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特种兵-第1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们还是不明白,贵为公主的朱芷晴,为什么会称呼一个驿丞为大哥,虽然,他是二甲进士,但是,进士这么多,这样不只是为了尊重读书人吧。朱芷晴的一句话解释了他们的疑虑。这位周大哥,是开国元勋江夏侯周德兴,周先生的后人。
张章并不知道周德兴这个名字,但是江夏侯是个多大的官他还是知道的。凌云想的比他更多。因为他知道,朱元璋之所以回去投奔红巾军,就是因为周德兴的鼓动。甚至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没有周德兴,没有大明朝。
第一百九十一章 驿丞家史()
周德兴,濠人。同里,少相得。从定滁、和。渡江,累战皆有功,迁左翼大元帅。从取金华、安庆、高邮。援安丰,征庐州,进指挥使。从讨赣州、安福、永新,拔吉安。再进湖广行省左丞。同杨璟讨广西,攻永州。元平章阿思兰及周文贵自全州来援,德兴再击败之,斩朱院判。追奔至全州,遂克之。道州、宁州、蓝山皆下。进克武冈州,分兵据险,绝靖江声援。广西平,功多。洪武三年封江夏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是岁,慈利土酋覃垕连茅冈诸寨为乱,长沙洞苗俱煽动。命德兴为征南将军,帅师讨平之。明年伐蜀,副汤和为征西左将军,克保宁。先是,傅友德已克阶、文,而和所帅舟师未进。及保宁下,两路军始合。蜀平,论功,帝以和功由德兴,赏德兴而面责和。且追数征蛮事,谓覃垕之役,杨璟不能克,赵庸中道返,功无与德兴比者。复副邓愈为征南左将军,帅赵庸、左君弼出南宁,平婪凤、安田诸州蛮,克泗城州,功复出诸将上。赏倍于大将,命署中立府,行大都督府事。德兴功既盛,且恃帝故人,营第宅逾制。有司列其罪,诏特宥之。十三年命理福建军务,明年,五溪蛮乱。德兴已老,力请行,帝壮而遣之,赐手书曰:”赵充国图征西羌,马援请讨交址,朕常嘉其事,谓今人所难。卿忠勤不怠,何忝前贤,靖乱安民,在此行也。”至五溪,蛮悉散走。会四川水尽源、通塔平诸洞作乱,仍命德兴讨平之。十八年,楚王桢讨思州五开蛮,复以德兴为副将军。德兴在楚久,所用皆楚卒,威震蛮中。定武昌等十五卫,岁练军士四万四千八百人。决荆州岳山坝以溉田,岁增官租四千三百石。楚人德之。还乡,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二千两,文绮百匹。
居无何,帝谓德兴:”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德兴至闽,按籍佥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逾三年,归第,复令节制凤阳留守司,并训练属卫军士。诸勋臣存者,德兴年最高。岁时入朝,赐予不绝。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
上面这一大段,是江夏侯周德兴的传记,这出自《明史》的记载。大致的意思是,周德兴是个比较牛的人,文武双全。有许多的野战功勋,也擅长出谋划策,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后,被封为江夏侯。有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个江夏侯到底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爵位了。
大家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周德兴,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刘伯温,这位刘老先生,在后世被称作可以和诸葛亮比肩的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评价。可是这位刘伯温老先生,虽然作为淮西集团的文官领袖,他的封爵却仅仅是一个诚意伯。有些人认为,这个伯爵和侯爵似乎也差不多了。我只能默默的告诉各位,差多了。仅就这个爵位俸禄来说,刘伯温的年俸是多少,是二百四十石,周德兴的是多少?是一千五百石。所以,这个江夏侯,虽然只比诚意伯高一级,但是差之毫厘就差之千里。刘伯温再眼热,也没什么用。
另外就是,稀缺性。开国的时候,只封了六个公爵,十个左右的侯爵。所以,这个侯爵也并不比公爵差多少。另外还有一点,就能看出来,朱元璋开国后,把自己的儿子一律都分封到各地为亲王,亲王之子大多数都封为郡王。郡王一年的俸禄是多少呢,大致是两千石。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这个意思的中心思想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周德兴这个人很牛。按照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原则,那么他的后代应该也是很牛的。你看人家张玉的后代张维迎,到现在也是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人,魏忠贤厉害吧,那就是整不了他,很多人来了又去了,张维迎一直在那里。
所以,让张章感到很奇怪,周德兴是谁他并不清楚,但是他知道江夏侯是个什么位置,这个年头,除了皇族,能封侯爵的有几个人呢。这个江夏侯是开国的侯爵,必然是有丹书铁券的。也就是所谓的免死牌,其子孙,也可以世袭侯爵,虽然由于职位的稀缺性,只能由其中一个世袭。但是这位周扬老兄,即使是周德兴的旁系子孙,也不至于混的这么惨,何况还是一位中过二甲进士的人。折让张章百思不得其解。
这就是张章和凌云的差距之处,张章是武将,是侍卫,不喜欢看书,自然知道的也就少了。作为崇祯在做藩王时候的亲信,他其实也经常收到王爷的指示,多看书什么的,但是他实在不是个做学问的人,拿起来书本眼前就金星直冒,哈欠连天,最后实在是没辙了,只好放弃。
不过聪明就是聪明人,他虽然没有学会看书,却学会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听书。当然这个听书不是现在的宝宝听听之类的东西。而是去一些茶楼书馆之类的地方去听书。当然听的是一些演义小说,比如三国水浒之类的,久而久之的,肚子里边也算是有些东西了,跟别人说起话来,也不至于露怯。后来朱由检知道了,捧腹大笑,真是亏得他能想得出来这样的主意。
而凌云确实是知道这里面的玄机的。江夏侯周德兴,洪武三年封侯,洪武二十五年死。这二十二年内,的确是风光无限,要多牛有多牛,要说文的,献计献策,要说武的,带着一群人追着元兵到处跑。并且把海防修的是坚不可摧。可以说是那个将星璀璨的年代里一颗比较耀眼的星辰。
野史的传说中,有一个朱元璋炮打庆功楼的故事,说是建国之后,朱元璋请这些开国的元勋重臣吃饭什么的。后来呢,朱元璋本人决定下楼去趟厕所什么的,徐达老人家就跟着下去了。再后来,庆功楼上就着火了。功臣们就全死了。
这当然只是小说家言,真正的历史上,皇帝是不可能弄出来这样的一出的,但是由此也可以知道,朱元璋对于诛杀功臣是多么的不遗余力,开国的将帅之中,因为胡惟庸案,蓝玉案等几个案子,几乎被诛杀殆尽。而周德兴竟然活过了这两场浩劫,眼看就要成为功臣中硕果仅存的人。结果还是被朱元璋抓住了把柄,把柄是什么,是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周骥,有一个情况被御史言官参奏了一本,说是霍乱宫闱。这是一个比较隐晦的说法,也就是说,他的儿子周骥在宫里乱搞男女关系。这不管勾搭的是宫女还是嫔妃,反正沾上这条罪名的人肯定是跑不了的,周骥就此被凌迟处死。周德兴连坐,被斩立决。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陨落的似乎有些无厘头,不过这样的结局,似乎是作为一个名将来说注定的结果,因为周德兴不同于耿炳文。之所以耿炳文能活到建文帝的年代,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耿炳文这人,能防守,不怎么会进攻。耿炳文的封号是长兴侯。就是因为他守着长兴城十年敌人都打不进来,但是进攻就不行了。但是周德兴这个江夏侯,可是实至名归的。文武双全,留这是个隐患。于是乎,这个很充分的理由就把周德兴送上了刑场。
卜逃卜守则不吉,这位当年给朱元璋算命的先生,现在可真是无处可逃,也无处可守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对于这位驿丞之所以会在这里做驿丞,凌云是并不奇怪的。不奇怪是因为,他并不会是因为是周德兴的后人就能得到照顾,没受到什么株连就算是相当不错了。他不解的是因为作为一个二甲的进士,为什么来做驿丞,仅仅是因为得罪魏忠贤吗。以魏公公的个性,什么六君子七君子的都被整死了,一个小小的二甲进士周扬,又算的了什么呢。
不解,但是也无需多想。至少现在,这个驿丞和公主是认识的,似乎还挺熟,那么,这也许是一种契机。在这个临近陕西边陲的地方,他可以从这个驿丞的身上,获得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初到一地,人生地不熟的,你要是去找当官的打听事,恐怕是没人喜欢举报自己的,要是找老百姓了解情况。人家不知道你是谁,当时知道县官是谁,肯定也是不能说不敢说。这个比较神秘的驿丞,倒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
凌云目视着张章,张章很有默契,知道凌云是什么意思。笑着给公主和丁香让座位,然后跟那位驿丞说,:“原来这位周兄还有如此经历,老张我失敬了,快快请坐!”。
第一百九十二章 心中有愧()
张章是个好同志,至少凌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和他搭档,一点都不累,一个眼神就能明白,更为难得的是,这份默契并需要长久的磨练,只是两天的时间就行成了,让凌云觉得,这缘分其实就是这么回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但是看着自己这个在特殊情况下结识的朋友,凌云觉得很幸运。
忽然之间凌云很想自己的几个兄弟,就是山海关的陷阵营,不知道他们都怎么样了,说真的,如果这几个兄弟跟在身边的话,自己可以说是如虎添翼的。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又走神了,他们是边军,是有自己的防区和驻扎人物的。而且,这些人也是国家的将士,不是凌云个人的私人武装。当凌云卸下四品游击的军职的时候,他们之间已经不存在隶属关系了。即使现在凌云有一连串的官衔,诸如武渊阁学士,都御史之类的,已经是二品正部级的级别了,但是他仍然没有指挥边军的权力。就好像是一个监察部长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力一样。
而且他也忽然想到,自己以后如果在朝为官的话,有可能会永远切断和自己的那些兄弟的联系,因为朝廷有一条明文禁令,京官不得结交边帅。如果有所违反的话,那么视同谋反。边帅,就是刘鸿。边帅不能结交,那么边军,更是如此了,想到这里,凌云的心中泛起一丝的悲怆之情。久久不能释怀。
虽然他知道,这里是驿站,而且这种场合,是容不得他胡思乱想的,可是他还是有些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不过,他还是很快调整和平复了自己的情绪,笑呵呵的对公主说,“公主殿下,我是奉旨的钦差,直赴陕西,救生民于倒悬,这是我的职责所在,那么公主殿下,一路尾随我老凌前来,难道也是奉了圣谕吗?”,公主可不会就这么被他问住,张口便说。“凌大人这话,说的好生奇怪。你没有听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底下的生民倒悬,你老凌心里着急,难道本公主心里就不着急吗?需知这天下并不是你凌家的,而是我朱家的,难道不奉皇上的圣谕,我就出不得京城,去不得陕西吗!”。凌云被他这几句噎的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他不得不承认人家说的对,普天之下,都是大明朝的土地,反正那个时候明朝的老百姓认为天地就是明朝版图那么些,你凌云总不能去跟人家解释地球是圆的吧。再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就更没错了,你能说包括你凌云在内的哪个人不是大明朝的臣子,只要这个话一出口,妥妥的就是个谋反罪。
凌云这还是第一次让一个丫头片子给问的是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张章在一旁解围说,:“公主殿下,凌兄不是那个意思,他是想,此去山高路远,陕西又是秦川边陲之地,恐怕公主沿途之上,有些妨碍,公主是万金之躯,万一有所闪失的话,我和凌兄就是万死不足以赎罪了。”
听得张章这么说,一旁的丁香插嘴说,“张兄过虑了,公主既然敢出京城,必定就有完全之策,再者说了,有我丁香在,哪个,能伤得了公主的一根寒毛!”,说着,她按了按腰间悬着的佩剑。
其实,不管是这位丁香姑娘说了什么,这已经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位姑娘终于说话了,把张章迷的是神魂颠倒口齿不清了,看着丁香那柳眉带笑的样子,张章觉得自己的心都要醉了。也难说,感情这种事情,向来都是说不得的,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
一旁的凌云简直都想笑,心说丁香这个丫头,口出狂言,就你,能保护公主如何如何,你作为公主府的侍卫长,不过每天就是带着那群女兵们练练花拳绣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