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一品枭雄 >

第67节

三国之一品枭雄-第67节

小说: 三国之一品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兵马?”

    “五千!”

    “才五千,仅仅五千的兵马却是不足了,上党之地戏志才坐镇,却。。。。。”

    话说到一半时,曹操忽然想到了什么随之面容上露出惊艳之色。

    “原路如此。。。原来如此啊。。。”

第一百二十六章 岌岌可危(6)() 
文韬武略!

    说的就是曹操这样的人。

    文可安天下,武可定乾坤!

    但这是曹操的优点,同样也是曹操的劣势所在。

    文他不能与荀彧等人相提并论,武尚且不能与军中的典韦厮杀。

    说好听一点,叫做文韬武略,说难听点,就是文不成武不就的!

    慕然,曹操内心深处一个对于人才的渴望,尤其是顶尖的人才。

    一个东郡,上上下下的事情都需要他来统筹,一个小小的东郡已经把束缚他前进的步伐。

    兴复汉室!

    怎么能如此!

    “孟德可想好了?”

    袁遗直接唤陷入沉思中的曹操,曹操浑身一抖略微意动。

    似乎袁遗的话让他心动了。

    而且是心动不已。

    “只是。。。。”

    心动归心动,曹操还是没有实际的行动。

    “只是什么?”

    袁遗不给曹操半点喘息的机会,更进一步问道。

    “哎。。。伯业兄实话与你说了,东郡兵马全部加上来不到五千,再说了,东郡中山贼水匪到现在还未彻底的清楚掉,着实是让人头疼的。”

    在一阵的抱怨中,曹操提出了一点至关重要的因素。

    兵马!

    人缺马瘦

    无法与陈留对抗这也是曹操来到东郡后,还要借助已故的张邈之手来抵御着刘岱的进犯。

    “原来是这事,兵马问题孟德无须担忧,我与山阳郡中率领了三千马步军而来,你大可拿去。”

    袁遗毫不犹豫的回答,一时间让曹操不知道该怎么接袁遗的话。

    大方!

    太大方了!

    不是三千步兵,而是三千的马步兵!

    两者间,虽然只是差了一个字,可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孟德意下如何?”

    兵马有了,粮草东郡足以供应,这下子曹操算是没有再推迟的理由。

    曹操就像是吃看一颗苦胆,直接吞入腹中,一言难尽啊。。。

    “固有所愿,不敢辞耳。”

    事已至此,还不如把话说的漂亮一点。

    “好!预祝孟德此战一竟全功,以慰孟卓兄的在天之灵。”

    目的达成了,袁遗与曹操稍微客气一番后,在曹操一阵的挽留中,袁遗拱手告辞离去。

    再留下来,已经没有多大的意思。

    接下来,他就只需要坐山观虎斗,安安稳稳的当他的山阳郡守就好。

    从濮阳出发的马车上,坐着袁遗以及他的左右手王谌不解的问道:“主公刚才为何不提醒曹孟德让其前往济北找鲍信,让他出兵相助。”

    “子允啊,我问你刘岱进犯东郡时,是谁帮助曹操抵御刘岱的大军。”

    此时坐在马车内的袁遗不负刚才在濮阳城中的样子。

    精明且又明智。

    “陈留张孟卓一人。”

    “可有济北鲍允诚?”

    “无。。。”

    王谌沉默良久,袁遗的话他算听明白了。

    当日济北鲍信不曾相助曹操,现在也是不会。。

    只是有一点他不明白。。。

    为何袁遗要借三千的兵马给曹操,难不成他不惧袁绍了?

    亦或是,他准备从袁绍这条船上下来,自己独干?

    袁遗的举动,他看不懂。

    一直以来,跟随在袁遗左右,充当着袁遗的左右手,每次都自以为了解了眼前的这位主公,到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

    “子允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应该把兵马交于曹操?”不得王谌开口,袁遗眼眸中闪过一丝的嘲讽:“曹孟德有雄心壮志,比之袁绍,袁本初可是差了不少,胆魄能力手腕这三者曹操都远远超过袁绍,我的那族弟看似雄图大略,其实啊。。

    就是一块豆腐,看着好看而已,他现在只不过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故而才能引的天下的英杰纷纷的投入他的麾下,但也仅仅而已。”

    闻言王谌恍然大悟,瞬间就明白袁遗的想法。

    袁遗是在打着左右逢源的想法,他不希望自己把全部的家底压在袁绍身上,总要找一个比袁绍更有潜力的黑马当成押注的目标。

    当然了,就目前而言,还是不宜太过的明目张胆。

    “至于本初那边。。哼!”

    袁遗轻轻一哼:“这不就是他所想要看到的。”

    不费自己的一兵一马,就要达成目标。

    这样的人,岂能是一个明主,岂能是一个雄主!

    此时,在濮阳城内

    “主公,袁伯业这厮不安好心啊!”

    曹洪在一旁皱着眉头道。

    “错了,不应该说袁伯业,应该是袁本初,不过子廉啊,这恰好也是我们的机会。”

    曹操雪亮的眼睛闪过一丝的兴奋。

    “袁伯业是聪明人啊,他的这番用意,就是在与我说,让我动兵者非是他袁伯业,乃是他的族弟袁本初,势必人强,只能低头前来了。”

    “同样的,袁伯业是释放出了善意,这三千的马步军,子廉你看看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善意来的更好,来的更妙!”

    武将!

    现在曹操不缺了,但也只是目前而言,眼下,他所欠缺的是兵马!

    可以为他征战的兵马!

    袁遗的举动无疑是雪中送炭。

    “只是,主公难不成我们真的要向陈留进兵?”

    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曹洪不大懂,同样的他也不敢兴趣。

    作为一名武将,上阵杀敌,砍下敌人的头颅就行,那里需要讲那么多的阴谋诡计。

    “要!当然要了!”

    曹操拍手大笑着:“不然岂不是辜负袁伯业这一番心思。”

    举动要有,但要怎么动,就全凭曹操一人而言了。

    “袁伯业是一个妙人,以往早听过他的名号,幸亏,这人也仅仅只是一个妙人罢了。”

    曹操喃喃自语着。

    与袁遗接触久了,那副老实巴交的面孔,还真的容易欺骗到他人。

    今日他算是看清了。。。

    “可惜啊,这是乱世!”

    曹操眼睛闪过一道厉芒,随之一抹嘲讽一闪而过。

    聪明人又如何,左右逢源又如何?

    这要是太平盛世,说不得三公也有他的位置。

    可董卓乱政,世道变得越来越乱了

    如袁遗这等,命是不长了。

    聪明人啊,终究也有其限制之处。

    最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了自己的卿卿性命而已。

    “子廉你前往一趟济北,就这样告诉鲍信。。。。“

第一百二十七章 岌岌可危(7)() 
“鲍允诚?主公觉得他会出兵?”

    曹洪有点不解,在他看来鲍信绝对没有出兵的可能性。

    无论是出于那个方面。

    虽然曹操与他有交情,可交情也是分时间段的。

    就算是生死之交,也是要看地点与场合的。

    显然在曹洪的心目中,鲍信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从当初东郡被刘公山给围攻时就可以看出不少的东西来。

    “去吧,与他说明这些他就懂了。”

    曹洪疑惑的样子,让曹操一阵的发笑,随之归于沉默后,曹洪不在多说,当即起身离开。

    “鲍信啊鲍信。。。”

    曹操一阵的呢喃声中,曹洪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曹操的视线内。

    鲍信虽然自诩乃是他的好友,但是在曹操的心目中,他只有两名好友,一名乃是当日他从洛阳落荒而逃逃到陈留,最后收留并且资助他,在荥阳一战中,死在徐荣手上的卫兹,一人就是已经身亡的张邈张孟卓。

    这二人就算是有私心,但面着这样大义凛然的相助,在曹操的眼中,这些私心有算的了什么。

    任何人都有私心,就算他曹操也是一样,他也有私心。

    鲍信就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要想让他出兵,必须让他看好处,或者是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这厮才会出兵。

    为的就是占据好处!

    时下,兖州刺史刘岱率领大军兵伐陈留,他也紧随与刘岱的步伐,两方大军紧随其后,再加上上党已经自顾不暇,这样的局势,他不相信鲍信不上钩。

    聪明人?

    有时候聪明人就是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个天下终究还是有太多的聪明人。

    当即,曹操唤来夏侯惇与夏侯渊二人。

    “元让、妙才,你们二人各自率领三千兵马前往燕县,记住先不与张子阳大军交手。”

    夏侯惇夏侯渊齐声应道:“诺!”

    在东郡境内不停的剿匪,要是放在以往了,他们铁定要掀桌子,但是现在势必人强,他们必须要忍着。

    曹操都尚且这般咬着牙忍下去,他们又如何能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

    现在。。。

    终于时来运转了,不必受这样的鸟气,可以好好的大展身手去厮杀一番,方能显示出他们兄弟二人的本领来。

    杀一些戎贼,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作为武将,他们最终的归宿乃是在战场上,而并非在剿匪的路途上。

    此时已经把兵马驻扎进冤句的刘岱心中可是懊恼的紧。

    也不知道今年是不是他的本命年,没有穿戴红色的事物,所以今年才会特别的倒霉。

    简直是糟糕透了。

    他心里有点懊悔啊!

    早知道就不该阻拦曹孟德,就应该直接放手让曹孟德与张孟卓二人联手对抗张子阳,等着这三方厮杀出昏天暗地的时候,那么自己在率领大军出来,收拾最后的残局,或者说是享受着和最后的胜利果实。

    但是事实是残酷的。

    张孟卓了,不仅没有消耗张子阳的兵力,反倒让张子阳壮大了起来。

    这一点,刘岱可是气的半死。

    但要让退兵已经不可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刘岱懂,故而粮草早已经在兵马调动之前,准备完毕。

    如今,他已经调动整整三万的兵马,可以说是他目前能调动最多的兵马,要他撤兵的话,不仅他会浪费之前损耗的人力物力,他刘公山更有可能成为天下的笑柄。

    “等。。。”

    县衙内,刘岱眉峰紧缩,对于未来,灰蒙蒙的一片,对于陈留这片东郡最大同样的也是最为肥沃的土地,只能望洋兴叹了。

    憋屈啊!

    “报!”

    “何事!”

    刘岱心情很不爽利,怒气蒸腾的瞪了一眼单膝跪在面前的斥候。

    “回禀主公,渤海有信使来到。”

    “渤海?”

    闻言,刘岱心中起了一大的问号,他不明白渤海郡守袁本初能找他有什么事。

    要是换做了以往,他铁定不会去见袁绍的使者,但时局不同了。。

    他还是希望袁绍能给他带来一些好消息,不然他不介意用信使悬挂在脖颈上的脑袋来祭刀。

    “传!”

    随着刘岱一声落下,逐渐的一人出现刘岱的面前,刘岱定睛一瞧,当即急匆匆的从主位上下来,连忙握紧来人的手道:“公则你怎么来了?”

    来人,郭图郭公则,乃是如今袁绍的左膀右臂之一,在袁绍面前说话的声音可不小声。

    就算不看在袁绍的面子上,刘岱也会看在郭图家世的面子上,亲自下来迎接。

    郭图所在的郭家乃是颍川郭氏,算是正儿八经的郭家人。

    冲这一层面上,刘岱也要来的个礼贤下士的举动出来。

    颍川士子占据了天下近乎六七成的士子,可以说乃是一个庞大的集团,能在这个集团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家族,岂能让人小觑。

    虽然不似许县陈家、颍阴荀家那般顶尖。。。

    可与其他的小家家相比,也是当地的豪强望族。

    “小生怎敢当刺史这般大礼。”

    郭图当即谦让到,同样的他的谦让也让刘岱心中感到一阵的舒服。

    他还真怕来的是一个眼皮子高于天的,完全没有把这个兖州刺史放在眼里的信使。

    要是那样的话,说不的就要拿到祭旗。

    二人一番的客套寒暄过后,还是没有进入正题,刘岱也在拿捏自己的身份做文章,当即笑道:“公则从渤海大老远来兖州所为何事?”

    “哈,吾主本初公与刺史乃是至交,今得知刺史欲要除掉张家小贼,特意嘱咐小生前来冤句为先生呐喊助威。”

    呐喊助威?

    刘岱心中相当的不屑,谁特么的与袁本初乃是至交了。

    甚至刘岱开始揣测袁绍让郭图前来的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