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雍王 >

第16节

大明雍王-第16节

小说: 大明雍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上尤其是这样。

    简简单单一个经纬度,就让朱厚煌头晕脑胀了。

    他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面对朱裕他所能做的,也就是加大人力物力的支持而已。

    没有过多久,贝仁就到了,来得不仅仅是贝仁一个人,还有贝仁邀请过来的南方在天文一道上的高手。

    虽然禁习天文的律令还在,但是很多人还是偷偷摸摸的学习,这一次这些人被贝仁邀请过来,也算是漂白了。

    不管是月球的运行规律,还是地图投影上,都需要大量的数学计算,朱厚煌也将以正德皇帝的名义,召集很多算术上的高手,本来朱厚煌想称他们为数学家,但是这些人都不以自己数学上的造诣而骄傲,因为这些不是正途。

    这样的算术大家有,河北饶阳的王文素之子,王算之老先生。还有来自江南的吴文海,等等,有名的无名的好几十人。不过最著名的两人就是王算之,与吴文海。

    他们两人出名,是因为都承了先祖遗泽,王算之的父亲,是一个鼎鼎大名的数学家,王文素,著有《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而吴文海族中长辈,吴敬。也是鼎鼎大名的数学前辈。著有《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而且双方正好一北一南、成为算术老手两派的领袖人物。

    不过,对于朱厚煌来说还有一个问题。

    这些人演算的时候用得是草码,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这就代表得1,2,3,4,5,6,7,8,9,10。朱厚煌完全都看不懂啊。

    为了让自己看懂他们的进度,朱厚煌不得不强制他们用阿拉伯数字。弄得这些数学家怨声载道,他们用草码用了一辈子了,忽然让他们改,自然是不愿意了,不过朱厚煌拿出上学时候学得一点数学教给这些数学家,大家一直认为,在记录上有所新意,其他,没有了。

    反正朱厚煌会得的东西,大明这些顶级数学家们都会,只是觉得朱厚煌的方法有点新意而已。

    至于微积分,拜托朱某人表示,都还给老师了。

    就这样朱厚煌弄得这些数学家们研究完之后,不得不用阿拉伯数字再抄写一遍来给朱厚煌看。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漫长的工程。

    经纬度上面的研究暂时并没有什么进展。朱厚煌就将注意力放在练兵之上。

    三百支燧发枪,每一根都是高手匠师手工打造,用得是勒名制,谁打的,上面刻着谁的名字。

    这样一类三百支燧发枪倒是够数了。大明的军用火药的威力还算可以。朱厚煌的眼中,只是你舍得花钱,还是能弄得出来上好的火药的。这让朱厚煌松了一口气,还好火药还没有烂到必须他自己想办法弄火药的程度。不过以防万一,朱厚煌还是弄了一些打造燧发枪的工匠,与会制造火焰的工匠,当成随营工匠。

    不过,朱厚煌立即又要面对另一个问题了。

    就是这些燧发枪是有寿命的。

    他放开手训练还没有多长时间,就已经有燧发枪报废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他想来,当初民国时期的枪支,不是爷爷用过孙子用,最后膛线都打没了,还能打吗?怎么会报废。但是他手中的燧发枪就是报废给你看。

    让朱厚煌没有任何办法,只有厚着脸皮去向钱宁讨要了。

    结果钱宁一脸难色的说道:“世子,不是臣不帮你,实在是你要的燧发枪要求太高了。一定要老师傅来做,还要用到上好的百炼钢,一般的钢都不行,这三百支燧发枪下来,光材料钱,就砸进去两三千两,这里面的花费实质是太大了。”

    朱厚煌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火器这么厉害,明代普遍用冷兵器,是因为太贵了。

    不要看两三千两很少啊?

    正德打赢了应州之战,和内阁要的赏赐是一百万两,内阁几乎拿不出来,正德建一个豹房,也不过是二三十万两,整个明代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是几百万两而已,你再去看看着两三千两多还是少。

    再者明代白银的贬值是在隆庆大开海之后,而现在大明还没有还大量白银外来的时候,银子还是很值钱的。

    这是一个让朱厚煌咂舌的数字,要知道朱厚煌作为一个亲王,啊,还不是亲王,即便是他成了亲王之后的,每年的工资,也不过是年薪一万两,还有一万石大米而已。

    这已经是他每年收入将近四分之一,

    钱宁见朱厚煌的样子,心中一笑,说道:“世子啊,这一次我钱某人就给你再弄三百支燧发枪,只是要省着点用啊。”

    朱厚煌说道:“多谢钱大人。”

    “不用,只是世子将来,不要忘了我钱某人才是。”

    朱厚煌这才明白了一点,原来钱宁一直以来向他示好,是存了将来的意思。

    这让朱厚煌心中不由的一声叹息,这才知道古代夺嫡的难办之处,有时候,不是你想撇清楚,就能清楚的。

    像钱宁这样的示好,朱厚煌能拒绝吗?拒绝立即得罪了钱宁,不要以为钱宁给他示好,就真以为钱宁是一个好人了。钱宁执掌锦衣卫,在京城之中,可以让小儿止啼,威风赫赫,连杨廷和对钱宁都相当忌惮,这样的人物的示好,朱厚煌也不敢拒绝。

    不过朱厚煌不会天真说道以为,这钱宁是只投资不想回报。

    忽然朱厚煌觉得整个北京城好像是一个旋涡。

    燧发枪的问题到了最后也没有彻底的解决的。朱厚煌不得已再次让这三百人用木棍联系分解动作。

    本来,朱厚煌还想让这三百人直接上纸包弹,但是朱厚煌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这三百支全部都是手工打造的,手工打造在现代是上等奢侈品,但是朱厚煌现在只想要全工业制品,这三百根燧发枪,看上去一样,其实口径全都不一样。

    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反正朱厚煌够意外够惊喜了,算了,他只能让为每一个士兵准备了一大块铅板,还有模具。让他们自己解决纸包弹的问题。

    不过这样一来,到底能起几分作用,朱厚煌自己也不知道了。

    他现在的小本本上已经写满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钢铁问题,这有是一个大问题。标准化问题。反正明代度量衡之混乱,让朱厚煌自己都看不过去了,还有历法问题。还有人才问题,一圈圈的好像无边无际的蜘蛛网,将朱厚煌牢牢的绑在中间,让他觉得怎么解绑都解不开。

    所有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单一存在的。

    这仅仅纯粹在于技术方面的。还没有切入人文系统,还没有切入思想系统。一想起自己想要树立起大航海时代,与儒家的所有思想几乎上都背道而行。朱厚煌就觉得棘手之极,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或者说无法解决。

    朱元璋设立的道德至高点已经被士大夫完全控制住了,成为用来牵制与控制皇权的重要手段。任何方式的变法,都不会被文臣们所接受的,张居正不过是抓抓考勤,抓抓工作进度,改良一下创收手段,就被还弄得差点一家死绝。这让朱厚煌怎么办?

    朱厚煌也创超不出一个阶层,来支持自己的思想。

    正德不能,嘉靖不能,万历不能,天启不能,崇祯不能。朱厚煌也不能。

第二十七章秋风起() 
第二十七章

    秋风起

    时间转眼过去。

    秋风渐起,北京比南方的冷得稍早一点。

    朱厚煌这一段时间之内,一直忙碌无比。

    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说训练那三百军队。

    正如军队并不多。只有三百人,但是朱厚煌将这三百人当成了自己起家的本钱,不管是干什么,手中有一支军队,总是好办一点。

    不训练士卒,不知道里面门道。

    虽然朱厚煌亲自训练的时间少,一般都是吴明操练,但是所有训练标准都是朱厚煌自己定下来。朱厚煌主要任务是整个部队的后勤。

    比如说,他们身穿的鸳鸯战袄。

    不过这样的鸳鸯战袄在朱厚煌的眼睛之中,不过是红色的大棉袄而已。让朱厚煌有一种冲动,他想试试后世的军大衣防刀剑功能如何。不过老实的说,并不能说这些鸳鸯战袄一无是处,最少鸳鸯战袄并不是单纯的大棉衣,鸳鸯战袄之中的棉花,都不是普通棉花,用要几斤棉花,用力的击打,压制成薄片,以日晒不崩为标准。这样的棉花已经可以称为棉甲了。

    这些棉甲之中,还有夹杂铁丝网,外面还会钉有铁片。铜钉,看上去也算威武非常。总体来说有十五斤二十斤左右。也不算太重。

    不过朱厚煌吐槽他们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整个夏天之中,所有士卒都穿着这样的棉甲训练,中暑的不要太多啊。而且明朝的整个军工体系都有问题。

    朱厚煌要的东西,有钱宁打过招呼,没有人为了区区三百套棉甲去得罪钱宁,但是大明其他部队的鸳鸯战袄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棉花缺斤少两,中间的铁丝有得根本没有,外面的铁片什么的也都是样子货,还不如后世的军大衣。

    不过,朱厚煌知道又如何。

    他知道为了他这点东西,特别是数百支燧发枪,已经让整个京师的工匠怨声载道了。

    并不是大明就没有手艺高超的工匠,而是大明对工匠的待遇根本不行。

    所有工匠都是匠户。匠户生活艰难之极,也没有社会地位,而且大明军队体系,特别是京营,早就是一个大窟窿了。从土木堡之变之后,京营就已经成为形式上存在了,而且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京营几乎派不上一点用场了,三十万京营,能用的不过是正德挑挑拣拣的东西两厅,不过数万而已。

    这还是正德这个好武的皇帝一力振作的结果,在正德之后,更是江河日下,在嘉靖中,就有京师被包围的情况发生,可见京营的衰败。

    不过京营战力都这样了,但是银子一点也没有少啊。

    不过所有银子都被主管京营大明勋贵瓜分了。

    匠户更是如此,作为副属于大明军事体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不受重视的一部分。匠户本来的日子都不好,在匠户体系之下,一人为匠户,子子孙孙都是匠户,按规定,必须要坐班,所谓坐班就是自带干粮,去官方指定地方为官府打造兵器,有得是五年轮一年,或者说一年轮三个月。

    好吧,上面已经够苦。不过请你将上面的数据忘记,因为,匠户面对的更多是不见纸面的义务。比如说长官的私活。

    现在很多人还在为老板干私活。古代更不要说了,官吏对匠户的剥削,有很多匠户,经年不许回家,以至于匠户纷纷逃亡,还有典儿卖女。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匠户们也有自己的应对之道,那就是偷工减料。没办法,人都要活着吧。

    最后只好将办法想在原材料之上,古代的铁了,棉花了,都是很值钱的。克扣一点都能应付一年人的生活。

    在集体的,制度的贪污之下,任何人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种情况,就反应到了火器上,就演变成了军中不爱用火器。

    为什么这样,因为铁的原因。中国铁矿石品味并不高。而火统对铁的要求很高,必须将十斤铁锻敲成一斤钢,这种铁才适合打造火统。冷兵器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好是坏,而火器,你不开火,并不知道他会不会炸膛,也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炸膛。这里面有很多门道。

    朱厚煌要求钱宁的提供的燧发枪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钱宁可不管这个问题。他直接强压下来,要求工匠拿出合格的产品。

    作为一个小小的匠户,贪污原材料的时候,不过得小头而已,甚至供给他们的原材料本身就有问题,但是钱宁的压力之下,那些官吏却不管那么多。一定要合格产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朱厚煌甚至知道,为了几百根火统,已经有好几条人命投进去了。

    朱厚煌也是后来才知道了。

    才知道,他被整个京师的匠户当成了吃人的大魔王。

    这又是给了朱厚煌当头一棒。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他甚至感觉自己好像是堂吉诃德,一个人与整个世界做战。

    从此,朱厚煌沉默了,不再匆匆忙忙的做什么事情了。而是安分下来,只做两件事情,就是练兵,与经纬度的问题,不过经纬度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了历法问题。朱厚煌向正德建言之后,正德也算是从善如流,与杨廷和一起接见了朱裕,杨廷和这边,杨慎已经做了工作。杨廷和这边一点头。事情就定下来。

    正德的中旨也变成了正儿八经,有内阁附署的圣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