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开唐烟云 >

第70节

开唐烟云-第70节

小说: 开唐烟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与两者地位相反的是,文人仕子显然是对稷下书院有着更大的兴趣。这其中固然有国子监只招收14到19岁的官宦子弟为生徒,而稷下书院的大学教育不限年龄且大多面对寒门的关系,但却让国子监上下都感受到了一股危机。

    因为从人才选拔的角度来说,无疑稷下书院的方式才是更合理的。一旦科举考试真的采用了糊名的制度,抛却了考官重两监生徒的人为因素,天下进士出两监的盛况很可能就此成为云烟。

    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国子监就更为尴尬,被稷下书院给包了一圈,若非是国子监的匾额高挂,任是谁都会认为这里是稷下书院的一部分。

    好在国子祭酒李麟很淡然,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有他这个大家长表率,底下的人自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天宝九年农历十一月初八。

    稷下书院终于迎来了第一批的三千名学子。之所以取三千之数,自然是为了向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致敬。其中小、中、大学各一千人,学制各为五年,入学年龄,小学限制在8到12岁,中学限制在到13到16岁,大学则是要求最低年龄为16岁,往上则没有限制。

    这样的收生规模,比之国子监每年的招生人数,足足多出了一半,便是放在后世,较之一般性的综合大学也不算少了,几年的人数积累下来,基本上就是后世高等学府的规模。

    而之所以将入学时间定在冬季,而非后世的秋季,也是有时代背景的。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民间一切的事物都是随农事而展开,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汉崔寔《四民月令》载:“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师法求备,勿读书传。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七月曝经书。八月暑小退,命幼童入小学,如正月焉。十月农事毕,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如正月焉。十一月砚冰冻,命幼童入小学,读《孝经》、《论语》篇章。”

    由此可以看出,东汉时,入学时间共有三类,不过基本都是在农闲之时。

    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学时间就变得逐渐统一起来,“冬季入学”成为了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

    至于入学年龄,谢轩也参照了记忆中史书上的记载。

    古代虽然流行大龄入学,但是唐代却是一个例外,幼子的入学年龄,基本上与后世比较接近。

    三千学子站在山门之前,神色端庄肃穆。在古代,新生入学与后世的平平淡淡不同,有着极其隆重的仪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之都很重视,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加冠和婚葬之礼。

    而今日,这一道仪式便是由国子监祭酒李麟主持。

    玄宗看着高台下密密麻麻的学子,淡淡道:“开始吧!”

    李麟躬身作揖,而后走到高台边缘,大喊道:“礼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求学之始,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诸生正衣冠,理仪容。”

    此话一出,高台下的学子,顿时便开始整理衣冠,束理发丝,便是那些只有八九岁的孩子,虽然动作显得非常笨拙,却皆是表情庄重严肃,做得一丝不苟。

    身为一个穿越者,谢轩和王逸之看到这一幕,心头是极为震撼的。

    封建社会好不好?当然不好,但是有很多类似于今天这样,尊师重道之类的核心价值观,是绝对值得后世之人效仿和学习的。

    做完这一切,李麟又高声喊道:“诸生拜至圣先师神位,九叩首。”

    高台下,三千学子寂静无声,动作整齐划一,对着高台左侧的孔子神位跪拜在地,每一个叩首的动作都显得极为虔诚。

    这一刻,哪怕玄宗是人间的帝王,坐拥四海八荒,也只能避让三舍。

    “拜先生,三叩首。”

    众学子又是一丝不苟向稷下书院的老师行了跪拜之礼。

    李麟又喊道:“赠先生六礼束脩。”

    所谓的六礼束脩,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皆有深意,分别是芹菜:寓意业精于勤;莲子: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日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寓意以谢师恩。

    这种传统,历史极为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朝,《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论语·述而》中也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记载。

    不过真正形成一种仪式却是在汉代国家设学之后,成为了一种私礼。

    而真正进入国家正式的礼仪典制之中,却是唐以后的事情了。《通典》卷一一七《开元礼类籑·皇太子束修条》中就详细记录了皇太子拜师的过程与礼仪,算是后世流传下来的最早也最完备的拜师礼的资料了。

    众学子按照顺序,一一将自己准备好的六礼束脩放在了高台下的矮榻上。

    待众人重新站好,李麟又开口喊道:“诸子行净手净心之礼。”

    这话一出,高台下的学子顿时就将手放到身前的铜盆中净手,正反各洗了一次,然后用布擦干,重又肃立在原地。

    这净手的寓意,便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表达了老师希望学生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这时,就听得李麟又喊道:“请先生行朱砂启智之礼。”

    这一步,算是开学仪式最后的一个环节,由老师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

    这同样也是有寓意,“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学生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够一点就通。

    朱砂启智之后,由李麟主持的拜师礼算是正式结束了。

    诸多学子,吊在嗓子眼的一颗心,这才总算是放了下来。长久以来,无论是在国子监这样的国家最高学府还是乡间小学,学子在拜师礼中因各种原因和意外,而被先生退拒山门之外的事情,并不算少见,好在今天并没有发生这样意外。

    在唐代,科举取士虽然代替了门阀制度,但是读书的必需品,诸如纸张、书本、笔墨之类的东西,其高额的费用依然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受得起的。这三千学子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寒门出身,家中为了负担他们读书,让他们出人头地,已经几乎倾尽了所有,长久以来,在最困苦的时候,都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在支撑着他们在泥沼中前行。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能有机会进入稷下书院这样的学府来学习,这无疑让他们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而更让他们欣喜的是,这样的一座学府,不但免费教育,分文不取,反而会发放给学业优异者一笔不菲的奖学金。这笔钱,在书院学习期间,可以承担自己的花销,还可以贴补家用,积攒起来,在毕业之后,还可以雇佣劳力,为自己种田,让自己可以专心致志读书准备科考,而又不至于因荒废田地,而失去科考的资格。这天下,除了稷下书院之外,哪里还会有这样好的事情?这可都是谢子带给他们的优待啊!

    当然,谢轩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接受这一句夸赞,因为这奖学金之事,确实是由他向朝廷提出来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却绝非是他的独创。

    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类似于奖学金概念的,乃是唐朝佛教寺院里举办的学校。在这里读书的学生只要学业精进,不仅不用支付昂贵的学费,而且还能得到一笔可观的奖学金。

    所以,后世一提到奖学金就想到现代化学校,想到西方世界,这无疑是一种可笑的行为,奖学金的第一次出现,正是在我国古代这种传统教育的学校。

    拜师礼行完之后,便轮到玄宗向学子们发话了,当然这只是一种程序,所说的也都是一些套话,甚至可以用无关紧要来形容。

    但是,这样的顺序安排,却表明了当权者对于教育的态度。在中国古代这种皇权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时代,大唐的皇帝能够给拜师礼让步,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盛唐之所以为盛唐,为何文学鼎盛,才子辈出,这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高力士宣读完诏书之后,自然就轮到宁王李宪这位稷下书院的院长和张九龄、李麟、谢轩三位副院长训话。

    自然这些称谓又是谢轩在大唐给造出来的,实际上历代对书院掌舵者,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山长。问题是这个词语首次出现是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时才出现的,是唐灭国以后的事情了。

    他如果说出山长一词,估计不少人都得问他为何要这样称呼,有何含义?他总不能说,因为蒋维东是这样叫的,那估计所有的人都要对他说,蒋维东是哪头蒜,哪根葱?所以,他干脆就简而化之,就称呼为院长,至少就是字面意思,没有哪个傻子还会来问。而既然有了院长,副院长的名号也就是自然而然了,反正唐代也有副官这一官职,只不过一般都叫作佐贰。

    《新唐书。食货志四》中就有记载:“主以郎官,其佐贰皆御史。”

    稷下书院的这几位大佬,宁王李宪身为院长,无论从地位还是资历上来说,这都是无可争议的,可谓是唯一合适的人选。张九龄身为朝廷宰辅,执掌相权二十载,本身又是天下少有的文坛巨匠,被世人誉之为曲江风度,自然也有资格占据其中一个席位。而李麟,自身身为国子监祭酒,等若就是后世的教育部部长,大唐只要和教育有所牵涉的事情,他自然都是当仁不让。唯独谢轩也成为了稷下书院的副院长,有着很大的争议。

    若以文学造诣,五经义理来说,以谢轩剽窃而来的成就来说,是确有这个资格的。

    但是从年纪、资历和他的官位来说,那可就相差得太远了,朝中比他更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的,就绝不在少数。

    不过他唯一的优势便是,稷下书院的开设,是由他提出来的,并且整个书院的规制也都是出自于他的手笔,更不要提《算术》、《物理》、《经济学》之类的教材都是他一人所编写的了。

    最后,还是由玄宗力排众议,让他坐上了这个位置。

第87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 
谢轩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底下表情肃穆,举止端庄的三千学子,心神一阵激荡。

    这些稷下书院出身的学子,不光是承载了他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将给大唐带来新的格局,新的希望。

    于他自己而言,玄宗、李宪、张九龄都已到了古稀之年,一旦他们去世,他就将成为稷下书院的元老与实际掌控者。

    稷下书院本就是打有他谢轩深深的烙印,就目前而言,他对于稷下书院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在战乱来临之前,他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烙印深入到稷下书院的血液、骨骼里,融入到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只有这样,才能在拨乱反正之后,让稷下书院成为他最大的政治资本。

    纵观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大乱之后,必定大治,这是历史规律使然。

    大乱会造成朝廷人才凋零,大治又需要朝廷有人才的支撑,这种人才上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将会成为稷下书院未来崛起,超然于世的关键。而一旦稷下书院的人才在朝廷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他这个稷下书院的掌舵者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在师徒之谊仅次于父子之情的古代,学生趋附老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这些学子大多数都是寒门出身,没有家族利益之类的纠葛,只要他善于经营,就可以在他的身边建立起一个关系牢靠,强有力的政治集团,去推行他与王逸之的政治理想。

    对于大唐来说,稷下书院同样是作用巨大。要知道,稷下书院并不像国子监那样的传统学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育圣言贤经之上,备战科举,为朝廷选拔政治人才。

    而稷下书院不同,除去传统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之外,还有十几门学科,如化学、物理、经济学等等,有些是必修,有些是选修,并且更加注重实践,可以说,这些学子,即使日后考不中科举,也能够找到养家立业的营生。

    而且除去这三千仕子之外,稷下书院还招收了大量诸如工匠之类的专业人才,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而他们的工作,就是将谢轩大脑中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创意,在这个时代给研究出来。

    在谢轩看来,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并不是单纯的看它的政治体系有多成熟,民众有多富足,更关键的是看它的生产力,因为这决定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的上限,用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