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特种兵 >

第115节

大明特种兵-第115节

小说: 大明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二甲出身的进士,此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未入流。

    未入流没关系,自己让他入流就可以了,在凌钦差的一句话之下,未入流的周杨被越级简拔为昭通府同知。这个同知大致是个从六品的官员。是正六品官员知州的副手。这个同知的权力可大可小,要说小,只不过是个副职,比县太爷在级别上高了半级,但是还不过就是一个州的二把手。但是要说大,也可以分管一面。而且,如果同知比较硬气的话,是可以驳斥知州的命令的,因为按照规定,没有同知附署名字的命令一般是无效的。

    凌云这么做是有深意的,他想看看这个周杨,到底是个什么角色,有多大的能力,但是又不能一下子把大权都放心的交给他,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比较适宜的。周杨没有抱怨和拒绝,也没有任何的喜悦之色,果然是喜怒不惊,把一个世界都参透的样子。其实凌云也早就心里有水,这个人本该是这个样子的。不要问为什么,人家一个二甲进士,是因为得罪了魏忠贤才被发配到这种鬼地方来做什么驿丞的,现在魏忠贤已经倒台了好久了。好多在魏公公当政时期被贬谪的官员此刻不仅仅是官复原职,甚至是获得了重用,但是周杨好像不怎么在乎,他当然知道魏公公已经完蛋了,但他还是一心一意的当他的驿丞,没有任何的变化,也没有花个钱去疏通关系。而吏部的人或许是根本就把他给忘了,或许是因为他没有去疏通和打点关系吧。反正一直好几个月过去了,他还稳稳当当的干他的驿丞,没有任何的变化。他自己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倒是很惬意这样的生活。

    毕竟边陲小地虽然穷点苦点,却没有那么多的大风大浪,自己这点本事还是完全能游刃有余的,平时没事的时候,读读书,钓钓鱼,还种个花什么的,倒是也闲适惬意的很。但是最近他忽然觉得有点不爽,因为最近旱的厉害,已经没有办法钓鱼了,有水都留着喝,哪有心情养花草,那个年份的水估计比现在这个年代的油还要珍贵些吧。反正经历过那场旱灾的人们都是这么说的,那真的是相当的郁闷。

    周杨就这样离开了他本以为将要奋斗一辈子的乱石镇驿站,踏上了他新的征程,凌云想的不错,这个看着不怎么起眼的驿丞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至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展现了自己的人品,和张章一样,他也成为凌云的朋友。

    凌云是不怎么轻易选择朋友的,能成为凌云的朋友本身已经说明了问题了。在交代了一些驿站的日常问题后,一行人出发了,他们的第一站是西安府,西安是陕西的首府,也是陕西巡抚的治所所在地。

    无辜的陕西巡抚张昭已经在凌云一行到来之前就被崇祯罢了官,应该说无辜两个字还是比较确切的,因为这位张巡抚,虽然是个才具平庸的人,从万历末年中进士以后,一直就在地方做官。要说起来,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政绩,但是官声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盘剥老百姓的不良记录。但是也就仅仅如此了,靠着熬资历,他从知县到知府,再到参政,最后升为按察使,因为本省的巡抚和布政使都告老还乡,张大人当上了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巡抚。这个巡抚每当几年,就赶上魏公公横空出世。不知道为什么,各地督抚都紧着巴结魏公公,他却不买账。偏偏就不去凑这个热闹,托病回家了。

    有道是崇祯改元,刷新吏治。崇祯果然是个说到做到的皇帝,比起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来,崇祯同志的做法是更有时效性的。他在干掉魏忠贤后,迅速的清算了阉党集团,仅仅是在京的官员,就处理了二百六十八人。史称钦定逆案,有处理,就有空缺,有空缺,那么自然就有提拔了。这是必须也是必然的。然后,朱由检就看到了张昭的档案,按说对崇祯这样的年轻革新派来说,张昭这样的半大老头子,又没有什么名气和突出政绩的人。实在不应该得到他的青睐。

    一纸诏书发到了张昭的老家,湖北江陵,命令他旨到速行,出任陕西巡抚。张昭有点迷迷糊糊的,就带着命令上任了。其实崇祯的意思,就是想做个样子,拿张绍做个榜样,让大家看看,拥护魏忠贤的,就得罢官,严重的就得掉脑袋。但是拥护皇帝的,扶保大明朝的,及时是远在天涯海角,皇帝也不会忘记你,会让你官复原职,会让你一身的荣耀。

    回到陕西担任巡抚的张绍,虽然有些糊里糊涂的,但是他心里实在是高兴的紧,自古以来,哪有什么几上几下的官员呢。尤其是在巡抚这样的位置上,所以,张昭很高兴,他的属官们也很开心,似乎陕西的老百姓们很开心,这样的现象,让作为皇上的崇祯也很开心,总而言之,大家都很开心,形势在现在看起来还是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这样的开心持续了好几十天的时间,没错,好几十天的时间,也就是,不到两个月,张大人就接到了令他更是一头雾水的免职通知。虽然崇祯没有自己出面,而是由内阁代为下达的命令,但是命令上的言辞让张大人实在是很无语,“该员到任以来,无心民事,致使人怨天怒,阖省大旱,着即免去巡抚,以知府衔致仕回原籍,永不叙用”。意思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说的是因为这个张昭巡抚到任以来,不怎么干正事,所以惹的老天爷发怒了,老天爷这么一不高兴,就旱了,所以免去张昭的巡抚职位,让他以知府的待遇退休,再也不会重新起用了。

    张昭是冤枉的,这个谁都知道,但是皇上也有皇上的苦衷,他心说,张爱卿啊,你就替朕受这份委屈吧,如果这个事情出来,朝廷没有一点表示是不行的,说白了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个交代。朕要是不找你这巡抚的事情,朕就成了昏君了。就得下罪己诏,但是朕在即位之初就下罪己诏骂自己的话,不仅仅是个面子下不来台的事情,很容易就会给那些居心不良的人以口实。

    就这样,张巡抚上任没几天就委屈的回家了。他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该死的旱灾跟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是就算他差点把自己的脑袋想破也没有想清楚,我说过了,他仅仅是一个才具平庸的人,这么一个问题都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实在是不适合做巡抚的,回家就回家吧,据说,湖北那边没有什么灾害影响,一直都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相当的不错,何苦来哉留在陕西做什么鸟巡抚。

    应该说明一点,这个时候回家,其实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因为现在待在陕西的所有官员,都是如同在炉火上乱窜的蚂蚁。他们头上的乌纱帽此刻也并不牢靠,皇帝的举动是相当的不友好的。皇帝对巡抚动手了,就意味着,从巡抚以下,这些州县官们,他们所悬着的,不仅仅是头上的乌纱帽,更有可能是顶着那顶乌纱帽的脑袋。

    凌云担心,这五十万两的救济银会遭到陕西官员的盘剥,但是陕西官员却担心的并不是这个,他们平时虽然多有不法,贪个脏什么的也是常事,时间久了,都一个个的全是算账的高手,五十万两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分到一个省份,虽然不能说是杯水车薪也差不多,粗略的算一下,这场救灾行动少了二百多万就下不来,就这么点钱,谁要是还敢打主意的话,那就是拿自己的前程和性命开玩笑,一旦清查下来,那就是彻底的崩盘。所以,他们不仅不能不能一分银子,害的想方设法的在地方募捐,这不是说陕西的官员有多大的善心,我说过了,他们的贪赃枉法的事情有很多,甚至有些官员都多的数不过来。

    其实在大明朝,可以说贪赃都是能贪出艺术性来的,咱们往前说说,有一位比较有名的大奸臣叫做严嵩的,这辈子活着的时候,可以说是敛财无数了。以至于被抄家的时候,查抄出来的家产竟然编成了一本书,叫做《天水冰山录》,贪赃都能贪出来这样的艺术成就,还能说什么,只能说是叹为观止,佩服佩服了。

    所以,他们的原则并不是赈灾,而是消灾。也许有读者朋友会问,这不是一个概念吗,赈灾不就是消灾吗?当然不是一回事了,赈灾,是朝廷因为天灾赈济百姓,而消灾,就是当官的为自己消除祸患。

    当然,这一切,凌云没有想到,张章也没有想到,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都是天子近臣,也都是武职出身,根本就没有别的担任地方基层官吏的经验,心里是不会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的。

    此刻,他们正在一个路边的小帐篷下休息,炎炎烈日,太阳毒的很,大地一片龟裂之象,凌云在这样的环境下,条件反射一样的舔了一下嘴唇,发现嘴唇也干裂的很了。这个小帐篷是一个小摊位,其实也就一个桌子,几条长凳子。卖的也简单,一点自制的小点心,还有就是一文钱一碗的大碗茶。

    这个时候,凌云最想见到的,就是水,他还没有接近陕西的首府,但是就是在这个官道之上。已经深深的感觉到了,最缺的,就是水,所以,这个小摊位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希望,因为大碗茶,除了茶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水。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的话,就算是有了一切了。

    陕西这个地方,最缺的就是水,如果有了水,那么断粮的问题也许会很快得以缓和,大家再也不必为粮食问题发愁了。凌云不知不觉中就灌了好几碗的茶,张章看着他好笑,凌兄果然善饮啊。

    凌云笑笑说,:“张兄有所不知了,现在在这里还不喝两口,怕是到了西安府,你再想喝。也未必会有了。”张章听他说的话,虽然明显带着是开玩笑的意思,但是确实是有理的,你在这里不喝,还想去哪里喝呢,张章也端起自己的茶碗,一饮而尽。周杨和公主对视了一眼,两人也很为目前的现状无奈,也都默默的干了自己眼前的茶碗。

    凌云有些茫然,对于陕西的情境,他还觉得可以凭着调度有方有所缓解,但是眼前坐在眼前的公主,让他觉得有些无所适从,是的,无所适从。公主身为金枝玉叶,不远数千里,跟着自己来到这大旱灾区,这一份的深情,就算自己是铁打的心肝,也不能不一点也不动容,如果真的毫不动容,那真的是铁石的心肠了。但是自己如果真的对公主动了心,自己的风儿又往哪里摆,往哪里放呢。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对于杜牧来说,绝不是对于后世所作出的忏悔,却是一种浮浪子弟若有若无的自夸而已。说真的,这文人无形,自己,偏偏不是文人,自己是行伍出身的粗莽武夫。不懂得温馨浪漫,也不懂得那些繁琐的道理,但是自己绝对知道,一颗心里的位置也就能容得下一个人,要是多了,这颗心就爆炸了。

    对面坐着的公主也是心中有很多的感悟,对于这个叫凌云的男人,她已经不是第一天的初见了。从第一次在山海关见面的时候,就是一种对凌云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后来的时间里也是处处找他的麻烦,就想让他在自己面前出个丑,看他以后还狂不狂,但是就是这个凌云,一次一次的在绝难的危险境地,救了自己,救了自己的哥哥,救了朱明王朝。自己也慢慢的,喜欢上了他,纵是知道他是有心上人的,自己也是不想放弃,想要试一把,莲花公主相信,自己抛开身份来说,只凭自身,也毫不逊色于任何的女子。

    当然,自己是并不想着拆散人家的,只是想,哪怕凌云有心,自己不会在意有风儿的存在,自己可以和她成为好姐妹。做一对娥皇和女英,但是凌云的心思又如何呢,公主甚至想过,如果他愿意,自己就是做侧室,也在所不惜。

    凌云知道,可是凌云却不好在正面作出回应,毕竟公主还没有挑明什么,自己贸然的就说什么的话,显得是十分的唐突的。再者,公主是千金之体,你能对她说什么重话,万一她要是有个什么想不开的。便是有个三长两短,你有什么办法来挽回。

    事情,就此陷入了僵持状态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凌云甚至感谢皇上崇祯了,是他给自己安排了这个陕西赈灾的差事,自己可以暂时因为公事而堂而皇之的回避感情问题,虽然这个做法并不高名,却或许是比较时效的。

    公主是大明朝的公主,享受的是大明朝亲王的待遇和级别,当年的莲花公主,现在已经被封为护国公主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位在各王侯之上,见官大三级,这就是朱由检对妹妹的册封,或许这个册封重了点,但是作为一个局外人来看,这样的恩典是正得其所的。正是由于在天启帝病危的时刻,莲花公主那场夜奔,才有了后来的明朝皇帝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