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之勋戚崛起 >

第3节

大明之勋戚崛起-第3节

小说: 大明之勋戚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云三下五除二将几人打倒在地,一脸邀功的看向自己家公子,等着张延龄发话。

    张延龄却郁闷的收好折扇挥了挥,示意咱们还是走吧,没有理会挑起争端的劲装大汉几人,也没有理会早已被打的半残的瘦小偷儿。

    ……

    “老板,上菜。”

    张延龄现在正大马金刀的坐在天然居的二层包间里,吆喝着老板给他报菜。

    天然居是京师里最大的酒楼之一。逛累了的张延龄发现时间已然过了晌午,顿时感到饿得前胸贴后背,然后一抬头“呵”天然居,整好,就在这儿解决自己的五脏庙吧,于是一偏腿走了进来。

    “这位客官,你要点些什么?”

    作为京师有名的大酒楼天然居,定然有着大背景的后台撑腰,不然早已被各路的牛鬼蛇神给生吞了,不过听到张延龄的呼喝,酒楼的掌柜子还是陪着笑脸迎了过来,顾客就是上帝,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况且以酒楼掌柜十多年的眼光来看,眼前这个青年人定然不是简单的人物,单看他身上那身锦袍,那布料就是世间少有啊!

    “嗯,我要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

    张延龄看着弓腰等着自己报菜的天然居掌柜,一时间玩性大起,把后世的绕口令报菜名一口气说了出来,听的掌柜子目瞪口呆。

    “掌柜,我们少爷都说完了,你快点给上菜啊,不差钱!”

    马云那个憨货看到天然居的掌柜,居然傻愣愣的站在哪里发愣,拍拍快饿扁的大肚子粗着嗓子喊道,就是不知道这个不差钱这句是从哪里学来的?

    掌柜被马云的粗嗓门一惊,回过神来。心里暗道:我靠,这次不会是看走眼了吧?难道这几位是来砸场子的?!不然谁家点菜,还能点成绕口令。

    就在天然居掌柜犹豫着要不要叫伙计们过来把这几位轰出去的时候,张延龄看出掌柜的窘态发话了:“掌柜,把你们的特色菜上三五样,再来几碟子点心。”

    “再来二斤上好的牛肉!”

    憨货马云狐假虎威的给自己要了二斤牛肉,自己平时也吃不起牛肉,今个正好少爷出钱。嘿嘿……

    谁说俺马云是个憨货,这不,俺也挺精明的嘛!

    “好嘞,”掌柜子回过神来,“噔噔噔”跑下楼去,拉住一个伙计嘱咐道:“二楼雅字三号房,上茶上好茶!”

    不提伙计得了吩咐忙去给张延龄等人上好茶。

    却说天然居的掌柜悄悄来到雅字一号间。

    “老爷,”

    雅字一号间内一个身着大紫锦袍,腰配上好香袋,一副上位者气度的中年人正在闭着眼品着香茗,这个中年人正是天然居的幕后东家,平日里也不常来,今日正好无事便来此间小憩。

    “老爷,三号雅间有个年轻人,老仆摸不清他的来路。”

    “摸不清就去打探,什么事情都要我来,还要你们干什么!”

    “他穿着宫里才有的锦衣。”

    “嗯?!”

    掌柜的话终于引起了中年人的兴趣,中年人眯着眼考虑了一会儿,再次开口道。

    “小心打探。”

    “是!”

    掌柜答应着再次悄悄的推门出去。

第五章 六大产业() 
酒足饭饱张延龄伸伸懒腰,然后揺着折扇潇洒的走出天然居的大门。看看日头还早,便再次闲逛起来。

    张延龄没有发现的是,在他走出天然居大门的时候,二楼雅间的一扇窗户悄悄打开一条缝细,一道毫无感情的目光笼罩着刚刚走出天然居大门的张延龄,目光的主人看着走远的张延龄,露出一丝冷冷的笑容……

    三人又逛了一会儿,瑶儿先行告别前去刺绣坊找王婆婆,道过延后交刺绣的因由。

    王婆婆听说瑶儿已不是伯爷府洗衣服的下人,而成为了伯爷的漱洗丫鬟,连连夸瑶儿命好,而且很体贴的让瑶儿不要着急着完成刺绣,并且很大方的说刺绣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送来就行,最后还邀请瑶儿留下一起吃饭……后来到瑶儿说,伯爷还在市坊里等着一起回府,王婆婆才告罪般的,让瑶儿赶紧离去。

    张延龄在市坊街等候瑶儿的时候,已经在市坊逛里的兴趣缺缺,连个“丽春院”都没有,也敢叫商业街!

    哼!打道回府!

    ……

    张延龄对今日的逛街很满意,也很失望,除了见识了小偷这个古来就有的职业,几乎什么也没有遇到。

    说好的纨绔子弟纵马街市呢?!说好的官宦子弟调戏良家妇女呢?!说好的文人士子情挑花魁呢?!说好的地痞流氓收保护费呢?!……

    张延龄最最失望的是,说好的穿越众必定偶遇美娇娘,必定会有英雄救美,然后美女一见倾心,二见失身,然后两人过起没羞没臊男耕女湿的生活……

    哎!

    难道大明京师的官宦子弟素质全都这么高?!……

    就在张延龄无聊的思绪乱飞的时候,管家刘琼抱着账本走了进来。

    一共是六本厚厚的账本,全都是建昌伯府所经营的产业,六本账簿记录了伯府的全部经济来源。

    张延龄首先打开自己的田庄账簿,只见上面写着,春初时节,伯府买入八百亩上好的水田,使伯府的田亩数达到了二千一百亩,虽然和其他公爵官宦人家上万亩良田没法比,但是跟普通的小康之家以是好了许多。

    要知道建昌伯府才被封三年有余,跟当初封伯时候,皇上赏赐的五百亩土地比起来,那是要多了许多。

    “刘叔,吩咐下去,今年的新收的水田跟其他田亩一样,只收一层租子。”

    “哎,伯爷真是菩萨心肠。”

    管家刘琼由衷的称赞着,要知道这个时代地租基本上都是五成,即使有善良之家也至少要收三层,更有甚者收个六七层,建昌伯府才收一层,也不知道佃户们的祖上烧了多少高香才遇到这么一个好田主。

    “我不是菩萨,我只是看不上地里那些产出,光靠地里的收成,怕是连府里的日常开销也不够。”

    来自后世的张延龄清楚的明白,经商才是致富的首选,要是光靠种地,即使地再多也仅仅是饿不死。

    张延龄又打开第二本账本,是一家火锅店的账簿。

    这是张延龄在禁足之后,有一天心血来潮在府中吃火锅想起来的后世美食。在后世的天朝,火锅店可是开便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据说南级探险队每天的主要饮食都是火锅。

    “哎!这个季度的收入又少了许多啊!”

    张延龄看完账簿不满意的撇撇嘴,却也没有办法,火锅店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在这个没有专利保护的年代,很容易被他人模仿,况且每家新开的火锅店背后都有官宦人家作为后台,以张延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也懒得跟他人进行商战,要不是自己好歹是个伯爷,说不定自己家的火锅店都会被他人给整垮或者吞并。好死不如赖活着,火锅店好歹每季度也还能有两三千两白银的收入。

    张延龄打开第三本账簿,这是一家专门制作和售卖蜂窝煤的小铺,在张延龄五个产业里最是不起眼的存在,但凭着薄利多销和几乎垄断整个京师的蜂窝煤市场,还是很赚钱的,连着销售专门烧蜂窝煤的铁炉每年尽然有两万多两白银的收入。

    张延龄放下蜂窝煤的账簿,拿起第四本。这是一家主要生产和销售香皂的胭脂铺子。

    自古以来这女人和孩子的钱最是好赚,孩子的钱张延龄不知道该如何赚,但女人的钱张延龄还是有点了解的,况且前世看过许多穿越书籍,基本上都有制作香皂以发财致富的桥段。

    可惜张延龄自己不会制造香水,只好请工匠多次实验多次研制。好不容易研制成功,却被一江南豪商以重金从工匠手里买走了配方。使的本来准备走高端路线的香皂,也因为产量扩大而平民化。

    好在京师人口众多,倒也利润可观,搭配着其他的胭脂水粉每年到也有近万两银子的纯收入。

    看完胭脂铺子的账簿,张延龄又打开第五本账簿。这是张延龄所有产业里唯一赔钱的产业。

    水泥,这个后世的建筑业必需品,在五百年前的大明几乎无人问津。水泥的生产成本并不高,而且使用方便,结实牢固。但就是吸引不了习惯了华丽土木建筑的富贵人家的亲昧,而小户人家却又接受不了它堪比普通木石的价格。现如今的水泥产业几乎都是赔本赚吆喝,但就连这样都几乎没有买家。

    张延龄懊恼的把水泥产业的账本丢到一旁,拍拍脑袋。

    一旁候着的管家刘琼提议道:“伯爷,要不然就把水泥生产停了吧,这个水泥是卖出一袋赔一袋,我还听买水泥的人说,他们买咱们的水泥,主要是看着装水泥的麻袋比较结实才……”

    “不要说了,生产到年底再说!”

    张延龄懊恼的打断管家刘琼的话语,有句话怎么说着来着:自己做的决定,跪着也要走下去。

    张延龄拿起最后一本账簿,这第六本账簿可是建昌伯府最赚的产业,主要是制造琉璃,没错就是琉璃,不是玻璃。

    其实张延龄本意是要制作玻璃的,可是怕再次被其他豪商截了胡,忍痛抛弃巨大利润的玻璃,转而生产琉璃,其实在张延龄眼里琉璃就是玻璃,混浊的就是琉璃,提纯去掉杂质就是透明的玻璃,就算是为以后生产玻璃做技术储备吧(我能说是张延龄三年都没能把玻璃的去杂质技术鼓捣出来么)。

    六本账簿看完,管家刘琼再次抱着账本退了出去,张延龄揉揉眼睛,看着窗外天色开始檫黑,无聊的夜晚又要到了。

    张延龄心里暗暗嘀咕:我想念后世电灯,想念家里的电视,想念苹果手机,嗯,对了,先吃个苹果,无毒无公害纯绿色食品啊!身处五百年前也就这一点比较令人欣慰……

第六章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 
自从禁足解除,张延龄每天都要出门去京师的大街小巷逛逛,看看五百年前的大姑娘小媳妇,啊呸!是看看五百年前的古风古迹。

    这天吃过早饭,张延龄带着长随马云和书童石头离开了建昌伯府,你问我为什么没有带梳洗丫头瑶儿,我会告诉你咱们伯爷今天要去的地方不适合女子去吗?!

    憨货马云看着头一次跟着张延龄出行的石头,感到一阵的不适应,今天怎么不是瑶儿妹妹跟着一起出门啊!

    石头虽然长的不算是眉清目秀,但也算五官端正,是张延龄当初蒙学时,已故的父亲张峦从人牙子手里买来的,买来的时候只有三四岁,现如今也是十七八的大小伙子了,可能是跟着原来的张延龄读过几本书,说话总是文绉绉的,让武人出身的马云看着很是不爽。

    “公子,我们今天是去哪里啊?”

    离开朱雀大街,身似铁塔的马云挠着头紧紧的跟在张延龄的身后。

    “今天我们去玉人巷走走,呵呵……”

    说完张延龄的双目中露出一丝猥亵的光芒。

    玉人巷,顾名思义就是玉人很多的巷子,是京师里青楼最多的一条街道,光出名的青楼就有七家,其他各种从事皮肉生意的私娼暗寮更是数不胜数,但因为是纯粹的皮肉生意,格局有一点底,所以远没有七家青楼有影响力。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张延龄三人刚步入玉人巷,就听到暖春阁的二楼传来琵琶声声,弹唱的正是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在青楼之中传唱最多的就是柳永的词牌。

    “走,就进这家!”

    张延龄一收折扇率先走了进去。

    “几位是听曲,吃饭,还是喝茶?”

    三人一进暖春阁,立马有一个身着绿衣青帽的小厮迎了过来。

    张延龄看着迎过来的小厮,心里暗暗吐槽:说好的风韵犹存半露淑胸的老鸨呢?!后世的影视剧尽是瞎拍,明明是个男性小厮在门口迎接,豁,看头上那顶绿帽子晃煞人眼。

    “哦,我们随便看看。”

    第一次来青楼的张延龄有些露怯,毕竟逛青楼在后世是一件违法的事情,而原来的张延龄家教甚严,不然也不会在十六岁就考中秀才,进入国子监读书。

    “这位公子,看来您是第一次来,我看您身着锦袍,一看就是有身份得人,楼下散座大多是吃酒的白衣,小的斗胆请您上二楼雅间可好?!”

    不得不说暖春阁的小厮眼力不错,而且说话得体。张延龄一听小厮的话,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