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 >

第76节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第76节

小说: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是姜镶到了城外之后,我们怎么打!”

    “抚台大人舍身取义,如今也轮到我们了,还是老办法,以西城为主,能守多久守多久,再在城门里两边的街铺中做好埋伏。即使是死,咱们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王徽俊义气凛然开口的说道。

    朱三乐又看了看房之屏问道:“你呢?”

    “就按王将军的来吧!如今还有什么办法?”房之屏叹了一口气说。

    房之屏说罢,他们三人都沉默了,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愣了半天,朱三乐低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行动吧!王将军,赶紧让城里的百姓撤离,记得安排人给京师送消息。房将军,城门伏击的事你去安排吧!到时听我号令。我去城门上守着!”

    “得令!”房、王两人用坚定的目光看着朱三乐说道。

    由于林奎对朱之冯的严加控制,所以一直到了次日寅时许,到了据宣府四十五里路的地方,才在林奎的授意下,才朱之冯给朱三乐去了亲笔信。

    这一夜,或许是朱之冯度过最漫长的一夜,战机瞬息万变,可原本的计划却赶不上现在的变化。如今,下一步到底会怎么样?城里的情况会如何?谁也说不清,朱之冯的手慢慢的都有一点颤抖了,英明一生,在这人生的最后一个风口浪尖,无论是谁也不愿意出现这么大的失误。

    半个时辰后,快马将朱之冯的亲笔信带到了宣府,朱三乐仔细的审读了三遍,生怕是姜镶的诡计。在最终确定以后,姜镶的内心稍稍的放松了一点。既然不是强攻,则他们的计划就还有实施的余地。而此时刻,王徽俊还在紧张的疏散这民众,虽然他已经竭尽全力的疏散,可就短短的一夜,他疏散了也不过城里百分之三十的民众。

    房将军这里,一切都准备完毕,毕竟是伏击,他们所带的只是四眼铳,虎蹲炮等小型的兵刃。当然,朱之冯的信件,朱三乐也告知了房之屏。并重新调整部署,他说道:“既然情况和预期差不多,你们就留作预备吧!如今只剩半个时辰了,重新调整部署是来不及了!到时若城门上有什么意外,可杀贼大业就全凭将军了!”

    “将军敬请放心,我房之屏不成仁便成义!”房之屏看着朱三乐抱拳说道。见此,朱三乐点了点头,又拍了拍房之屏的肩膀缓缓说道:“好兄弟!”

    他们的交谈还没结束,姜镶的先头部队便已经到了宣府城下。朱三乐、王徽俊、房之屏三人都赶到了城门之上,紧张的目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

    辰时许,姜镶带着朱之冯等人来到了城池不远处的一个高地上。看着唾手可得宣府城,姜镶依旧是万分谨慎。

    朱之冯到时自在从容的说道:“将军,请吧!”

    “慢!”姜镶抬手说道。紧接着,他又叫来了一员副将说道:“率两营弟兄先接手宣府的城防!”

    “将军,你这”朱之冯猛然说道,可开口之后却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朱大人不必如此,我此法并非信不过大人,大人的诚信我姜某是看得一清二楚,可为了确保安全,还是仔细点为好。所以还望大人勿怪!”姜镶面带冷笑的说道。

    见此,朱之冯的脸色极其难看,他略显不满的说道:“将军,你这恐怕是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

    姜镶听罢并没有恼怒,而是大笑了一声说道:“大人这样说,实在令我姜某人无地自容,可我在送大人四个字‘成王败寇’!”

    “你”朱之冯很显然被姜镶激怒了,他知道自己完完全全的低估了姜镶的心术。虽然气愤,但是确无奈,看着不远处城墙上的朱字大旗被姜字大旗换掉,朱之冯已经做好了从容就义的准备。

    而朱三乐这边,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打乱了阵脚,姜镶的人谎称这是朱之冯的意思,要来接手城防。朱之冯听罢不由的大吃一惊,他根本预测不到城外到底有什么打算。

    可如今城外的人马是越聚越多,单凭自己手中的一千老弱,宣府失陷是迟早的事情。就在这万般紧急时刻,朱三乐想起了房之屏,他把王徽俊、房之屏两人叫到前来说道:“看如今之势,要么是姜镶对咱们的计划有所察觉,或者是对大人还有所顾虑;二则二则朱之冯将咱们的计划泄露了”

    “不会的!”房之屏抢先说道。“大人不会的!”

    “别吵!只是推测!我的意思是咱们必须做到万全的打算。”朱三乐一脸威严说完说道。

    “将军传令吧!如今我们为你马首是瞻。”王徽俊抱拳说道。

    “怕吗?”朱三乐的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问。

    “不!”他们二人坚定的说道。

    “那就好。”朱三乐点头说。“听令,开城门让姜镶的部队接手城防,我与王副将出城假装迎降。等我们与姜镶一行到了城门里,我以‘尽忠报国’为号,房副将就发起猛攻,不用在乎我和王副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姜镶这狗贼了结在宣府!”

    朱三乐定罢任务,他们二人都低头不语,朱三乐见此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无奈的说道:“就这样吧!按计划行事。”

    说着话,朱之冯便转身向城下走去,再看他们两人两行热泪不由得滑过脸颊,他们声音小的自己都听不到的说了声是。王徽俊转身也跟在了朱三乐的后边,朱三乐走了没十步,停下步子,没有回头的说道:“给朝廷送信吧!”

    说罢,他们一前一后的下了城墙,开了城门之后,立刻就有大约两千的人马涌了进来,迅速的接手了城防。可正是朱三乐和朱之冯的无比顺从,才让接手城防的人马忽视了西门内房之屏的埋伏。

    朱三乐随同王徽俊及来到了姜镶的马前,抱拳说道:“见过将军!”

    姜镶看着二人,笑道:“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丁当亲自给闯王上表,为二位将军请功!”

    “谢将军!”朱三乐一脸严肃的说道。再看在一旁的朱之冯,面色极其难看,他们二人的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辛酸。

    朱三乐打马上前说道:“将军现在可以进城了吧!”

    “好!进城!”朱三乐面带欣喜的大声说道。紧接着,朱三乐与王徽俊头前带路,后面跟着朱之冯和姜镶。城池里外两边的道路上,一个接着一个的守卫矗立在道路两旁。

    那一天,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初春的塞外还没有半点新绿,到处都尽显这凄凉,单调的黄色调,阵阵的寒风。宣府城的里外都弥漫着一种窒息的紧张氛围。一声响彻天地的“尽忠报国”,震撼了塞外的天际。枪炮声,顿时响作一团。可时间实在太短了,不到半个时辰,宣府又重归宁静。

    这并不代表着一切已经结束,英雄死的其所,姜镶被火铳当场击毙,朱之冯、朱三乐、王徽俊也死在了自己所布置的伏击圈内。房之屏也在随后的乱战中,英勇就义,宣府的一千带甲之士,无一逃亡,全部壮烈殉国。

    或许是上天不公,林奎竟然也军中有事没有同时进城,到躲过一劫。恼羞成怒的林奎直接冲进宣府巡抚署,可后衙里,朱之冯的双亲妻儿早已自挂东南枝。怒气无处可泄的林奎竟然传令众部,对宣府屠城。

    中午,宣府下起了雨,可从未见过那么大的春雨,滂沱的大雨仿佛要吞噬宣府的一切。阵阵惊雷,似乎要把这天、这地劈开一样。可丧失理智的林奎一遍又一遍的催着屠城的进度。渗人血水染红了城里的每一寸土地。申时左右,天突然转晴,黄昏时刻,远挂在天际的晚霞如火一般的红,红的渗人,红的令人窒息。血红色大地,血红色的残阳晚霞,质问着人性,鞭笞着历史。

    当晚,林奎召集剩余的众将,清点人数,制定下一步的行军计划。经清点,白天的战斗中,军队损失五百余人,阵亡千户四人,百户两人。重伤千户一人、百户一人。剿“贼”兵一千二百余人,杀百姓六千余人,千户以上官员六人

    二十三号,林奎在校场召集全体将士,当众将朱之冯和他的亲人以及朱三乐的尸体进行了凌迟,并传谕全军,为姜镶守孝

第九十九章 北京沦陷() 
二十二日,李邦华收到了周遇吉的折子,是关于皇上留龙湾遇袭的,折子中只说了此场战斗朝廷惨败,唐通投降,对于皇帝的踪迹只说了四个字——下落不明。此封奏折,对内阁,甚至对整个大明来说都犹如五雷轰顶一样。

    这个事情李邦华一天前就已经获知,但具体情况群还无从知晓。如今看罢奏折,内阁又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长达两个时辰的论证,最终做出了内阁一方面不对外公布消息,一方面勒令周遇吉部展开搜寻的决议。至于其他问题等内阁六部全部南迁之后再做具体商榷。

    可二十三号一早,宣府失陷的消息传便又至京师,虽然朝廷已经正在做了大撤退的安排,但如此紧急的情况,还是让李邦华有点匪夷所思。

    他随即以内阁的名义给内廷六部发谕,要求尽快南迁。而也是在此时,王熙带着蒋二贵和陈三悄悄的回到了京师。可曹化淳那边,如今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因为崔文瑞出去已经是第五天了,可没有任何消息。内廷的东西,也已经悉数装车起运,如今还让曹化淳牵挂的就是这个崔文瑞了。

    当天中午,庞天寿将黄百田、蒋忠和王继谟悄悄的押解出城,而曹化淳也起身赶赴天津,此刻的京师人烟已经十分稀少了,或许没有人能想到昔日辉煌的大明朝首都也会有如今这么衰败的时刻。

    李邦华也顾不上在和曹化淳争斗了,也忙于南迁的最后事宜。看着内阁和六部的机密文档被一箱一箱的运走,还有那些运不走的,被就地烧毁所留下的灰烬,李邦华也不由得感慨万千。

    黄昏时刻,延庆(居庸关)总兵李守乐的八百里加急折子送抵京师,折子上面较为详述的介绍了宣府城的战事。看到折子上宣府巡抚朱之冯、总兵朱三乐率宣府全体文武及众将士拼死杀敌,力尽而亡,精忠报国的热血文字,还有视死如归,最终成功伏击姜镶的事迹,以及林奎屠城的暴行。李邦华忍不住老泪纵横,夕阳下,内阁的班房外他盯着天际边的残阳,他缓缓的吟道: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灵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当晚,王熙悄悄的来到了李邦华的府上,详细的汇报了自己此次行动的结果。听罢之后,李邦华默默的点了点头。看着王熙身上的伤痕,李邦华缓缓说道:“让你受苦了!”

    “大人这是哪里话?只要能扳倒福王,那就是社稷之福、你我之幸啊!”王熙笑着说。

    李邦华听罢没有说什么,自从踏上潞王这条船起,他就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回头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没有人愿意做奸臣,可当时崇祯帝刚愎自用、猜忌心重,为了社稷,为了大明,他不得已选择了这条路,可如今他的苦心却早已付之东流,当他发现潞王、福王的野心已经强大到想要谋朝篡位的时候。他也慌了,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自己又做了什么

    如今,他也明白崇祯已经醒悟,已经正在努力的以一个新的圣主贤君的形象出现在朝野的面前。可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晚了,潞王这条路他只能咬着牙走下去,不是他不想退,而是已经退不了了。而且,朝野中也绝非他潞王一派,福王也是虎视眈眈,他之所以要想办法把福王扳倒,一是为了自保,二来也是在未崇祯尽力清除党羽。

    什么是忠臣?什么是奸臣?如今对李邦华来说,一切不过只是个名声罢了!如今对于他来说,可以活下去,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他苦笑着说道:“社稷之福谈不上,到是你我之幸不假。”

    王熙听罢也笑道:“还是老阁老眼光毒啊!把这事情都看得透透的!”

    “不看透不行啊!人总是要活着的吗!”李邦华自嘲道。

    王熙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李邦华接着问道:“那两人知道曹化淳到禁宫中干什么吗?”

    “这个他们说不清楚,只是曹化淳从乾清宫出来后就随即打发他们离开京师,还要暗杀他们。有此只可推断,曹化淳在禁宫中做的事情,绝对是么见不得人的。”王熙认真的回答道。

    李邦华只是“嗯”了一声,便没有在问下去,他又换了一个话题说道:“王继谟已经失踪好几天了,你派人去查一查吧!今天曹化淳已经离京了,我看咱们这两天也得走了,至于那两个人你亲自负责,过了今晚,明天就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