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38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心想要报复朱可夫的巴甫洛夫,已经无数次在后方诋毁过朱可夫,甚至编撰了朱可夫勾结德国人的流言。
流言中讲到,朱可夫对付日本人的时候明明都能迅速获胜,为什么在面对德国人的时候就百般怯懦,而且还多次提出放弃国土,任由德军占领苏联领土。于是,流言重伤朱可夫通敌,否则不可能出现今天的局面。
对此,一直为了苏德战局尽心尽力的朱可夫,简直是百口莫辩。另外,一门心思放在战局上的他,也没有向巴甫洛夫那样,一天到晚不务正业,老是把重心放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上。
可明明是朱可夫忠心耿耿,巴甫洛夫阴险狡诈,但在斯大林那里可不这么看。
在斯大林眼中,同为自己一手提拔的新晋将领,巴甫洛夫报告时条理清晰,显得老持稳重,很有信心。而且得益于巴甫洛夫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苏联高层中对他的口碑也非常不错。
反观朱可夫,到有些显得自大妄为。
作为一个武将,朱可夫无疑是优秀的。他在军事上具备着一般人所不具备的领导指挥才能,可这类型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性格是简单而粗暴的,喜怒形于色,爆粗口也已经是一种惯常之事了。从朱可夫在诺门坎领兵对战日本便可以看出,朱可夫治军是较为严厉的,对于士兵也很严格的。
如果光是对士兵严格也就算了,关键是朱可夫对同僚也严格,经常对看不惯的同僚加以指着批评,这就导致他在苏联高层人缘极差。
再者,朱可夫的性格棱角比较分明,不够圆润,这让他在仕途上树敌较多,有些人因为他之前在诺门坎获得的声望过大而不得不虚以委蛇,但当朱可夫这次与斯大林闹僵之后,与他相熟之人几乎部与他断绝了往来,这从一定程度来说,朱可夫是没有什么朋友的。
这也就造成了巴甫洛夫一对朱可夫发起口诛笔伐,苏联高层基本都是站在巴甫洛夫这边,很少有帮朱可夫说话的。
三人成虎,哪怕斯大林一开始还觉得朱可夫是可靠的,但在以巴甫洛夫为首,众多高级军官反复诋毁后,斯大林也就越发质疑朱可夫了。
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悲剧,这是历史的同性。正如尽忠报国的岳飞被奸臣陷害,冠上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如今的朱可夫,也遇到了巴甫洛夫这样一个死敌,一心置他于死地。
关键是,在斯大林眼中,巴甫洛夫居然还是一位可靠的心腹爱将,是一位实力与能力不下于朱可夫的苏联勇将。
作为西部特别军区的司令员,巴甫洛夫掌管苏联最精锐的一个方面军。他经验丰富,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中东铁路之战,还在支援西班牙内战时得到了英雄勋章,也参加了不久前的苏芬战争,完是一副久经战阵的模样
想到这里,对比一向听从自己指示的巴甫洛夫与最近越来越不听话的朱可夫,斯大林回到办公桌旁,他下定决心,要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撤换军事长官,加强对部队的指挥,改变目前的混乱局面。
斯大林拿起电话:“接总参谋部。。。。。。我觉得巴甫洛夫大将关于撤换朱可夫的建议是正确的,即刻执行吧。同时,一并撤掉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方面军参谋长普洱卡耶夫中将、方面军通讯主任巴尔卡夫少将、炮兵主任巴诺奇少将。这些人回来部交由军事法庭审理。由铁个辛哥元帅接替西南方面军司令员职务,留下赫鲁晓夫辅助他。立刻执行!”
742不甘心的结局()
飞鱼今天晚上通宵码字,给大家一个交代。暂时重复一下,一小时后刷新就好
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刚刚放下巴甫洛夫的电话。
其实不用巴甫洛夫打电话,西南方面军的情况早已令他恼火异常了。但更令他费解的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在诺门坎挽救过局势,重创日军的朱可夫,这一次面对德军时,不但没能给敌人任何有力的打击,而且还一再向自己建议后撤,要主动放弃大把国土。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一直看重的朱可夫为什么毫无能力指挥他的部队打败德国人,甚至在危急时刻拒不执行统帅部的进攻命令。
斯大林想起几年前,那时的朱可夫留给他的印象很不错。对日作战初露锋芒,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凯旋莫斯科,受到举国赞扬,荣膺“苏联英雄”称号。正因如此,他才把朱可夫提前晋升为大将,并任命为苏联最大的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
后来,基辅军区改为现在的西南方面军,朱可夫改仍苏军总参谋长。
如今把朱可夫调回西南方面军指导工作,也是让他回到自己的老部队,不应该会不适应啊。想当初,朱可夫去远东,接手的可都是陌生的部队,最终还不是打退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彻底打消了日军北上的念头。现在指挥老部下,效果理所应当会更好才是啊。
此时的斯大林还只知道日本部队的凶猛和顽强,却还完没有来得及体验和熟悉另一种完不同的风格。
虽然已经对德国选择了,可斯大林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对手。德军和他之前了解的日军不一样,或者说完可以称之为面升级版的日军。
德国党卫军在战斗过程中,悍勇和顽强的程度丝毫不比日本那些信奉武士道的狂热士兵差。而德国国防军的武器装备还有战术体系,更是要比日本强上一大截。
别说朱可夫现在接手的部队,是已经在前面自杀式进攻中损失惨重的西南方面军残部。哪怕让朱可夫带领盛时期的西南方面军,也不可能完成斯大林下达的进攻要求。
甚至可以说完相反,朱可夫现在抗命不攻,要求后撤,才是真正挽救苏军,适合用来对抗德军的方式。
就如同另外一个时空中德**神曼斯坦因百般劝谏希特勒后撤部队,缩短防线一个道理。这可时空中的朱可夫,也遇到了同样的选项。
按照斯大林的要求,无异于是会葬送手底下部队的。出于自己作为一名指挥官的责任感,朱可夫只能对斯大林提出他最讨厌的后撤建议。
只可惜,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曼斯坦因直言不讳的下场是被希特勒解职。而现在的朱可夫,还面对一个内部死敌,庸才将领巴甫洛夫。
一心想要报复朱可夫的巴甫洛夫,已经无数次在后方诋毁过朱可夫,甚至编撰了朱可夫勾结德国人的流言。
流言中讲到,朱可夫对付日本人的时候明明都能迅速获胜,为什么在面对德国人的时候就百般怯懦,而且还多次提出放弃国土,任由德军占领苏联领土。于是,流言重伤朱可夫通敌,否则不可能出现今天的局面。
对此,一直为了苏德战局尽心尽力的朱可夫,简直是百口莫辩。另外,一门心思放在战局上的他,也没有向巴甫洛夫那样,一天到晚不务正业,老是把重心放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上。
可明明是朱可夫忠心耿耿,巴甫洛夫阴险狡诈,但在斯大林那里可不这么看。
在斯大林眼中,同为自己一手提拔的新晋将领,巴甫洛夫报告时条理清晰,显得老持稳重,很有信心。而且得益于巴甫洛夫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苏联高层中对他的口碑也非常不错。
反观朱可夫,到有些显得自大妄为。
作为一个武将,朱可夫无疑是优秀的。他在军事上具备着一般人所不具备的领导指挥才能,可这类型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性格是简单而粗暴的,喜怒形于色,爆粗口也已经是一种惯常之事了。从朱可夫在诺门坎领兵对战日本便可以看出,朱可夫治军是较为严厉的,对于士兵也很严格的。
如果光是对士兵严格也就算了,关键是朱可夫对同僚也严格,经常对看不惯的同僚加以指着批评,这就导致他在苏联高层人缘极差。
再者,朱可夫的性格棱角比较分明,不够圆润,这让他在仕途上树敌较多,有些人因为他之前在诺门坎获得的声望过大而不得不虚以委蛇,但当朱可夫这次与斯大林闹僵之后,与他相熟之人几乎部与他断绝了往来,这从一定程度来说,朱可夫是没有什么朋友的。
这也就造成了巴甫洛夫一对朱可夫发起口诛笔伐,苏联高层基本都是站在巴甫洛夫这边,很少有帮朱可夫说话的。
三人成虎,哪怕斯大林一开始还觉得朱可夫是可靠的,但在以巴甫洛夫为首,众多高级军官反复诋毁后,斯大林也就越发质疑朱可夫了。
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悲剧,这是历史的同性。正如尽忠报国的岳飞被奸臣陷害,冠上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如今的朱可夫,也遇到了巴甫洛夫这样一个死敌,一心置他于死地。
关键是,在斯大林眼中,巴甫洛夫居然还是一位可靠的心腹爱将,是一位实力与能力不下于朱可夫的苏联勇将。
作为西部特别军区的司令员,巴甫洛夫掌管苏联最精锐的一个方面军。他经验丰富,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中东铁路之战,还在支援西班牙内战时得到了英雄勋章,也参加了不久前的苏芬战争,完是一副久经战阵的模样
想到这里,对比一向听从自己指示的巴甫洛夫与最近越来越不听话的朱可夫,斯大林回到办公桌旁,他下定决心,要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撤换军事长官,加强对部队的指挥,改变目前的混乱局面。
斯大林拿起电话:“接总参谋部。。。。。。我觉得巴甫洛夫大将关于撤换朱可夫的建议是正确的,即刻执行吧。同时,一并撤掉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方面军参谋长普洱卡耶夫中将、方面军通讯主任巴尔卡夫少将、炮兵主任巴诺奇少将。这些人回来部交由军事法庭审理。由铁个辛哥元帅接替西南方面军司令员职务,留下赫鲁晓夫辅助他。立刻执行!”
743朱可夫的咆哮()
“我不甘心。。。。。。!”朱可夫凝视着手里的文件,坐在椅子上的他,拿文件的手有些颤抖,抬起头,用满是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面前站着的赫鲁晓夫。对方只是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缘由。
“该死!”忽然间,朱可夫狠狠一拳头砸在桌上,脸色铁青:“这就是我朱可夫的结局吗?这就是一名纯粹的将军,最后的结局?!”
“朱可夫同志,我也知道你一时无法接受这种罪名。”提前看过文件内容,知道朱可夫被判叛国通敌罪的赫鲁晓夫,一脸苦笑的安无力慰道:“但这既然已经是既定事实了,你就先接受吧。”
赫鲁晓夫可不是一位纯粹的军事家,以他的政治智慧,怎么会看不出朱可夫是被人陷害了。甚至,他现在连谁在背后捣的鬼,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只不过,赫鲁晓夫可不敢说。万一他现在好心为朱可夫出个头,日后遭人牵涉到自己身上,那谁替自己出头呢?
见赫鲁晓夫这番表现,朱可夫也知道自己指望不上对方了。
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默默地解开军装上衣的钮扣脱下军装,然后摘下军帽连同军装一起扔在桌子上,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既然这个国家,这个军队如此忠奸不分,这军籍和职务不要也罢了。我朱可夫,退出!”
朱可夫话一出口,语惊四座,整个办公室内竟然沉默了一分钟有余,赫鲁晓夫还好,他身旁的一位政委还以为朱可夫的神经有些不正常,在说胡话,他还没见过这么不识时务的人。
那名政委用手指着朱可夫,气得手直哆嗦:“朱可夫,你说什么?你敢再说一遍?”
朱可夫冷眼看了一眼,平静地说:“好,我再说一遍,大家听好,我朱可夫1919年参加革命,从那时起,我就没有想过将来要做官。我一路走到今天,从来没有刻意讨好任何人,也没有为了升职而做任何亏心事。”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些激动,几乎是咬着牙继续道:“如果我以毕生精力投身的这场战争,到头来不符合我的初衷,那么这军籍和职务还有什么意义呢?同志们,今天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这种高级别的会议上讲话,以后恐怕没这种机会了,请同志们给我些时间说几句心里话,可以不可以?”
整个办公室内鸦雀无声,这里除朱可夫外地位最高的赫鲁晓夫带头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朱可夫的要求。
在赫鲁晓夫的默许后,朱可夫凛然说道:“同志们,近来我常常失眠,巴甫洛夫在背后干的那些事情,我不是不知道。可是,我没有去追究。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一名军人,我的职责是为了保卫国家尽职尽责。特别是最近,我时常想起十月革命时期,在我们这支军队中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