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汉朝旧事 >

第161节

汉朝旧事-第161节

小说: 汉朝旧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这一举措,确实为他赢得了好名声。

    大汉的老百姓盼圣君就像久旱望甘露,已经盼了好多年了。宣帝以降,灾祸连年,元帝,成帝不说坏,但与圣君相差甚远。

    再没有如宣帝那般的中兴之主出现,恐怕这个国家就要被蛀坏掉。

    放眼望去,天下的豪强地主越来越过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失去土地,干起了要饭盗贼的勾当。

    所以,尽管天下总体太平,但是实际上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这个时候,朝野对于新皇上的期待就更加巨大。

    尽管目前看来刘欣表现不错,但是,岁月才是最好的试金石,因为,最后的事实让人失望了,这个皇帝不但是朵奇葩,更是昏君榜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第250章 礼仪之争() 
刘欣一登基,就遇到了件烦人的事。

    他的皇位很大的程度是拜祖母傅太后所赐,如今自己的老婆们成了皇后,昭仪,可是生母丁姬,祖母傅氏却还没有个拿得出的名分。

    别看换了皇帝,后宫的大老板依然是王太后,她的级别已从皇太后升级为太皇太后。

    当年,定陶傅太后和丁姬为了刘欣的继承人身份,可没少去拍王太后的马屁。现在眼见刘欣都登了基,她们却依然如故。

    王太后也注意到了这件事,她可没那么大的魄力,主动把后宫的波士位置让出来,但毕竟当年有交情,也不能不给别人面子。

    所以,她给她们十天一入未央宫面见皇帝的权力,算是还点人情。

    在王太后看来天大的恩惠,据公公们打探到的消息,婆媳俩对于这样的恩惠可颇为不满。王太后有点没辙了,总不能自己主动下旨让位,几十年的宫中生活告诉她,在这里活着,什么都可以失去,不能失去权力。

    她通过刘欣下诏书给丞相孔光和大司空何武,“出个主意吧,定陶傅太后该安排在哪住?”

    问题问得很隐晦,孔光一眼就想到了背后的意思,太后是在询问该怎么安置定陶傅太后,才能安抚傅太后,又能保住王太后的位子。

    孔光知道傅太后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一让她入宫与皇帝亲近,必然干预政事,所以孔光的回答很干脆:“应该给傅太后新建个宫殿。”

    大司空何武的反应却慢了半拍,他白了孔光一眼,心想孔老头怎么这么费事,宫中的空殿多了去了,还有建造新宫殿,这不是浪费么?

    所以他不同意孔光的看法,建议道:“不如将傅太后安排在北宫。”

    等传旨的公公转身回去,孔光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何武,对他叹了口气,没说什么,也跟着转身走了,留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何武满脸疑惑。

    刘欣得到两人的建议,他上台之初,是极力提倡节俭的,因此,自然采纳何武的建议。

    王老太太听闻却如一口痰堵在了喉咙口,难受极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骤然跳到她的心间。

    她何尝不了解傅氏,当年她们二人一齐侍奉元帝时,傅氏的心眼之多在后宫是出了名的,谁要惹着了她,可就是要倒大霉了。

    所以,王老太太心中不愿,却也不便反对,只能顺承刘欣的意思,同意了。

    傅太后与刘欣的生母丁姬顺利地搬进了北宫。

    北宫与未央宫有便道直接相连,这就意味着,婆媳俩可以天天都看到刘欣。

    然而,北宫绝不是傅太后想要的。

    她想要的是那无上的权力。

    所以,她一入宫,第一件事便是向刘欣提出要摘掉原先定陶共王太后的封号,重新议立封号。

    刘欣非常头疼。

    礼法说,他等于是过继给刘骜当儿子的,应当以王太后为尊。可如此,对自己的祖母,生母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凭什么啊?

    他打心底里想给予祖母和生母相应的地位,却苦于刚刚登基,根基不稳,不敢贸然做这件事。

    正当刘欣愁眉不展的时候,高昌侯董宏送来一份奏章,让他兴奋地跳了起来。

    董宏明显是瞅准机会来拍马屁的,他在奏章中提到,当年秦庄襄王过继给华阳夫人,即位后,他的生母和华阳夫人俱称太后,所以,陛下可以效仿庄襄王,立定陶共王太后为帝太后。

    “好啊,这个董宏说得太好了。”刘欣哈哈大笑,董宏的这道奏章真如雪中送炭一般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刘欣在第二天的朝议上把董宏的提议抛出。

    众臣面面相觑,如此一来,本朝岂不是要有两个太皇太后,两个皇太后。本朝虽也有文帝继兄弟之位的先例,但是那时候至少没有如此荒唐的一幕啊。

    “皇上,万万不可!”首先跳出来的是大司马王莽,王莽高声道。

    “为何不可?”

    “一宫两尊,成何体统?”

    “可秦时已有先例,况且朕的祖母,生母不封,岂不是让天下人说朕不孝?”

    “秦是秦,汉是汉,暴秦二世而王,岂可与我煌煌大汉相比。陛下既然要尽孝道,那应该给太皇太后尽孝,为君之道,尽公不顾私。”

    满朝文武听完王莽的话,纷纷点头,小声交流起来。

    “是啊,陛下,大司马说得至理啊,可恨董宏,竟援引亡秦喻我大汉,大不道啊!请皇上明察。”连做过刘欣太傅的左将军师丹都站出来反对了。

    刘欣的脸色很不好看,年轻人,火气大,一下子心中一股火就升腾了起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随着越来越多臣子附议,刘欣的火气一下子灭了,他何曾见过满朝文武如此气势,他现在根基不稳,如果现在就跟他们闹僵,那以后这个皇上还当得下去么?这件事情,只能留待来日解决了。

    “那…那…既然爱卿们都如此认为,那就,那就此作罢。”

    刘欣宣布退朝刚起身,准备回后宫,缓缓神。

    没想到,大臣们没有一个要离去的意思。

    刘欣愣在那里,紧张地笑问道:“众位爱卿,莫非,莫非还有事?”

    “陛下,董宏可恶,为儆效尤,还请陛下将其治罪。”

    “啊?”

    “请陛下将董宏治罪!”满朝文武高呼道。

    刘欣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说道,“那就由依众卿所奏,大司马,此事就由你去办吧!”

    “臣遵旨。”

    此时,见臣子们渐渐散去,刘欣长舒了口气,心中骂道:“他娘的,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后来,董宏吃鸡不着,反丢了乌纱帽,他被免为庶民,郁闷不已。

    事情传到傅太后的耳里,她暴跳如雷,背地里将王莽等人问候得体无完肤。

    她在孙儿那里加紧了泪水攻势。

    刘欣被逼得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去求太皇太后。

    最终,得到了太皇太后的首肯。

    于是,傅太后被尊为恭皇太后,丁姬为宫皇后,待遇上跟长信宫太皇太后,中宫皇后一样。只是名义上还是以太皇太后王氏为尊。

    这道口子一开,傅家丁家七大叔八大伯,连带刘欣死去多年的老爹,都一一封赏。

    傅氏,丁氏的崛起极大的威胁到了王氏的权力。

    太皇太后,大司马王莽都极其愤慨,太皇太后愤然下诏给侄儿王莽,要求他呆在家里,不要去上朝了,王莽同样愤慨,他不但不去上朝,还提出要辞职不干了,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那个,大司马怎么还没有来上朝?”刘欣问道。

    问了一圈,没人回答。

    “那个,有哪位爱卿,能去把大司马给请回来。”刘欣很早之前就知道王莽的贤名,他再朝中的威望极高,所以,对于这么一个人才,还是不能放走的。

    “尚书令,传朕旨意,立刻请大司马回来。”

    “是!”

    “丞相,左将军,大司空,舅舅,你们去太皇太后那里一趟,替朕解释一番!”

    “臣等遵旨。”

    长信宫。

    “太皇太后,陛下听到您给大司马下诏,非常悲痛,皇上说,如果大司马不出来理政,皇上也不敢亲政了。”新任卫尉傅喜声泪俱下地说道。

    “哦?”太皇太后慢慢地抚着茶盏口的热气,不紧不满地应道。

    “是啊,太皇太后,春秋曰,母以子贵,皇上如此大肆封赏,也是情有可原啊!”左将军师丹说道。

    “既如此,还要哀家这把老骨头作甚,去找恭皇太后便是!”太皇太后愠怒道,茶盏也重重地放下。

    “太皇太后,可否借一步说话。”丞相孔光说道。

    太皇太后点头。

    两人进了内室,不一会儿,两人都出来了,一出来,太皇太后即传旨,“令大司马王莽回朝理政。”

    见任务完成,重臣们纷纷退出,他们也不问孔光用了什么法子劝动太皇太后,但是,官场上的规矩还是少问些的好。

    望着臣子们离去,太皇太后重重地叹了口气,心中想道:“哀家是糊涂了,若不是孔丞相提醒,差点把大司马给拱手送人了。”

第251章 王莽去职() 
王莽得到姑母的旨意,回去上班了。

    他看得很清楚,如今,傅家,丁家得势,他的这个大司马,当不长。

    所以,索性在这段时间博个刚正不阿的好名声。之前,都是他们王家的人把持朝政,无所谓依附不依附,如今是外家崛起,自然是给了他继续提升名望的机会。

    说句老实话,王莽也担心自己的前途,但是凭他目前的状况,还没有达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阶段,因为他担任大司马的时间太短了,若给他三年五载,任凭换多少皇帝,都换不掉他这个大司马。

    王莽自信有这个手段,更有这个魄力,他不缺名望,不缺人气,缺的就是时间的沉酿。

    他看得不错,傅太后为王莽主动辞职的事情很是高兴了一阵子,没想到他又回来了,不过回不回来都无所谓,大司马的职务迟早要从他的手里抢过来。

    王莽一方面注意皇上及傅家的动静,一方面不断地向上举荐人才,如其中刘向的儿子刘歆,便在他的举荐下,官至光禄大夫,侍中,主持各种经书的编著,修订。

    看似风平浪静的朝堂正有一股风暴正在悄悄地酝酿。

    七月,刘欣在未央宫赐宴。宴席邀请了太皇太后,恭皇太后,恭皇后,赵太后(赵飞燕)等宫中的大佬们。

    侍者们在排座位时,把傅太后的规格提高到太皇太后级别,而且就在太皇太后边上。

    王莽提前巡视的时候,发现了这一情况,大怒:“定陶太后,藩妾,怎能与至尊并坐。”王莽命侍者赶紧撤去傅太后的座位,并挪到其他位置。

    宴会还没开席,事情就传到了傅太后的耳中。

    她几乎要气疯了,恨不得立马把王莽抓来,碎尸万段。

    这个宴会,傅太后因此拒绝参加。而参加的人,因为这件事,都各怀心事,吃得很不是滋味。

    王莽惹傅太后大怒,很多人都说王莽要倒霉了,但更多的人说王莽真不愧为一个忠臣,刚直不阿,有古之大臣的风范。

    傅太后第二天就找到刘欣,希望他罢免王莽。

    王莽早就听到风声,索性自己主动点,打报告辞职。

    “好好好。”得知王莽辞职,傅太后连连点头,要刘欣马上下旨同意。

    刘欣下旨给予王莽大量的赏赐,同时下达的还有罢免王莽大司马的诏书,为了安抚人心,罢免王莽后给他特进,给事中如同三公的待遇。

    免了大司马的职务,王莽的心中倒是轻松许多。

    “嘿嘿,孰得孰失,尚不可定论。”王莽心道。

    大司马位置一空,朝廷呼声最高的是傅喜。

    傅喜虽说是傅太后的弟弟,但是傅喜这个人素来不以亲情为私,他屡屡触犯傅太后,为国家尽忠尽力。他虽然不如王莽那么出名,在朝中也比较有声望。

    傅太后因此不怎么喜欢这个弟弟,所以她不允许这个弟弟当大司马。

    最终,大司马的职务落到了师丹的头上。

    师丹性子温和,老实人,偶尔提几个意见,其他时间大都闷声不言,再加上帝师的缘故,自然是个好人选。

    王莽去职后,有一个王家人受到弹劾。

    这次挨奏的是王莽的叔叔,前大司马王根。

    上奏的人是司率校尉解光,王莽的免职让他看到了机会。

    刘欣接到解光的奏章,也很高兴。

    王氏专政多年,他早就有所耳闻,如今有人来帮他剪除王氏,那是再好不过。

    这一道奏章上去,王根被遣就国,王商之子王况免为庶人。

    长安城的风向骤然而变,王家的人一个个或贬或免。

    王莽见形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