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江山权色 >

第118节

江山权色-第118节

小说: 江山权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媚儿看着叶宇那如星辰的双目,玉手捏着青丝发梢在宽厚的胸膛,挑逗的画着圈圈,随意轻问:“叶郎就如此相信我?”

    “说心里话,不相信,对于人,我都不会习惯性的去相信,因为我尝过背叛的滋味!”

    四目相对,叶宇回答的很干脆,也很坦然:“但我可以选择相信,因为你至少是我的女人……”

    其实对于叶宇而言,这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不会去相信人。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不想重蹈覆辙。

    若是说如今在大宋年间,他唯一能够完全相信的,那只会是一个人,就是他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婢女秋兰。

    胡媚儿抬起那勾人的双眸,久久的注视着叶宇,最后轻声细语道:“能得叶郎信任,媚儿此生足矣……”

    随即嫣然一笑,玉手慢慢游到身后,搭上叶宇的胯间,巧妙抚弄揉捏起来,还不时扭头妖娆地瞧着叶宇。

    “叶郎,媚儿知道你难受,所以……”

    胡媚儿说完,竟突然俯下身子,轻启朱唇,将那樱桃小口缓缓而下。

    一阵吸吮咂舔,顿时让叶宇魂魄皆酥,心神迷醉……

第161章 标点符号() 
叶宇回到学士府后,便以身体有疾为由,不再上殿参与朝政,而且连吏部也懒得去,更是懒得每日去点卯报道。

    不过关于叶宇在朝堂之上,与儒臣舌战的消息也是不胫而走。

    虽然众人是褒贬不一,但是大多数都是觉得叶宇狂妄自大。即便公认叶宇学识再高,也是孔圣人的徒子徒孙,怎可当众质疑孔圣人的学术。

    对于这外面的纷纷扰扰,叶宇根本不予理睬。因为他需要好好消化,从胡媚儿那里得到的信息。

    据胡媚儿讲述,自己这个左臂火云胎记,正是他们火莲教要寻找的。

    至于为什么寻找,寻找到之后该如何处置,胡媚儿却不得而知。

    而当年清流县土地庙的人命案,是火莲教与另一拨人的争斗结果。

    至于这拨人是何来历,又是情况不明。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拨人的目的与火莲教相同,是冲着他叶宇而来。

    但就这拨人的做事手法来看,显然是想要他叶宇的小命!

    虽然最后胡媚儿一直不肯告知他火莲教的内务,但有两点叶宇已经得到了证实。

    第一点,就是自己身份似乎有些不同寻常,能让这两拨人暗中搜寻,似乎有些难以想象的诡异。

    第二点,虽然不知火莲教找寻他的目的何在,但目前来看应该不会是死敌!

    这一切,还得等胡媚儿暗中打探清楚,才能知晓这其中缘由。

    摸了摸自己受伤的后肩膀,心道自己的这一剑没白受罪……

    一直以来叶宇总觉得自己身边围绕着一群人,这种感觉让他觉得很诡异。

    就像自己无论处于何地,暗中都会有眼睛盯着一样。

    而无论是神符,还是后来红叶,上面的独有清香叶宇觉得胡媚儿就在附近。

    这就能合理解释,当初安丰县的刺客没有刺杀他的缘由。

    当然,这些不过只是猜测,需要得以证实。

    所以,叶宇决定将这群人都引出来!

    果然远离皇城的叶宇,被当初驿站未能行刺成功的刺客盯上了。

    而在敌我悬殊很大,处于生命危急的时候,胡媚儿的这群人也随之出现。而他也顺利成章的故意晕倒,被胡媚儿抱上了船舫。

    这就印证了他叶宇的猜测没有错,不过就是有些冒险。

    因为叶宇也不知道,在这种性命攸关之际,猜测的胡媚儿等人会不会出手相救。

    不过当初江边的那一刻,即便胡媚儿等人没有赶到,叶宇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因为树林里早已埋伏好了神弩弓箭手。

    而如今叶宇有了一个问题萦绕在了心头,那就是他自认为隐藏的极好,这拨人貌似并没有察觉他左臂上的胎记。

    既然目标不明确,那又为何要置他于死地?

    这其中似乎有蛛丝马迹可寻,对于这个发现,叶宇觉得他一定要探究下去,否则这隐藏暗中的敌人,将永远无从触及!

    在叶宇请假的这些日子里,赵昚倒是极为关切的派了太医,亲自到府上给叶宇诊治。

    而赵昚这番安排,无论是真的关切,还是前来探究虚实,叶宇都懒得去想,因为自己的确是受了伤,更是在临安受的伤。

    太医回宫如实禀报之后,赵昚顿时龙颜大怒,敢在京城的管辖之地行刺朝廷命官,这是他这个皇帝所不能容忍的。

    当即下旨大理寺彻查此事,势必要给一个合理的答案。并安抚叶宇静心在家中养伤,吏部侍郎的职务暂由其他官员代理。

    对于赵昚的这个安排,叶宇自然是没有意见,反正在吏部他这个吏部侍郎形同虚设,如今不去理会那些老顽固,他倒是省了不少新。

    至于大理寺彻查刺客一案,叶宇却是冷冷一笑不做置评,因为他知道此次不知又是谁当了替罪羔羊。

    能在京城如此行凶作恶的势力,又岂是一个大理寺能够查得清的?

    不过这些事情叶宇也管不着,因为有更重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

    自本朝赵普赵相公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以来,《论语》便深受士子的重视,现在流传的注释却是汉代何晏的《集解》。

    但其中网罗的大多是汉儒旧义,离孔子之道相差甚远,而皇侃的《义疏》更有太多谬误。

    这些后世儒生,整日里抱着不知对错的讲义,说什么孔圣之道,岂不知这孔子本意几经诠释,已经背离了孔子的原有本意。

    既然这帮大儒如此孤傲不群,那我叶宇就掀起一场《论语》风潮。

    想要著书立作,没有几十年的经学功底,广泛涉猎经史子集,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但叶宇自问这些年博闻强记,论及经史子集不输于一人,再加上这千年的智慧与阅历,相对来说并非什么难事。

    但若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本经得起推敲的著作,也绝非他叶宇一人之力所为,因为这记录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不过这让叶宇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岳麓书院的姜夔,另一个就是名不见经传的陈亮。

    姜夔既是一代音律宗师,也是将来南宋地大家,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然而命运不济,科举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之中。叶宇如今要著书立传,姜夔这个潜力股,他自然不会放过。

    而陈亮更是一个没有出土的珍珠,《宋史·陈亮传》说他“生而且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陈亮才气逼人,当年宋金和议之后,陈亮竟以白衣之身,连上五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五论》。

    这样的人,如此的人品正是叶宇所需要的人才。

    这二人的原有命运轨迹,都是如流星划落埋没尘土,如今叶宇邀请二人相助,既是看中了他们的才学,也是想借这本《论语正注》二人能够改变原有的命运轨迹。

    因为这本《论语正注》的问世,注定将会掀起风暴狂潮!

    而对于叶宇的亲自邀请,二人都是受宠若惊。尤其是陈亮,更是在家中愣了半晌没有反应过来。

    要知道如今他不过是举人之身,竟然得到如今名满天下的叶学士邀请,而且还是参与叶宇著书立说这等伟大事业,这是何等的荣耀。

    其次姜夔接到叶宇的书信邀请后,也是愣了半晌没有说话。

    他不过是个屡试不第的学子,却得到三元及第的叶学士盛邀。而他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音律,都在叶宇的面前黯然失色。

    二人的这份激动,除了用欣喜若狂来形容,恐怕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了。

    于是二人来不及收拾随身之物,就跟着送信的马车直奔临安学士府。

    等姜夔与陈亮来到学士府,叶宇盛情款待之后,就直接步入了正题,那就是要编著《论语正注》传于后世。

    二人闻听此言顿时愕然不已,这编著其他书籍尚算轻松,但注解这富有权威的论语,不说需要高深的经史学识,最是引来诸多争议。

    如今的东厢房里,早已空了出来,里面摆放着三张桌案,其余的地方摆放的都是供于查阅的参考书籍。

    这些书籍,都是叶宇著书搜集的材料,而且也从国子监,以及皇宫各个馆阁搬了不少过来。

    从调用书籍上,叶宇才发现自己顶着三个大学士的头衔,有时候还挺有作用的,至少在这方面没有人敢出面阻拦。

    叶宇看了一眼姜夔与陈亮,见二人脸上露有难色,于是问道:“怎么,二位胆怯了?”

    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姜夔较为年长,于是率先恭敬回应道:“能得叶学士赏识,我等心中感激不尽。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叶学士如此看重我二人,即便有非议又有何惧?”

    姜夔的一番话叶宇明白了这二人顾忌所在。自己不过二十岁,说出注解《论语》这种大话,又岂能不质疑?

    毕竟琴棋书画,那只是才气,与学问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汉儒旧义注释《论语》,离孔子之道相差甚远,而皇侃《义疏》更有太多谬误。叶某对《论语》却颇有涉猎,自以为理解颇近于孔圣的本意,我想写《论语正注》刊行于世,岂非美事一桩?”

    叶宇说完之后,随即摘取了其中一些自己的见解,其中引经据典可谓是信手拈来。又将自己写了开篇,与二人共同研究。

    二人看过之后,纷纷惊诧的不能自抑,这一刻他们才明白叶宇为什么如此自信,因为这仅仅千字的开篇,就已经初见学识功底。

    陈亮不禁摇头叹道:“学生本来不信有生而知之者,今见叶学士,才相信古人不曾骗我……”

    “叶学士恕姜某愚钝,这墨点存在于字里行间,是……”

    “二位不觉得这样,词、句、文章更显得清晰明朗吗?”

    “不错,如此起来,不用再反复琢磨,言简意赅清晰明朗!”

    姜夔与陈亮根据叶宇的指示,将原有的文章通读一遍,的确是轻快舒畅不少,而且所表达的意思很是鲜明。

    “此乃叶某偶然所创的标点符,以此标注文章的句式段落,一眼望去简洁明朗!”

    叶宇这一刻,将清朝末期才引进的标点符,再一次搬进了南宋的殿堂。

第162章 哑口无言() 
一个月的时间里,由叶宇口述为主,姜夔与陈亮分班纂录,如此浩大的工程,对于三人的身体来说,都可谓是一个极限。

    还好三人都是年轻力壮,不过叶宇就更为劳累一些。虽然他其中最年轻的,但是背后的剑伤却带来了诸多不便。

    况且最后的撰写定稿,也是由叶宇亲自过目,可谓忙了个马不停蹄。

    日夜不停研究与撰写书稿,可以说是叶宇第一次如此挑战自己的潜能。

    一个月下来,叶宇的伤势是逐渐好了不少,但是整个人憔悴的惨不忍睹。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既定的时间里,把这部《论证正注》的初稿写出来了。

    叶宇的这部《论语正注》,是以钱穆《论语新解》、程树德《论语集释》为蓝本,再由自己所闻所见的一些后世人的见解汇编而成。

    不仅如此,这本《论语正注》之中,不仅认可了前人注解的思想,但也将一些歪曲地方加以扶正,使得苦涩玄奥的道理也明确了不少。

    这部书在写前面一半时,姜夔与陈亮还偶尔会问难辩疑,到了后半部,叶宇简直是思如泉涌讨滔滔不绝。

    直到最后,姜夔与陈亮只能双眼冒精光的佩服不已。如今二人不仅将叶宇当做师长,而是完全把他当成生而知之的圣人转世。

    《论语正注》全篇洋洋洒洒二十万言,是以类似于朱子语录的白话写成,体例仿照钱书,先是集解释义,后面则是对前面一段论语做出阐。

    如此一来,这本书若是问世也不会太过突兀,因为被后世尊称‘朱子’的朱熹,如今已经在民间颇有影响。

    否则当初金国的纳兰容舒,也不会亲自前往桂岩书院与朱熹辩论儒术。由此可见,如今的朱熹已经渐渐有了一代宗儒的风范。

    叶宇这部著作里,以类似朱熹惯用白话语录,既能让以朱熹为首的一帮文人,而且也让这些束之高阁的精要,能让普遍人理解。

    随后叶宇就将这审定完毕的《论语正注》,交由印刷作坊连夜赶工,只是尽快让这部书问世。

    原本在姜夔与陈亮看来,这部书要想印刷问世至少也要十年半个月,甚至还会更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