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挽宋从靖康开始 >

第114节

挽宋从靖康开始-第114节

小说: 挽宋从靖康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在杭州分社也分为《杭州娱乐周刊》和《杭州周刊》两种,只不过发行数量和规模都没有扬州这么大。

    两家报社同时刊载《塔木德》和《几何原本》,顿时在两地士林中引起了轰动,纷纷写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塔木德》赞赏、宣传者有之,批评、咒骂着也有之,有的言之凿凿,很有道理,有的纯粹是打嘴仗,一时间热闹纷繁。而同时杭州也出现了一家报社,报纸名字叫《杭州邸报》,报纸内容偏于保守,经常和《杭州周刊》上的观点针锋相对,后来赵君才知道这原来是秦桧等人幕后操办的,对于这次讨论倒是冷眼旁观,没有参与进去。

    赵君指示两家报社人员,一律不准参与到这场争论中,只客官公正的刊登各种思潮,同时将那些精辟的文章和坐着都做一记录,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些都是赵君未来构建大宋的不可缺少的人才,最后在杭州士林中,有好事者竟然组团前往扬州,尽管这本书并没有登载完,还是准备和一赐乐业人就《塔木德》书中有些观点进行辩论。

    这个消息是杭州谍情人员传给了赵君的,接到这个消息以后,赵君决定把犹太人的长老艾萨克。辛格请到自己府上商议。

    自从沙拉离开扬州前往遥远的故乡,扬州城的犹太人大长老一职位就由艾萨克。辛格代替。当艾萨克。辛格听闻这个消息后,顿时大吃一惊,连声婉拒,自己作为一异教徒,客居在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怎么敢和这国家的精英进行辩论?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没准也会被烧死吧?

    “辛格长老不必担心”赵君看出了他的害怕,温言劝到:“此次辩论之关系学术问题,不涉及宗教和政治,我可以做这次辩论会的主持人,一定会保持公正,况且你们一赐乐业人在我们大宋处境也不是很好,许多宋人把你们看成是蛮夷之人,通过这次辩论可以扩大你们的影响,你们也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赵君最后一句话打动了艾萨克。辛格,又听到赵君作为辩论会的主持,于是就答应了。

    犹太人这边同意,赵君立即下令给杭州报社在报纸上登载消息。说欢迎杭州士子来扬州进行学习辩论,扬州这边会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了使辩论公平公正,而且越国候亲自作为主持人。

    这一消息登载,原本只是小规模的民间行动顿时变成了一个半官方的行动,大批士子离开杭州陆续赶往扬州,同时平江、常州、湖州、建康一代士子也闻言赶往扬州,一时间扬州城了士子的聚会地,可与每三年一次的乡试比美。

    赵君作为东道主,亲自命令政工司的种彦明和扬州府衙协调,一定要将这次辩论会办好。

    时间定在三月初三,阳光明媚,花红柳绿,正是大好春光之际。地方在扬州著名的瘦西湖畔一个别院里进行,在一大片绿草地中,摆放了一张案牍,一把椅子。而士子们三三两两,有地席地而坐,有的站着和朋友窃窃私语,显得轻松。

    赵君今天也脱下了戎装,换了一身浅青色的文士服,倒也显得洒脱,只是临走前柔福和洪小娥让他在发髻上插一枝红花,被他严词拒绝了,他实在接受不来这个流行发饰。

    等赵君赶到的时候,只见整个院子里士子不下二百人,都很年轻,最大的不超过四十岁,一个个显得风华正茂。在这里赵君还见到了自己认识的人,除了扬州报社的欧阳澈、现在杭州分社的负责人袁飞,还有那个杭州士子聚会上大出风头的最后进入报社的梁清,那次聚会的史浩、王十朋都在列,众人见了赵君都纷纷上来打招呼,赵君笑着回应。

    更让赵君感到惊讶的竟然看到了张九成,张九成是最初创办扬州报社成员之一,后来因准备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就离开了报社专心应考,正如历史上一样,张九成被殿试被皇帝钦点为状元,不过没有按照授镇东军签判,而是被任命为泗州府签判,不过还没有去报道,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

    张九成看到赵君亲临,赶紧上来抱拳行礼:“下官见过越国候。”

    “子韶(张九成的字)免礼,在这里都是朋友,没有上司同僚。”赵君笑着说道,他很欣赏张九成,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在报社工作也是勤勤恳恳,当日扬州游行示威他也是第一人,现在又是状元郎,想想他在自己手下干活,赵君心中也有一丝得意。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张九成才离开,等犹太人大长老艾萨克。辛格到来,辩论会就算开始。

    其实不是艾萨克。辛格一个人在战斗,对于《塔木德》这本巨著,里面有许多观点,在大宋士林中有赞成者,有反对者,故这次辩论会上对于某些观点双方争论不休,差点成了打嘴仗,最后还是赵君干预,把辩论问题拉会到主题上,才继续进行下去。

    刚开始辩论的问题颇多,但是最后就集中在了两个问题上,分别是《塔木德》书中的两句话:“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和赚钱不难,用钱不易。”而这两句话和中国人所倡导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君子言义,小人言利”正统观念所相左,所以争论的特别厉害。

    而让赵君大跌眼镜的是,持对立态度的双方代表人物竟然都是他认识的,赞成《塔木德》观点是王十鹏,而坚决反对则是张九成。

    张九成身为今年的状元,为众士子所敬佩,自带光环,从《论语》到孟子学说,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听的众人大声叫好。

    而王十朋比张九成整整小二十岁,面对自己前辈又是新科状元,年轻气盛,倒也不惧,从《荀子》到《盐铁论》,逐一反驳,听的赵君头都有点晕,全都是各种典故,清一色的文言文啊。而作为这场辩论会的中心人物艾萨克。辛格到最后反倒没什么事情,面带这微笑看着这两位士子辩论。

    这种辩论本来就没有所谓的胜负,一个个都是饱学之士,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谁能说过谁,赵君要的就是这种思想上的碰撞而已,才能使整个民族的思想不趋于僵化。

    不过到最后,张九成并没有放过坐在案牍边正听的津津有味的赵君,一抱拳笑着说道:“久闻侯爷学识渊博,看法独特,不知对这两个命题你有和高见?”

    一听到这话,众人的目光都瞧着赵君,而王十朋更是期翼的目光看着他,都希望赵君的观点有利于自己。赵君一下子头大了,他只是来听的可没想到发表自己的观点,现在没想到张九成会将自己一军。

第198章 大宋皇家学会的前身() 
看着众士子望着自己的目光,有期许、有怀疑甚至还有得带着看笑话的神色,但是赵君只微微一笑,想了想说道:“各位都是饱学之士,未来国家的栋梁,我一介武夫也就没必要长篇大论,班门弄斧。对于这两个观点,我只说两句话。

    说道这里赵君清清嗓子说道:“对于公平问题,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或许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公平。对于金钱的观念,我认为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整个辩论会就在赵君的这两句话终结行动话语中结束,而这两句话特别是后一句,显得有些粗鄙但是却很有哲理,顿时在扬州流传,无形中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扬州的辩论仅仅只有一天时间,但是意义却十分深远,到后来在赵君支持下,每年都举办一次类似的辩论,渐渐的,扬州成了大宋思想最活跃的地区。

    而另外一本《几何原本》的刊登,到没有引起多大的争论,但是却在扬州城中悄悄诞生了一个很小团体——算学社,发起人则是扬州学堂校长—杨汉生,他联系了几个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成立了这个组织,专门研究几何原本上面的各种知识。

    赵君知道这个算学社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次心血来潮想到扬州小学来转转,偶尔听到在杨汉生的办公房里有几个书生在热烈的讨论什么,赵君有些好奇在外面听了一会,才发现他们正在讨论就是几何原本,而且是欧几里得几何的第五公设问题。

    所谓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五条公设: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某一侧的两个内角的和小于二直角,则这二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相交。

    由于第五公设的内容和叙述比前四条公设复杂,所以引起后人的不断研究和探讨,也引起了很多争论。没想到今天赵君也在这里听到了这样的争论!

    “右江(杨汉生的字),我曾用原本之前四条定理证明推到第五天公设,但是无论如何无法证明之,难道说第五公设有错?”一个男人说道。

    “梅叔此话差异,据闻这本几何原本问世千年,有无数人阅之,怎么会有错?”

    “怀明偏颇了,算学一科讲究的是严密推理,既然无法正确推出,怎能不怀疑其有错?不若你来试试?”

    听到屋里的人争论,赵君忍不住推门而去,里面加上杨汉生共有四人,看到赵君进来,屋里的讨论顿时停了下来,在座纷纷站起来行礼,赵君也笑着一一回应。

    经过杨汉生的一番解释,赵君才知道自从扬州品论登载几何原本一书后,本来喜欢杂学的他对此很感兴趣,就潜心学习,他的身旁很快聚集了几个志同道合之人,经常借扬州学堂清净之地进行学习讨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名为“算学社”

    杨汉生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在下未经过侯爷同意,私自将算学社活动之地定在了扬州学堂,算是公器私用,请侯爷责罚。”

    没想到赵君哈哈一笑:“右江多虑了,将这些学问拿出来学习讨论,发扬光大乃我的初衷,算学社能在扬州学堂落脚,我求之不得。这样,学堂里房间颇多,可以专门腾出一个小院,供算学社活动如何?”

    “多谢侯爷”几个人纷纷大喜。

    又经过杨汉生逐一解释,才知道那个字梅叔叫韩冬,年龄快四十岁,秀才出身,现在在扬州一个私塾教书。字怀明叫陈亮,约莫不到三十,还是个童声,还有一个叫李右江,也是个中年秀才,竟然以卖字为生。赵君看出来了,这些基本上都是无意于功名或者在功名路上不顺,对算学感兴趣的。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不过赵君认为,与其多出几个举人进士,还不如多来几个像算学社的这样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话题自然而然转移到几何原本上,众人看到赵君对几何原理也颇有研究,顿时感到惊讶无比,又讨论了一会,还是杨汉生小心翼翼的问道:“侯爷,您对这第五公设有何高见?”

    我能有什么高见,赵君在中学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在两千多年间,许多学者试图用《几何原本》中其余公设和推论证明,然而都没有成功,但却从中获得了一些和第五公设等价的命题。后来,到19世纪,几位数学家否定第五公设,推导出一些和欧几里得几何不同的新命题,从而导致非欧几里得几何的产生。

    想到这里他说道:“第五公设颇为复杂,实际上是平行公设可以用这个公设代替:给定一条直线,通过此直线外的任何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之平行。

    这个平行公设实际上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普莱费尔在他所校订的几何原本》中采用了一条很好的等价于第五公设的公理。赵君自然不清楚,不过在他中学学几何的时候已经采用了平行公设,故有这么一说。

    众人听了眼睛一亮,又纷纷讨论起来,赵君也不着急,慢慢的品着茶听众人议论。

    过了一会,那个叫韩冬的中年男人抬起头有些疑惑的看着赵君:“侯爷,虽然你说的这条平行公设颇为奇妙,可以代替第五公设,但是依旧无法从前四条公设中将其推出。”

    当然没法推导出啊,否则非欧几里得几何怎么诞生?赵君心里暗笑,又说道:“既然无法从别的公设和推论证明,但是我们为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能证明第五公设为错,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您是说假设第五公设(平行公设)不成立?”杨汉生颇为惊讶的问道。

    “对,如果不成立,是错的,大家试试会得到什么结果?”赵君循循善诱,心里却有些激动,能否伟大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就在这个简陋的学堂里诞生起萌芽?

    众人像是被打开了一扇窗户,也顾不的在说什么,纷纷拿出去笔墨推导起来。

    “如果按照侯爷所说,将“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只能引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作以否定,则得到“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至少可引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这一命题,那么有可推出同一直线的垂线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