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91节

大明异姓王-第91节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朱棣如今的力量也不比吴杰强多少,如果强行攻城的话,必然会损失惨重!所以,对于朱棣来说,诱使吴杰出城,就是他唯一的选择。

    “将军,敌军似乎是出城追击了!”王小明身边的一名亲兵如是说。

    王小明向后方看了看,露出了一个极为阴险的微笑“那好,传令,大军丢弃一切不必要的辎重,全速撤退!”

    “是!”亲兵也是知道自己军队的使命。

    看着身后那紧追不傻的南军士兵,王小明微微一笑,笑容很是神秘。

    吴杰望着前方跑得像是发了疯的兔子一般飞快的北军士兵,不由得放下了心中的担心。原本他还以为这些人是朱棣的诱饵,但是,看到这些人一副只恨马腿台端的样子,吴杰便是心中大定。那明显慌不择路的样子,必然是毫无准备的孤军!

    想到这里,吴杰便是更加坚定了要毁灭这一支军队的决心。

    “传令,加快速度,务必要全歼对方!我就不信,我几万大军,难道还捉不住你区区几千人吗?”

    王小明眼看着身后的南军加快了速度,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郁,看来。对方已经上当了!不过,王小明还是不敢有半分大意。虽然北军战斗力无比的强悍,但是毕竟自己身边就只有这区区几千人,面对对方那数万大军,根本就不够人家塞牙缝的。毕竟,自己可不是朱能那样的狠人,可不敢以少打多。

    双方一追一逃,不知不觉间,便是跑出了极远的距离,而此时此刻,真定已经是消失在了远处的地平线上。

    追了很长的时间,吴杰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因为对方是一直在朝着一个方向跑。而且,他们看起来似乎是非常的散乱,但是那都是表像。虽然他们是一直在逃跑,但是吴杰看得出这些人根本就是在随着自己的速度撤退!吴杰顿时感到了不妙。

    “这是什么地方?”吴杰下意识的问了出来。

    “回将军,此地已经是滹沱河地界。”身边一名亲兵回答道。

    吴杰皱起的眉头更深了,他本能的意识到不妙。就在他即将下达撤退的命令的时候,异变突生!

    只听得身后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忽然,在吴杰大军的身后大批的北军骑兵围了上来。而前方,也是出现了无数北军骑兵正在虎视眈眈。千军万马之间,只见朱棣的帅旗正在迎风招展,似乎是在向天下人昭彰自己主人的功绩。

    吴杰顿时傻了眼,他明明已经很是小心了,但是即使是这样,他居然还是落入了朱棣的圈套。此时此刻,在吴杰心中,千言万语都只化作三个字——上当了!

    (本章完)

第157章 方孝孺的办法() 
历史。

    大明洪武三十四年。王战盛庸于夹河,会东北风起,乘风纵击,盛庸大败而走。

    是时,陈国公年方十六,亲自率领骑兵数千人抵真定城下。安陆侯吴杰引兵出战,追至滹沱河畔,中伏。力战良久,是时大风又起,风力可拔木,吴杰军不敌,败走。王引兵追击至真定城下,无果,收兵而去。

    后世的说书先生们总是喜欢说这一段震惊天下的决战。内容无非是皇帝陛下天命加身,引来上天相助,最终战胜强敌。

    明代宣德年前后,民间的说书先声们也是大胆起来,他们最喜欢说的,便是当年永乐大帝争夺天下的那场大战。每当说到那个时候,先生们总是眉飞色舞口水飞溅,挥袖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仿佛笑谈之间便是万千铁骑冲锋陷阵,帝王名将之间刀剑纵横。

    而人们也喜欢听,喜欢听当初的皇帝卧薪尝胆,绝境中奋起击败强大的对手取得天下。

    然而很多年以前,那个时候,皇帝望着滹沱河奔流的河水,久久无言。未来的帝国重臣,权倾朝野的陈国公此时也只是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孩子。

    ……

    南京,朝堂。

    朱允炆有些迷茫,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消息,北伐的盛庸输给了朱棣。就连接应盛庸大军的吴杰也是败给了朱棣。那滹沱河的流水中,又不知道埋葬了多少的士兵。

    盛庸败了。朱允炆心中就只剩下了这一句话。他不是没有想到过这种可能,毕竟朱棣的能力天下人都是有目共睹。但是,当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朱允炆的心中就只剩下了浓浓的悲哀。

    难道,朱棣真的就如此强大吗?就连自己报以很大希望的盛庸都不是朱棣的对手。而且,这一次的大战,朱棣居然又一次得到了大风的帮助,难道,他真的是天命加身的人么?难道,朱棣就注定要取得天下么?

    朝堂之上的众位大臣们也是惊慌不堪,朱棣战胜了盛庸的消息朱允炆都已经知道了,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但是,知道了又能够如何,对于朱棣日益嚣张的气焰,他们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就在这个时候,方孝孺忽然站了出来。

    说起来,方孝孺虽然是朱允炆手下的重臣,但是平日里此人却是深居简出,不问世事。每每参与朝政,也离不了朱棣造反这件事。而此时眼看着朝中的大臣们因为朱棣的战胜而惊恐不堪,甚至连皇帝陛下都是面露绝望,他再也忍不住了。在他看来,即使是战场上被朱棣杀死,也好过这些人在这里如此碌碌无为。若不是他一介书生,又是年事已高,他必然会投笔从戎,应战朱棣!

    “陛下不必担心,臣自有退敌良策!”方孝孺快步走到前面,对着朱允炆拱手道。

    朱允炆双眼顿时亮了起来“爱卿有何良策,快说来听听!”朱允炆现在可以说是将方孝孺当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陛下明鉴,燕王曾经两次上书,目的均是为了要求陛下罢黜齐泰与黄子澄二人的职位。”方孝孺得到了朱允炆的肯定,立刻便是侃侃而谈起来。

    朱允炆点了点头,的确,朱棣在这几年里连续上书两次,都是为了黄子澄与齐泰。不过当时自己根本就没有在意他的要求,所以朱棣也就不再无理取闹了。而方孝孺这个时候提出这句话,就有点让他想不通了。

    方孝孺继续说道:“现在局势已经非常危急,放眼朝野,已经无人能挡。而且朱棣兵锋正盛,短时间内朝廷也无法集结大军抵挡。既然如此,不如您假意答应他的请求。撤掉黄,齐二人的官职以麻痹燕王!”

    朱允炆顿时双眼一亮,这倒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朱棣对于黄子澄,齐泰二人可谓是恨之入骨。而且,自从东昌之战盛庸击败了朱棣之后,自己以为平叛有望,又是恢复了这二人的官职。只是没想到这短短四个月,朱棣就再一次崛起。

    想到这里,朱允炆点了点头,心中对于这个办法又是多了几分认同。

    “而且,虽然陛下您假意罢免这二位大人的官职,但是却并不是要弃用这二位。”方孝孺再次拱了拱手,说道:“陛下可以暗中命令这二位大人外出募兵。这样的话,两位大人不在朝中,一来可以堵住燕王之口,二来则可以补充朝廷兵员不足的局面,可谓是一举两得!”

    朱允炆的眼睛越发的明亮,他似乎已经看到了朱棣被自己的手段耍的团团转的样子了!

    “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方孝孺忽然摇了摇头。

    朱允炆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方孝孺居然会认为他自己提出的方法并不完美,难道,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爱卿此话何意?”朱允炆慌忙问道,现在这个时候,方孝孺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陛下,这个办法虽然能够暂时减缓燕王进兵的速度,但却并不是长久之计。如今燕王占据北平,永平,保定三郡,实力已经强大起来。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不论陛下您派出何人募兵,都是杯水车薪!”最后这一句话,方孝孺说的斩钉截铁。

    朱允炆眉头紧锁,他不得不承认,方孝孺所说的的确非常有道理。不论自己几次派人出兵北伐,如果不能够真正的夺还朱棣所占据的土地,那么就无法削弱朱棣的实力。除非自己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但是想想这两年多以来的战况,朱允炆觉得最后这个可能还是极其渺茫的。

    “陛下,外出募兵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毫无作为。陛下可以在同一时刻命令辽东诸将入山海关进攻永平郡,同时令真定诸将渡卢沟桥,攻击北平!如此,燕王必然会反回北平救援,而我大军便可以从后追击,可以一鼓作气,荡平燕军!”方孝孺胸有成竹的说出了自己的所有计划,在他看来,这样严密的计划,朱棣怎么会不上当,只要他上当,北乱必然平定!

    “好,好,好!”朱允炆连着说了三个“好”字,可见他的心中已经非常激动。

    “此计甚妙,只是却委屈了两位爱卿。”说着,他将目光投向了下站的黄子澄与齐泰,眼中的歉意非常明显。

    黄子澄与齐泰对视一眼,同时道:“能为陛下分忧,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

    “好!”朱允炆大喜“待朕平定叛乱,两位爱卿必然重重有赏!”他没有说出要赏方孝孺的话,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说了,方孝孺也一定会推辞。既然如此,还不如自己将他的功劳都是记在心里。

    方孝孺的这个办法可以说是非常的实用,满朝文武也是轻松了下来。在他们所有人看来,方孝孺的这个办法一定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朱棣的大军。

    只是,他们忘了一个问题。方孝孺提出的这一套方案的确是非常实用。但是,包括这个办法的提出者方孝孺在内,所有人都是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办法若要奏效,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朱棣要“上当!”但是,朱棣真的会上当吗?

    (本章完)

第158章 更不要脸() 
建文三年四月,朱允炆下旨,废除了黄子澄与齐泰二人的职位。同时命令大理寺少卿薛岩前去与朱棣议和。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幌子,就在黄子澄二人被废除职位的第一天起,二人便是离开了京城外出募兵。同时,朱允炆还密令辽东真定诸位将领悄悄行动,意欲偷袭朱棣的老巢——北平。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理寺少卿薛岩已经从京城出发,他已经得知了自己的任务。尽量说服朱棣罢兵,他明白,一场政治博弈就要开始了!

    ……

    薛岩现的心情可以说是非常的复杂。因为朱允炆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而他现在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男人。他曾经无数次领兵作战,也曾经无数次在刀光剑影中求生。薛岩知道朱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面对这样的人,要说不紧张,那是扯淡!

    但是薛岩也是明白自己的任务,此次他来见朱棣,除了要与朱棣议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延缓朱棣进兵的速度。当然,朱允炆的命令还是很清楚的,能议和,就议和。毕竟,仁慈的皇帝不愿意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

    一想到朱允炆看着自己那充满了希冀的眼神,薛岩就有些无地自容。说起朱棣,薛岩还是见过这个人的。那个时候先皇还在,朱棣也仅仅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藩王。然而哪里有人能够想到,先皇去世仅仅一年多,朱棣便是竖起了反叛的大旗呢?

    一想到这里,薛岩心中便是一阵无奈。他能够想到的就只有一句话,那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薛岩叹了口气,他可不认为朱棣那样的狼子野心会因为自己的几句话便是退兵。但是,毕竟朝廷有令,自己若是不遵守,那是不可能的。

    想着想着,薛岩便是接近了朱棣的大营。望着那人来人往似乎极其忙碌的军营,薛凯咽了一口口水,压下心中的不安,缓缓的走了进去。

    薛岩一路走到朱棣的帅帐,定了定神,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大理寺少卿薛岩,求见燕王殿下!”

    沉默,长久的沉默。

    就在薛岩忍不住要掀开帘子走进去的时候,里面忽然传来了低低的声音“进来吧。”

    薛岩愣了愣神,他不知道这个声音究竟是不是朱棣。但是既然是从朱棣的帅帐中传出来的声音,那应该也是八九不离十的!

    想到这里,薛岩挺起胸膛,大步走了进去。虽然这是到了人家的地盘,但咱也不能弱了气势不是?

    走近帅帐,薛岩才发现这帅帐中根本就不只是一个人,一共十几个人都是在这里。当然,就只有一个人能够坐在那,其他人都是站在他的左右下手位置。

    薛岩不傻,他一眼便是看出那个坐着的人便是朱棣。当然,在朱棣面前,还有其他人有资格坐下吗?

    他赶紧上前,对朱棣行了一礼:“大理寺少卿薛岩,见过燕王殿下!”

    “薛大人不必多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