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将王玄策-第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王随即吩咐侍从煮上了这么一壶产自苗寨的土茶。但见这侍从,捏起素面陶罐,用茶匙细致的取出几块散碎的黑茶,放入颇有年头的银制茶碾子中细细研磨,随着研磨的深入,茶也有块状变成了粉末态。接着又用一小巧的茶箩将碾碎的茶末,再这么熟练之过筛一番,茶粉和杂质就这么泾渭分明开来。
随着研磨过箩的完毕,旁边一精致的陶壶也随着温度的升高,使水沸腾了起来。只见这初沸之水,小水泡如鱼眼一般,甚是新鲜。侍从缓缓的将茶粉投放其中,汤色随即变的红亮透彻,水泡也更具有黏稠之感。
只听侍从带着温婉的语气,对他们讲到:“这煮茶需要三沸,刚才为一沸,将茶投入;这二沸边缘如泉涌连珠;这三沸则如波浪翻滚”。三沸之后,茶已煮好,随着温度的些微降低,侍从将茶汤仔细分入赤色茶盏之中,静放于各位面前。
王玄策轻轻的捏起茶盏,经鼻息这么一闻,清风拂面,心旷神怡之感顿时涌上心头;轻轻地咂上这么一口,顿时口舌生香,回味无穷。老苗王经过这么一通高雅的招待,顿时让王玄策三人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虽然在品茶之前没有任何的交流,但是较量就这样开始了。
在进来之时,老苗王已经上下打量起这个新来的黄水令,看起来是挺年轻,但是有没有能力,能不能镇住如今的黄水县,则是一个未知的问题。能做的,就是多看、少说。所以除了一味的品茶,他正在等待着王玄策率先开口!
经过几番品茶闻茗,议事堂甚是安静,似乎些微显得有这么一些尴尬。幺小妹陈茂材周曾等人,时不时翻眼望着二人,心中亦是七上八下。其实王玄策也是在等,在等待着老苗王一番非议,然老苗王始终不开尊口。
王玄策转念一想,既如此那就不用绕来绕去,随即切入正题道:“晚生初次主政地方,就来到咱们这黄水县,人微言轻,故而还得仰仗苗王,在这治县理政的方面多多指教!”
“好说,好说,老朽看王明府年纪轻轻,就当政黄水,定是有过人之处,这前途自是不可限量!我们这边陲小寨,只要明府秉承为民做主,一心为公的心态,小老儿与族人已经足矣!”
王玄策一听这老苗王都是溢美奉承之词,知晓还未交心,随即慷慨答到:“多谢苗王盛赞,玄策虽只过弱冠,但是秉承为民请命之志;不仅想为百姓办实事,更会秉持公心为民做主!故而,今日拜访贵寨,正是问计于苗王,听之高见;如若苗王怜惜玄策之志,万望成全!苗王若有些许难处,更可以一并告知,玄策定会全力以赴!”
听此一言,老苗王随即顺势回道:“明府问计之事,小老儿何德何能实不敢当。然如今还真有两件难处:这第一件就是这赋税问题,我们未曾耕种那么多土地,这些年不停的上涨,不知可否有朝廷之旨意?这第二件,瑶寨侵吞我苗寨土地一事,已有上百年历史,这恩恩怨怨也想请明府帮忙化解”。说完斜视了一眼王玄策,就眯起了小眼!
听苗王如此接话,王玄策顿感这两件事情,可都是硬茬。不过依旧如实的向他回到:“关于赋税问题,此事已经查清,多是各级官吏私下克扣,再加上百姓逃亡,造成田地荒芜而引起。这些时日玄策自会上表朝廷,说明此事!不过这瑶寨和苗寨的恩恩怨怨,晚生想听听苗王对此事之看法与意见?”
听王玄策这反口一问,再加上有了刚才这信誓旦旦的保证,这老苗王稍加思索之后,就给众人详细的解释了这苗瑶冲突的前因后果。
“这事要说起来,就得说到这一百多年前。这苗人之先祖虽来自中原,但在此已繁衍生息近千年;各个苗寨分散在不同的山涧,都是一脉,这周围之山头自然就归属苗寨。这瑶人则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千百年来,两寨相安无事,通婚防匪,和平共处。然,自从瑶寨百年前出一强势头领之后,就侵吞苗寨原有的王家岭之地,赶走苗人。自此,两个寨子之间互相攻打,苗寨死伤七十多人,瑶寨也亡三十多个。虽然这个山头离瑶寨甚近,但是这也是苗寨祖居之地方,老祖宗留下的,不能这样被抢走”
你争我夺又是百年,王家岭之地多次易手,如今依旧被瑶寨侵占。这不,老苗王这段正想继续积蓄力量再次抢回。
听老苗王这么一解释,王玄策也大致知晓两寨恩怨之起因。而他此行之一个目的,正是化解这两寨恩怨,随即恳请道:“听苗王这一番肺腑之言,我已深知缘由,恳请苗王看在晚生的薄面上,暂且不要用兵,给晚生一些时间,有我前来解决如何!”
这老苗王听闻他想插手此事。转念一想,最起码对自己没有坏处,如若真能要回这王家岭之地,亦不失为一件美事,所以就卖给他了个面子:“既然如此,那就有劳明府帮我夺回这王家岭之地”。
谈话在祥和的氛围中结束,虽然都以实相告,但是王玄策明白,事情不会如此之简单,为了防止兵戎相见,只能暂时拖下去罢了。看已经稳住了苗王,随即一番寒暄之后,就带着周陈二人,起身离了这苗寨!
话分两头,三人回到这县衙之后,这两日蒋县丞已将全县所有账册悉数调出,等候他的查阅。经过王玄策陈茂材又是两三日的查阅,顿时怒从心头起,万万没有想到这全县之土地竟然有十之六七均是荒芜;再这么一番深入了解之后,什么官俸不够养活自己,均是托词罢了。说白了就是这帮庸吏,不管百姓之死活,让百姓深感种地之艰辛,再加上中饱私囊好吃懒做,以至于懒政怠政,进而引起田地荒芜!
随即招来这蒋县丞以及众衙役,以数据为基,用事实说话,又是对他们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让蒋县丞和众衙役犹如霜打的茄子一般,一个个耷拉这脑袋,哑口无言。按照朝廷律法这些人全都应该治罪,但是如果全都治罪了,县里又如何治理?王玄策也明白这个道理,这样的一番正式呵斥,只是为了立威罢了。
随即话锋一转,对他们说道:“鉴于诸位已经知错,先前所犯之事,暂且压下,从今以后,约法三章,如若再犯,数罪并罚,严惩不贷!”众官吏听闻此言,也深深的被王玄策的宽仁之仁所感动,均是感恩戴德死心塌地!黄水县之政风焕然一新!
经过他们这一番商议,一个大致框架就此呈现出了雏形:以前有地的百姓,土地还是他们的,按照朝廷律令缴纳赋税。闲置的土地,通通收归国有,实行均田制,分给没地或者劳力多的家庭来耕种。总之就一条不能够让土地闲置;当然这帮衙役,也是可以分得一些土地!此方案一出,众人均感觉这个事情似乎是可行的。王玄策随即让大家伙将其誊写完毕,盖上县衙大印,张贴去了。
传视各寨明示全县,经过这么一张贴,老百姓均感觉这个方案不错,但是因为顽疾甚久,他们已经不再相信官府,故而没有一个百姓下山耕种。方案是好的,可是没了信任度,仅仅就是一张白纸罢了,这可又难坏了王玄策他们!
虽然也走村串户,亲入山中相劝,但是因为威望不及苗瑶各寨之首领,只能够铩羽而归,这一月下来,没有丝毫进展。看来如今之计,只能是先取得各寨首领之信任了!
既如此,看来还得先解决这苗瑶两寨之问题。任何事情都不能听信一家之言,何况一个巴掌拍不响。鉴于上次已去过苗寨,这次就到瑶寨走一趟吧!于是乎,带着周陈二人准备去瑶寨走上这一遭。因为这些时日的艰辛,王玄策也是焦头烂额,心不在焉!
周曾看着他魂不守舍的样子就劝到:“要不,先休息两日吧”
“没事,走吧”。说完就领着二人强打着精神上路了。
这瑶寨也是处在一出山水相连的地方,只见一个个山峰如柱子一般矗立在平坦的水面之上,乘船过了这一片水泊,就到了这瑶寨。一湖、一舟,三人;远山、绿意、云雾就构成了这样异常精彩的泼墨山水画。这瑶寨也是相当大的一个寨子,方圆三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好一片祥和的氛围。陈茂材随即拿出黄水舆图,相互这么一比照,随着其手指的方向望去,不远处的一个山头就是这王家岭,尽可望见苗寨之一切。
随着守门寨兵的通禀。他们三人就被引入了寨子。分宾主落座之后,才发现这瑶王原来亦是一个年轻人,二十来岁,一身黑色素衣的装扮,点缀些许配饰,别有一番精神。一张长乎脸,外加高耸的颧骨,挺直的鼻梁和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亦是神采奕奕。同龄人,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然,事情会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吗……请看下回
幺小妹的三声炮响,通常是爆竹,因为爆竹刚刚在这个时候被李畋发明出来。
这苗王和瑶王,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王爵,只是这些民族对首领向来的称呼。
(本章完)
第32章 王玄策探情访瑶寨 遇危机瑶王救小妹()
原来前些年老瑶王过世,就将统领全族的重任传给了个儿子。此子也是通情达理之辈,为瑶寨的安宁,兴水利,重农桑,持公平,保正义,甚得瑶民的拥戴;更为瑶寨历史上冉冉升起的一代雄主!
原以为又是一庸庸碌碌之官,听闻黄水令到访,这瑶王也懒得迎接,所以才有了寨兵的直接引入,少了章程,缺了礼仪!
自从进了寨子,王玄策已经一扫这些日子之疲倦,精神抖擞,心气高涨!此时这瑶王一看王玄策虽然只有二十来岁,但丝毫不像庸碌之官,不经意的就有了一丝歉意。于是致歉到:“不知明府主政我黄水县,有失远迎,还望多多包涵!”
经过几句简短寒暄,两个人的关系就这样又近了一些。这瑶王也是利利索索之主,不好绕来绕去,就率先问起:“不知明府来我瑶寨,所为何事?”
王玄策看他如此爽快,也就单刀直入的回到:“正是为了化解苗瑶两寨这百年恩怨而来”。
一听这个,瑶王的脸色顿时变的沉稳起来,此乃何意,难道要抢回这王家岭之地!不过转念一想,就随口反问道:“既然王明府情真意切的来我瑶寨想要解决此事,必定已了解了此事之前因后果,不知您有何高见?”
咳,这瑶王这么一反问,又把话题随即推给了王玄策。
“的确我已经与老苗王约谈过一次,这王家岭之地原本就是这苗寨的祖居之地,他亦有解决这百年恩怨的想法,既如此我们两家还不如好好坐下来谈谈!”
听此一语,瑶王的火气“唰”一下就冒了起来,义正辞严的回绝道:“既然明府如此说,那我也就直说了,这王家岭百年前是苗寨的,这个不假。不过要让我们把如今属于我们的地方再还回去,这是万万不能!谈可以,但前提则是王家岭必须属于瑶寨!”
经瑶王这么一说,王玄策迷惑中带着愤恨。这明摆着就是霸道,不过看着有空子可钻,就强忍着性子和蔼的争论到:“既然瑶王已经认可这是苗寨之地,为何有霸占不还之想法,这岂非仁义之举?”
瑶王一听他如此反问,自知是被抓住了话柄,不讲理之事似被坐实,如果更加强硬,岂不是要将这个新任的县令推向苗王,对自己更加不利。于是乎也缓和的回道:“明府,这都是两家百年之恩怨,我们都想化解,可是谁又能化解的了呢,您初到宝地,就暂时别操这个心了哈”说着,就礼让他们三人用茶!
王玄策似乎感到瑶王话语之间,充斥着无奈与心酸的隐情。用过一番清茶之后,看着稍显寂静的氛围,随即又诚恳的追问到:“既然我想解决这个事情,就更应站在不偏不倚之公正立场处理此事,如若瑶王不弃,还请将自己之想法如实告知玄策”。
经你来我往的多次交涉,外加周陈二人不时的打着边鼓,看着实在推辞不掉。这瑶王于是就向他们说到这王家岭之事的缘由。
“这王家岭的确是这苗寨的祖居之地,一点不假。以前两个寨子的人也都是和平相处亲如兄弟。可是在一百多年前,因为异常大旱,两个寨子的人都吃不饱;为了生存,也就抢起了这山里的果子。虽说苗寨之人先动手,但终究是瑶寨的兄弟失手,打死了苗寨的弟兄,两家就此结上了仇恨。且王家岭地处瑶寨周围的制高点,随时可以窥视我瑶寨的一举一动。和平时期,我们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可是随着两家的交恶,这苗王就派人驻守了这王家岭。当时的瑶王一看情况不对,就派兵攻取了这王家岭,于是乎,你争我夺上百年”。
想问题,解决事情,永远不要听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