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家的女汉子-第7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贵国尊贵的皇帝放弃了我们这个友邦。但是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我为我之前错误的感想郑重道歉。”说着,秀安公主深深低下了头。
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着,甚至没有一个人对堂堂公主说“折煞了寿命”诸如这般。秀安公主笑了笑,在颜北微笑的眼神鼓励中继续说下去:“所以我想,我原本准备要和你们说的话,可以全部丢弃了,从现在开始我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在刚才见到你们后想说的。”
“我羡慕你们,可以选择这条充满血与艰辛的道路。就算是男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决心和毅力选择从军,更别提你们还是女子。虽然我们吕国近年女子地位大涨,也不乏女子军,然而依然是红英给我更大震撼。现在你们的脸上,或许有迷惑与不安,但是听到可能会出征的时候却看不到绝望。”
“我经历过绝望,甚至差点面临死亡,所以我知道一些感受,相信在场不少人也明白。所以我愈发佩服你们,而我也在问自己,我真的可以向这群让我敬佩的姑娘们求助吗?真的可以因为一己之私就让她们卷入战火吗?我想我无法做到问心无愧。”
“但是如果就这样让我什么都不做就回去,身为公主的我又无法去面对吕国的百姓。此时此刻,同你们说话的我,内心之纠结如蛛丝缠绕。”
“刚才也提到,我以为贵国皇帝放弃了我们,但是现在我相信,如果我能得到你们的帮助,那一定是皇帝给予我国最好的礼物。我在这里最好的朋友被封了同安县主,取义两国同安,她是第一位因为救了他国公主性命而封县主的好姑娘。或许皇帝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他相信由他亲口承认的红英,会给予我国最大的帮助,因为同为女子,我们最能理解彼此。如果是你们,我的母亲,吕国的女帝,也会欢迎你们的。”
“现在,我要做的,不是去强迫你们的帮助。就在刚才,我下了一个决心,现在我要把这个决心说出来:如果你们愿意帮助我,我愿意与你们同行!”
沉默,随后是爆发式的哗然。
第112章 随军战()
颜北是第一个失声叫出来的人:“公主,请您三思!”
堂堂公主,竟然要随军!这种事,只有太子做过,可从来没有公主做过,至少吕国从来没有,就算是女帝也没有!何况公主不是元娘也不是墨卿砚,一个柔弱的她怎么能承受随军的辛苦。
“先闭嘴,阿北。”秀安公主难得呵斥了颜北,这让颜北更加觉得今天的公主变得不一样了。这些说辞和昨晚他俩商量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这话让他吓了一跳,他甚至不顾底下还有更多人的眼睛看着他,只是专注地看着公主,希望从她眼里看到哪怕一丝丝撒谎的痕迹。然而他太了解秀安公主了,他太明白这种眼神意味着什么。就在之前,他还因为这样的眼神软了心,带着公主偷偷离开了队伍,踏上了两个人的旅途。
“颜北,我是认真的。”这一次,秀安甚至叫上了全名。
颜北身体一震,嗫嚅了半天,最终还是黯下眼神,重新退到了公主的身后。在他的身旁,红梅将军理好了一开始震惊的表情,开始对秀安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我是认真的。”秀安这次是对底下的七百号人说的。七百人,在万人大军中根本不算什么,但就是这七百人,忽然让秀安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我会跟随大军一起出征,虽然我没什么手脚上的功夫,但是我不会让自己成为各位的包袱。”
“请问公主殿下,您会做什么?”有人壮着胆子问了出来。
“暂时还不知道,但是我们还有半个冬天,我会找到答案的。”公主微微一笑。
不是一个令人完全接受的说法,但或许是那份很少出现在公主这样柔和的姑娘脸上的坚毅,让问话的人没有再继续。
“现在,我只想知道,对于做出了这样觉悟的我,红英的姑娘们是否愿意借我吕国一臂之力?”问这话的时候,秀安公主的心跳又开始加速了,她本能地想低下头躲避可能的结果,但还是勇敢地抬起头,正视着一双双只盯着她的眼睛。她的手心里沁满了汗,这个时候她想起颜侍卫的可靠来,她很想拉着颜北的手,从那份宽大的掌心里找安慰,但是她不能,这个时候她不能依靠任何人。
“我去。”一声坚定的话语如一颗石子敲进沉静如湖水的红英队,顿时在所有人心上荡漾开了波纹。
秀安公主抬起头来,望向了声音的来向,看到了一张毫不意外的脸。
元娘,墨家最年长的姑娘,正温柔而有力地重复着她的话:“我去。”
秀安公主笑了,狂跳的心忽然间就得到了舒缓。哪怕最后红英拒绝了,但有元娘这句话,秀安这趟值了。墨家的姑娘,她是真的喜欢得紧。
但是惊喜还没有结束,元娘身后,她所带领的那只小队忽然全部站了出来,坚决支持元娘的决定,这下,秀安公主有些站不住了,她甚至回头去看颜北,确认自己没有听错。这犹如一团火苗,只要有一个引子,立刻就能越蹿越高、越蹿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决定加入这场战争,加入红英的第一天起,她们就做好了上战场的准备。
当天回到居住的宫殿,秀安公主的脸上还带着不可思议,反复拉着颜北的手乐的合不拢嘴。“我以为我不行了。”她说。
“公主,你做得很好。”颜北诚恳地说道。这次,他没有再提起随军的事情。
红英是否出征,并不是立刻就决定的,红梅将军答应秀安公主,三日内必给答复。她需要她的姑娘们冷静下来想一想,这或许会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由他们自己做主。这一刻,她格外感激龙椅上的圣人,这是在借着这个机会,让这些一头热血的姑娘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并决定是否愿意把这种选择坚持到底。圣人隐含的温柔,在这一刻被红梅将军品味了出来。
“阿北,你会觉得我任性吗?”秀安公主问。
“公主何时都是任性的。”
“阿北!”秀安公主撅起了嘴巴。
“但是属下比公主更任性,因为属下不仅没有阻拦,甚至还陪着公主一起疯。”颜北认真地说道。
秀安公主忽然将头轻轻靠在了颜北宽阔的胸膛上,在感受到对方明显的僵硬后偷偷一笑,却是不起身。
“公……主?”颜北小心翼翼地喊道。
“阿北。”
“属下在。”
“无论我去哪里,你都要跟着我。”
颜北品了品这句话的含义,忽然明白了公主的意思:“可是如果红英不愿意……”如果红英不愿意有男人跟随,他该何去何从?
秀安公主忽然舍得抬起她高贵的头颅:“阿北,你的眼里会看着其他女子吗?”
颜北脸一僵,好半晌才答道:“属下不会,属下是公主的侍卫。”
秀安公主猛地一拉颜北的脖子,在他惊愕的眼神中迅速啄了一下,随后红着脸,却是用一双明眸一眨不眨地看着他。颜北半天缓不过神,不仅惊讶于突然其来的初次,更是惊讶于公主的大胆。
“公主,你……”颜北的脸比秀安公主更红,就如同宫门前挂着的红灯笼。
周围的宫女一个个低下了头,在心里默默念叨着:“奴婢什么都没看见,奴婢什么都没看见……”
三日后,朝堂再出消息,一到开春全新的红英队就会出征吕国,为我大梁最友好的邦交提供援助。消息出来,震惊的有、惊喜的有、冷嘲热讽的更有,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这个决断不会阻止这件事的促成。但是对于墨卿砚来说,这件事所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元娘要离开,跟随他一起离开的,还有二郎。
颜北侍卫终于不用担心队伍里只有他一个了,因为随队的大夫里不可能全部都是女大夫,事实上整个大梁也没有几个可以完全挑起重担的女大夫。
这可急坏了墨长风,万一老二出去了就不回来了怎么办?至少得给他留个种!
于是就在消息放出后仅仅五天,墨家二郎和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茜娘订亲了,七日后即成亲,绝大多数的礼数都抛弃,就为了让小两口赶紧成亲,好赶在二郎走之前叫茜娘怀上墨家的种。墨长风习惯性以为蒋氏和其他子女会反对,却没想到大家似乎都想到一块儿去了,时间紧迫下一个比一个卖力,甚至连三郎都回来帮忙搭了竹梯,干了不少体力活儿。
由于是庶子成亲,取的又是药堂的女儿,再加上时间仓促,这次甚至都没能请到什么祝酒的客人,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把婚事给办了。
然而墨长风哪里想到,第二天一早刚敬完茶,那位第一天梳起妇人发髻的新儿媳就笑盈盈地对着表达出对孙子急切渴求的墨长风说道:“事实上儿媳这次也要跟着二郎一起随军出征,然而无名无分毕竟不好,却不想墨家早早猜准了咱的心思,好叫我们夫妻俩光明正大一起出京咧。”一席话,听得墨长风目瞪口呆,他万没想到刚娶回家的媳妇,竟然要跟着二郎跑了?那,孩子呢?二郎果断回答:暂不考虑!
墨长风一扫屋内的气氛,一看到墨卿砚脸上绷不住的偷笑就全明白了。从前他心里总还是留着念想,或许二郎还能找到家境更好的媳妇,只是时间久了他也知道除了茜娘恐怕是不会有其他人了,这也是为什么听说二郎要随军后立刻就关照蒋氏办好这事。却没想到一伙人就等着他这句话呢,二郎和茜娘两情相悦多年,若不是这次要随红英出征,恐怕这婚事还得再等上一等。就连茜娘一早就在随军名单上的事情,也是他们故意瞒着墨长风的。
墨长风气得差点再次病倒,就算恢复了点卯,他的身子骨在同僚眼里也是叫人紧张的,尤其在这寒冷的冬天。然而翰林院的同僚们又有谁知道,墨长风的内心比这严寒更加冰凉呢?
很快,在紧张的筹备中,春暖花开的季节即将到来了。齐国似乎是按捺不住了,早春时节就开始向吕国边境压进,引起吕国百姓的恐慌。也就是这个时候,红英队已经彻底整装完毕,准备出征了。不算后勤,最后红英队的作战女兵达到了近八百人,这是红梅将军原先完全想不到是数字。看着那些用坚毅的眼神看向她的女子们,她忽然就怀念起自己的故乡和那些死去的同伴。而这一次,她要带着新的同伴去杀敌了,如果可以,她真不希望再经历一次生离死别。
原本应该是清流书香门第的墨家,因为一下子需要出征三人,引起了街坊邻居的关注,出发这日大早,不少心存感激的百姓对着准备去翰林院的墨长风表达了祈祷和祝福。已经好几日不见大女儿、二儿子和二儿媳的墨长风这才意识到,他的三个子女是真的要走了。他的三儿子才归来不久,三个子女又要离开,年轻时幻想着子孙继承自己的满腹才华在朝廷站稳脚跟做一个又一个知名文官的梦想,似乎再也不存在了。
墨卿砚站在城门口,看着一步步远去的红英队,在心里默默念着:“大姐、二哥、茜娘,我等你们回来。”
这一年秋,刚及笄的墨卿砚嫁给了苏君慎,成为了安王府的儿媳妇。
这一年冬,红英队依然不曾凯旋回归。
第113章 大婚前()
安王府与墨府筹备婚礼之际,苏君慎被安排到了翰林院,圣上念着他久病初愈,舍不得叫他累着。而苏君慎也真的就做了个闲散人,趁着天气转暖,手持一本典册,就在院子里惬意地躺下了,时不时嘴里还念叨着什么,叫身旁的小厮拿着纸头记了下来。
“还以为安王府的苏大少性格乖戾不可亲近,又是京城里有名的顽童,想必在咱们这清苦的翰林院里必定坐不住,却不想他倒是惬意得很,竟然真就这么做下去了。”
邻着院子的一间屋子悄悄推开了一扇窗,墨长风的师兄兼上官孟买州若有所思地盯着苏君慎的背影,冷不防来了这么一句。在他身后,墨长风原本疾走的笔腕停了下来,默默抬起头,看着师兄一言不发。
孟买州笑了:“我知你心中不悦,几个子女都与你期待相去甚远,但总是不坏的吧?公主下嫁,怎么说你如今也是皇戚,且大公子年轻有为,今后未必不会成为人才。大姑娘远在边关不提,三姑娘如今又即将嫁入安王府。都说师弟你得罪了皇后娘娘断了今后的出息,然而你看,这哪是要断出息的意思,今后可有得是机会。”孟买州走上前,用力拍着墨长风的肩,“听师兄一语,苏大少绝不是外人谣传那般无用,照我看指不定有大才,趁着他还在翰林院历练,好生打好关系才是正经。三姑娘与你这当父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