十都是东雍两府的,这里面有很多政策倾斜,东雍岛是朱厚煌的根本,是绝对错不了,如何东雍岛失陷,雍国能不能打下去,先不去提,单单说雍军上下,立即就变得不可靠起来。

    而雍军是支撑朱厚煌王座最粗的一根柱子,一旦雍军的可靠性动摇了,朱厚煌的王座立即会受到很多方面的挑战,东雍内部的事务,就让朱厚煌焦头烂额了,那时候不要说什么北伐了?

第八百二十三章对策() 
第八百二十三章

    对策

    “殿下,”杨慎岂能不知道东雍对整个雍国的重要性,即便是现在的南都地带,也无法代替东雍在整个雍国的重要位置。“天下之争,不但在军力,也在人心。”

    “朝廷兵势远远不如先帝之时。但人心稳固,却远胜先帝之时。”

    正德在时,哪里什么人心稳固的说法。文官与正德激烈对抗,否则最后也不演变成,杨廷和为首的一些人强烈反对朱厚煌登基了。不管怎么说文官士大夫的短处,但是有一点却不能否认,大明天下,是皇帝与这些士大夫共天下,而正德就是想反对这个事实,他想恢复国朝前期,皇帝与勋贵共天下的格局。

    “天下士大夫,恐怕皆不愿意,见入主京师,故而殿下欲得天下,不仅仅要军力胜过朝廷,也在在大义上胜过朝廷。无罪而被攻伐,首祸者,并非是殿下,这就是殿下的大义。”

    朱厚煌有些迟疑道:“那些士大夫不会待见孤,这些虚言,又有什么用处?”

    杨慎说道:“这些,并不是让的他们听的,而是让东雍百姓听的。”

    东雍的政治结构,根本没有那些文官的立身之地,自然不会被那些地方官喜欢了。

    所谓的士绅在雍国的政治结构之中,根本就没有。在地面真正有面子的,是有爵位的人。之前朱厚煌还想打击地方的豪强,不过,看现在的情况,这地方上的空子,是无法避免了。所以放开了限制,不过,能在地方上有影响力的,都是有爵位的人,这些有爵位的人,要么是有军功在身的,要么是有钱,可以用钱来卖爵位。

    就是没有读书人的地位。

    即便是在官府之中,丞相府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国家上层之中,武将的权力远远胜过了文官。这种国家结构,怎么会让大明的文官满意。他们会支持雍王才是见鬼了。

    但是人心向背,不仅仅要考虑大明的人心,还需要考虑东雍的人心。

    大明不是寻常小国,他与东雍之间的特殊关系。

    东雍的崛起,实际上是借助大明的威名,不然为什么朱厚煌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都向雍国低头,他们低头的不是东雍,而是东雍之后大明,所以创立雍国那一批人,对大明还是有感情的,王阳明的态度,绝非是他自己的态度,有很大一批人的态度。他们绝对东雍现在情况,就很好啊,蒸蒸日上,只要好好经营,将来雍国的势力,即便比大明差,也不会差到哪里?何必要与大明打一场,不知道胜负的战争,胜了还好说,一旦败了,雍国恐怕就会崩溃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是现在大家都已经穿上鞋了。就不想如同光脚的哪怕拼了。

    在杨慎登上东雍丞相的位置之后,拉拢一大批想北上的势力,但是靖难一派,从来没有占据绝对优势。

    想要与大明一场大战,必须凝聚内部人心。

    必须让东雍百姓知道为什么要打这一仗,有什么原因是不得不战,如果不战,就会被朝廷打过来,这种道义上的上风,才能凝聚人心,让他相信,靖难之役是为了保护他们现在的生活。

    与大明开战,绝对不会像是向攻打淡目国一样,只需局部动员就行了,这一场大战,必须东雍所有的力量,东雍恐怕每一个壮丁都必须参战,这样的战争没有道义上优势,很难说服百姓努力打下去。

    这是一场国战。

    “殿下觉得,仅仅凭借我军在东雍的兵力抵抗不了杨一清吗?”杨慎说道。

    朱厚煌闭上眼睛,说道:“虽然东雍仅仅有三个营的兵力,但是现在已经提前知道了。他不出动数十万大军,恐怕攻不下东雍。”施琅攻台之时,动用的水师有四百多艘战船,三万多兵员的水师。而朱厚煌在东雍上面的经营要远远的超过了明郑。

    明郑时期,重点经营的也不过是大员附近的台南一部分地方,而朱厚煌在东雍的经营,是以北港,大员两个重心,以海道与陆地官道相互连接在一起,人口在百万之上,如果按东雍的动员体系,竭力动员的话,将所有壮丁填充到县兵之中,最少能弄出二三十万大军,不过,那时候东雍岛上的男丁就为之一空了。

    这还是因为东雍的特殊人口结构。

    东雍的百姓大多是移民过来的。

    而移民之中,很少有老弱病残,所以现在的东雍人口结构之中,呈现出几个特点就是壮丁多,老人少,而起十岁之下的孩子多,而十岁之上的孩子少。这些孩子都是百姓在东雍定居之后,才出生的是名副其实的雍一代。如果再等个几年,东雍的人口将有一次大爆发了。

    只是战争从来不在你想的时间来临。

    “殿下认为,汪直,黄士龙是庸将吗?不足以托付东雍大任吗?”杨慎说道。

    朱厚煌想了想,说道:“如果他们两人不能称职,孤不知道该将国事托付给谁了。”

    汪直虽然不如俞大猷,但是也是朱厚煌精心培养出来的将领,是朱厚煌一手提拔的,绝对值得信任,而汪直常年驻守马六甲,对于防守作战上的心得,并不比俞大猷差。俞大猷一时半会儿,不能从爪哇之中调回来,汪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而黄士龙更是如此。

    如果许栋还活着,朱厚煌自然更信任许栋。并不是许栋的能力在黄士龙之上,而是许栋的威信在黄士龙之上,能够服众。而用黄士龙对抗大明水师,朱厚煌也觉得非常合适。

    黄士龙是从明军投奔过来,他太熟悉明军水师的伎俩了,正因为熟悉,黄士龙用来对付明军水师,是最合适不过了。

    “那么东雍无恙,殿下更应该关注国势,而不是东雍一岛,固然东雍一岛是本国根基所在,但是国家发展到现在,并不是除却东雍,就无法维持了。”杨慎说道:“臣以为,殿下应该关注,与朝廷征战,我雍国到底能派出多少兵力。”

    “东雍两府以两丁抽一比例征兵,应该能征召十万之众,殿下应命令枢密院做好征兵准备。”杨慎说道。

    “殿下,征兵十万,枢密院可以做到。”吴明说道:“只是火器准备不齐,这十万士卒能用冷兵器。”

    朱厚煌竭力打造的征兵体系,已经爆发出实力了,虽然除却东雍两府之外,其他的各府,不管是吕宋,古晋,南都,马六甲,岘港,宋丘,旧港,等等地方,都不做不到这种规格的抽丁,因为这些地方都有大量的土人部落,一旦抽丁的壮丁过多,很可能让各地土人猖狂起来。而且特别是吕宋,南都各地,有大量的奴隶庄园,朱厚煌也不敢抽调太多兵力,否则与大明之战,胜负暂且不论,恐怕一战还没有打下来,这几府的基层政府都被这些奴隶主侵吞完了。

    所以抽丁的重点就是东雍两府。

    “殿下,还有一地有大量的兵力可以调动。就是安南。”杨慎说道:“安南内战的时候,双方动用的兵力在二三十万之上,即便是黎朝全胜之时,全国经制之兵,也在十万上下,而现在安南兵力远远没有到达极限。与大明一战,非竭尽全力不可,所以殿下必定动员安南所有兵力。”

    不管东雍兵力再怎么的紧张的时候,都在升龙驻扎,以掌控局势。

第八百二十四章对策二() 
第八百二十四章

    对策二

    “该如何才能调动安南兵力?”朱厚煌皱起眉头。

    东雍方面一直对安南是又用又防。

    安南体量其实比东雍两府强得多了。所以到安南的物产,给了东雍很大的帮助,放着安南这么多人丁,怎么多财力不去运用,那才是傻子,但是又要防,防安南反客为主。毕竟的安南的人口,财力,物力,都在东雍两府之上,也就是雍王南迁之后,特别是奴隶政策公布之后,东雍的国力迅速增长,才让雍国的国力,渐渐超过安南的摸样。

    当然这里面,也有东雍持续从安南抽血的缘故。

    自从嘉靖登基之后。大明移民从合法变成了非法,从大规模移民,成为私底下的小动作,大明移民也从正德年间最多的时候,一年数十万,到了每年不过三两万,甚至还在持续减少之中,因为官府的限制,所有移民的人都来自沿海省份,特别是福建。

    但福建再怎么移民,也支撑不住,十年如一日的移民,东雍的移民有接近一半,都是来自福建的。所以福建赤贫阶层,几乎都跑海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