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唐战将王玄策 >

第176节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176节

小说: 大唐战将王玄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者说:第三卷将有建造大雁塔开始,引出一连串问题~慢慢往后读哦

    (本章完)

第288章 玄奘谏言建佛塔 宫闱之中又起祸(下)() 
    鉴于刚得一皇子,更为了得到这佛祖之庇佑,但见其稍加思索之后,随即回到:“法师,这石塔高约三十来丈,且均为青石制成,朕刚才一琢磨,这工程甚是浩大,且筹款量不计其数。朕实在不忍心法师再继续操劳下去了,你看这样可以不?这造塔之事,就有朝廷出资来建,但是为了节省开支,就将这石塔改作五层砖塔,不知可否?”

    中国自古以来均有上行下效之风,自这玄奘法师回归长安之后,因为深得李世民之关爱,同时也让李世民感念佛教之功业,有心扶持佛教;所以,这列位公卿大臣当然也是,根据李世民之遗风,对佛教倍加推崇!因此这些年来,长安城内,佛教大兴。

    当列位公卿大臣,听闻玄奘法师这造塔之事时,已经跃跃欲试,准备捐献巨款,以资助其建塔。可惜的则是,此时他们听闻陛下亲自资助,所以自是不能与陛下互争这份佛教功德,故而列位臣工也不曾有丝毫之不同意见。

    玄奘法师,听闻陛下此番话语,转念一想,虽说此塔不如规划中的宏伟,但是毕竟是陛下的一番心意,也能达到这相同之效果。于是就躬身跪拜道:“多谢陛下之一番美意,如此一来,定是功德无量;既如此,那就恳请陛下再赐一塔名,以弘扬佛法!”

    听得玄奘法师的首肯,李治也是颇为欣喜,再加上又让其亲赐一名,故而又是一番思索之后说道:“朕还记得法师你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之分,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一座小乘寺院的僧人买不到肉做饭,因此也只能够饿着肚子望着天空发呆。虽说如此,但是这天又恰好是佛陀布施之日,正好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其中一名僧人望着雁群自言自语道,今日僧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佛陀,一定不会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吧。话音刚落,领头的大雁边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僧人大惊失色,领悟出这大雁分明就是佛陀之化身。佛陀之本意就是告诫他们不要杀生,而此寺院的僧人也借此领悟了佛陀之真谛,于是改信大乘佛教。既然佛陀能化身大雁,告诫众人不要杀生;且咱们的这座石塔也是为了弘扬佛法,存储经书所用,朕看不如就叫做雁塔吧。”

    听得陛下如此之典故,不仅列位臣工满心欢意,玄奘法师也是颇为开心。雁塔,对,那就叫做雁塔。

    看着列位臣工以及玄奘法师已无异议,李治则是颇为开心的对长孙无忌书说:“既如此,就有请舅父尽速拨款,以求尽快建成此塔。这雁塔建成之时,朕亦当亲自题写碑文,书以记之,以流传后世。”

    鉴于李治如此之诚意与心胸,长孙无忌也是满脸笑意的同意了下来。随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恭送之声,这今日的盛大朝会,就这样有序的落下帷幕。

    此塔就是今日的大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大慈恩寺内的雁塔又被称为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内的雁塔称为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经过一番忙碌而又紧促的筹备,时间来到了这永徽四年夏日,这唐高宗李治,此时正在这弘文馆内题写这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的碑文。只见这碑文其中有一段这样说道: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伽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往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植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当其挥毫泼墨写完此序之时,在一旁陪侍的武昭仪也是吃了一惊。面带惊喜之色道:“陛下这真是字字珠玑,如若玄奘法师获知能够得到这样的殊荣,自会颇感欣喜”。

    “媚娘,你也是朕的知己,玄奘法师这一生操劳无数,为我大唐教化人心,弘扬佛法实在是吃了太多的苦了,这是他应该得到的。何况当时朕决定建造这雁塔,也发下了宏愿,祈求咱们弘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况且你这又有身孕在身,朕也希望玄奘法师可以帮咱们多念念佛经,保佑你们平安。”李治语重心长的对武媚娘说道。

    听得陛下这番话语,这武媚娘一边抚摸这已经大起来的肚子,一边欣喜的问道:“陛下,那这次你想让臣妾生下一个男孩还是女孩呢?”

    “不管男女,朕都喜欢。”李治搂着武媚娘欢心道。而武媚娘也趁机蜷缩在李治的怀中,展现出了小鸟依人之态。

    两个月之后,这武氏媚娘又诞下了一个子嗣,正是她与唐高宗李治之长女,安定公主。虽说此女甚是可人,也颇得李治的欢心,但是这宫闱深处,永远充满了无尽的变数。有这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事礼。有这样一句话,最难莫过于生于帝王之家,似乎正是这个道理。

    这王皇后,正是唐高宗李治的结发妻子。只见这王皇后,在武媚娘诞下这安定公主之后,不足半月,就以后宫之尊的身份前来看望这武媚娘。可是机关算尽,谁曾想在其走后没多久。这李治也来看望这个可人的闺女,当其抱起在床榻之上的安定公主之时,顿时发现这个刚出生不足半月的女儿,已经没了气息。

    一怒之下,下令彻查,当问明白一切之后,才发现这王皇后在其来前的半个时辰内刚刚来过。于是,这谋害安定公主的罪名,就不经意的加到了这王皇后的头上。

    此时的武媚娘,则是梨花带雨,倍感悲伤的在李治面前哭诉这。面对着又一真假难辨的谁是谁非,也只有当事人才能够更加清楚……

    编者说:礼佛礼的都是一个心理安慰,特别是在佛教盛行的大唐,更是如此!正是因为武媚娘的一连串权利欲望,才有了下节的在慈恩寺拜佛之事~

    (本章完)

第289章 大雁塔前论佛事 佛光寺内求心静(上)() 
    北国的冬日,虽然树木早已落光了叶子,看不到丝毫的生机。但是这诺大的长安城内依旧是人声鼎沸,人来人往,好一番热闹之场景。

    沿着目光,来到这晋昌坊的大慈恩寺,随着这些年的建设,这大慈恩寺显然就成了这长安城最大的寺庙。此时的大慈恩寺内,有玄奘法师亲自主建的大雁塔也已基本竣工。

    伴随着热热闹闹的场景,来到这大雁塔前,只见玄奘法师与王玄策、周曾、陈茂材正在指引这工匠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最后一步,清洗这大雁塔。

    望着这长安城又一制高点,王玄策也是颇为欣喜的说道:“法师这真是功德无量,这么高的建筑,看起来的确气派了很多”

    “这不是老僧功德无量,这是佛法功德无量”玄奘法师微微一笑道。

    只见这大雁塔下,两块用红绸盖着的石碑,安然并列的矗立在塔门的左右两侧。这颇为好奇的周曾走了过去,伸手就要抚开这两块红绸。随即就被陈茂材给呵斥住了:“你小子不要命了不是?”

    周曾伸出舌头,扮了一个鬼脸说道:“我就想看看,这两块碑,到底长什么样”

    只听玄奘法师我赶忙阻止道:“周居士,这万万不可,这两块碑文一块你也知道是先皇亲自撰文的,另一块则是当今陛下亲自抒写的,这塔成之日,陛下则会亲自前来揭开这两块红绸,才能昭示后人,普通人可是万万使不得的。”

    周曾向来尊敬这玄奘法师,听此一语,随即告罪到:“我知错了。”

    王玄策也是宛然一笑道:“知错了就好,以后多去佛前忏悔忏悔”

    “大师,这些日子,我看这大雁塔一直未见这放舍利之所,不知咱们的舍利该如何安奉呢?”陈茂材带着好奇之情向玄奘法师问起。虽说,他们一直以来,为了这大雁塔的建造事宜,也是劳心劳力,时常过来帮忙操办一些事务。可是这已到了洗塔的时候,依旧未曾见到这安奉舍利之所,故而也就好奇的问了起来。听得此问,周曾也是随声附和着:“对呀,这舍利该如何供奉呢?”

    只见这玄奘法师向王玄策微微一笑,就向他们解释到:“你们前些年出使五印度,带回来的那些佛祖真身舍利,除了这颗佛牙舍利之外,陛下已经将余下的十几颗舍利交于老僧,已经被我安奉在了这最上层。而我从五印度带回来的舍利,也都悉数安奉在了第一到第四层。”

    “法师,你这什么时间安奉的,为何我等未曾见到呢?”陈茂材更加诧异的问到。

    但见这王玄策接着玄奘法师的话语回到:“这佛教至宝,虽说佛法强大,但是防得住君子,防不住小人,法师为了保护这些舍利之安全,已经在铸塔之时,秘密的修建在了这塔身之内。只有这样才能让舍利之无上功德遍布全塔,更能让佛祖强大的庇佑咱们大唐,庇佑大慈恩寺,庇佑这大雁塔。”

    “对对对,王长史解说的甚对,而此事,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只希望你们二位也要守口如瓶,保护好这个秘密。”玄奘法师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道。

    “请法师放心,我二人定然守口如瓶”周陈二人,庄严的给他们保证到。

    这时候,却见大大咧咧的周曾又接着说道:“这都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们在无遮大会上,看法师的表现,真是让人钦佩,除了法师的精彩表现之外,还有这三颗佛教至宝,也是让人欣慰呀”

    “你说的,可是那佛牙,佛顶骨舍利,佛指骨舍利?”陈茂材随口就回到。

    “正是,现在想来也是颇为有意思,万万没有想到的则是,这第二次出使五印度之时,我们不仅遇难逞祥,更萌得戒贤法师亲自将这佛牙舍利传向咱们大唐。”周曾接着回到。

    “是呀,佛祖向来都有这样的教诲,说是舍利传向哪里,佛法就会在哪里发扬光大,既然这么多舍利都一一流向了咱们大唐,看来这也预示着佛法注定会在咱们大唐大兴。”王玄策望着巍峨的大雁塔,虔诚的说道。

    “王长史此言甚善,虽说你们第二次出使五印度,遇到刀兵,但是这一切都是这阿罗那顺多行不义。佛家讲究这因果循环,既然佛法在这五印度日渐没落,自然也就会在另一个地方兴起。”玄奘法师也是颇为虔诚的回到。

    “佛陀时常教化我们,要一心向善,这些年我亦是如此;不过,要是佛顶骨舍利和佛指舍利都在咱们大唐就好了,这样岂不是会更加保佑咱们大唐之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周曾依旧大大咧咧的回到。

    “你小子,怎么这样不知礼数呢,这也得讲究一个缘分,只有缘分到来,他才会自然出现在咱们大唐,缘分没了,你想求得,也只能够带来无尽的灾祸,反倒是不会保佑咱们大唐了”陈茂材蔑视的瞪了一眼周曾说道。

    周曾依旧是乐呵呵一笑。不过已经不再言语。

    “是呀,陈居士所言甚善,你们带回来的佛牙舍利,就是自然流转到了咱们大唐,如若真的是抢回来,我看不仅陛下不会同意,老曾我也会倍加指责你们的。”玄奘法师也带着调侃的语气说道。

    “对了法师,自从这两次出使之后,对五印度多加了解之后,也渐渐的感觉到了,原来这五印度,不仅仅只有佛教,并且还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二教并存;说句不中听的话,自从我们的沿路观察来看,佛教在这五印度,似乎有着没落之势”王玄策一想接着说道。

    这一感觉与论断,其实在周陈二人心中也包藏了很久,只是碍于礼节,而不好将这件事情说的太过于明白,以至于让玄奘法师伤心。

    只见这玄奘法师,微微笑到:“看来还是王长史含蓄呀,其实这事你大可以直白来说。因为老僧自从离开五印度之时,也感觉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并且会感觉到没落的很快!”

    这是为何呢?听玄奘法师继续讲……

    编者说:佛教在玄奘法师离开印度之后,五十年已经基本没落了一半还多~

    (本章完)

第290章 大雁塔前论佛事 佛光寺内求心静(下)() 
    听得玄奘法师如此之说,四人也是会心的笑了。这时候,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