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雍王 >

第169节

大明雍王-第169节

小说: 大明雍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很多地方生地要三年耕种才能变成熟地。但是并不是所以地方都是,雍南很多地方都是非常适应耕种,地里面肥力很足,所以提前有收获,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吴行之说的也对,一来即便有粮食,也必须从民众手中买粮。朱厚煌还不至于巧取豪夺。再者未来之事,也说不清楚,如何再有一个天灾该怎么办是好?所以吴行之做计划,必须做出最坏的打算,而不是做乐观的估计。

    “好了。”朱厚煌打断两人的争执,说道:“行之继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重臣群集二() 
第二百五十六章重臣群集二

    吴行之微微低头,说道:“是。”随机又扬起头来说道:“少府的财政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少府厂矿的产出,一部分是航线上的收益。”

    朱厚煌不由有点疑惑说道:“少府厂矿上的产出?有多少产出?”

    朱厚煌记得他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来自海上,只是没有想到吴行之说了半天都没有进入正题。他也不记得,他开设的那么多厂矿有多少收入。

    吴行之说道:“臣对此也不是多了解,只是知道少府厂矿收入,每月当有黄金万两,白银千两以上,数千两不等。殿下欲知其详,当问许少丞。”

    朱厚煌转过头来,看向许松。许松立即起身说道:“黄金收入大多来自金矿。而白银收入大多来自海盐。”

    朱厚煌有些疑惑道:“海盐如此多利吗?”

    朱厚煌记得他在东雍没有办多大的盐场,只是在一鲲身上面的台湾小城上建了一个初衷,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供应东雍的食盐。为了不引起麻烦事,朱厚煌还特地下令,不允许这些食盐,进入大陆,居然还有每月好几千两的收入。

    许松说道:“盐场用晒盐之法,所以因有季节不同,海盐的产量会有所不同。海盐虽然不能销售进大陆,但是海外很多的地方海盐还是很受欢迎的。特别是日本。”

    朱厚煌这才隐隐约约记得,日本似乎很缺盐。

    朱厚煌也不管别的,凡是能够赚钱的事情,他都要去做,说道:“既然如此,今后立即扩大盐业规模,所有海岸线都必须看看,能不能晒盐,能的话,全部弄成盐田。”

    许松答应道:“是。”

    其实他之前并不是很重视少府的场子,只是朱厚煌训斥过许蓝,所以他才开始重视,不过他一重视,立即看出来其中的利润空间。如果真如朱厚煌说的那么大规模晒盐的话,光盐业,就能给东雍带来每年数十万两的收益。

    许松随即想到了什么说道:“殿下,有一样东西,也能为殿下带来大量的收益。”

    “什么东西?”朱厚煌急忙问道。

    “铁。”许松说道:“北港之中有铁矿。铁作也已经从台湾迁到了北港。产铁量大增。如果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产铁量还能进一步的扩大,特别是在北港附近发现石炭。”

    铁在古代很值钱的。而且在明代产铁量也是很大的,但是周围的各国的产铁量就不多了。

    很多时候,西方人都会从中国采购铁,在南洋等地贩卖。

    朱厚煌说道:“单单买铁是否利润太低了。”

    许松松了一口气,说道:“殿下所言甚是。铁器的利润,要比铁要高。”

    朱厚煌说道:“孤欲往外国销售火炮如何?”

    陆完说道:“殿下不可。”火炮的利润定然能超过寻常火器,而且铁模铸炮法的成功,也让铸炮成本降低,东雍有了东亚一带,除却北京,南京之外,独一无二的大规模生产火炮的能力。不将这种能力转换为金钱,特别是朱厚煌正缺钱的时候。但是贩卖火炮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问题。

    “殿下,如何四处贩卖火炮,在朝中的又会生出议论。”陆完话还没有说完。朱厚煌就开口了。说道:“孤早已绝了入主北京的想法,他们怎么说,都与孤无关。陛下哪里孤自然会去解释。”

    陆完为之一滞,说道:“既然如此,臣无言,只是请殿下不要将火炮卖给越南,臣在中枢的时候,越南就已经有蠢蠢欲动之像,恐怕不久将与国朝交兵。”

    “竟有此事?”朱厚煌敏感的感到这是一个机会他对吴凤仪说道:“舅舅,这将事情,交给你了。”

    “是。”吴凤仪心中暗暗叫苦。

    他铺开摊子太大了,最西到印度,最北在日本,最南到爪哇。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多人口,到处都需要人手。

    情报工作,需要人手,也需要钱。人手本来就有些不够,吴凤仪虽然是锦衣卫出身,带出来一些锦衣卫的熟手,但是数量并不多,但是这还可以克服。毕竟人口虽然少,也有十余万口,找几个人还是能找到的。但是更缺少的是钱。

    情报工作少不了钱。从007到克朗勃都说明了这一点,古代也是如此。

    现在朱厚煌财政危机,作为朱厚煌的舅舅。他自然想为自己外甥着想。想节省经费,不过,朱厚煌的命令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紧,他手中经费越来越少。根本支撑不下去。

    朱厚煌看见吴凤仪的脸色有些不对。说道:“舅舅有何难处?”

    吴凤仪说道:“向各地安插人手,需要的经费太多,臣手头的经费都已经告尽了。”

    朱厚煌虽然想现在就答应给吴凤仪拨款,但是现在并不是时候,说道:“舅舅请先坐下,等一会儿,自会说到你。”

    吴凤仪归位之后,朱厚煌看向吴行之说道:“继续。”

    吴行之微微低头说道:“是。”随即站起身子说道:“殿下,少府除却矿场上的收入之外,就是航线上的收入。航线又主要分为日本航线与南洋航线,日本航线又为东西两路,西路就是琉球到长崎。东路是琉球到四国细川家的航道,后者才刚刚开扩,一时间还没有利润。至于琉球到长崎航道的收益,在每月十万两。”

    “南洋航线收益,在每月十五万两,只是佛朗机人在澎湖交易,南洋贸易的利润,可能持续降低。”

    “殿下。”吴行之的话还没有说完,魏瑞舟就站起来说道:“吴大人所言有误。”

    朱厚煌心中暗道:“魏瑞舟还是年轻啊。”

    的确年轻,这样的会议之上,并非是谁都有资格打断别人说话的,至少魏瑞舟就没有这个资格。

    魏瑞舟在家中是次子,投靠朱厚煌是他第一做出的重大决定。而且这个决定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所以他没有受过一点挫折。顺风顺水惯了。有些骄狂,也是自然而然的。此刻他并没有感到一丝做错,反而觉得能在这么多人面前显露自己,感到非常激动,从头顶到脚下都是一阵战栗。

    “南洋航线,虽然以与佛朗机的交易为最大宗,但是并非除却与佛朗机人交易之外,并非没有其他交易对象。臣自到南洋之后,除却在吕宋建立起母港之外,还将开辟了通向越南,占城,苏禄,渤泥,爪哇,暹罗等地的航线,虽然短时间没有利润,但是将来的前景可期。”

    这些东西,朱厚煌都知道。魏瑞舟刚刚早已给他报告过了。

    朱厚煌说道:“你坐下吧。行之你也坐下吧,许松,这个你来说。”

    吴行之根本不看魏瑞舟一眼,说道:“臣听命。”说完也坐下来了。

    许松站起来说道:“魏大人所言极是。魏大人为少府开辟很多条航道,但是这航道大多为南洋海商所掌握,如果想从中获取暴利,必须与南洋海商交锋。而且南洋各国,与日本不同,特别是满刺加国覆灭之后,大明在南洋各国的威信有所降低,南洋各国的航线,虽然有所裨益。但是也应该看到,除非用强有力的措施。其中的利润有限。”

    朱厚煌心中默算,日本航线十万两,南洋航线十五万两,海关一万两,金矿一万两黄金。大加起来有每年有二三百万两百姓的收入,比起国库也不少多少了。但是支撑东雍的摊子还是觉得不够用啊。

第二百八十七章重臣群集三() 
第二百八十七章重臣群集三

    “下面说说的开支吧。”朱厚煌说道。他又将目光看向吴行之。吴行之正要起身说话。却被一阵咳嗽声打断。

    朱厚煌转眼看去,却是陆完。陆完站起来说道:“下面让我来说吧。我知道财政开支的最大项,应该是我用出去的。”

    “从大员到戚氏到邵氏,乃至新建的阳明。约有千里之路,从戚氏越过雍江到北江也有数百里的道路,”说到这里,陆完微微一顿,说道:“所谓北江,就是因其在雍江之北,所以叫北江。”

    朱厚煌知道这一条河,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浊水溪。不过朱厚煌也不打算更改。

    陆完继续说道:“沿着雍江两岸,有自雍江出东山到大员出海,大约有两百里的堤坝,需要次第修建。还有预计修建的大大小的七座县城。”

    这一系列大工程说出来,让所有人叹为观止。

    这是比黄河河工更加大的工程。

    朱厚煌知道虽然现在很困难,但是这些工程一旦完工之后,东雍虽然说不上万世之基,但是也算得上根基之所。

    单单这一项,陆完算得上国士无双。

    朱厚煌长揖到地,说道:“孤谢过陆师。”

    陆完避开朱厚煌的礼,说道:“殿下何须多礼。”

    朱厚煌说道:“没有陆师在,东雍如何能今日的场面。”

    陆完说道:“殿下,只要不说我耗资无数就行。”

    朱厚煌说道:“孤洗耳恭听。”

    陆完说道:“在臣的组织之下,东雍百姓,男出工,女出劳。几乎除却耕种之外,家家户户都在工地之上,但凡是先到东雍的移民,都要补充到工地上,东雍的耕地还都是生地,产量不足,可以说整个东雍百姓都依靠工地上的工钱过活。臣给男丁每日食量三升,给米一斗,盖因男丁有家小。且有农忙之时,不能做工。所以不得不多给一些。”

    其实陆完没有说,工地上的活计,全部都是重劳力活,不多给一些,有多少人会努力干啊。如果是简简单单的赈济,则不需要这些粮食。不过陆完也是有私心的,他的私心就是在临死之前,将东雍建设成天府之国,纵然他身死之后,东雍在一日,他的名字也就与东雍联系在一起一日,就如同李冰于四川一样。

    朱厚煌说道:“陆师无须多言,只需说每月钱粮总和多少?”

    陆完沉思一会儿说道:“一月最少需要十万石粮食。这仅仅是粮食,还有各种各样的材料与工具,很多木料铁料等等,每月消耗不等,上个月消耗了五万两。再加上各级僚佐的俸禄近万两。合计每月近十六万两。”

    吴行之起身向陆完行礼道:“陆长史,少算了一项,就是各级县衙的俸禄,已经县兵的俸禄,还有县衙的开支。”

    陆完苦笑道:“的确如此,各级县兵的开支,要额外加两万两,各级县衙的俸禄,也要有二万两之多。”

    朱厚煌说道:“这都已经有二十万两了。”

    “还有少府的开支,”许松站起来说道:“少府开支与其他部门不同,少府的开支都是先经过核销之后,才将利润上交给吴司官的,不过有一项虽然在少府之中,但是另外开支,需要告之殿下,那就是雍王府的开支。”

    朱厚煌问道:“雍王府开支多少?”

    “雍王府每月开支一万两,主要各级仆役的月钱,以及太后与王后,王妃的贴己,王府的日常开支,因为东雍远离大陆,所以百物腾贵。这才多花了一点。”许松说道。

    很多在大明很常见的东西,在东雍都能化为奢侈品之列,比如一些胭脂水粉,绫罗绸缎之类,要比江南,比北京高太多了。

    再加上朱厚煌水涨船高,吴太后对家里面的仆役也加了恩。而且吴太后对雍王府太看不过眼了,朱厚煌的雍王府不过是一个府县对面的大院子而已,什么大殿都没有,让住惯京师的吴太后实在看不过眼。闹着要重建。

    朱厚煌默默的为开支之中加了一万两。

    朱厚煌说道:“后面不用你们说了,我说,水师三支舰队,人员在一万五千人左右,因为水师各个兵种的饷银不同,平均每人月银在三两上下。这是四万五千两,然后船只的维修保养,也需要一万两左右。再然后就是孤的亲军。孤的亲军,厚赏重罚,每人饷银在十两上下,这就一万五千两。在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东西,有二万两上下。”

    “而这一次,安庆之战,亲军战死三百上下,按抚恤金,三十两来算,要一万两,而水师的抚恤金要比亲军少,虽然水师损失大,也要一万两,再加上,孤还要抚恤郑将军,抚恤金也要一万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