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父-第2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悔自己干嘛要把叶戈尔盖达尔介绍给利加乔夫。这下好了,人家很快就要坐到《消息报》的副总编辑的位置上了,离中央委员只有一步之遥。为什么利加乔夫书记就不能给自己这种机会呢?
第四十一章 盖达尔的艰难抉择()
利加乔夫的参谋瓦列里尽管百般的不情愿,但是他还是不得不按照利加乔夫的意思主动的去接触叶戈尔盖达尔。
说起来两人在学校的时候其实并不认识,倒是后来参加工作之后才稍微的认识了一些。在莫斯科大学的毕业生当中,二十九岁当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高级顾问自然是同学中的成功人士,但是在利加乔夫身边工作的机会显然要比一个顾问更有前途。
可是现在,瓦列里却要亲手将自己的老同学送上《消息报》的副总编辑的位置上了。
瓦列里翻开了自己很久没有打开过的校友通讯录,找到了盖达尔的私人电话。然后在一个周五的晚上拨通了盖达尔家里的电话。
“瓦列里?很抱歉问您是哪个瓦列里?”接到电话的盖达尔听到了对方自报家门,却怎么样想不起来瓦列里是谁。
“啊?我是莫斯科大学经济系的,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也在学校修习副博士的学位。毕业了之后我被分配到了中央书记处工作!”瓦列里赶忙提醒道。虽然心里极其的愤怒,但是语气上依旧保持着平和。
“啊~~!我想起来了,是瓦列里学长啊!你看我这个脑子,怎么把您给忘了,我真是鬼迷心窍了。瓦列里学长,好久不见啊,您最近还好吗?”盖达尔恍然大悟的说道。
“我还不就是那样,倒是你,现在已经是外贸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了,我门这几届毕业生里混的最好的就数你了!”瓦列里向盖达尔恭维道。
“瓦列里学长,这您可说的不对!混的最好的可不是我,是我的上司乌里扬诺夫部长,你难道忘了乌里扬诺夫部长是我们学校化学系的?”盖达尔谦虚地纠正道。
“行了,你也不差!首席经济学家,怎么样周末有没有时间,我想让你给我们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上上课,讲一讲关于西方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谁都知道,你们外经贸部可是这方面的专家啊!”
“没问题!”盖达尔干脆的答应了下来。两人约定第二天下午碰面。瓦列里将会亲自开车去接盖达尔,等到课程结束之后,再一起去喝酒。瓦列里放下了电话之后,痛苦的坐在了椅子上。
第二天下午,瓦列里将盖达尔接到了最高苏维埃,两个小时的课程对于盖达尔来说简直毫无压力。课程结束之后,已经是下午六点钟左右了,瓦列里在莫斯科酒店订好了房间,于是就开车带着盖达尔直奔酒店而去。
“来来来,咱们好久不见面了,今晚一定要喝个痛快,你放心,就算喝醉了直接在饭店里开个房间休息一下就好了!”瓦列里殷切的招待着。
这顿大餐有书记处报销,瓦列里自然不会小气。菜式虽然花样不多,但是用料都是进口的顶级食材。盖达尔自然对瓦列里的招待感到满意,两人推杯换盏的喝了好久,彼此都有了几分醉意。瓦列里瞅准了机会,突然对盖达尔说道:“叶戈尔学弟,你在外贸银行过的怎么样,再过几年就能当副行长了吧?”
“怎……怎么可能?副行长?我现在就连乌里扬诺夫的秘书都不如,他每天只是让我帮他起草一些文章和计划书,都是耍笔杆子的工作。他的头大秘纳斯佳被派到了英国去掌管外贸银行在英国的业务,我跟人家,没法比!”盖达尔接着酒意抱怨的回答道。
“学弟,你既然这么不开心,有没有打算换个地方?”瓦列里顺着盖达尔的意思问道。
“嗤,换个地方,换哪儿去?”盖达尔不屑的反问道,他虽然抱怨没受到重用,但是外贸银行的待遇可是出了名的好。
“你觉得去《消息报》做副总编辑怎么样?”瓦列里突然的问道。
“啊!你开什么玩笑?”盖达尔愣了一会,忽然意识到了对方是谁的人,顿时酒就醒了一半。
“不,不是开玩笑!我就跟你说实话吧,这是利加乔夫书记的意思!他爱惜你是个人才,你可知道《消息报》的副总编辑可是副部级,你的上司乌里扬诺夫现在也就是这一级别的官员!”瓦列里深沉的说道。
“什么条件?”盖达尔动心了,他迫不及待的问道。
“利加乔夫书记想知道,为什么外贸银行千方百计的阻挠我们的审计工作!事成之后《消息报》的副总编辑就是你了!”瓦列里回答道。
“让我好好考虑考虑吧!”盖达尔觉得自己今天喝了酒,不适合思考这么重大的问题,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希望在清醒的时候好好的考虑考虑。
“也好,有了决断再联系我吧,这种机会可是千载难逢,聪明人都知道怎么选!今晚你就在这里休息一下,反正房间已经订好了不用白不用!”瓦列里同意道。
这顿饭吃到后来就没什么意思了,两人又喝了几杯酒就各自回去休息了。一回到房间,盖达尔就在浴缸里放满了冷水,然后一个猛子坐了进去。
冰凉的冷水让盖达尔彻底的清醒了,他点上一只烟,就这么坐在浴缸里,反复的斟酌着,思考着,直至天明。
第二天一大早,思考了整晚的盖达尔已经有了决定。他按时的来到了单位,换上了一件崭新的衬衣和西装。随后他径直的走到了乌里扬诺夫部长的办公室门前,轻轻的敲了敲门。
“请进!”谢廖沙回答道。
盖达尔推开门,走了进去。谢廖沙看到来的人是盖达尔,觉得有些意外,他示意盖达尔坐在沙发上,然后让外面的工作人员送点喝的东西来。随后就问道:“盖达尔同志,有什么事情吗?”
“乌里扬诺夫部长,昨天晚上利加乔夫身边的高级顾问,也是我的老同学瓦列里约我一起吃饭,他们想让我打听一下外贸银行外汇的事情,还答应我,一旦查出来什么,就把我安排到《消息报》去当副总编辑……”盖达尔一五一十的向谢廖沙说道,谢廖沙越听越糊涂,他搞不明白这个盖达尔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忠诚。
第四十二章 广场协议来了()
由于《广场协议》在签署之后会给国际外汇市场造成剧烈的影响,防止这种影响提前发酵,打乱大藏省的经济部署。所以竹下大臣直到出发之前都没有公开自己到美国访问的计划。大藏省对外声称竹下大臣和日本银行的总裁将会参加在羽田机场附近组织的一次高尔夫球慈善比赛。两人出发的时候,有媒体拍到他们的确是一身运动的装扮。
竹下大臣和真田总裁在球场上挥舞了几杆之后,就借口离开了球场。媒体虽然也拍到了他们离开的身影,但是却并没有跟上去。离开了球场之后竹下大臣和真田总裁立刻乘车赶往了机场,他们的行李和衣服都已经送上了飞机。根本就没有人发现他们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日本。
经过了将近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之后,飞机终于抵达了纽约的一处空军基地。在层层保密之下,竹下大臣和随从们秘密的离开了机场。在随后的几个小时里,英、法、德以及美国的财长也悄无声息的住进了纽约广场饭店。
广场饭店的最高层里现在住进了全世界最有钱的几个国家的财长,他们正在里面谈论着一想改变世界的计划。来自华盛顿特勤局的特工们接手了广场饭店顶楼的工作,人包括饭店的工作人员都被禁止。也就在这个时候,远在伦敦的纳斯佳按照谢廖沙的命令,将最近一笔钱全部购买了日元和美元的外汇期货。
谢廖沙和他的同伴们度过了这辈子最漫长的两天时间,大家每天通过电话向尤里打探着的消息,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帮助。直到两天之后,事情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
1985年9月22,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以及法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广场饭店一起召开记者发布会,对外宣布五国政府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的贬值。发布会还未结束,甚至在场的记者们还没有写完财经简讯,距离广场饭店不远的华尔街已经沸腾了。几乎的几种机构都开始疯狂的在市场上抛售美元,买进日元和马克。而那些场外的外汇投资者此时却只能看着这笔财富干瞪眼,因为此时刚好是周末,的外汇委托交易公司都处于休息阶段,只有跨国经营的大型银行才有能力享用这笔财富。于是在这两天里,人都把目光聚集在了日本市场上,因为协议签署之后,最先接受挑战的就是日本的外汇市场了。
9月23星期一,位于东半球的国家的外汇市场陆续的迎来了开市。日本首先迎来了第一轮的挑战。
早上九点钟一开盘,日元兑美元立刻就站上了年内的最高点。往日里平静似水的外汇市场就像被扔进了一颗炸弹,掀起了惊涛骇浪。在开盘之后,日元犹如火箭般的开始急剧的蹿升。防止货币的暴涨暴跌,东京银行和日本银行一直在严格的监视着日元的波动情况。
日元升值对日本来说是一笔赔本的买卖吗?从现在看来绝对不是,因为日元升值虽然推高了日本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却有利于日本国内的金融机构对海外进行投资。
虽然日本的经济地位很高,可是日元在全世界的主要货币当中的市场是最小的,甚至还比不上意大利里拉在国际结算中的作用大。大藏省和日本银行的专家们都认为日元的升值将会扩大其在国际结算领域的应用,这就意味着缺少的日本可以用日元去世界上的一些地方购买更多的原材料和,从而间接的降低日本的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以上两点就是大藏省极力想要签署《广场协议》的本质原因,基于这种理论,大藏省对于签署协议之后的预期极为乐观,更有一些大藏省持极端立场的官僚认为在《广场协议》之后要不了多久,日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在这股风潮的影响下,那些反对《广场协议》的声音统统都被掩盖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看到日本市场的表现之后,谢廖沙的一颗心总算是放进了肚子里。外汇市场上的平稳并不意味着谢廖沙只能被动的靠着外汇市场来挣钱。等到晚间的时候,随着伦敦市场的开市,纳斯佳手里投资的那些外汇期货让谢廖沙单日净赚将近上千亿美元。
当初出于风险的考虑,谢廖沙采用的是最稳妥的方式,通过哥伦比亚银行等金融渠道直接和东京银行进行货币兑换。而在英国的外汇期货市场上只有总资金量大概十分之一的投入。谢廖沙知道这在很大程度山都是因为投资者情绪化的影响。于是他果断的指挥纳斯佳的了结手上的期货合约,收获了第一笔财富。
这笔钱大概在一千五百亿美元左右,谢廖沙打算抽调一千亿美元留在空空如也的外贸银行账户上,用来对付利加乔夫这条疯狗,其余的则通过哥伦比亚银行送到去日本坐等升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谢廖沙亲自料理的,那就是盖达尔的问题。就在大约一个月之前,盖达尔突然闯进了谢廖沙的办公室。直截了当的对谢廖沙说利加乔夫想利用他来刺探外贸银行的底细谢廖沙注意。谢廖沙当时甚至以为盖达尔是不是想升官,想的发疯了。直到盖达尔将事情原原本本的高速了谢廖沙,谢廖沙才半信半疑的接受了盖达尔的说法。
当天谢廖沙先让盖达尔回去他的答复,并没有热情的接受这个主动投靠的经济学家。不过谢廖沙还是多了个心眼克格勃的朋友调查了一下盖达尔提到的事情。很快,盖达尔所说的一切都得到了证实。
谢廖沙将盖达尔请了过来,直接了当的询问他为什么不接受利加乔夫的条件?盖达尔给出了一个让谢廖沙怎么也想不到的答案,他说他宁可用《消息报》副总编辑的职位去换取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主任的职位。
第四十三章 移民局()
盖达尔放着《消息报》副总编辑的职位不选,而是选择站到了谢廖沙这一边。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看中了雅科夫列夫所代表的具有“新思维”的年轻干部们的政治前途。
盖达尔不是瞎子,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国内主要媒体上每天都在报道什么,再结合国内发生的几件大事,明眼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什么。过去被禁止放映电影重新登上了银幕,被禁止出版的书籍也可以公开出版了。最最让人感到高兴的是,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音乐和影视作品也登上了苏联的银幕。
盖达尔虽然是一个经济学家,但是他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