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并虎-第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侍郎德艺双馨,如焦尾琴、柯亭笛等轶事,我也曾听过。”丁靖回答道,不知荀攸何故发笑。
听丁靖回答,荀攸更是大笑不止,言道:“主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蔡侍郎虽是音律过人,然近年来却不及其女。”
“你说的可是蔡琰?”丁靖不禁问道,荀攸提起蔡邕之女,丁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蔡琰蔡文姬。
丁靖如此果断一问,倒是令荀攸错愕不已,惊诧问道:“主公是如何得知?”
蔡琰尚未出阁,除河东卫家寥寥几人外,不会有其他人知道蔡琰闺名,荀攸也是常来拜访蔡邕,多次听蔡邕呼喊琰儿,这才知晓。
丁靖竟然一口道出蔡琰的闺名,着实令荀攸惊诧不已。
听荀攸惊问,丁靖自知失口,连忙呵呵不停,不作解释。
荀攸心中猜测丁靖正值少年,乃是慕艾佳人的年纪,必是早已经让人打探过晋阳城内各家适龄女子。再加上前几日丁靖背伏张宁之态,荀攸便跟随在一旁,丁靖有如此轻佻放浪之性情,由此更是坚定了荀攸的猜测。
丁靖不知荀攸心底的胡思乱想,见荀攸不再多问,他也就此揭过,不作回应。
又穿过几条走廊后,二人终于来到蔡府后院,正见到后院狼藉一片,书纸满地,墨洒四周,鞋袜更是随地丢弃,如同杂窝一般。
(本章完)
第77章 颍川三杰钟繇()
见到蔡府后院如同杂窝一样的场景,丁靖是彻底惊呆了。
在丁靖的印象中,似蔡邕这等德高望重的名士大师,本应该规矩有度、气质超凡才对。可眼前的情景却颠覆了他的认知,院中两人,一鹤发老者,想必就是蔡邕,一乌发俊杰,应该就是长安来客。
此时,蔡邕整个人趴在地上,屁股翘得老高,身子伏在水池边,正在一张汉纸上书书写写。在蔡邕的衣袍上,则满是泥土和墨水沾染的痕迹,活像个稚子小儿在沙土地玩耍一般。
在其身旁,亦是满地的汉纸,皆被墨水书写满满,肆意丢放。
而在蔡邕身前也有一中年文士,此人此时的表现和蔡邕毫无差别,亦是趴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看着蔡邕下笔书墨。
蔡邕手下走一笔,那中年文士亦是学着写一笔,模仿着蔡邕的笔法、力道、姿势。
看着蔡邕和中年文士的奇葩举止,不止是丁靖,就连荀攸自己也不曾料到。
不过,当荀攸看清那与蔡邕相对写字的人后,脸上也露出了惊喜的神情,口中不禁道:“没想到,竟是元常来了!”
听到荀攸话语,丁靖也十分好奇,便问道:“公达识得那中年文士?”
荀攸点了点头,手指中年文士,笑道:“主公可知晓颍川世家?”
“颍川世家之地,我岂能不知!不过其中具体纠缠分支等,我却并未详细参详。”丁靖说道。
荀攸却是一笑,微作解释,说道:“在颍川,家族世族林立,其中我荀氏,自我曾祖父后,便是颍川数一数二的大家豪族。”
对于荀攸的曾祖父,丁靖即便是穿越来东汉末没几年,也略有耳闻,荀攸的曾祖父就是荀淑,乃汉和帝、汉桓帝时期出士,以品行高洁著称,世人称其为“神君”。并且荀淑的教育手段也厉害,他的八个儿子也十分有才,被世人称为“荀氏八龙”。
丁靖亦是敬佩仰慕道:“神君办事明理,品行高洁,我亦是仰慕。”
听丁靖如此夸赞,荀攸心中自是自豪无比,随即又说道:“不过主公可能不知,在颍川,除我荀氏外,尚有两大家族可与荀氏一较高低!”
“哦?颍川竟还有这等家族么?”丁靖闻言也是一惊,以他贫薄的见识,还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颍川家族,可以比颍川荀氏不遑多让。
见丁靖如此惊讶好奇,荀攸点了点头,就要向丁靖解释道。
却不知这时候,一道女声传来,呼道:“荀先生请到亭中静坐吧!”
荀攸、丁靖连忙朝声音传来方向看去,却见到院中不远处水池旁有座小亭,亭中正有一温婉女子,位坐其中,而她面前则是一架古琴。
“那位便是蔡琰姑娘。”荀攸见到亭中女子后,对着丁靖介绍道,随即便拉着丁靖朝亭中走去。
此时亭中,除了蔡琰一人一琴外,还摆了一套温酒杯具,杯壶中正温着美酒,想必是为蔡邕和那中年文士准备的。
“蔡小姐安好!”
荀攸引着丁靖向蔡琰行了一礼,便客气的坐在一旁,毫不客气倒上两杯温酒,与丁靖一人一杯,相互对酌。
见荀攸如此随意自然,丁靖也不拘谨,拿酒便饮,毫不做作。
待丁靖不拘的喝酒之时,一旁抚琴的蔡琰却是一阵好奇,不知荀攸所带来的是何许人也。于是蔡琰便把目光稍微放了一点在丁靖身上,待看清丁靖相貌后,蔡琰却整个人都有些惊慌了。
蔡琰的记忆力极好,在昔日丁靖借战马帮蔡邕拉书的时候,蔡琰就记住了丁靖的面貌,当看清丁靖面目后,蔡琰立刻就认出了丁靖。
此时丁靖乃并州之主,在并州地界内,有着至高的权力,如此人物来到蔡府小院,怎能不令蔡琰心惊。
丁靖没有注意到一旁蔡琰的表情变化,却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之前与荀攸的谈话上,饮酒坐定,丁靖心中亦是焦急,便向荀攸问道:“公达还未回答之前的问题呢!”
荀攸一愣,连忙将一杯小酒饮尽,连声不是,道:“在颍川,还有两大世家豪族,与我荀氏不相上下,那便是颍川陈氏和颍川钟氏。”
“我等颍川三大家族的此一辈中,各有一人盛名颍川诸多同代同龄,号位颍川三杰。”荀攸说道。
“颍川三杰?!是哪三杰?”丁靖惊问道。
荀攸也不卖关子,立即介绍道:“颍川三杰便是我荀氏荀彧,荀文若;陈氏陈群,陈长文;钟氏钟繇,钟元常。”
听到荀攸介绍,丁靖心中亦是了然,这颍川三杰的名头中,丁靖都大有耳闻,其中荀彧更是令丁靖神往不已。
荀彧的本事之高,乃当世数一数二,如汉高祖之张良,有王佐之才,是当世最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有荀令留香的典故流传后世。
不过丁靖之前听到荀攸口称那中年文士为“元常”,丁靖便知晓那中年文士就是钟繇。
对于钟繇,丁靖也有了解,这钟繇与荀彧同是颍川三杰,其才能比之荀彧亦是不遑多让。二人都精通于政事,皆擅军事谋略,而且二人都擅长阳谋,皆有君子风度。
比之荀彧,钟繇在艺术上的造诣更为出色,钟繇擅长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蔡邕精通隶书,他与钟繇皆是书法爱好者,两个书法大家在此相遇,会表现的如此疯狂不羁,亦是在情理之中。
知晓那中年文士便是钟繇后,丁靖顿时大喜,他知晓钟繇的才能,正是他此时极度缺乏的政务官员人才,心中便忍不住想要立即招揽他。
不过见到钟繇和蔡邕两个依旧在彼此互相切磋模仿书法后,那股疯狂痴迷的样子,令丁靖不忍打扰,心中的招揽欲也暂时熄掩住了。
可是令丁靖有一个疑问的就是,在他的记忆中,此时钟繇正在朝廷百官之列,应该随着天子被董卓迁往长安困住才对,为何会来到并州呢?
“公达,钟元常不应该随天子迁往长安了么?怎会来我并州?”丁靖向荀攸问道。
荀攸亦是不解,摇了摇头,说道:“我亦是有此疑惑,待蔡公、元常对书完毕,再问他不迟。”
(本章完)
第78章 请师()
又一个时辰后,蔡邕、钟繇二人不知是书写累了,还是趴得累了,终于停下了手中的笔墨,二人皆不禁起身舒展了下懒腰,继而朝蔡琰抚琴的亭台而来。
见蔡邕过来,丁靖、荀攸连忙放下酒杯,向蔡邕躬身行礼,道:“拜见蔡公!”
蔡邕连忙将荀攸扶住,和蔼笑道:“公达不必繁礼,都是自家人,何必见外!”
荀攸闻言亲切,亦是无奈一笑,这才止住行礼。
此时蔡邕也注意到了荀攸身旁的丁靖,便看向丁靖,面露疑惑,问道:“这位是?”
不等荀攸介绍,丁靖率先拱手,自我介绍道:“在下丁靖,现领安北将军、晋阳太守,久仰蔡公德才,此来叨唠,望蔡公勿怪!”
听完丁靖自我介绍,饶是蔡邕见多识广,亦是心中惊讶不已,不知丁靖为何突然到访。
丁靖虎步并州久矣,虽是十七青壮,却已是在并冀积威无数,哪怕是蔡邕这等每日闲于家中读书写字的“宅男”,也对丁靖的威名有所耳闻。
片刻后,蔡邕也反应了过来,连忙请丁靖入座饮酒对谈,道:“虎临寒舍,蓬荜生辉,快坐!快坐!”
四人立即就地跪坐,温酒互酌,荀攸话题引头,四人闲谈不止。
“恕丁靖冒昧,我此次前来拜访蔡公,一来是瞻仰蔡公,故来拜视;二来则是有事相求!”丁靖看向蔡邕,突然将今日拜访正事提出。
蔡邕听丁靖话语,面露疑惑,略显推脱般说道:“安北将军所托之事必是大事,而我只是一白发老者,恐不能帮到将军。”
丁靖还未说出是何事相求,蔡邕就言称不能帮助,如此明显的推脱拒绝,丁靖怎能听不出来。
不过丁靖也不是轻言放弃之人,便曲线救围般转移话题,说道:“蔡公乃世间高士大儒,才识博学于世间究极,然而学无止境、道无尽头,蔡公认为对否?”
蔡邕闻言略微思虑,心知丁靖言之乃常识,不知丁靖话中有何意图,便答道:“然也!”
“蔡公高见,若一人欲识世间真理、经验,如何最直接?”丁靖又问。
蔡邕不假思索,答道:“向达者为师,多加求教,即可!”
“那若如蔡公这等世间究极博识大儒,欲对真理才识更上一层楼,又如何最直接?”丁靖再次问道。
听到丁靖如此相问,蔡邕却是不知如何回答,他的博识见闻已经达到当世常人之顶,平时想要获得更多的才识见解,根本不可能靠其他人指教所悟,唯有不断研磨温习经书典籍,却也是收效甚微。
“温故而知新,即可!”思虑片刻后,蔡邕如此回答。
“蔡公真大儒也!”丁靖听闻蔡邕回答,顿时欣喜,连忙拜手,又言道:“可蔡公可曾想过?如何温故,才能更好的知新?”
这一问,蔡邕却是茫然了,却是问道:“温故即是温故,何谓如何温故?”
“谬也!”丁靖严肃说道,“死读温书为温故,恍然忆文为温故,与人对文为温故,温故之举诸多,何种最益?”
这回蔡邕是真的不懂了,只好默然不答。
就连荀攸、钟繇都略微呆滞,想不到丁靖竟然还有如此见解,不禁想听听丁靖的最益温故。
见蔡邕不答,丁靖正色说道:“依靖之愚见,传道授业解惑,此为最益温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丁靖在此解释道,“师长讲者,向弟子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就是在温习自己的知识,而师者并由此获得新的领悟。”
“甚至,学者可由师者所传授的知识,举一反三,向师者提出更多的问题和见解,而师者则可以在学者的反馈中,发现自己认识得不足,并以此改进,获得新的认知。”
“如此般,是为最益温故,继而最益知新!”
丁靖娓娓道来不停,一时间令在场众人深思不已,就连一旁抚琴的蔡琰都停下琴弦,低头深思丁靖的话语,在场所有人心中都认为丁靖的话语属于诡辩,但是其中却又暗藏真理。
还是荀攸率先反应过来,欣赏的看向丁靖,心中对丁靖敬佩不已,想不到丁靖竟能想到如此说辞,拐骗蔡邕出任并州学院的老师。
就在蔡邕思虑不止的时候,丁靖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蜀锦礼物递给蔡邕,笑道:“靖不才,做薄诗一首,赠予蔡公,以表心意。”
见丁靖送上蜀锦,蔡邕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接过蜀锦。
蔡邕见蜀锦上诗词,却率先注意到其上字迹文体,实在一般不堪,心中略有不喜。
随即又见诗词内容,脸上瞬间惊讶不已,竟不禁缓缓念出诗词来,言说:“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支龙孙绕凤池。”
读完诗词后,蔡邕这才恍然大悟,看向丁靖,惊言道:“你欲拜我为师?”
“若蔡公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